<h1><b>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追溯历史,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精神之源。古镇悠远的历史会让我们的思维也随之变得深厚和空阔。</b></h1><p><br></p> <h1> 在棠荫,枣儿树是最平凡和卑微的,遍地成林的枣儿树是人们对棠荫古镇最初印象。</h1><p><br></p> <h1> 古镇若是老的,就会有她老的味道。古街深巷的庭院屋角,河岸池塘的田间堤圩,都有那五色乃清,五味乃馨的枣儿树身影。</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倌无价尺。”是棠荫人对古镇三祖的吟唱,是对吴,罗,符三族繁荣茂荫的咏叹,是棠荫织布人枣儿树下世代繁衍棘木成林的颂歌。</p> <p> 棠荫古镇“三让遗风”古宅的“旧林”匾额,出自王维诗: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旧”字意作以天为盖,以山为席,乐居其中为美庐。“林”字意作一朿一木为林。棘木成林可不正是古镇枣木成林的来意,可不正是甲骨文里棘木为林的刻画。</p> <p class="ql-block"> 在棠荫,枣儿树下留下了童年道不尽的回味,那里曾是我们这些埩(zhéng)下(男孩)和女乙(yi)(女子)夏季捕蝉的乐园,“吴呀兮兮”(宜黄话一一蝉)音情顿挫的唱兮,是伴着我们走过童年岁月的夏歌。</p> <p> 枣儿树是华夏之始的丹木神树,在洪水滔天的古代,甘枣是人们洪灾时充饥度困的扶桑。甲骨文中的枣字,刻画的是上通天,下入地的天地融合的神木,是和着雷鸣电闪摇呼直上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 《山海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山海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棠荫人将枣树称为摇钱树,在古镇周边的中华山.桃华山.南华山.兴华山.崇华山.西华山.应华山.高华山.小华山上都有神社廟场,这里可是古夏四岳五牧的道场?</p> <p> 枣儿树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这样描述: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p> <p class="ql-block"> 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美酒,以介眉寿。”的吟唱,道出古人对枣儿的喜爱。每年四月,棠荫十里长街的枣花香味,给了古镇不一样的清馨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传承,将雷电所击的枣木称之为“雷劈木”,它做成的法器是道教中至高无上的珍宝。在古代,枣树其实是古人们企盼风调雨顺的扶桑。</p> <p class="ql-block"> 在周朝,周天子的采诗官就是敲着枣木梆子在田间地头采集诗歌的,留传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的甘枣树和棠梨树(宜黄方言:姬芾梨)的呵护吟唱。</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七月十五,伴着枣儿红白相间时的成熟,是棠阴遵时养晦的日子。七月十五是华夏远古的归家节,是“归来去兮”棠阴话里回家的团圆节。养晦的习俗记载,最早来自于诗经《周颂.酌》“于铄(今宜黄方言:那里)王师,遵时养晦(今宜黄方言:养会)。”描述的是周朝时三让天下的吴太伯带领遗夏宜城子民,维周灭商韬光养晦的丰功伟迹而留传下了养晦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当满目金黄的稻田在棠阴山间展现开时,伴着村庄袅袅的炊烟,那宜水两岸五色渐进的枣儿,那红白相间醉人的枣儿,是多少古今宜人挥之不去的亘古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