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追寻记忆的足迹

西部故事

<h3>  2018年初秋的九月,我自驾旅行的轨迹中,将长沙作为了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地。这多半缘于30多年前那一段青春的时光。</h3> <h3>  长沙,这个湘江之滨、浏阳河畔的三湘文化之城,虽然现在无意中被一个电视台贴上了娱乐之城的标签,可由于那段岁月,我眼中的长沙,却自有一番模样。</h3> <h3>  也是初秋的九月,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段难忘的求学经历,正是从长沙火车站开始。当时自己是早到了一天,还没有学校接站老师,问询着天书一般的长沙话,摸索着到了学校。</h3> <h3>  当时的学校南门是这样的。</h3> <h3>  现在的学校南门却是这样的,似乎缺少了当年的气势。</h3> <h3>  校主楼很新,却没有了以前主楼苏联式建筑风格的气派。</h3> <h3>  南院的林荫道更加郁郁葱葱,旁无暇视,急切往系大楼赶去。</h3> <h3>  五系大楼穿了新衣,但熟悉的外形如故,抬头一眼望见顶层的501教室。去主楼后瞧了一瞧,以前练习武术的大草坪已经没了,被建筑物停车场占用了。</h3> <h3> 系主楼门口多了块有份量的牌子。</h3> <h3>  俱乐部庄重依然</h3> <h3>  图书馆外形依旧,但里面已变成某学院的大楼了。</h3> <h3>  最可惜的是我们住了四年的圈楼被拆了,空余一个小广场,端头新建了一个职工食堂。这可是承载了我们最多青春记忆的地方!</h3> <h3>  连接南北院、跨越京广铁路的桥梁依旧,只是桥头的军人服务社、洗澡堂早已不见踪影。</h3> <h3>  北院桥头处矗立起了一座大楼,旁边大四时曾上过课的教学楼尚在。</h3> <h3>  室内体育馆焕然一新,以前的老建筑荡然无存。</h3> <h3>  运动场的看台依旧,但草坪和跑道已是簇新了。</h3> <h3>  运动场上是些身穿作训服的年青军人,这些都是为国庆阅兵仪式而紧张准备的学员们。想起我们那时,虽然上的是军校,尚活泼、严肃并存,但现在的军人学员,想来只能严肃为主了。</h3> <h3>  运动场北端头新辟出了一个小广场,旁边竖列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题字训词之类。然而前方引人注目的却是六系大楼顶上那两个始终未变的“银河”二字。六系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最牛,银河亿次计算机曾是学校的无尚荣光,也是学校研制的、雄居世界第一多年的“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巨人之肩”,国家的骄傲!这才是一个理工科大学应该追求的办学方向,而不是成为什么中国人的“西点军校”。</h3> <h3>  学校北大门新修成了门楼式,似乎是雄伟,可总觉得少了些底蕴,没有走近,远远地照了一张。</h3> <h3>  长沙的夕阳通红,望着晚霞中的校园,依依不舍,既亲切又陌生。为何有如此感受?哦,原来她从外观上看基本上是个“新”学校了,学生也都成了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军人学员了,且大多数是新合并入校的指挥类专业学生,理工科专业招生规模持续压缩,包括众多老校友在内的有识之士普遍担心的国际一流理工科大学目标的落空,正在成为一种主流认识。幸好,学校已经意识到了,从2018年开始,学校又开始恢复招收非军人理工科专业学员了,只要母校的精神气质还在,底蕴还在,希望就在,祝福我的母校!</h3> <h3>  浏阳河与母校擦肩而过,经过浏阳河大桥时,回首晚霞漫天。似乎是长沙对游子的一片温情,也是我正要去拜见的同学师长的一片浓情。</h3> <h3>  晚餐时,与当天在长沙的同学和队长老两口悉数相聚,许久不见,同学们热情款待,把盏言欢,同学情、师生谊恣意流淌在这片曾青春洋溢的时空之中。</h3> <h3>  长沙,不只是温情,更有豪情。那是这片土地上的伟人们激荡出来的,桔子洲头新塑的青年毛泽东巨型雕塑,便是一种形式上的写照。</h3> <h3>  车行至湘江大桥时,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青年毛泽东那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抑或念出声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h3> <h3>  桔子洲头已不是早年的原生态模样了,道路宽阔平直,行道树漂亮,到洲头也有了观光小火车接送。</h3> <h3>  桔子洲仅保留了一小块桔园,修葺得整整齐齐,若仅仅把此处打造为一处观光的公园之用,未免偏颇了。</h3> <h3>  洲头的望江亭修葺一新。</h3> <h3>  伟人的目光能穿透树林,注视着船行的航向。</h3> <h3>  洲头用水泥、石头修成了一艘巨轮的船头模样,以配合领袖驾驶桔子洲这艘航船的意向,倒是整齐划一了,但过去的韵味没了,桔子洲尾那片天然沙洲、芦苇更是不见踪影了。</h3> <h3>  我们以前可以在桔子洲的滩头戏水呢!</h3> <h3>  尽管当年我们是穷学生,但长沙留给我们的记忆也不乏美食美味,当然首推的是鼎鼎大名的长沙臭豆腐啦!慕名吃臭干子,自然去火宫殿。</h3> <h3>  火宫殿的臭干子色香味美</h3> <h3>  小吃的品种很多,但我记忆中味道最美的还是当年小摊上的三件套:臭干子、炖猪脚、凉拌海带丝。😋</h3> <h3>  火宫殿的广告是无与伦比的,主席亲自题词!我只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h3> <h3>  长沙市内除了有迁入博物馆的马王堆出土顶级文物外,还有一个当年算得上是全国十大公园之一的烈士公园。</h3> <h3>  公园就在学校东门对面,当然是同学们集体活动、观景游览、个人约会的最便利之处了。记得在烈士塔的陈列馆里,首次看到过毛泽东青年时代书法真迹与长征期间突变后的书法体,也在这里看过一次让人大开眼界的现代行为艺术展。</h3> <h3>  以前学习繁忙,少有暇外出,居然未见过烈士公园秋色,据说红叶不错,此次略见一斑。</h3> <h3>  公园里有山有水,有两处不小的湖泊。</h3> <h3>  沿长廊可行至湖心亭</h3> <h3>  湖心小岛秋色初现</h3> <h3>  尽管学校南门外的上大垅几十年过去,市容没多大变化,但城市其他地方的高楼却明显多了起来,在市区内这片宽阔的水域中,留下了长长的影子。</h3> <h3>  晚霞开始在天空上铺展,也开始倾泻在湖面。</h3> <h3>  暮色中湖水荡漾,如同当年我们的青春,随着小船轻轻地漂荡在水面……</h3> <h3>  长沙市内的风景点,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岳麓山。岳麓山红叶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爱晚亭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脚鼎鼎大名之岳麓书院,山腰的蔡锷墓、黄兴墓……</h3> <h3>  回到长沙,岳麓山自然是要登一登的,尽管未到万山红遍之时,但往日足迹的捡拾,似又捡拾起往日时光。</h3> <h3>  山腰有个不大的穿石坡湖,四周有不少枫树,此时清幽,秋浓之时又是什么模样?</h3> <h3> 那就暂借用一下在长沙读书的晚辈拍的秋色图吧。</h3> <h3>  还记得在这个亭子跟前,学校老乡聚会留下的旧照和新鲜如昨的笑声。</h3><h3> 九月的苍翠,只为深秋浓郁的积蓄。</h3> <h3>  还记得那年深秋独自的攀登,也是如此奋力绽放的年纪。</h3> <h3>  红于二月花吗?</h3> <h3> 山脚的岳麓书院,幽深肃穆,更多的是成了三湘大地文化高地的标本。若是被某大学作为千年学府的依据,则有些牵强了。</h3> <h3>  山脚已形成了面向游人的小吃街,当然小摊上的臭干子也比外地号称的“长沙臭豆腐”味道好若干倍。</h3> <h3>  同学推荐的帅哥饼也不错。</h3> <h3> 站在岳麓山顶俯视湘江,眺望长沙,有一些朦胧,但是阳光明媚,渗透进了这座城市的每个空隙,就如同站在岁月另一端的我们,回望那段青春岁月,有些依稀,但记忆的花絮纷飞,如四月的风,带着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滋润着我们生命的里程。</h3> <h3>  长沙,长沙,我走近你,又要离开你,正如生命里那些刻骨的相聚别离,只是从未忘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