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S2018世界课例大会课例研究与教师教育:国际对话—实幼团队学术海报交流

许愿

<br><h3>2018年11月23-26日,我们实幼科研团队一行七人在辛红萍园长的专业引领、二师院陈纳博士的带领下参加了《2018WALS世界课例大会》,并于11.25日上午参加了本次学术海报的现场交流活动。</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们早早来到北师大主楼的展厅,布置海报。第一次将与这么多国际同行面对面进行交流,内心既紧张又激动。</h3> <h3>我们海报的主题是“导向深度学习的彩蛋馆主题活动设计与推进策略”,研究的问题是“深度学习状态下的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多样性关系的识别与维护”<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font>其中包含了幼儿园背景、案例情境、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和建议等相关因素。海报很快就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同行们的关注。</h3> <h3>陈老师与来自日本、西班牙、哈萨克斯坦、挪威、泰国等国家的同行进行对话。她生动地介绍了我们的案例,指出了幼儿在相对自主且具有支持性特点的环境中,较容易出现深度学习;在此状态下,幼儿与环境最容易建构的关系有三类:一是与物理世界的深层次互动关系;二是与他人的互惠性关系;三是与自己的包容性关系。</h3> <h3>“怎样维护孩子的三种关系的发展?”陈老师带来了精彩且详细的分析。教师可以安排较长时间段的自主活动时间和“弹性计划”,采取小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形成“迷你小组”。活动之前引导孩子制定计划,并在活动之后与同伴分享。活动之后的分享会引发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总结和反思,从而达到与自己之间的一种包容性关系。</h3> <h3><br></h3><h3>王老师向同行介绍我们的海报。</h3><h3></h3> <h3>他们也可以通过微信扫二维码了解我们海报相关的更多信息。</h3> <p>“恐龙🦕来了”,我们和国外同行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为每位友人送上恐龙贴贴。</p> <h3>北师大教研中心宋萑教授对我们的海报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可以将我们的案例进行提炼,作为一个课例的研究进行分享。</h3> <h3>叶老师以专业的视角对我们的海报进行了指导。她谈到我园彩蛋馆博物课程,课程改革有新意,研究问题有深度,她会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博物馆这个新生事物,以更好的理解幼儿园博物馆课程。<br></h3><h3><br></h3><h3></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海同行带来的《科学活动西瓜虫课例》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只小西瓜虫,能像吸管一样团缩起来。通过课例研究,孩子们能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h3> <h3>王老师为我们翻译并一一讲解,泰国这位同行介绍了他们的海报,小学一年级数学怎样进行课例研究,他们用了“plan-do-see-discussion”这四个步骤的循环推进,也让我们吸收了更多元化的想法。</h3> <h3>此次课例大会的海报展,会场上有很多优秀的学术海报,让我们大开眼界。外国友人的热情开放,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是国际化的,多样化的。基于自己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非常有幸参加这次多元化的学习,这场精神上的旅行也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勇敢。我们可以用课例研究来研究孩子和教师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丰富实践性经验,提升实践的智慧,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继续挑战自己,期待更好的我们!</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