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依然Ljzh</h3><h3>资料:来源于公园简介</h3><h3>摄时:2018年11月15日</h3><h3>地点:广州雕塑公园</h3><h3>器材:佳能70d 18-200</h3> <h3>因为簕杜鹃花展,才第一次走进广州雕塑公园。</h3><h3><br></h3><h3>映于眼帘的除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簕杜鹃花外,更引人注目啧啧称奇的是公园内掩映在花丛中一百多尊栩栩如生、十分逼真的雕塑像。尊尊塑像,丝丝神韵,令人凝神深思。</h3><h3><br></h3><h3></h3><h3>广州第二届簕杜鹃花展在广州雕塑公园举行,此次花展将多元化的雕塑作品与各色簕杜鹃花卉巧妙搭配、完美融合,形成一个彼此呼应动态的连续画面,每件雕塑不在是独立的存在,每一座雕塑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深思、给人启迪……</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作品:《烛光》</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创作:李仕儒</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捐建:杨永德、杨张瑞贞</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91年创作</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96年12月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作品塑造了一个手举蜡烛的年轻女性形象。以明亮的烛光来喻指教师的高尚情操。教育者的境界和追求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月。</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作品:《崛起》</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创作:黎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90年创作</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96年12月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作品通过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登山运动员团结一心登上珠穆朗玛峰振臂庆贺的一瞬,反映了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h3> <h3>作品:《九天九夜》</h3><h3>作者:黄永玉</h3><h3>雕像表现了2008年部队官兵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为了保证广州火车站数十万滞留旅客的安全,4名连续奋战39个小时的战士因过度劳累,倚着路旁栏杆站着睡着了的感人情景。</h3><h3><br></h3><h3>雕像底座上刻着一首诗:“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墙,守卫生命;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山,震撼心灵。”艺术大师黄永玉为其命名为《九天九夜》。</h3> <h3>作品:《鲁迅塑像》(1881-1936)</h3><h3>作者:段起来、侯瑾辉</h3><h3>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当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采。</h3> <h3>作品:《艰苦岁月》</h3><h3></h3><h3>作者:潘鹤</h3><h3>1956一1995年创作</h3><h3>1996年12月立</h3><h3>梁安琪捐建</h3><h3>作品以动人的形象, 体现了最能在观者心灵中激起共鸣的主题。 在艰苦岁月里老战士仍然吹奏起快乐的笛子, 嘴角微溢着笑意, 小战士托腮倾听,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h3> <h3>创作:《自我完善》</h3><h3>作者:潘鹤</h3><h3>捐建:林文恩</h3><h3>1982-1996年创作</h3><h3>1996年12月立</h3><h3>作品反映的是宇宙万物,凡是有生命可以生存的东西,都是在自我完善中求得完美,永远不完善却永远追求完善,这就是生存与发展的真谛。<br></h3> <h3>作品:《儿子》</h3><h3>创作:曹国昌</h3><h3>捐建:梁洁华</h3><h3>创作:1994年</h3><h3>1998年立</h3><h3>长于羊城的曹国昌,美术学院科班出身。先后在湖北海南工作多年,年仅不惑才调回广州。他对儿子的概念较淡漠,甚至带些许麻木。但当酣睡的儿子裹着襁褓出现在他眼前时,才猛然感觉呀,有儿子真好,当父亲真有趣。</h3> <h3>作品:《当我长大的时候》</h3><h3>创作:潘鹤</h3><h3>捐建:梁洁华</h3><h3>1951年创作</h3><h3>1998年5月立</h3><h3>雕塑内容是,这个小男孩对这个小女孩说长大以后要做科学家。要建大水坝要改造农村,小女孩听得很入迷。老师心想……虽然误会我是阶级敌人,但孩子们早已接受了我的教育,诞生了理想。</h3> <h3>作品:《独生女》</h3><h3>创作:梁明诚</h3><h3>捐建:梁洁华</h3><h3>创作:1987年</h3><h3>1997年立</h3> <h3>作品:《山沟沟》</h3><h3>作者:杨学军</h3><h3>2007年5月</h3><h3>我要和你比,我要和你跳,</h3><h3>我们的志气比天高。</h3><h3>山里也能飞出金凤凰。</h3><h3>作品以浪漫主义手法, 似与不似, 一气呵成, 把山里小玩童那种 “冠军梦”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h3> <h3>题首:《向左走向右走》</h3><h3>创作者:许鸿飞</h3><h3>捐赠:广州市荣誉市民朱恩馀</h3><h3>创作时间:2003年11月28日</h3><h3>向不同方向行走的两个女子,一胖一瘦。胖子牵一只胖狗,瘦女子牵一只瘦狗。胖和瘦形成对比,人和狗也相互照应,自然形成一种张力,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和生活的美。</h3> <h3>作品:《新花》</h3><h3>作者:林毓 豪</h3><h3>捐建:梁洁华</h3><h3>创作:1979年</h3><h3>1997年12月立</h3> <h3>作品:《撒野》</h3><h3>作者:陈亦均</h3><h3>2003年创作</h3><h3>儿童的纯真总是让人惊喜,儿童的顽劣也总能博得人的理解。因为年少,一切的粗野似乎总可以被原谅。作品中撒野的动作让人会心一笑,也让想起自己纯真的童年。</h3> <h3>作品:《矿工的儿子》</h3><h3>创作:蔡修文</h3><h3>作品表现了煤矿工人家庭生活的一个情景。 顽皮的儿童戴着父亲的矿工帽, 在他那纯真可愛而又自豪的动态和心灵中, 体现出矿工自有后来人的主题。</h3> <h3>以下这组广州风情街的雕塑是广东民间艺术家万兆泉先生的力作。作品把民间艺术和雕塑艺术融为一体,成为十九世纪初期南粤羊城荔湾人家衣、食、住、行的生活写照。雕塑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西关人昔日的风情习俗。欣赏这组乡味十足的作品,可以让您感受到昔日西关大屋木屐声声,挑担叫卖的情景。这种通俗的民间艺术,走近了百姓的生活,缩少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h3> <h3>《戏无益》</h3><h3>岁月无情如过隐</h3><h3>游戏人生最无益</h3><h3>学业荒废求刺激</h3><h3>一时欢乐长叹息</h3> <h3>《知音》</h3><h3>难得老少成知音</h3><h3>我吹音韵你调琴</h3><h3>心思相通同乐趣</h3><h3>欢声笑语共唱吟</h3> <h3>《晒腊肉》</h3><h3>入冬起时趁好天</h3><h3>几斤花肉要新鲜</h3><h3>精心炮制香喷喷</h3><h3>食在广州赛神仙</h3> <h3>《量衣》</h3><h3>容貌标志好身材</h3><h3>做件新衫褞人裁</h3><h3>尺寸一定要量准</h3><h3>衣装唔靓無人爱</h3> <h3>《近邻》</h3><h3>近火难靠远水淋</h3><h3>远亲不如好近邻</h3><h3>街坊和睦相照应</h3><h3>婆媳儿孙几代情</h3> <h3>《书在肚里》</h3><h3>千字文和百家姓</h3><h3>还有流传三字经</h3><h3>诗文字句装肚里</h3><h3>我家有儿初长成</h3> <h3>《荔枝》</h3><h3>岭南佳果靓荔枝</h3><h3>要数正宗糯米糍</h3><h3>阿姨张口试一试</h3><h3>爽甜肉滑又多汁</h3> <h3>《勤有功》</h3><h3>勤学苦练为自强</h3><h3>自强不息志气扬</h3><h3>不恋名位图富贵</h3><h3>为国为名作栋梁</h3> <h3>《箍盆》</h3><h3>木盆漏水好心憂</h3><h3>盆箍松咗最難修</h3><h3>快的揾個箍盆佬</h3><h3>箍好木盆唔在漏</h3> <h3>《挨年近晚—写春辉》</h3><h3>挨年近晚写春联</h3><h3>缤纷斑斓贴门前</h3><h3>父挥枯笔求洒脱</h3><h3>儿掭浓笔墨乱颠</h3> <h3>《鸡公榄》</h3><h3>头戴红帽吹喇叭</h3><h3>纸扎鸡公身上挂</h3><h3>沿街吹响鸡公榄</h3><h3>辣与不辣顶呱呱</h3> <h3>作品:《昭君出塞》</h3><h3>作者:吴信坤</h3><h3>捐赠者:戚石川</h3> <h3>作品:《新娘》</h3><h3>作者:吴信坤</h3><h3>捐赠者:胡卫红</h3> <h3>作品:《母女》</h3><h3>作者:吴信坤</h3><h3>捐赠者:胡卫红</h3> <h3>作品:《满江红》</h3><h3>作者:吴信坤</h3><h3>捐赠者:黎持正、杨伟强</h3> <h3>广州雕塑公园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浓缩了广州市2000多年的文化与辉煌。雕塑154尊,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雕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集历史、文化和社会于一体,有着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高,让我们在观花赏景的同时,也能欣赏并了解到充满艺术气息和岭南风情的雕塑。可惜由于时间仓促和游人太多,我只能暂时记录以上部分作品,期待再次走进公园,继续探寻雕塑背后的故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