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那抹不掉的记忆

飞翔的树(蔡恒利)

<h1>  1968年10月,五十年前的那一天,10月9日,鞍山五中的一千多名学子踏上征途,前往海城县的4个公社——验军、南台、甘泉和大屯。</h1><h1> 岁月荏苒,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回望来时路,下乡这个 插曲,其实也就是人生旅程中的那么一小段记忆。有的一年多,有的二、三年,最多的八年。然而,那正是他们的青葱岁月,豆蔻年华。那个回忆是心中永远抹不掉的。</h1> <h1>  记得那一天,阳光灿烂,解放号大汽车停满了校园广场,打着红旗,戴着红花,在锣鼓声中蹬车,向农村进发。那时候,同学们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而送行的父母和亲友有的擦泪,有的也是忧郁的眼神。</h1> <h1>  那时初中二年十二班56个学生一劈俩半儿,32个同学被分到南台公社张胡台生产大队,23名同学被分到毗邻的交界台生产大队,有一名同学因病未下乡。</h1> <h1>  他们欢天喜地来到农村插队落户,随后的1971致1976,加上1965年早下乡的老青年,张胡台大队的青年点共有8届青年在这里留下足迹,是整个南台公社接纳下乡青年人数最多的一个乡村。</h1> <h1>  知青生活是艰苦的,又是单调的。每天伴随着东方升起的太阳,起床、洗漱、吃饭、下地,辛勤劳作一天之后,便又目送落山的夕阳,嘻戏玩耍,入梦休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苦苦熬过寒冬腊月,迎来春种秋收。农村的每一课都是深留心底。</h1> <h1>  那个时候的他们,心是迷茫的。什么少年时的理想,未来的憧憬都被繁重的体力劳动所磨光。只有闲暇时坐在草垛上,眺望着东边那蓝幽幽的远山,放飞一丝遐想。</h1> <h1>  那个年代,他们铲过地,插过秧;那个年代,他们滤过粪,挑过苗,间过苗,轧过草,割过谷子,还有那大豆高粱;那个年代,他们看过地,打过场,男女社员一起度过丰收的喜悦,永远难忘。</h1> <h1>  他们的青春汗水洒在这里</h1> <h1>  他们的喜怒哀乐也都留在这里</h1><h3></h3> <h1>  收工归来的路上,难得聚拢在一起,</h1> <h1>  背靠着大豆高粱,衬托着他们的青葱岁月。</h1> <h1>翻开这一张张旧照片</h1><h1>记忆仿佛回到从前</h1><h1>那幅门楼那么低矮</h1><h1>却承载了他们青春的一瞬</h1> <h1>  即使他们走过了重重的山</h1><h1> 跨过了道道的河</h1><h1> 已离故乡好远好远</h1><h1> 他们的心仍然魂牵梦萦</h1> <h1>这里的一草一木</h1><h1>这里的往昔时光</h1> <h1>  在张胡台的河塘边</h1> <h1>  说不上是闺蜜,还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她们在张胡台田野道旁留下的一页是那么珍贵,</h1> <h1>  在青年点外,有时她们聆听庄稼的拔节生长,有时她们感受秋虫呢喃,可最难忘的是返家归来的路上,他们大步流星的向青年点归来的影子……</h1> <h1>  致青春,不能忘却的记忆。那一年她们欢送李云霞返城。</h1> <h1> 那一年,他们欢送闻长河参军,照片虽然是在南台简陋的小照相馆照的,留存到现在也是不容易的。</h1> <h1> 志在四方,难得同学友情。</h1> <h1>  在哪里都是记忆,那图中的小朋友是谁?</h1> <h1>  2018年10月9日,他们又一次来到张胡台青年点旧址。</h1> <h1>  尽管那里已经残破不堪,一份念想依然存在</h1><h3></h3> <h1>  那些断壁残垣,历经了50年风雨侵蚀,</h1> <h1>寻找旧日时光依然感到那么亲切</h1> <h1>  五十年了,都说张胡台变化不大,但我看变化都在潜移默化中,你看,村子里有了超市,</h1><h3></h3> <h1>  商品多种多样,也算丰富多彩了,和过去的供销合作社小商铺比不可同日而语,已是天地之变。</h1> <h1>  农民也都养起了车,只是停车位是个问题。</h1> <h1>  村子里还有的开起了药店,这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h1> <h1>  墙角的小菊花点缀的斑斓一新</h1> <h1>  窝瓜花衬托的绿叶葱茏</h1> <h1>  她们俩回到张胡小学校里,难得留影,因为当初她们都是小学的老师,故地重游,学校旧址还在,可已经不闻读书声,已成了工地的储物仓库。</h1> <h1>  现任的村干部和返乡的老知青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门前留影</h1> <h1>一幕幕都是旅程的记忆</h1> <h1>情牵张胡,梦回50年</h1> <h1>在青年点仅剩的高墙下,</h1> <h1>一个个身影一幕幕回忆</h1> <h1>  他们觉得值了,</h1> <h1>  他们把这次回乡留给未来的记忆。</h1> <h1>  这张照片是今年夏季在千山玫瑰山庄拍摄的,它记录的是张胡台历届下乡青年的代表,相聚一堂,回顾五十年走过的路,重温旧日时光。</h1> <h1>这是68届青年代表的合影。</h1> <h1>每一届的代表都组成小合影</h1> <h1>  有的想不到过去这么多年,还能在这特殊的时刻里,</h1> <h1>  在千山脚下纪念改革开放40年,纪念下乡50年</h1> <h1>  尽管每一届来人不是很多</h1> <h1>  尽管他们也不是常相见</h1> <h1>  但这是一个集体,有一个信念留在心中,我们一同走过。</h1> <h1>这次活动的召集人依次亮相。68届知青杨秀凡。</h1> <h1>71届知青李春源。</h1> <h1>  其实,老同学老知青,他们也没少聚会</h1> <h1>  在纪念同学50年的日子里,在鞍山的也有30余人在韩家裕的钟灵山庄度过难得的时光</h1> <h1>  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年的日子里,插队到交界台的同学也于去年搞过纪念活动。他们把一面锦旗送给村委会,“缅怀知青岁月,情系交界沃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h1> <h1>  他们找到了当年下乡时挂在村口的古钟,尽管风雨侵蚀的已是锈迹斑斑,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但是,他们感到是那么亲切,那么温馨。</h1> <h1>  村委会给每个返乡老知青一个精致的皮夹子</h1> <h1>  真是代表了交界台人的一份深情</h1> <h1>  那每份纪念夹子上的红字,打出了活动的主题,涵义深深。</h1> <h1>  村委会干部和当年和这些知青朝夕相处的老乡一起合影,不胜欣喜。</h1> <h1>  他们不但在这里撒下了汗水,度过了青春岁月,而且还播种了爱情,这是68届唯有在同一个青年点结婚的俩对</h1> <h1>  他们是至今相依相伴,恩爱如初的老同学。</h1> <h1>  知青下乡从开始到结束,说它是梦幻也好,说它是不堪回首也罢,每个老知青有不同的心里评价。倏忽间,那段难忘的生活已经过去了50年。<br></h1> <h1>  这些年来,同学们为生活打拼,为事业奋斗,历经千辛万苦,成家立业,小有成就,转瞬间却又成了霜染双鬓的花甲老人。更令人惋惜的是岁月无情,有些同学已经驾鹤西行,离开了我们,陈玉英、许乃源、高恩友、李士奇、王桂兰溘然长逝,叫人痛心疾首。真是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啊!</h1> <h1>  在座谈中,无论是事业有成者,还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一个深刻的体会是,对50年前那场运动,不要刻意涂脂抹粉,夸大它的历史意义,也不能完全否定,只当是生活当中的一朵浪花,经历过,体验过,有心酸,有苦乐,透过这些面向未来。对与错。得与失,让后人与历史评说吧!</h1> <h1>  在李春源偌大的公司里,同学们酒酣而热之中,度过了难忘的50年纪念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