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怀念焦祖尧先生</p><p class="ql-block"> 王子硕</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1日,原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和党组书记焦祖尧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8岁。消息传来,悲痛之下,心情比较复杂。</p><p class="ql-block"> 身为作家,焦祖尧先生是一个勤奋的多产的优秀作家。但是身为一个领导,焦祖尧先生却不能够像他的作品那样优秀。焦祖尧先生本质上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但是在官场里面,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不是首要的条件。仁不执政,慈不掌兵,身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有权威,要有杀伐决断的铁腕,但是也不能偏听偏信任意妄为。领导是一门艺术,要有十个手指弹钢琴的巧妙手法。在这方面,焦祖尧先生确实缺乏锻炼,执掌山西省作家协会党政大权的十年,在取得许多成绩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2018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焦祖尧先生的点滴回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公开发表。现在焦祖尧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把这篇旧作从箱底翻了出来,权当是对焦祖尧先生的怀念吧!</p><p class="ql-block"> 关于焦祖尧先生的点滴回忆</p><p class="ql-block"> 王子硕</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的老作家里面,我和焦祖尧先生相识最早。197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要编辑出版一本工人写的短篇小说集《来自煤海的报告》,我的作品被选入其中。在这本小说集的编选过程,我有幸认识了焦祖尧先生,并拜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在阳光下》。那个时候,我对焦祖尧先生非常崇拜,感觉他特别有水平。后来我被调到《汾水》编辑部,接触到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老作家时,对焦祖尧先生仍旧很尊敬,但是崇拜的程度降低了。当时焦祖尧先生还在大同市文联担任副主席,他的来稿要由我这个责任编辑来初审。当年我是他的学生,现在让我来初审他这个老师的稿件,真是如履薄冰。焦祖尧先生的来稿,有的选用了,有的退回去了。焦祖尧来太原的时候,向我抱怨道:“你给我退回去的稿子,某某杂志选用了。”我不好意思地向他解释:“我肯定是向主编推荐了,但是……”从此之后,我对焦祖尧先生的来稿更加小心翼翼起来。每当看到焦祖尧先生的来稿,我的压力就特别地大。</p><p class="ql-block"> 后来,焦祖尧先生在大同市文联被一位女性党组书记欺负得呆不下去了,马烽他们这些老作家就把他调到太原来,让他担任了山西省作协的副主席。有一次到外地公出,他和省文联的创联部主任张福玉同行,两张硬卧铺票,一张上铺,一张下铺。张福玉说:“老焦,你睡上铺,我睡下铺。”焦祖尧先生对此很不满意,私下对我抱怨:“我是副主席,他是创联部主任,他怎么能对我那样?叫我睡上铺?”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是我不好向他解释。因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文联和作协没有分家,作协只是省文联下面的一个协会,属于正处级。当时的省作协主席是西戎,焦祖尧只是一个副主席,按照体制内的级别,副主席应该是副处级。张福玉是省文联的创联部主任,属于正处级。撇开级别来讲,张福玉是省文联的老人,资格比你老,年纪比你大,你焦祖尧不睡上铺,难道让张福玉去睡上铺?</p><p class="ql-block"> 焦祖尧副主席要到农村体验生活,指名叫我陪同他下乡,也就是让我去当他的勤务员。我陪他到了一个名叫大王村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回乡知青办了一个养猪场,养猪养的出了名。那时候的焦祖尧副主席也不讲排场,和我一起住在养猪场的破房子里面。到了晚上,我睡不着觉,打扰了副主席的睡眠。副主席对我吼道:“你他妈的不睡觉干什么?”我头一次听到焦祖尧爆粗口,非常吃惊,也很伤自尊,只好蒙头强迫自己睡觉。在猪场采访了几天,临走的时候,猪场有一只猪生病了,猪场舍不得埋,就把这只病猪杀了吃。焦祖尧说:“这猪是现杀的,肉很新鲜,咱们也买上几斤吧?”我说:“你想买就买吧!反正我不要。”焦祖尧买了几斤病猪肉带回太原,我心里面暗暗想到,虽然肉很新鲜,价格也便宜,但你就不怕得病吗?</p><p class="ql-block"> 后来省文联和省作协分署办公,胡正担任省作协的党组书记,焦祖尧担任党组副书记,我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下当副秘书长(三个副秘书长,没有正职。党组的意思是,三个副秘书长里面,谁干的好就提谁正职)。于是问题来了,胡正吩咐我的事情,我干了之后焦祖尧不满意。焦祖尧吩咐我干的事情,胡正知道了又不满意。我在他们中间来回地受夹板气。我提出了辞职报告,他们二人终于统一了意见,坚决不同意。没办法,我去找了分管扶贫的省委副书记王建功(因为王建功是我初中老师的丈夫),坚决要求下乡扶贫。后来我到武乡县南亭村扶贫一年,总算脱离了机关工作。没有想到,回到太原以后,还要我当副秘书长。我坚决不同意,就窝在家里面怠工。再后来一些作家退出领导岗位,胡正派人做我的思想工作:“你要是实在不想干了,有两个职务可供参考,一个是创联部主任,正处级。一个是《山西文学》的副主编,副处级。”我毫不犹豫地挑选了《山西文学》,哪怕降一级也要去。</p><p class="ql-block"> 1988年,胡正西戎等老作家退出领导岗位,焦祖尧成为山西省作协的主席和党组书记,从此在山西作协主政达十年之久。在他主政的十年里面,周宗奇 、成一、 张石山、 韩石山 、李锐 、赵瑜 、王东满等著名作家不断地向上级领导告状,表达他们对焦祖尧的不满。尤其有意思的是,焦祖尧亲自调来的两个党组成员,一个是副书记郑运通,和他有矛盾之后请调外单位。另外一个是秘书长陈为人,无法忍受他的领导方式愤而辞职,宁肯下海经商也不当那个秘书长了。但是由于前后两任的省委书记(王茂林和胡富国)都是焦祖尧多年前的老朋友,众人也对他无可奈何。由于有省委书记做后台,焦祖尧到了省内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官员前呼后拥。那个时期的焦祖尧,不像是一个作家,更像是省委书记的替身。1992年,焦祖尧先生突然搞了一个大动作,宣布《山西文学》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同时停职,另外任命了一个业务小组主持编辑部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焦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呢?就是主编冯池,副主编王子硕和燕治国,还有编辑部主任禹晓元。这四个人当中,冯池早就过了退休年龄,王子硕和燕治国才四十出头,禹晓元年纪稍大一点,也不过五十左右。停职总得有个理由吧?焦祖尧书记说,你们四个人搞分裂,不团结。这就有些奇怪了,要说我们四个人不团结,省委宣传部主持工作的温幸副部长下来调查,却得出我们四个人很团结的结论。假如我们四个人当中的某个人不服从你的领导,没有团结在你的周围,那可能是某个人的错;但如果是我们四个人都不服从你的领导,很可能就是你的错了。所以后来的《山西文学》月刊非常奇怪,目录上面的主编还是冯池,副主编还是王子硕和燕治国,编辑部主任还是禹晓元,但是这四个人却不能参予《山西文学》的编辑工作。奇怪归奇怪,焦祖尧先生作协主席和党组书记一肩挑,背后又有王茂林和胡富国撑腰,你是奇怪要执行,不奇怪也要执行。作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主管部门的山西省委宣传部,明明知道焦祖尧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党的组织程序和干部政策,但是慑于胡富国的淫威,也拿他毫无办法。正如张石山所言,焦祖尧在山西省作协主政的十年,是一个让人窒息的十年。到了1998年底的换届大会,情况终于好转,焦祖尧虽然勉强当选了山西省作协的主席,但是党组书记的职务没有了。张石山在博客里面写道:“十年苦熬的日月,熬出了头。”</p><p class="ql-block"> 焦祖尧先生是一位多才勤奋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有塞北的刚健之气,又带有江南的明丽之情。在焦祖尧先生五十年创作座谈会上,参加座谈的官员们比较多,知名的作家比较少,不能不说是有些遗憾。焦祖尧出版了《焦祖尧文集》九卷,里面获奖的作品也不少,但是缺乏全国性的大奖,这也不能不说是有些遗憾。焦祖尧先生曾经是党的十三大代表,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的成员,但是和他的晚辈后生张平相比,也还是稍逊一筹。张平得过全国性的文学大奖,而且还是中国作协的副主席和民盟中央的副主席,还当过山西省的副省长。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代有传人呀!作为他的一个学生和晚辈,怀念他的同时,也许有某些失敬。不妥之处,还望老先生海纳百川。假如说焦祖尧先生在领导方面有所失误,那也不是他个人品质的问题,而是官场那个大染缸的问题。众所周知,山西省的政坛,曾经有过非常复杂的生态,正派的人很难独善其身。</p><p class="ql-block"> 目前焦祖尧先生回到他的故乡(江苏省常州市)养老,衷心地祝福他晚年幸福。(此文写于2018年)</p><p class="ql-block"> 备注:焦祖尧 著名作家,1935---2023.3.21 </p> <h3>焦祖尧的照片里面,我最喜欢这一张。</h3> <h3>这一张照片也很有风度。</h3> <h3>1969年从“牛棚”出来,和妻女合影。焦祖尧的夫人孔维心,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女性。她的端庄大气,温柔细腻,春风一样温暖的笑容,让人见过一面就难以忘记。</h3> <h3>2008年,和妻子孔维心的金婚纪念留影。</h3> <h3>1979年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右一冈夫,右二成一,右三焦祖尧。</h3> <h3>1978年,《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在大同定稿时,与孟伟哉和谢明清合影。</h3> <h3>焦祖尧在太原家中。</h3> <h3>2001年在山西岚县扶贫点丁家沟村留影。</h3> <h3>与基层作者座谈合影。</h3> <h3>焦祖尧自己书写的条幅。他的书法也很有水平。</h3> <h3>1994年和浩然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h3> <h3>焦祖尧早期的长篇小说作品。</h3> <h3>焦祖尧的获奖长篇小说。</h3> <h3>焦祖尧的文集九卷本。</h3> <h3>1999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在托尔斯泰故居留影。</h3> <h3>和山西作家合影,左起为陈为人梁志宏田东照焦祖尧张不代。</h3> <h3>和女儿女婿全家合影。</h3> <h3>下基层采访。</h3> <h3>晚年的焦祖尧。</h3> <h3>向母校江苏省常州市淹城中学赠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