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图文:高梓皓</h3><h3><br></h3><h3> </h3><h3> </h3> <h3><br></h3><h3> 陕北,一处沟壑纵横的荒原之上。黄河在不远处曲折行来,这是我的家乡河,亦是东方大地上这个民族的家乡河。</h3><h3> 黄河,从巴颜喀拉的雪峰上奔来;从李太白扶摇九天的诗情中奔来;从亘古的莽莽苍苍中奔来;从周秦汉唐的金碧辉煌中奔来。即使是在人类历史的起点之前,她也会不息地飞驰而去吧?我面对着远处回转激荡的河水,想着她的过去与未来。黄河,我深爱她。</h3><h3> 黄河,我深爱她。</h3><h3> 她在高原积雪中醒来,眼波流转,化作涓涓溪水,汇成山脚纯洁璀璨的一点星辰湖。星辰湖,星辰湖!黄河之水,天上而来,此一去,奔流到海不复回!如谪仙子的她沿祁连山而来,轻轻柔柔的,滋养了不知几何的生灵。她是那般的神圣与高贵。直到了黄土高原,河水冲波逆折,击荡着黄土高原的身躯,她默默地积攒力量,在沟峦峰谷间低沉地咆哮。转身,挣脱出西北群山的束缚,如苏醒巨龙般纵身腾飞,成就了壮美而雄奇的秦晋大峡谷。不逊于泰山从齐鲁平原拔地而起,从此处,黄河才开始了她的狂舞。</h3><h3> 舞动,舞动!最精彩的当属壶口瀑布,洪流几近脱离河床。凡来此处拜谒的游客,无不惊骇于她声嘶力竭的呼啸。凝神静听,那是一种源于上古洪荒的悲泣,又是一种欲图震天动地的呐喊,不绝不灭,不死不散。再也没有任何一处江河,能发出比她所发出的更深沉更悲愤更疯狂的恸哭。慕名而来的子孙,都不自觉仰起头默默地忧虑着黄河最危险却又最绝处逢生的境地,都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广阔的山河间颤栗,不止是为了黄河,更为那时的先祖。力拉崩倒两侧横亘阻碍的岩石层,在狭窄的河口喷涌而出,一滴又一滴的水珠争先恐后地聚在一起,击打破碎,只为着后来的水流能继续向前。这样的情景润湿了所有人的眼睛,所有人的心灵。</h3><h3> 所幸,此后的黄河终于能够一展雄姿,狂放地席卷而过中原大地,恣意地伸展庞大的身躯。</h3><h3> 这是我的也是我们的我们的家乡之河,黄河,我深爱她。</h3><h3> 但,绝不仅如此。</h3><h3>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黄河不息奔赴往入海口。若是能有幸一睹薄暮下黄河入海之景,想必难以忘怀——红,满江红!我时常在想,千载过往,在这滚滚波涛里,是否混杂着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生灵的血与泪。不然的话,又怎能看见这满江红呢?我们并未经历过真正的水患,但,史书上恶浪天灾的斑斑血迹足以让我们心惊肉跳。中国人的历史,便是一部劈波斩浪的治水史。</h3><h3> 在老子口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荀子有言,水能载舟,助其远航。只是黄河震怒,水患一起,便涂炭生灵无数,古语有云:“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大禹疏浚黄河立功称王起,中国人一直逆着汹涌浪涛前行。造成的财力物力人力损失不可计数,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依然深爱着黄河呢?</h3><h3> 这与黄河精神密不可分。</h3><h3> 天灾不测,固然难以防备,数次决堤,不过以命相搏。《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东郡太守王尊面对黄河,选择以身堵缺口,天地为其决心而感动,水患即退。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故事似乎有些儿戏,但主人公向死而生的悲壮史诗再精准不过地阐释了血脉相承的黄河精神——自强不息。花园口决堤是中国近代史上巨大的灾难,百姓们也因此遭受千般万般的创伤,可中国人依然顽强,同心同德担当苦痛。水来土掩,若是土挡不住了,肉体铸成的堤坝冲不垮,众志成城的意志冲不垮。如此精神,岂不好是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前仆后继的决绝的体现吗?这难道不是黄河教会我们的道理吗?</h3><h3> 黄河,我深爱她,泱泱中华,民族血脉似黄河一般悠长。悠久的历史所带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不仅仅是荣耀,更是先辈们凝结而成的智慧与精神,有无数英魂如黄河中的浪花,击碎陡峭的障壁。而我们,象征着希望的我们便是在中原大地一展雄姿的黄河,有无穷的流向海洋与世界的未来。</h3><h3> 中国人,请深爱着家乡河,不止是因为壮美,不止是因为文化,更为了这一份与自然对抗的勇气与团结奋发的毅力,这是黄河教会我们的最基础的一课,与天斗,其乐无穷!</h3><h3> 我深爱着你,黄河!</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本篇图文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请在文末点赞支持,欢迎转载转发,谢谢您的光临,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