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1月24日~25日,<b>港闸区青年教师成长联盟</b>奔赴镇江,参加“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游戏与游戏化教学观摩”培训学习。我们观摩了来自上海、南京等地幼教大咖的现场教学展示,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学习到了最新的幼教理念。<b>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迷茫的赶路人,看清了努力的方向,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困惑,对于很多事情都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b></h3> <h3> 随着幼儿园课程的不断改革,“更贴近孩子的心灵”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专业能力侧重于<b>教师设计课程、设计活动尤其是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b><h3> 在这次培训中,我被龚敏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b>集体教学活动结尾</b>的关注。</h3></h3> <h3> <b> 一、画龙点睛,凸显活动的核心信息</b><h3> 龚老师用“画龙点睛”来说明一个好的结尾应该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活动的核心信息,对凸显提升活动价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龚敏老师以《听雨》这首散文诗举例,她的活动结尾是这样设计的——老师问:“有晴天就会有雨天。”孩子们:“啊?”老师追问:“是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晴天就会有雨天吗?”孩子们想明白了,纷纷点头,老师继续说:“所以,老师希望大家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拥有好心情!</h3></h3> <h3> <b>二、借势推助,注重情感迁移</b></h3><h3> 龚老师以《我爸爸》这本绘本来举例。她说:“《我爸爸》是一个好绘本,通过各种手法的解读之后,我们所设计的收尾应该定位在‘读别人的故事,更关心自己的爸爸’,所以,集体教学活动结尾时,老师们可以在大屏幕上一边出示着孩子们爸爸的照片,一边鼓励沉浸在故事感动中的孩子们,‘请像他一样,去看看自己的爸爸,了解自己的爸爸,像他一样,写下自己爸爸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你的爸爸有多么的了不起。’”</h3> <h3> 这次港闸区组织的“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游戏与游戏化教学观摩”培训使我获益匪浅,我也被龚敏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将把所见所闻所感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当中去,让幼儿能够在<b>“自由、自主、创造、愉悦”</b>的环境中茁壮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