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儿女心中的丰碑

书生(梁家根)

<h3> 立在儿女心中的丰碑 ——回忆我的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快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经常梦见父亲,梦见父亲的病好了,住在老宅,还在为庄上人做好事。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中时常想到父亲,父亲的执着,奉献,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会时常激励我,让我坚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父亲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是很多熟悉他的人口碑中的好人。 不幸的童年 听庄上老人说,父亲很小的时候,祖父就被反动派杀害了。由于当年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祖父血气方刚,带人打土匪,结果三个土匪头子被打死两个,其中一个逃脱。该土匪后来混进了国民党部队,在经过马坝时,找到祖父,残忍的将祖父杀害了。2012年前后,祖父被国家认定为烈士。我们到民政局想拿烈士证书,可工作人员说,需要烈士的直系子女才可以办,父亲已经过世很多年了,我们就没法领到祖父的烈士证书,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祖父牺牲后,父亲跟着祖母,躲土匪到三河北。一次父亲被土匪抓住,差点被土匪杀害,亏得沈姓大户人家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解放后,父亲从心底里感激共产党,以朴素的情感积极参加革命工作。 放弃国家干部 父亲很少跟我们谈及过去。只是偶尔一次说过,在入小社时他就是全县的劳动英雄,当时县里的主要领导还问过他这位劳动英雄,现在干的怎么样。明显可以看出父亲充满自豪感。这是父亲唯一一次在我们面前提及他的过去。 1960年,我刚出生。父亲在外出参观学习的路上,汽车失火,被大面积烧伤,差点失去生命。当时,被安排在淮阴市医院治疗。母亲非常担心,而我才满月,母亲担心我太小经不住旅途颠簸,又担心父亲的伤势。最终母亲还是带着我到淮阴去探望父亲。 父亲伤好后,组织上让父亲担任维桥(当时高桥还属于维桥行政区划)医院院长,是国家干部。高桥成立人民公社后,时任书记刘锦璋同志,把父亲要回来,当大队书记。父亲放弃了国家干部,当起了大队书记。 以身作则 工作上,父亲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带领社员群众,改变不少地方的面貌,常常是那里困难那里上。在黄泥大队工作期间,大队里的黄泥小队,黄岗地,干旱贫瘠。大多是后迁过来的,矛盾比较多,父亲亲自住队,耐心做群众工作。通过积肥造肥,改良土地,合理种植农作物。改变了吃粮靠救济的落后面貌。我还记得当时他们种的山芋和玉米丰收了,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社员高兴地把分给父亲的山芋,挑了几里路,送到我们家的场景。 在塘坝大队任书记期间,大涧小队,靠近街道,社员思想比较复杂,父亲就住队大涧小队 ,带头参加劳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社员群众。同学卢道忠说起过,一次修函道需要搬运水泥涵,就是用水泥铸的一小节管道,比较重,有别个社员嫌重怕脏,两个人抬还感觉困难,父亲走过去,撮到肩上,扛起就走,尽管肩上磨破了,也不叫一声苦。其它社员在父亲带动下,很快就把函道修好了。 卖猪助人 六十年代,邻队有一对夫妇,丈夫在新疆当兵,由于路途遥远,长期分居,感情出现裂痕,闹到要离婚的地步。父亲了解后,把母亲在家辛辛苦苦养的一头猪卖了,凑齐了去新疆的路费,结果到了新疆随了军,夫妇俩和好了,从新疆回来后经常跟人提起,父亲资助的事。并说,没有父亲当年的资助就没有他们今天的幸福。 家里亲戚,读高中快要辍学之际。父亲又买掉家里的猪,让亲戚度过困难,顺利地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庄上第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 父亲卖猪,母亲虽有不舍,从来没有过阻拦,母亲也是党员,是大队妇女主任。 老家人心目中的好人 父亲在我们老家有很高的威信,社员们都很信任他。村里谁家有困难,谁家有家庭矛盾,都会找到父亲。父亲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的做思想工作,父亲有时候要用一两个小时谈心交流,直到当事人亲自表态,才会离开。看到他们家庭和睦了,父亲就会由衷的高兴。 我们庄上有几户五保老人,他们有困难就会找父亲解决,而父亲都会当成是自家的事,甚至自家的事可以放一放,也要先把他们的事先解决,好像这样他的心才安。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下雨,庄上五保老人何奶奶家屋漏了,父亲不顾自家屋也漏雨,找两个社员一起,搬起家里准备修房子的瓦,匆忙到何奶奶家,找来梯子,用瓦把漏雨的地方修好。等到父亲一身泥水回家里时,家里的墙上地上已经一片湿漉。小时候我们很难理解,甚至还会在心中抱怨。 这样的事,父亲不知做过多少。 每当我们回家,碰到何奶奶,她就会对我们说:“梁书记,好人啊!” 修桥 我们家本来住在高桥乡下塘坝。父母年龄大了,乡下的责任田种不动了 ,我和爱人还在离家十几里的永兴学校工作,和父亲合计,把家搬到街上去,生活和就医方便些。住在街上的岳父家的沟东有一块空地,如果贴近沟边一点,可以盖三间房子的地方。盖房子要四五千块钱。父亲虽然干了几十年的大队书记,为了培养我们,资助乡亲,退下来乡里有一个月一、二十块钱的工资,根本没有积蓄。老家的房子能值一两千多块钱。通过在部队的哥哥支持,我们把工作几年,攒下的钱都拿了出来,又到教办提前预支几个月工资,加上姐姐妹妹也支持些,亲戚家借了些,总算凑齐了盖房钱。 我们在离街十几里的永兴学校工作 ,盖房子的事基本上都是父亲在操劳。工程大多是请工,父亲的好友老卢,为我们家这三间房子竭尽全力,他把学到的最好技术都用上了。为节省成本,他用三合土代替水泥下地基,他说:“三合土比例好了,和到一定程度,比水泥还要牢固。”真如他说的,30多年过去了,我们家的老屋的墙壁,一点没有变形。 房子盖好了,出路却被一条沟阻隔着。过去庄上人进出靠沟上一个坝子。发水了坝子冲毁了只能趟水过沟。 父亲要修桥。开始我们不太同意,因为刚建房,借的钱还没有还,没有钱修桥。可父亲说:‘’整个庄上的人进出都不方便,桥一定要修。钱我自己想办法。‘’父亲又借了些钱,又请来老友卢奎和韩家父子造桥。自己亲自参加搬砖,挑沙,和水泥,抬水泥板。结果桥修成了,父亲却因为奔波劳碌,髙血压病犯了。由于当时没有经验,医疗条件有限,父亲过早的离开了我们。下葬的那天,老家不少人流着泪,自发地来为父亲送葬。我们非常感谢乡亲们。我很心痛,恨自己没有学医,不然,父亲不会走的这么早。 发脾气 父亲性情温和,很少见到父亲发脾气。那时,我们刚搬到街上,父母的户口还在塘坝,组织生活不方便,只有把户口落到高桥村,才可以把组织关系转过来。落户口是要交一些费用的。集体派工,没有人去出工,就要按人头交钱。所以,当时很多人把户口从所在地迁出,然后不落户,就不用交费了,当时称为“口袋户口”。我们当时也想这样做,把父母的户口迁出不落户。我们把想法跟父亲说了,父亲不同意。不久,我的几个同事在来家里玩,提到此事,同事们也说可以这样做。没有想到父亲很激动,高声说道:‘’我梁承贵决不做游民!‘’我和同事们都被震撼了。是老一辈坚定的信仰,对党的深切情感。我很内疚,也很惭愧,很快跟高桥村联系,把户口和父母的组织关系落到高桥街北,父母能够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了,他们很开心。很多年后,当我和同事们谈起父辈来,都还赞扬父亲坚定的政治信仰,那也是他们那辈共产党人的缩影。 父亲和儿女们 父亲为了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小时候,我们经常盼望着父亲回家,父亲回家常常从街上带一些糖果,大饼油条之类,对于我们可谓是美味大餐。有时候,还会给几分钱让我们去小店买小糖吃。 父亲威严而又温和,我们姊妹的教育中,没有动过我们一个指头。父亲经常用一些现实生活的人事,给我们说一些做人的道理。要有信仰,要与人为善,遇到问题多替别人着想,吃亏是福。就这样父亲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我们。我们家父母是党员,哥哥嫂嫂,二姐二姐夫,妹夫和我都是党员。 父亲干了这么多年,没有为家里谋一点利益。父亲为了工作,很少回家。我们姊妹五个,母亲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非常辛苦,所以,大姐没有能读书,二姐读了二年级就被摘回家,带我和妹妹。哥哥初中毕业就参军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部队提干,刻苦钻研技术,为部队建设做贡献,直至在部队退休。我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考上师范,通过努力成为盱眙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妹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合同教师,后来通过学习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父亲没有留给我们多少物质财富,可他老人家却给了我们儿女以丰厚的精神财富。 父亲是桥,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成长的桥梁。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成为我们处事之本。 父亲是桥,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信念的桥梁。让我们跨过时代的鸿沟,认识了他们那一代普通共产党员的胸襟、作为。 虽然父亲识字不多,他用朴素的情感,投入自己全部身心,为党工作。树立普通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私形象。父亲您是我们儿女心中的丰碑。 父亲是您和母亲的庇佑,是国家的繁荣昌盛, 我们姊妹今天都生活的很好,感恩父母,感谢祖国。 梁家根 高桥塘坝人 江苏省盱眙中学化学高级教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