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018年11月22日,美丽的江城武汉,空弥淡馥,研学之香袭盈盈。“行知研习,回到原点”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州饭店举行。群英集萃,众师爆棚,一场全国名师研习盛宴精彩启帷。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名师们的课堂与讲座唯美唯真,唯和唯易,唯灵唯动,唯思唯善……“来一趟不是我们的目的,留下痕迹才是我们的追求。”听名师讲课,如春风沐浴。是学习,是享受,但更多的是思考,是积淀……</h3><h3> </h3><h3> </h3> <h1><font color="#ed2308"> 真</font></h1><h3> 本本真真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本真教学,生态语文,回归原点。行知研习的名师们课堂教学与讲座都很“真”,接地气,通天线。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亲和,醇美,细腻,清晰的教学风格如冬日暖阳。她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让孩子们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回归本来的样子,没有功利之心,没有强迫之意,这才是真阅读。是的,儿童阅读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阅读进校园,读书不是兴趣去读,而是完成任务去读。没有功利的读书才是享受阅读。</h3><h3> 玩着,春天来了;玩着,等待花开;玩着,快乐成长。儿童文学作家边存金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教育家,还是一位教育局长。他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童心,不加修饰。学生在成长中要做到快乐,有趣,向上。 有一颗“童心”,还要有一颗“诗心”。边局长给我们讲解了儿童诗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语言结束了,味道才开始。边局长的话意味深长,给我们的教学也指点了迷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维护学生的“童真”“童趣”,多给学生一些文化营养,让学生做一个有情怀,有操守,有热爱的人,同时,让语文课堂有欢声,有笑语,让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发展,这才是和谐课堂,本真课堂。</h3> <h1><font color="#ed2308"> 活</font></h1><h3></h3><h3> 善歌者使人记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他们的课堂精彩纷呈,灵动惟善。福建特级教师何捷三年级的预测教学培养学生读,想,说的能力,学生不是循规蹈矩,而是随着何老师一起动,一起说, 一起想。何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的方法,感受预测的乐趣。给方法,给路径,随机地练,不断地叠加实践。潜心引导,随心而动。</h3><h3> 教材就是个例子。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语文,让学生习得语言,习得方法。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的指向性写作,长辫子老师郭学萍的创意写作。他们的课堂灵动活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看似了无痕迹,实则雕刻有致。他们都通过教材或者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用心比较,匠心独运,唤醒了学生的写作内需。</h3> <h1><font color="#ed2308"> 爱</font></h1><h3></h3><h3>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名师们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两天的学习,让我最大的感触是“爱”。名师们爱阅读,爱写作,爱学生,爱事业。他们这种“爱”是每个语文人都应该学习的大爱。</h3><h3> 查阅这些名师的资料,哪一位不是读了几千本书以上?哪一位不是笔耕不辍?读书至味是清欢。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写作从心而写,写下教学的点滴发现,写下生活的唯美情怀。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 只有永远的学者。 </h3><h3> 老冉冉其将至兮,早修名之而立。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广西师范学院黄亢美教授,他已年过花甲,头发斑白。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他的课堂教学中,是那样活泼可爱。黄老师又是那样亲切和蔼,他对汉字的教学独树一帜,整堂课充盈着浓浓的汉字文化味。有的老师说:“一个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何苦这样折腾自己?”错了!这才是值得我最敬佩的地方。虽然黄老师年纪大了,但他依然爱学生,爱事业。</h3><h3> 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事业,成就一生。不断努力,不断向自己挑战。名师们自己是这样做的,他们也在引导我们这样做,做一个心灵开放,正面思维,竭力追求的人。</h3><h3> 小诗醒了,语文乐了,语文人幸福了……</h3><h3> 唯有行,你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