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午餐

红蓝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我和同事们被分到了偏远的村庄扶贫,那是一个贫困村,它的名字叫关帝庙。在此之前别说来了,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扶贫,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个村子在大山深处的一道沟里,通往村子里的路旁便是山体,另一边是深深的峡谷,进山出山只有这一条路。山路不仅高,而且陡峭。对于第一次进山时的情景,我和同事们仍然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在此之前我们还真没有经历过如此复杂险峻的山路。</p><p class="ql-block"> 当又一个扶贫日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那些同事们一大早便来到了单位集合,在每星期的这一天去大山深处的那个村子扶贫,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在高速路上经历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疾驰,马上就要下高速了,要去的大山深处还需要再行驶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中原神秘大佛就在高速路旁,大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是当地的一个代名词,提起大佛无人不知,它的名字甚至比地名还响亮。</p><p class="ql-block"> 看见了大佛,离我们要去的那个大山深处的村庄也就近了。大佛和那个村庄一样,都被巍峨的高山遮蔽着,只有进山把如同遮面的面纱大山一层层揭开才能看见真面目。</p> <h3>  蓝蓝的天上飞过一架银色飞机,在飞过的天空中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犹如巨舰在蓝色大海上驶过后激起的白色浪花。当地人说这里是条航线,每天都有飞机飞过,非常的繁忙,就像脚下的这条高速路。于是,同行的老哥们便说笑,可以在天空建一个收费站,有飞机从这里飞就收费,不交费不让它过。车上的老哥们笑的泪都出来了,扶贫的路上撒下一路的欢笑。</h3> <p class="ql-block">  这是进山的路,也是出山的路,进山出山就这一条路。三年前来扶贫的时候这条路还没有修,路面狭窄只能过一辆车,迎头要是过来车,会车便是大难题。那时候我们一上山便祈祷千万别碰见对头车,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路修了,又宽又平整,我们上山也不用再胆战心惊了。</p> <p class="ql-block">  大山深处的蓝天瓦蓝瓦蓝的,就像大海的颜色。这里不仅天蓝,景色也美轮美奂,即便是到了万物凋零的冬天,依然令人心醉。</p><p class="ql-block"> 省城的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已经决定开发这道沟的风景,跟村里面的合同也签过了,只是还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开发。这里的一切还处在自然原生态的状态,一旦开发,这里将一改旧貌。各种商机便会接踵而来,给这里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村里留守的人非常期待开发,到时候开个农家乐,烙个葱花油馍,卖点山货什么,都可以增加收入,有了收入脱贫指日可待。</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传说中的橡子树,松鼠,野鸡,野兔还有别的动物最喜欢的橡子就来自这种树。</p><p class="ql-block"> 秋天之后,橡子便会和树叶一起从树上落下,厚厚的铺了一层。这给那些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无忧无虑的在山上过冬。</p><p class="ql-block"> 那些落叶在地上积淀了一年后,在来年的夏季,一场大雨之后,便会成为蘑菇的滋生之地。那些红蘑菇,灰蘑,黄蘑,鸡腿蘑纷纷从地上的落叶中露出头来,然后使劲的生长,那长的裂开的样子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山里人说这不是他们刻意种的白杨,至于怎么长成的。他们分析说,可能是吃了树种的鸟,把没有消化的种子拉在了这里,这才长出了白杨树。</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白杨在路边的山窝里,虽然长的很高,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它们的树梢。</p><p class="ql-block"> 与大山相比,白杨树的高度太微不足道了。不过,大山有了白杨的点缀显的格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  几个老哥们一起扶贫已经有好几年了,扶贫让我们目睹了大山季节转换,大山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几经变化,可是老哥们的扶贫热情没有变,依然奔波在这条山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将继续奔波往返在这条山路上,扶贫之路任重道远,一日不脱贫我们一日不懈怠,我们已经做好扶贫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准备。</p> <h3>  行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很有些九曲黄河的感觉,那弯拐的就像是想咋拐咋一样,绝对真正的随心所欲,一个弯连着一个弯的拐,拐的让人头晕目眩有种想往外宣泄的感觉。</h3> <p class="ql-block">  在山间寂寞开放的野菊花,虽然没有人看,但是依然绽放的很认真。</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绝对不是没有人欣赏,偶尔也会有人注视它们,比如说,那些进山感受自然状态下山韵的人们,还有这些进山扶贫的人们。它们的美丽在这一刻变的有价值,所有的绽放都变的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传说中的崖柏,也只有崖柏才能在这么恶劣的地理条件下生长。</p><p class="ql-block"> 它的根须一半裸露在外一半扎在山体里,即便这样居然还能生长,这简直太令人惊奇了。</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在这种缺水的高度,不要说根系露在外面了,即便是不露在外面一点成活也是困难的,可它却完好无损,似乎根本就不受一丝影响,以蓬勃昂扬向上的姿态示人。</p><p class="ql-block"> 它的这种活着的方式令人灵魂震撼,瞬间便对它肃然起敬。</p> <h3>  到了这里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巍峨,山峦连绵起伏。</h3> <h3>  大佛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佛光普照,恩泽四方。</h3> <h3>  在寒风的摇曳下,很多树叶都已经飘零。偶尔会有零星的树叶寂寞的挂在枝头,似乎跟这个季节极不相称。</h3>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佩服柿树,那些或粗或细的或弯或直的树枝就那么胡乱的交错在一起竟然组合出了如此绝美的画面,这是刻意摆弄不出来的风景。</p> <h3>  远处的村庄就是关帝庙村,蓝天白云漂浮在村庄之上,是那样的安静祥和。它正在以特有的不变应万变的姿态迎接着我们的到来。</h3> <h3>  在这里母鸡公鸡都是自由的,栏杆丝网鸡舍都是多余的。它们的窝在农户家里的歪脖子树上,白天它们可以尽情的在大山里觅食追逐嘻戏,只要晚上记着回家就行。</h3> <h3>  看见这些大喇叭似乎一下回到了那个有事靠喊的旧时光,不由对着面前空旷的大山拼劲权利孤注一掷的扯着脖子上的青筋吆喝了一声,试了试自己的嗓子,这一声还没有喊完便被一阵无法忍受的如同被撕裂的感觉抑制的赶紧闭嘴,在剧烈咳嗽的间隙,心想在那个年代要是有一副好嗓子高调门是不是也可以谋到一门吃饭的差事呢!不过,即便是真有这门差事,也不是人人能干了的 。那必须是铁嗓子啊!像我这样的绝对干不了。看看咳嗽的,半天都过不了劲。</h3> <h3>  两口大锅,做起大锅饭来非常方便。一锅蒸米一锅炒菜,一次可以供二三十人吃饭,既省时又实用。</h3> <h3>  锃亮的烟囱,据说这种烟囱不会生锈。排起烟来呼呼作响,厨房内不留油烟。</h3> <h3>  村子里的支书老刘看见我们生火做饭,他也过来帮忙烧火。他是整个关帝庙村叱诧风云显赫一方的诸侯,虽然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可他却很谦虚,根本没有一点诸侯的架子,相反尽透地主之谊。老刘是个左撇子,左手用起火钳子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在火中夹火台的娴熟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听人说左撇子的人右脑发育的好聪明,好好上学一般都是科学家的料,比如制造火箭激光导弹核弹的科学家。我们问老刘咋没有成为科学家,?老刘打趣说,我要是当科学家了,谁给你们烧火呢!</h3> <p class="ql-block">  旺旺的炉火舐舔着锅底,催促着铁锅里的食物发生质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这种最原始的柴火产生热量催生的食物,是那些煤气和电无法相提并论的,简直就不是一个概念。</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食物的口感,还是色泽都相差甚远。这里依然保留着这种最原始的做饭方式,烧柴火还是最主要的燃料。</p> <p class="ql-block">  堆放整齐的木柴静静的呆在厨房的一角,等待着做饭发挥作用。</p> <h3>  虽然山上有很多这样柴火,但是把它们从山上弄下来,再把这些木柴弄成这样也是费了一番工夫。</h3> <h3>  今天中午吃的饭叫做胡辣汤,豆腐丝和粉皮,这是做胡辣汤必备的食料。为了帮扶责任人能吃上可口的午餐,负责扶贫工作的副局长马鲁涛头一天便安排人买好做胡辣汤的配料。</h3> <h3>  这叫酥肉也是做胡辣汤的一种食材,在某种程度来说,它比以上两种食材更为重要,几乎就是画龙点睛,这样说毫不夸张</h3> <h3>  新炸出的酥肉色泽诱人,散发着一股令人忍受不住的馨香</h3> <h3>  这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房顶上的兽头夸张传神,当地的地名就是以它起的,关帝庙。</h3><h3> 相传,很久以前当地久旱无雨,土地干涸。关帝正在邀请众多神仙聚会,当看到百姓遭难,心急如焚。当雷公雨婆二位神仙驾到后,他请求各路神仙能各显其能,为民造福。雷公雨婆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未及久留便告辞回府, 立刻开始响雷施风布雨。</h3><h3> 一会儿,只见乌云密布,雷电连声,狂风大作,哗哗下起了大雨。当地百姓得知是关帝为他们请求雷公雨婆为他们降雨后,立刻奔走相告:“关帝显灵了!”为了感激关帝,当地百姓建造了关帝庙,至此关帝庙由此得名。</h3><h3> 多少年过去了,这个传说一代代传了下来,关帝庙佑护着这一方水土。</h3> <h3>  新鲜的芫荽,洗净后散发着特有浓郁的香气。切碎撒放锅里,即能增色,也能增添香味。</h3> <h3>  年轻帅气的大厨是我的同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并不是年龄大就能当大厨,在做大锅饭上,他当之无愧叫大厨。无论年龄大的还是小的,无论是尊称还是戏说都叫大厨。他刚开始拿着大勺做饭的时候,还有人质疑他的厨技,当吃了一回他做的饭后,再没有发表异议,取而代之的是啧啧赞叹之声。</h3> <h3>  最后把酥肉放进锅里,酥肉绝对称的上是胡辣汤的灵魂,把它放进锅里,新组合出景象便丰富起来,不仅是视觉的,味觉上也得到了重组生华。</h3> <h3>  这时候的锅内一片沸腾,浓郁的香味溢满整个厨房。置身与这种香味里,让人情不自禁的品味满口生津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h3> <h3>  盛在碗里的胡辣汤很有卖相,花生,羊肉,粉皮,豆腐丝,,羊肉,酥肉,芫荽葱花一样都不少。有同事说,如果大厨开店卖的话,肯定生意火爆。有同事接着问,要是卖的话,这得多少钱一碗?大厨说,五元吧!同事接着问,为啥价钱这么低?想赔死吧!大厨说,崔永元在北京开面馆,一碗面才卖十几元,那可是在首都北京啊!那可绝对是良心面。咱既然开店卖,那也要讲良心,五元,不少了!大厨言毕,一时无声。片刻,纷纷为大厨点赞。大厨不仅饭做的地道,人也地道。</h3> <h3> 为了防止糊锅,必须将一大锅的胡辣汤从灶台上端下,这样既可以防止糊锅,又方便同事们盛饭。要想把这样一大锅胡辣汤从灶台上端下绝非易事,一起进山扶贫共同协作惯了的同事们,几个人一起抬着锅沿,轻而易举的就抬了下来。人多力量大,协作很重要,无论任何事都需要协作,吃饭也是一样。</h3> <h3>  同在一张锅内耍稀稠,一时间很有些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豪迈。有人说能在一锅吃饭的人都是有缘分的人,我们非常珍惜这种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齐吃一锅饭。够味!带劲!舒坦!排场一个萱!</h3> <h3>  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也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事,盛一碗端在手里吃一口在嘴里,立刻便会志得意满。什么乾坤了,社稷了都在肚中翻。</h3> <h3> 吃饭看工作,吃饭不积极的人,工作肯定也干不好。你盛一碗,我跟着盛一碗,紧跟盛饭不掉队。</h3><h3> 吃饭用的都是这种大黄铁碗,这种碗铁皮薄,盛饭凉的快,省的吃饭烧嘴了。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它非常着货,饭量小的基本上盛一碗都吃饱了,省的再盛了,省了很多事。</h3> <h3>  在太阳下站在一起吃饭暖意融融,喝上两口瞬间觉得高大上,也只有进山扶贫才能感受到这种气场宏大的场面。</h3> <h3>  忙活了一上午,入户走访的帮扶责任人陆陆续续从分散居住的贫困户家中回到村部。到了吃饭的这个点,都端起了碗。虽然跑了一上午的山路,跑的腿疼,可是在这种氛围内吃饭,很有些作为的感觉。平常觉得奉献两个字离自己很远,在这一刻似乎奉献这两个字离自己很近。</h3> <h3>  帮扶责任人开展扶贫工作雷厉风行,胡辣汤喝起来也呼呼作响,很有些气壮山河的意思。干事要的就是气势,要从气势上压倒一切,喝胡辣汤也一样,说打就打,说干就干!</h3> <h3>  这种吃饭的场面好像在那见过,很热闹,也很有气氛,这样坐成一排吃饭的场面可以载入人生辉煌的史册。</h3> <h3>  一大铁锅的胡辣汤被同事们喝的只剩下一个锅底,这可能就是对大厨的最好褒奖。</h3> <h3>  吃过饭后,没有人刻意交待,各自都用丝瓜瓤把自己用过的碗刷了,干干净净的码放在盆子里。这已经成为同事们的一种习惯。</h3> <h3>  午后的大山没有一丝风,完全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柿树依然静静的呆在大山的旁边,它是大山必不可少的风景。虽然柿子已经所剩无几,可留在枝头的那一点橘红,仍然让人忍不住 抬头仰望,久久的不忍离去。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 乡恋?不敢确定,但是喜欢这里是发自肺腑的。这里没有雾霾,也没有人性过分的贪婪……</h3> <p class="ql-block">  柿树后面是大山,这样的组合,绝对是最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这里的风景是美的。可是这里的土地是贫瘠的,这里的人们是贫穷的,这个村子是贫困村。</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帮扶人真想给他们建一个像华西村那样的村子,可是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发自肺腑的想帮这里的人们脱贫,我们对这件事充满了热情,全心全意的想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然而现实是我们的能力非常有限,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脚踏实地循循渐进致力于帮扶脱贫。</p><p class="ql-block"> 在大山深处的午餐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些进山扶贫的帮扶责任人的2018年,甚至是融入了我们的人生经历里,扶贫已经深植于我们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当若干年之后我们再回忆扶贫这件事的时候,这种记忆便是厚重的富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在深山里的午餐虽然不是什么大餐,但是足以让我们此生值得骄傲的了。扶贫让我们光荣,我们人生因为扶贫而精彩,扶贫让我们在大山深处吃的这顿午饭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大山深处的午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扶贫。</p> <p class="ql-block">  结束完一天的扶贫工作任务离开后,在下一个扶贫日的到来时,我们这些帮扶责任人还会再次进山,一直到这里脱贫为止。</p><p class="ql-block"> 在每一个帮扶责任人心里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希望贫困户早日脱贫。希望这里没有贫困,没有痛苦,这里的人们喜笑颜开,世世代代快快乐乐的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