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游学记——我们一直在路上

<h3>把每一天都当成是一次崭新的旅程,用充满好奇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天遇到的人和事物,每一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鸢都问道第五天,又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筑梦的脚步从未停止。</h3> <h3>此刻,我们整装待发</h3> 此刻阳光大好,你们青春年少<h3><br></h3> <h3>来到美丽的四中,开启新的旅程</h3> <h3>瞧,我们的老师早早的准备就绪啦</h3> <h3>于春玲老师声音甜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将各个知识点逐步攻克,极具个人魅力</h3> <h3>孙燕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声有色,在一个个问题中层层推进,引人入胜。</h3> <h3>课后激烈讨论</h3> <h3>2019年高考备考策略详解</h3> <h3>帅气的盛传勇老师</h3> <h3>提高一分你就可能干掉上千人上万人</h3> 生物六组棒棒哒<h3><br></h3> <h3><br></h3><h3><br></h3><h3>细节彰显内涵</h3><h3>文水中学 张虹</h3><h3>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今天听课的最大感受是细节的重要性,所谓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就要要求老师在上课前,对教材进行内化,看这一课有哪几个知识点,即就是小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一小步一小步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碰到什么碰撞,可能产生哪些新生成的东西,教师要有充足的准备,通过对所授课文的知识点具体而细致分析和探讨来完成教材的透析。要精细化,老师就要对书上的已有的知识,要全部的理解,要大胆的取舍,那些东西是学生必需要掌握的,还有那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与这些知识有关联,然后老师能够灵活的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出来,要努力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师生情感心灵的得到碰撞,碰撞得越多,课就上得越精彩!</h3><h3><br></h3><h3>文水中学 张海花</h3><h3>智能时代,老师你到底该给学生教些什么?</h3><h3> 听了好几天课了,四中老师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首先,每个老师都给我们呈现的是真实的课堂,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刻意在课堂上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等虚头巴脑的东西,说明四中的老师都很务实,很实在;其次,四中的老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很认真,真正在研究教学;再次,四中的老师认真的研究了高考,所以他们对高考的趋势把握的比较好,并将高考落实在了平时的教学中,例如,重视基础知识,重视教材,重视对学生叙述题的训练等等;最后,四中的老师都很团结,他们的教研也不是像我们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他们教研完每个人都是有收获的。</h3><h3> 通过几天的听课发现四中老师的讲课风格与我们学校老师差不多,跟很多学校也差不多,相对来说课堂上以老师的讲为主,而且讲的面面俱到。我有的时候在想,这样真的好吗?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真的能适应以后的生活吗?他们能跟机器人较量吗?我们每个老师做到了教书,可是育人呢?在我们追求升学率的时候把育人逐渐的淡化了,我们已经偏离了教育应该有的轨道,忘记了我们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初心。</h3><h3> 现在科技、技术、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将教育远远的抛到后面了。显然,我们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考上大学,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的眼光应当长远一些。一个老师成功与否不在于你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大学,而在于你的学生能幸福的生活,能很好的适应社会。</h3><h3> 在与机器人的斗争中能让我们的学生脱颖而出的应该是:合作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学习能力,而这些我们的教学能教给他们多少呢?说的不好听一点,别说教了,能不破坏哦,能不毁灭就不错了。当然,教育转型的路很长,也很艰难,我们需要慢慢探索。</h3><h3> 近两年有几个重磅新闻应该引起每位老师的重视:1.京东在北京实现机器人送货,机器人能识别路线、红绿灯等,送货效率比人高;2.无人驾驶公交车和无人驾驶清洁车已经投入运营;3.马化腾刘强东等合作开卖“蔚来ES8”汽车,这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电动汽车(7座SUV),续航和刹车距离堪比保时捷,充电更快速,嫌充电麻烦还可以智能更换电池,但是费用下来仅20多万;4.马云开了一家新酒店,酒店没有一个服务人员,全程由机器人服务,方便快捷,服务非常到位高端,给你上帝般的服务。这些仅仅是在智能领悟我关注到的,还有其他领域也不断地有新的成果。这个社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运转,我们该如何赶上这个时代,如何让学生赶上这个时代。</h3><h3> 是时候,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投身于教育时的美好梦想,应该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偏了呢,应该想想自己还在坚持一开始时做教育的初心吗?</h3><h3><br></h3><h3>跟岗感悟续 文水二中 郝志霞 今天上午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孙老师讲的是“神经调节”,她讲课紧凑有序,考点把握十分到位,把考点及易混点讲解得深入浅出。于老师讲的仍是“细胞呼吸”,这节内容已听过三次,这个老师讲的印象最深刻,她说话声音甜美并带以温柔的笑容,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沉稳大气,课堂互动中学生气氛超活跃,课堂安排的条理有序。这两位老师都各有千秋,她们的教学过程,我们都被深深吸引,她们的课堂都是自己精心雕琢并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借鉴! 下午听取了两场专家关于高考备考讲座。黄卫安老师针对高考备考策略进行了讲解,高考中选择题着重基础,非选择题中经常出现长空的填写,这提醒着我们教师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并细抠教材,但抠课本与时间紧张的矛盾还有待发挥我们的智慧去解决。盛传勇老师对18年全国1卷理综生物部分试卷进行解析,他风趣幽默,他让我知道高考命题及判卷都是由大学老师主抓,高考的命题方向及趋势倾向与科学前沿,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精修自己的专业,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对大学内容及科学进展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健全,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高考! 这几天的学习中我收获满满,期待明天更加精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