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从渭南开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蒲城县唐泰陵。</h3><h3> 唐泰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唐泰陵以山为陵,陵区除唐玄宗主陵外,还附葬杨皇后和宦官高力士陪葬墓。</h3><h3>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民生福祉。”从去年年底以来,蒲城县启动实施全域绿化,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全面打响了道路及荒山荒坡绿化攻坚战役。</h3><h3> 唐泰陵,植被稀少,石山栽树,挖树坑还不是最难的,石山上没有树苗成长需要的土,他们利用骡子担负着植树造林中运土的任务。每只骡子一次能负重300多斤。装满土,骡子就排队上山,由专人负责。 他们分别来自陕西洛南和四川大凉山。</h3> <h3>和陈师傅一起爬到山顶间,我已经累的满头大汗,站在泰陵的顶端,周围的一切尽在眼底。</h3> <h3> 任师傅,名叫任太鱼,今年55岁,跑骡帮二十多年,他是这支骡队的队长。七名队员均来自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县茨达乡新胜村,除郭威独有六头骡子外,其余每人三头骡子,共计二十四头骡子。</h3> <h3>干了一早上的活地上来个驴打滚,舒服一下解解乏。<br></h3> <h3>饮水,山上没有水每次从山上下来,每头骡子都非常干渴。</h3> <h3>开吃,要想马儿好,就让马吃饱;他们首先要让每头骡子吃饱喝足,自己才去吃饭。</h3> <h3>午餐,简单的饭菜。</h3> <h3>小憩,吃完饭喝口水,吸根烟休息半个小时就要上工。</h3> <h3>上阵父子兵,张朝洪,五十一岁,跑了二十多年的骡帮,两个儿子,小儿子张林29岁,和他一起跑骡帮,也有四年多。由于山上酸枣刺较多,父亲小腿上扎了个肉签,张林用针为父亲把肉签去掉。<br></h3> <h3>陈福友,今年51岁,干这行有二十多年,由于他在山后运土,中午一点多种就开始准备出发,他们都特别爱惜骡子,他先用毛毡在骡子背上铺好,在放上箩筐。</h3> <h3>上工,中午一点半浩浩荡荡的骡队准时出发。</h3> <h3>装土,装土的师傅都是渭南本地人。</h3> <h3>上山时,骡队走的特别慢,一头骡子一次运三百斤土,主人不停的在背后吆喝着。到了难走的地方,必须由主人牵着走。</h3> <h3>到了山上,一筐筐土倒在提前挖好的树坑里。</h3> <h3>最先倒完土的骡子可以小憩一会儿。</h3> <h3>下山了,骡队显得特别轻松。</h3> <h3>夕阳西下,远处的陈师傅已经收工,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多钟起床,七点出发,干到中午十一点半多钟,回到驻地,先喂饱骡队,自己吃完饭,小憩一会,中午一点半又上工,每头骡子每天一百五十元,人没有工资,只管住不管吃还不包括来回的路费。</h3> <h3>冬日的晚上天黑的特别早,不到五点半左右月亮已经升起,山上的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月亮照在泰陵对面的山上,山上新种植的树苗清晰可见。</h3> <h3>郭建强 </h3><h3>中国化工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h3><h3>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人民摄影协会会员</h3><h3>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