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中一个叫伊桑的小男孩,因患有读写障碍症,常被责骂,甚至被扣上弱智的帽子,并到了崩溃边缘,所幸恩师尼库巴创造机会让他展现绘画天赋,使其重拾自信。</h3> <h3> 在其他老师眼中,伊桑是一个调皮捣蛋,愚昧无知的学生。在这种长期的压力下,他自己也感到孤单茫然,痛苦无助,甚至是自卑羞愧。</h3> <h3> 但是尼库巴老师关心伊桑的学业,例如在影片中他对于伊桑所有的作业考试卷子进行分析,</h3> <h3>也来到了伊桑的家中对其父母来沟通伊桑的情况,</h3> <h3>在课堂中尼库巴老师讲述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在小时候都是患有阅读障碍的症状,用这种方式来使伊桑走出自卑的世界,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h3> <h3> 尼库巴是一位真正有爱心且懂得如何爱孩子的老师,他一直坚持用伊桑喜欢的方式去爱他。影片中,我们看到尼库巴老师说的都是伊桑想听的话,讲的都是伊桑感兴趣的事情,这就让他渐渐走进了伊桑的内心世界,带给伊桑强烈的自尊感、归宿感和价值感,使伊桑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激发了他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希望。</h3> <h3>尼库巴老师还利用他和伊桑共同喜欢的美术,通过绘画比赛,让伊桑体验成功,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的阳光男孩。</h3> <h3> 影片中伊桑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大多数家庭式一样的充斥着暴力独断,</h3> <h3>例如在伊桑替小伙伴捡球不料扔偏了球引发了小伙伴把怨气撒在了他的头上而被小伙伴欺负了一通。</h3> <h3>还有为了躲避数学老师的检查,伊桑选择了逃课而且让他哥哥帮他写了假的病假条,一不小心这件事情被他爸爸发现了,伊桑的父亲对待这两件事情的态度,就是暴力恐吓加斥责。</h3> <h3>在父母的眼中,伊桑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比不上他哥哥的笨小孩。</h3> <h3>在培育学生的教育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走进学生的内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并通过张扬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孩子们的梦想。同时也应该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模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兴趣。</h3><h3> </h3><h3> </h3> <h3>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换位思考,鼓励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去靠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片中伊桑父母所无法领悟的。父亲一味的苛责母亲盲目的焦虑,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灌输传统理念却事与愿违地使伊桑在沉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h3> <h3> 就像电影中所说“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尽管不是每颗星星都十分闪亮,但是对于浩瀚的银河他们都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承担着重大的职责,应该理解孩子们的差异化,尊重孩子们的兴趣选择,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每一颗星星才会散发出自己最璀璨的光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