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园快讯第247期——蒲城县尧山中学

蒙晨

<h3>  冬日的阳光是温柔的,是无私的,是欢快的, 它不再那么灼人刺眼, 而是变得温和起来。阳光映在脸上,像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你的面颊; 阳光洒在身上,如慰藉万物的温床;阳光洒在校园里,舒展着她那丰满的翅膀飞入孩子们的心中,拥抱阳光勇敢奋进,在阳光中成长。大家好,欢迎走进今天的尧园快讯……</h3> <h3>一、借助西电科技之力,打造尧中智慧校园</h3> <h3>  11月22日上午,来自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十余名专家走进尧山中学,对我校智慧校园建设进行前期考察,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来雄、尧山中学校长陶占峰及部分在家校领导陪同考察。考察组一行与学校部分领导在学校二楼会议室参加了对接工作会,陶占峰校长首先就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给大家进行了简单说明。尧山中学信息中心李伟主任就学校当前准备引进的大拇数字校园平台操作情况给各位与会嘉宾进行了展示。陶占峰校长在随后的交流中谈到,尧山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校园,在面临当前新高考改革之际,提前创建数字化校园,进行信息化管理,力求将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前面。同时希望本次来校的西电专家能为尧山中学信息化校园创建把把脉,能为我校提供技术支持,希望能得到西电在软硬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h3> <h3>&nbsp; 接着,考察组一行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分别实地查看了学校信息资源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勿幕图书楼、学校3D打印室、机器人活动室及校园电视台等地。每到一处,陶校长都详细介绍该部室信息化创建相关情况,西电考察组也一一给出初步设想。</h3> <h3>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尧山中学近年来明确提出“以应用为核心、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着力打造‘智慧校园’,建设‘面向未来的学校’,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开启蒲城县中学教育打造智慧校园的新篇章。</h3> <h3>二、高三第二次常检工作</h3> <h3>  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活动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11月21日晚7:00,高三年级继圆满完成第二次常规检查工作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作业互查活动,旨在通过互查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h3> <h3>  作业检查采取班级交叉互查、教师现场督导的方式进行。检查中,大家细致认真地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工整程度、格式规范情况、作业的正确率、错题订正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对教师的批改是否及时、是否认真、批改符号是否统一规范、有无错批或漏批等进行了查漏,并从“完成情况”和“问题与建议”两大方面做好记录和反馈。</h3><h3> 教育的成功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处,只有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量化细致,才会为提高成绩及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业互查,让师生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争取共同提高,真正实现“落实教学常规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h3> <h3>三、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h3> <h3> 酶的作用和本质</h3><h3> 授课教师:王蹦</h3><h3> 本节课是生物必修Ⅰ第四章第一节的第2课时,主要是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这一实验,帮助学生分析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酶具有高效性。在本节内容中,引入变量的概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变量,学会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学会设计对照实验,并明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回顾酶本质的研究历史,从中知道酶的化学本质,得出酶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加酶洗衣粉广告),提出本节学习内容(什么是酶,酶有什么作用)→展示学习目标→举例说明细胞代谢的概念,明确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实验探究酶的作用,讲述实验变量、实验原则→探究酶的作用原理(学生自学、动画演示、图像建立)→探究酶的化学本质(视频播放斯巴兰让尼的消化实验、有关酶本质的研究进展)→习题训练→本节小结(学生完成)→引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作业。 </h3> <h3> 囚绿记</h3><h3> 陆蠡高一语文</h3><h3> 授课教师: 杨小华</h3><h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解析“绿”的形象。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h3><h3>过程与方法目标:圈点字词,理清文脉。鉴赏语句,分析形象。知人论世,探究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绿”追求光明,向往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颂,对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的赞颂。</h3><h3>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绿”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学习解读象征性意象,探究文本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角色体验法,小组合作法。</h3><h3>课时安排:1课时</h3><h3>教学过程:认识“绿”色,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颜色吗?绿色你们可能到绿,会想到什么呢?···想象真丰富,那么,你们和绿说过话吗?吵过架吗?有一个人就和绿对过话,吵过架呢。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一探究竟。自主阅读,梳理情节。1、大家预习了文章,我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题目中的“绿”在文中指什么?明确: 常春藤的枝条。2、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请大家四人一小组,根据文章内容,仿照“囚绿”的词语结构,在横线上填字。 ___绿→___绿→囚绿→___绿→___绿 学生展示。品味语言,分析形象。1、找出并朗读你最喜欢的描写句或者抒情句。2、凭借此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友”?2、凭借此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友”?3、请大家展开想象,作者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和绿有着怎样的对话呢?陆蠡:____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_____学生展示。知人论世,探究情感。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1938年创作《囚绿记》,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陆蠡自告奋勇留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学活动。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下面是一段在狱中和日本人的对话:日本人:你爱国吗?陆蠡:爱国。日本人:赞成南京政府么?陆蠡:不赞成。日本人: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陆蠡:绝对不能征服!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追认陆蠡为革命烈士。作家巴金用文字这样回忆他: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同他谈话,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因为, 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陆蠡,一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借绿色呼喊出人民的心声,我们接触到了他那颗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2、感悟与表达:此时此刻,你想对他,或者它,或者他们说点什么呢?学生展示。作业布置。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h3> <h3>四、在外就读学生回蒲签写高考报名信息确认表工作顺利完成</h3> <h3>  今天下午随着几百名在外就读学生回蒲签写高考报名信息确认表工作的结束,标志着我校承担的在外就读学生回蒲参加高考的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在这次高考报名工作中我校抽调十余名工作人员,从前期的报名宣传到资格审查、报名条的打印和分发再到具体的网上报名、思想品德的评定到今天高考报名的确认历时半个多月,参与的工作人员在这期间牺牲中午和周末休息时间,耐心细致的为每一位考生做好报名工作,展示了我校的精诚、精致的学校精神。</h3> <h3>耐心为考生更改错误信息。</h3> <h3>五、学生园地——期中总结</h3> <h3>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以后,各班教室的学习园地墙前贴满了学生们写的期中总结,学生以不同形式总结自己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总结中分析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剖析了问题所在,同时也表决了自己后半学期的打算,认真学习,不辜负自己、父母以及对他关心的每一个人。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孩子们那种真诚,也祝愿学生在后半学期努力学习,期末考出好成绩!</h3> <h3>六、后勤服务中心组织保洁人员打扫卫生</h3> <h3>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1月23日早上10点,在后勤服务中心张腾主任的领导下,李武京老师组织6名保洁人员对尧山中学到职教中心之间的路面,人行道,道牙,花坛周围的纸屑、塑料袋、烟头、饮料瓶等垃圾进行了彻底地清扫。</h3> <h3>本期制作: 蒙晨</h3><h3>特别鸣谢:赵英 史兆芳 权亚娥 雷雅</h3><h3> 丁力 刘保国 贺栓运 赵永芳</h3><h3> 2018.11.2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