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五十载 三线抒情怀

周先棣

<h3>本书为参加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大学生聚会第四集(缅怀308厂奠基人周万松老书记、厂长特辑)</h3><h3><br></h3><h3>有关资料照片提供: 陈万珍 周宪宪等</h3><h3>制作日期:2018.11.23</h3><h3>编辑、制作: 周先棣</h3> <h3>诚摯地把下面这段歌词</h3><h3>献给三O八厂以周万松为杰出代表的、来自昆明、成都、重庆、包头、西安等地国防厂的老革命、老干部、老工人。</h3><h3>献给全國各地大中专院校分配来厂的学生。</h3><h3>献给65、66年及后来知青返城分配、招工进厂的青工。</h3><h3>献给五机部华光技校的全体学生。</h3><h3>献给来自珍宝岛、老山前线的英模和所有来厂的复转军人官兵。</h3><h3>献给所有华光"三线"人。</h3><h3><br></h3><h3>不需要你歌颂我</h3><h3>不渴望你报答我</h3><h3>我把光辉融进</h3><h3>融进祖国的星座</h3><h3>山知道我</h3><h3>江河知道我</h3><h3>祖国不会忘记我</h3> <h3>这是华光社区用大理石彫琢的《根》石,是《三线精神》的像征。由三线子女喻泽楷(三线元老之一陈述才外孙)书写碑文。王文顺撰文。</h3>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您是三O八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您是华光厂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再回首、泪眼朦胧。突然感到:您没有走远!</p><p class="ql-block"> 残酷的岁月折磨人,您却选择了微笑。要问生命因什么而美丽,您以无声的行动、满脸的汗水、执着的眼神、乐观的微笑温暖着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那个烧锅炉的中年汉子。高大伟岸的身躯已被折磨得弯下了腰,但是手中铲煤的铁铲却紧握不放。工人师傅告诉我:那是个老革命,是那辆“华沙”轿车的主人,官至十三级的高干。他烧锅炉蒸气特别足,只要他当班,洗澡堂就爆满……。</p><p class="ql-block"> 有工人师傅悄悄塞馒头给您充饥,一旦伤痛、病倒就有人偷偷给您顶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得晚,没见过您带头挑土干打垒的英姿勃发;中午照样和工人一起睡凉床棍的平易近人;没见过您带领全厂职工学习大庆精神、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在五机部的表彰大会上气轩昂昂领奖旗!</p><p class="ql-block"> 您特有的吴语十苏北音十普通话的话语叫人听了、不会忘记还暖心!</p><p class="ql-block"> 风云变幻、一夜之间抗战的老革命成了罪人,在您亲手奠基的三O八厂,勒令去锅炉房拉煤、加煤、出渣……。事态变成了恶作剧。敢问皇天厚土,何处还有天理?!</p><p class="ql-block"> 在68级大学生的学习班上、三十来个人,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口音不同却一致强烈要求解放您,说什么这些所谓罪状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算个屁?</p><p class="ql-block"> 您要顽强活下来,坚信漫长的黑夜终将过去!</p><p class="ql-block"> 终于、您的生命之花在苦难中绽放!不,是解放!您又穿起中山装深入车间、工地、学校、家庭。腰杆是挺正了但微笑没有变。您没有去责备、埋怨、报复任何人。一笑眠恩仇,用微笑对待华光的父老乡亲!当时我在三车间当工人,当您得知我也姓周時,便风趣地说:“好啊,五百年前咱们还是一家呢”。后来我曾在军管会整风简报上写了一篇短文《春风吹进咱工房》。您还到宣传队来看望我们大家,和工会主席陈万珍、军管会黄代表共同研究、解决人员抽调、添制乐器等具体困难。事后在军管会外面一起拍照留影。(附照片)</p><p class="ql-block"> 天涯有尽头,思念到永久!您的一生很精彩,难忘您带领好人好马进山沟;难忘您访贫问苦,工农结合蹲田头;难忘您攻坚克难抓科研促生产;难忘您春风化雨、在华光厂激起层层春潮!您的传奇故事呀、多得像您两鬓浓密的胡子!</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我还是不想说出你的名字。因为我觉得把您铭记在心更贴心、暖心!</p><p class="ql-block"> 三线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提炼好三线精神实质,推动三线精神上升为国家精神,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具体举措,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正当其时!</p><p class="ql-block"> 您的名字应该叫《三线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先棣 敬上</p><p class="ql-block"> 2018.11.23</p> <h3>编者按:</h3><h3><br></h3><h3> 下面是我厂建设的奠基人、现场党委书记、第一任厂长周万松同志的小女儿(最小、排行老五)关注华光、关注我们这次同学聚会的感慨。看了很受感动!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字里行间充满情系华光、想念父老乡亲的真情实意!</h3><h3> 正因有了她,才激起了我的创作冲动,面对这样一位传奇老厂长,老革命、老前辈,我们必须寻根感恩,思源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里,同样需要老厂长那种对党赤胆忠心的干打垒精神,天池的苞谷粑永远是我们记忆里的乡土!</h3><h3><br></h3><h3>周宪宪:</h3><h3> 看到陈万珍阿姨转发过来的《回首五十载 三线抒情怀》,这么多熟悉的面容,这么多我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厂房宿舍,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往事涌上心头。难忘当年为了国防三线建设,多少军工精英义无反顾的离开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偏僻寂寞的深山;难忘在财力物质贫瘠的岁月,华光人艰苦奋斗忘我奉献的精神;更难忘亲爱的爸爸为华光厂呕心沥血,日以继夜繁忙的身影……。他曾为华光厂的选址建厂发展壮大奔波;为华光的军工产品的生产升级科研规划;为全厂干部职工的生活改善提高操劳。既使条件难苦,困难重重,甚至文革中烧锅炉也没有动摇和改变他为华光、为三綫建设、为祖国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终身的初衷和决心。</h3><h3> 2014年,我们兄妹五人,从深圳、广州、无锡、南京汇聚山城重庆,专程到广安天池镇华光厂,踏着父辈的足迹,泪流满面地缅怀亲爱的爸爸,深情地重温四十多年前爸爸在华光建厂时期艰苦奋战的点点滴滴……</h3><h3> 我相信,做为曾经的每一位华光人,都不会忘记那难忘的日日夜夜,都不会忘记那些年的酸甜苦辣,更不会忘记华光的情意和精神。</h3><h3> 愿每个华光人无悔于献身军工事业,无悔于奉献国防建设!祝愿每一个华光人健康长寿,全家幸福!</h3> <h3> 致宪宪</h3><h3><br></h3><h3> 有一种美丽,它绽放于平凡,</h3><h3> 有一种力量,它来源于坚强, </h3><h3> 有一种可爱,它叫做善良!</h3><h3> 当年的小宪宪,她和她的父親,身处逆境却坚强、纯洁、用微笑去迎接她花样的豆蔻年华!</h3><h3> 她在锅炉房晃悠的影子就是那位“锅炉工”生存的希望!就是寒冬腊月里傲霜的红梅!</h3><h3> 她拖着长长的辫子,身着中式对襟碎花棉襖。最可爱的是她两个酒窩,几乎都带着标誌性的微笑!在那年月,她的身份在不断变化,红五类→黑五类→红五类,可她的微笑没有变,这就是平凡、坚强、善良!看了陈主席转发的《回首五十年 三线抒情怀》,她用心谱写了自己的感怀。我读了几遍令人动容!她以博大的爱心,善良的情怀娓娓道来,五兄妹曾于2014年专程去华蓥天池寻根,诉说对华光厂的追忆、眷恋和祝福。此景此情实在无法用言语形容……。</h3><h3> 就是那位拖着长长的辫子,未出声来先微笑的、宛若春风的邻家女孩!</h3><h3> 在旧礼堂,乐队叫她唱一首她就唱:“奶奶您听我说……”,在三用堂唱《南飞的大雁》,她那原生态的发音,甜甜的笑、傻傻的样,没有干部子弟的架子,倒像河边垂柳下的小芳那样清纯可爱!</h3><h3> 今天看到照片,幸福来得快了点,美美地连升三级: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奶奶了。</h3><h3> 芳名正气存天地,美德良操惠子孙。一张张美照是惦记的娇艳,斑斓的色彩里刻划着你们五兄妹的欢快。华光父老乡亲同样惦记着你们,你们若安好,这里就是晴天!</h3><h3> 周先棣</h3> <h3>小女儿周宪宪的微信:</h3><h3><br></h3><h3> 陈阿姨收到了,非常谢谢!另请转告周先棣老师:感谢他为华光人精心制作的珍贵视频,感谢他拟制作第四集美篇的美好构思。作为华光厂的创业者之一,爸爸最割舍不下对华光厂的无限深情,那怕是在他病重期间,只要谈到华光厂的发展,他就会露出欣慰的微笑。在亲爱的爸爸去逝二十周年的祭祀日,我们将爸爸在华光厂的部分照片一起祭送给他,愿爸爸在天之灵,能够重温为之奋斗的华光军工情节,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现在,所剩的照片有限。况且,我刚到海南度冬,估计要三个月后才能回南京。到时,我会尽力为他提供照片的。再次谢谢陈阿姨和周先棣老师。</h3> <h3>大女儿周建华的微信:</h3><h3><br></h3><h3> 感谢陈万珍阿姨传递来众多信息,特别是陈阿姨提及我爸々的往事、保存的信函和对他的评价。看后,感到那么真切,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那么诚挚,如当年情谊,感人至深!几十年后你印象还是那么清晰,让我们非常感动,陈阿姨,真心的谢谢你了!</h3><h3> 感谢周先棣书记对我爸々的深情厚意!看到你打算构思以爸々为题材的第四集美篇,我们五兄妹都非常感激。你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爸爸在华光人心中的位置和人格魅力,作为他的子女我们要再次感谢你!谢谢了!</h3><h3> 爸爸大半辈子都奋战在军工企业,并将我们五子女也安排在华莹山干军工,而华光无疑是他一生中最值得一书的历程。不仅因为建厂初期的艰苦、财力物资的馈乏、交通不便沟通不畅等困难重重,但更因为有和他一样决心为华光发展,为三线建设,为祖国国防的强大而无私奉献的华光人。华光人用勇气、胆识、智慧、汗水和心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就了华光的成长发展,创造了华光辉煌的那一页。</h3><h3> 如今华光人回忆过去的岁月仍然怀念爸爸,令我们心怀感激,心存温暖,毕生难忘!谢谢你们,谢谢华光人!愿华光人幸福安康!</h3> <h3>下面是工厂专门发的简报。</h3> <h3>各位厂领导暨全厂职工同志们:</h3><h3> 你们好!</h3><h3> 在厂生产搬迁任务极瑞繁重情况下,还派熊书记,陈主席夫妇专程来看望我、深为感动,向大家致以衷心的谢意!现在我的病正在康复中,请同志们放心。</h3><h3> 祝</h3><h3> 各家幸福</h3><h3> 诸事如意!</h3><h3> 周万松 张化</h3><h3> 1990.5.7</h3><h3><br></h3><h3>说明:原件由原三O八厂工会主席陈万珍提供。确系书记亲笔。当时实际上已病危,但他老人家还要亲自写感谢信给华光厂父老乡亲。23天后因医治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没有给后代留下金银财物……。但留下了革命的好传统、好家风。忠节似松凌霜雪,高风如水照苍天,这就是万松书记的写照!</h3> <h3>下图右起: 熊书记、周书记、夫人张化同志、陈主席</h3> <h3>吴林芳的感言:</h3><h3><br></h3><h3> 本篇写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因来厂较晚,没有和周万松厂长有正面接触,那时他正忙于自己的工作调动。作为在革命年代出生入死,三线建设中又带领干部职工在深山艰苦创业,为三O八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值得尊敬和怀念的革命前辈。政治斗争对普通百姓来说永远是搞不明看不清的局外人,十年“文革”不管主动、被动参与都是被人利用的棋子,它改变了你、我、他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现回过头再看,借改革开放暴富的是那些人?多少年来形成的官场政治生态?当初老人家是否己经预先想到了,现只有他清楚。缅怀先人,预期未来,但愿我们的社会能进步,人民能有幸福安康的生活。</h3><h3><br></h3><h3>编者按: 吴林芳是三O八厂、文革前唯一的研究生。早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品学兼优、口碑皆好,为人厚道善良。在我厂长期从事军品、民品科研。曾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摸范,是我厂科研战线的领军人物。</h3><h3> 我很赞同他的感言,我们要像周万松书记那样,一笑眠恩仇、团结一致向前看!对于自已要反思,对于他人需要多包容。让我们点燃心中那一盏善良的灯!</h3> <h3>原三O八厂工会主席陈万珍:</h3><h3><br></h3><h3> 周書记是一个敢做敢当的领导。文革中从不把矛盾推给他人。解放后他亲自到受冲击的中干家去道歉。他来到我家便说:是我的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受牽连了。对不起你们。周書记多么敢挑担子啊!他家五个子女那年来北碚华光到几个文革中关照过他父亲的相关人逐个去表示感谢。还送了红包。好像有邓德全(周的小车司机)锅炉房小彭。九零年我去病房看他时。他还让我问小彭、刘国荣、邓德全、天池邮局周官珍好。周官珍当时帮周書记给他爱人传書代信(文革中其他人不敢做)。周書记这家人很有情义。</h3> <h3>上面这幅是他来宣传队看望大家,我有幸和他老人家合影留念。</h3> <h3>下面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当時的"小鲜肉""金花"现都是我们身边的爷爷奶奶了。前排左三是王应芳,你看多有明星的范!可以肯定的是:他(她)们就是三线元老,华光的脊梁!</h3> <h3>姜炳华感言:</h3><h3><br></h3><h3> 对周书记设的说,他是我十分佩服的一个好领导,有魄力,敢决断,勇承担,特别是对三0八厂的发展,他是走一步看三步,把一个单一光学产品生产的小厂,逐步发展成光机电结合配套的整机厂,在职工生活上一直非常关心,一个简单例子,天龙公路通车,他指示后勤部门一定要保证之每个职工半斤肉,让职工个个吃得高高兴,在厂社结合问题上他十分关心农民问题,多次指示要尽快帮助生产队通电,让每户农民都能有电灯,而且讲,我们不慬要出力,还要出点钱,农民生活好了,也会共同关心我们工厂,大概是七O年度,他解放的当天晚上到我家来,他讲了不少,我理解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在军管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抓革命,促生产,把工厂搞上去。对周书记我最佩服的是他有一付最灵敏的经济头脑,善于抓住经济发展的大势,八七年他到北碚建厂指挥部来,给我说,你敢不敢去做生意,现在工厂不仅要生产产品,还要会做生意。我从学校毕业分到三O八厂,受周书记的敎诲良多,他是革命老前辈,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永远记念他,怀念他。</h3> <h3>下图是周焕在天池老厂寻根</h3> <h3>嫡孙周焕的感言:</h3><h3><br></h3><h3> 今日有幸看了《回首五十载,三线抒情怀》(第四集)一—寻根感恩·思源奋进特集,心中感慨万千。虽然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近三十年,但现在仍然有那么多人纪念他、怀念他。我想爷爷如若在天有知,一定会非常欣慰和感激的。作为后辈的我,是周家的第三代孙。在我三岁的时候,爷爷就已经离开了我们。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华蓥山脚下的天池镇,是爷爷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在那里,爷爷和华光厂的广大干部职工,都为祖国的三线建设默默地奉献着。</h3><h3>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华光厂的广大干部群众,用智慧与勇气,在动乱的岁月里拼命保护了爷爷,给了爷爷细致、贴心的照顾。这让我们这些从未经历过动荡年代的后辈们感到震撼,深受感动。</h3><h3> 2011年秋天,我曾根据父亲的描述,来到四川省广安县天池镇,寻找爷爷曾经生活与奋斗过的地方。看到当年的厂房、楼栋、广场赫然在目,心情激动难以平静。当看到厂区门口竖立的“国营华光仪器厂旧址”牌时,就好像与已经故去的爷爷再一次靠的那么近,泪水已经彻底湿润了双眼。</h3><h3> 今天看到的特集,让作为后辈的我、进一步了解华光厂的光荣历史,感受到了爷爷及华光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唤起了父辈们对在华光温情生活的美好回忆,激起了后辈们对这段光荣军工历史的敬佩之情。这些都让我们周家特别是后辈们备受感动和鼓舞,这篇特集也将成为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无价之宝!</h3><h3> 再次感谢亲爱的华光人对爷爷的关心与爱护。在此,我仅代表已经故去的爷爷和我们全体周家人深情祝愿: </h3><h3> 祝愿参加三线建设五十周年的前辈们身体健康!</h3><h3> 祝愿亲爱的华光人美满幸福!</h3><h3> 祝愿广大的三线建设者们如意安康!</h3><h3> 祝愿爷爷和华光人所奉献的国防军工事业蒸蒸日上!</h3><h3> 周万松嫡孙 周 焕 </h3><h3> 2018.11.24于南京</h3> <h3>上图是广安市立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我厂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立在靠林管处那边的后门。因《将军桥》封闭,正大门无法进出,所以立在后门。</h3> <h3>下图 日期: 1962年6月元月</h3><h3> 地点: 成都208厂</h3><h3>苏联专家给周万松书记的新年贺卡、贺年片。</h3> <h3>编者按:</h3><h3><br></h3><h3> 太感谢宪宪、和你小哥提供这样珍贵的史料。尤其是成都208厂時和苏联专家的交往,这些都是文物级的宝贝了。天池往事也很传奇,文革前的十三级干部任公社党委书记,确有其事。厂社结合、亦工亦农后来都传为佳话。周书记在兵工企业尤其是光学行业名气太大,一是他资格老,老革命。二是他作风踏实、雷厉风行、大公无私、为政清廉!三是他关心老百姓,心里有群众,所以群众心里有他!几十年过去了,岁月的流逝並不影响人们对他老人家的惦记、怀念。我也找过不少三线元老,八十几岁的老头老太一听周万松的名字就很激动,缅怀之情溢于言表!</h3><h3> 我想把史料及你小哥周建申的微信、不作任何修改编入美篇。恕我直言,你小哥外型太像他父親了。如果要拍一部电视剧,他是一个最合适的、饰演“周书记”的特型演员。</h3><h3><br></h3><h3> 下面是宪宪的小哥周建申提供的文史资料和他的微信:</h3><h3><br></h3><h3> 首先要感谢周先棣,这么多年后让我们再次怀念起父亲的一些往事。</h3><h3> 一、 父亲也是兵器工业的元老了。兵器部的前身是五机部,五机部又是从父母当时工作的二机部分离出来的。在那里工作多年,父亲当时是部党委中最年轻的党委委员。58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加强国防建设的号召,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主动请缨到国防建设第一线。当时在北京面临着多种去向选择,他毅然选择了当时国防工业急需的苏联援建工程成都二O八厂。与苏联专家合作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设备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光学材料厂。为兵器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这家工厂发展到至今,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光学及光电材料生产企业,其光学玻璃的产销量居世界首位。父亲作为企业的创业者,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了极大的贡献。作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光学材料厂,当时还承担了为朝鲜培训光学工业人材的任务。他们的培训人员每次出行都排着整齐的队伍,统一着装,纪律严明,就是到我们家来拜访也是这样,给人印象深刻。 </h3><h3> 二、 华光厂建厂初期,父亲还有一个身份外人知之甚少,即他还曾担任过华蓥山天池公社党委书记。事情是这样的,在建厂初期,房屋和道路的基建施工需要大量的民工。毎次调用民工都需要通过当地公社协商,为了更快更好的建好工厂,广安县地方政府也是积极配合,为劳动力的调动使用便利,便直接任命父亲为天池公社党委书记。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工厂的基建建设中,极大的加快了建厂的步伐。父亲虽然身为兵工人,但他对当地的农民极为同情和关心,经常对我们说当地的农民太苦了,生活太困难了。能帮助就尽量帮助他们一点。所以在招工和用工上都尽量照顾他们。希望藉此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h3><h3> 三、 父亲的一身,大半辈子都贡献给了祖国的光学工业。从成都二O八到重庆三O八,到扬州五三〇八,再到南京五二八,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为国家的光学工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h3><h3> </h3> <h3>编者按:</h3><h3><br></h3><h3> 请让我们直抒心愿,你真的没有走远!</h3><h3> 你1921.3出生在江苏省泗阳县何唐村。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新四军小战士。解放后在政府机关工作。</h3><h3> 从58年开始,你的命运和军工联到一起,先后曾担任208、308、5308、528厂的党政一把手。直到1990.5.31停止呼吸。你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的三线建设,献给了中国的光学事业,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您老人家有一颗水晶般的心!</h3><h3> 下面选编兄弟厂的感言,四厂连心共忆老领导,一缕茶香话芳华!</h3> <h3>5308厂员工的感言:</h3><h3> (一)</h3><h3> 滿怀崇敬、激动的心情拜读了周先棣先生撰写的《三线抒情怀》一文。通篇记叙了华光人对他们的老书记和你们子女对父亲的深情缅怀、敬仰之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h3><h3>以此文可以看出华光人对老书记、老领导的赞赏和敬佩,虽然文中没有提及曙光、旭光厂丶相信他们(老员工)一样的对老书记保留深深的思念和缅怀!</h3><h3>老人家虽然离开了丶他的音容笑貌常留我们心间。感谢周先棣先生的(美篇)丶感谢你的分享!</h3><h3>愿老人家在天之灵安息吧!曾经是你领导下的员工们没有忘记您![流泪][流泪]</h3><h3>读后感无以用言词一丶一叙述、敬请谅解哈😄 </h3><h3> (二)</h3><h3> 时光流逝近半个世纪丶曙光厂人每当谈论曾经过去的时候丶无不流溢出对老书记的赞美、怀念!</h3> <h3>下图右起: 大女儿周建华、二女儿周建平、大儿子周建军、小儿子周建申、小女儿周宪宪(依次从老大到老么)</h3> <h3>下图为宪宪的小家,温馨甜蜜!</h3><h3>当年青涩的小姑娘如今刚过六旬,已为人妻、为人娘、为人奶奶了!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们都生话在新时代的春风里!</h3> <h3>下图自左向右,老大到老么。天池寻根时磁器口留影。</h3> <h3>2014年五兄妹寻访天池老厂时、在原军管会前面的灯光球场上排迴、追思。当年最早的大会堂在七十年代改成了电大、教育处。一楼是工龄较长的老单工宿舍。由于变化较大,五兄妹有点懵!看不懂!</h3> <h3>后记:</h3><h3><br></h3><h3> 总有一份记忆,让人刻骨铭心;</h3><h3>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h3><h3> 这就是三线情、华光爱!周万松书记就是党的优秀干部,三线建设的楷摸。是他向彭德怀元帅立下的保证,坚决不折不扣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三O八厂当年是五机部的红旗。他带领下的华光厂元老们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h3><h3> 春蚕到死絲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经典的歌词刻划了周万松书记的光辉一生。他的五个子女过得幸福、全体华光父老过得幸福、三线人过得幸福、这就是他老人家一生的追求。我们要对得起他,就必须健康、快乐、幸福!</h3><h3> 穿越了如梦的岁月,留下了不尽的诗意。让我们点燃每个人心中那盏善良的灯,温暖家人和身边的人!这就是宪宪五兄妹的闪光点!</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