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1月21日下午,我们离开麦盖提,经莎车去英吉沙。四小时车程中,极少见到村庄,一望无际的都是戈壁滩,只有连绵不断的昆仑山一路跟随。夕阳西下,天山逐渐共色,只留下高空中的薄云点缀着淡淡的蓝天。</h3><h3><br></h3><h3><br></h3> <h3>英吉沙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北麓,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英吉沙,原名“英吉沙尔”,建县时定名为“英吉沙”县,意为新城。英吉沙县人杰地灵,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色买提杏之乡”、“中国达瓦孜之乡”。</h3> <h3>英吉沙是我们济宁对口援建单位。刚到英吉沙,来自学院附中的支教干部康校长便热情地迎上来,嘘寒问暖。工作手册每人一本,历史变迁、教育概况、学校简介、活动安排、当地教师授课教案,一应俱全。这让我们对活动的组织者充满敬意!</h3> <h3>11月22日上午十点,我们来到英吉沙县实验中学。学校系济宁援疆交钥匙工程,按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总投资2.4亿,占地220亩,现有初高中学生3700多人,全部住宿。</h3> <h3>语文观摩交流活动地点设在了国学馆。</h3><h3>国学馆是英吉沙实验中学2018年争取的文化援疆项目,是目前喀什地区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国学书院,设有国学书屋、国学讲堂、古乐坊、茶艺轩、博弈轩、精武学堂、手工坊、射艺广场等。我的听评课便是在国学讲堂进行的。</h3><h3>引领我的是来自汶上的杜娟老师,而上公开课的是来自郓城的孙硃红老师,陪我听课的是来自济宁安居的援疆教师刘太龙。也许是学校专门安排,也许来自山东的老师特多,总之无论到哪里,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人生是一粒种,落地就会生根。愿这些奋斗在他乡的老乡们一切顺利!</h3><h3>孙老师讲的是《诫子书》。孙老师设计了齐全的教学环节:背诵、注释、翻译、课文分析、课后巩固,展示了良好的朗读能力。</h3> <h3>课前,我走近学生,确认了眼神,获得了信任,也增强了自信。我尝试着采用赵老师的建议:画画是相通的语言。稍一鼓励,便有两个学生自告奋勇在黑板上写下了我将要讲的课题,画出了在预习时对济南冬天的印象,此时,我已预感到课堂将给我带来惊喜。但发现他们的坐姿不太理想,便以探讨如何向国学致敬的名义,用周校长“双脚踏地、腰板挺直、直视老师"的三步端正法,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条件。</h3><h3>“我看青山多妩媚,料想青山看我应如是“,也许是我对学生的喜受感染了他们,也许是他们对来自远方老师的新奇崇敬感染了我,“唯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一节课就象“把我的心,你的心,串一串,串成一个同心圆”的游戏,很快就过去了。当他们依依不舍与我再见时,我瞬间有了邹城张景志老师所说的“错过了就是一生"的惆怅。人在远方,心也浮在云端,稍一触碰,便激荡起来!</h3> <h3>感谢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们的高度评价。英吉沙实验中学的聂校长,更是看透了我教学设计背后的用意,读懂了我处理课堂活动时的心理:</h3><h3>1.在朗读中处理字音,在分析中理解词语,需要时的指导事半功倍;</h3><h3>2.十分文章七分读,没有读便没有理解和感悟。朗读示范声情并茂,朗读指导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幽默风趣,贴近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以读为主线的教学思想;</h3><h3>3.预设什么时候能促进生成?是在老师深刻把握文本,充分掌控学生的前提下,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巧妙评价下产生的;</h3><h3>4.巧借外力,营造氛围。音乐一起,学生的情绪就带动了起来;</h3><h3>5.板书直观醒目,不仅让人对本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也让人们对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对温字的不同内涵有了更广阔的拓展。</h3><h3>6.睿智灵动充满激情的课堂一定源于老师心中对课堂的热爱,源于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强大的把控能力。个人素养的提升是每个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一定要做的事情。</h3><h3>我会把她“教无形学有感”的评价当作追求的目标,把她们发现的这些优点落实并发扬下去,当好钢琴中的黑键,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h3> <h3>当天,英吉沙实验中学送教活动美篇便发布了出来。</h3> <h3>11月23日上午10点,我们一组来到喀什地区实验中学。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部队捐赠的雕像,底坐写着几个遒劲的大字:鸿鹄列队出昆仑。铿锵语句大气磅礴,充满豪情,道出了被干旱困绕着的这一方百姓的心声!北大、清华、复旦…校门口的高考光荣榜骄傲地告诉人们,此话并非宣言,更是行动!<br></h3> <h3>在胡校长的亲自陪同下,我和来自不同学校的三十余位老师观摩了该校任石蓓老师执教的《猫》。当我拿到任老师的教案时,我便吃了一惊,课堂设计简洁流畅,环环相扣。再听任老师的课,也是举重若轻,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特别是任老师换装化身记者采访"第三只猫妄死案件",让人对任老师认真用心的设计心生敬意。任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非常精准,课堂结束,铃声响起。</h3> <h3>我依旧采用了让学生画印象的方法,本打算常教常新,这节课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学生谈需要的方式确定重点拟定授课方式,但学生很活跃,提出了许多超出我想象的疑问,致使有一些任务没能在课上得以完全解决。虽然得到了胡校长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但我自己清楚,自己并没有掌控好这种完全放开、随机应变的教学方式,或者说自己并不具备这种随心所欲上好课的能力。原本我被带到教室听课,后又改到了录播室。引领的吴林娟老师告诉我,昨天就听其他县的老师说我讲得很好,所以想录下来好好学习。我很遗憾没能奉献出应有的完美。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求新求变,结果就会不尽人意。</h3><h3></h3> <h3>评课中,胡校长对老舍先生写作《济南的冬天》的背景的把握和对郑振铎先生写《猫》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的分析令我吃惊。校长就是校长,有高度有深度。主持人吴林娟老师的评课简洁条理,见解深刻。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校领导,实验中学都让人刮目相看。</h3><h3>在解惑阶段,我用序列化作文探索的思考和实践回应了老师们对写作的困惑,用班刊的制作解答了如何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管理班级的问题。在这日的听、讲、评、交流、解惑中,我深深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性,我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进行课题究!今天的每一点付出都是对未来宝贵的储蓄,关键时刻能取出救急解困!</h3> <h3>实验中学领导与送教老师合影。</h3> <h3>11日25日晚8点,我们到达乌鲁木齐,受到了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和十二师教育局领导的热情接待。</h3><h3>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地处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h3><h3>乌鲁木齐最初因清朝在新疆驻军而发展起来,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h3> <h3>26日早上10点,我们三位老师到达104团中学。</h3> <h3>吴校长为我们组织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介绍了104团中学的历史和现状。我作为送课代表也做了简短发言,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h3> <h3>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同课异构的方式。</h3><h3>在来自滕州的周老师的陪同下,我和十几位老师首先观摩了该校岳方方老师执教的《济南的冬天》。岳老师是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基本功非常扎实,普通话标准,书写也很大气,课堂设计内容充实,环节清晰,从中可以读出岳老师的认真和用心,也能读出学校对年轻老师培养的重视。</h3> <h3>今天的课,我上得很慎重,也很用心。昨晚一下飞机,我便向接我们的十二师教育局的冯局长了解了该校的学生情况,晚上又把课文熟悉了一遍,对各个环节又进行了打磨。</h3><h3>孙主任说,我们的示范课,是向新疆的老师展示一种样式,传达一种理念。所以,最后写作环节,虽然很难,用时较多,出彩的机率很小,但我没有删掉。我想听说读写都是语文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一个都不能少。写作,就应做到一课一得,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我应该把序列化写作的理念传递出去。</h3><h3>我反复琢磨了这几日学生在这一环节上表现,决定把“乌鲁木齐的冬天"改成“我们校园的冬天”,这样缩小写作范围,让学生更好把控。</h3><h3>课堂几乎是按照我的设想进行的,学生素质很好,表现也很踊跃。当到了写作环节时,学生根据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首先抓住了最能体现校园冬天特点的景物→树。因为我在进校门时专门观察了校园的树木,询问了周老师树的品种,根据昨晚的设想,引导学生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下雪时和晴朗时的两种情形。在活动结束的时刻,我终于找到了攻克难关的方法:让学生写前,你自己先观察,先写,多写,写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h3><h3><br></h3> <h3>在马芳老师的主持下,我们顺利地进行了评课和交流。我用《孙权劝学》和《苏州园林》的教学案例介绍了我的文言文和说明文的教学方式,并以袁雪老师的会诊课《三顾茅庐》为例提出了小说教学的建议。袁老师对语文教学很有自己的思想。她提出的把散文优秀语段化为诗进行品读的建议,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习,是相互的;促进,也是相互的!</h3> <h3>今天,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h3><h3>明天早晨,我们就要离开乌鲁木齐。</h3><h3>看,孙主任和路主任又在为我们的返程联系协调。没有孙主任和路主任的精心安排,我们怎能一路畅通,怎能一路欢声笑语,累并快乐着?他们虽是领导,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老师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每天出发,他们都早早等候在车旁;每次上车,他们都坚持坐到最后排。每一次出行,他们都要把人数了再数;每一次送课,他们都会到每一个现场观摩巡视,为我们保驾护航。他们总是说老师们辛苦,其实大家知道,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h3> <h3>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一路感动!这十天,注定会成为我记忆深处美丽的风景。之所以有我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负重前行!感谢省教育厅、援疆指挥部、喀什教育局、乌鲁木齐第十二师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感谢各送教学校的领导老师及学生的热情接待,感谢所到之处山东老乡们的温暖帮助,感谢名师团队的团结友爱,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替我管班的肖霞老师、杨秀山老师、钟家山老师和给我代课的孙兴香老师、王波老师、高晶老师的辛苦,感谢行前帮我磨课的仲芳老师、赵丽老师、谭宁力老师、张传哲老师、高晶老师、张娇老师、徐亚楠老师、郑秋菊老师、董昌倩老师、孙明丽老师的指点,感谢家人的付出,感谢家长和学生的理解,感谢朋友们的关注!此行难忘,此行不易!我会把感动和感激化为前进的力量,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与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