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之路漫漫修远,无论是刚起步,还是十来年或是一生讲台,都还迷茫彷徨,夜深人静时发问:</h3><h3> “教什么?”</h3><h3> “怎么教?”</h3><h3> “为什么这么教?”</h3><h3> 于是教研就架起从此岸到彼岸的路,让我们坐在一起,从一节一节的课例中寻找智慧,架构课堂,用精准助力学生成长!</h3> <h3> 教研之路是一条历练之路,每一个走过的教师,都会在路上蜕变,获得智慧,直至成长。一次次的教研之路就成了“名师”之路。源于“成长”的美好,永康五中“智慧架构课堂,精准助力成长”教研月活动就如期而至了!</h3> <h3> 淡定的成长👍</h3><h3> 一年级的赵明君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两个月,却积极承担本次教研首课的重任。执教统编教材识字课《小书包》,课堂上沉着大方,孩子在她的带领下扎扎实实学生字,融入课堂的她退却了初出茅庐的羞涩。这份淡定的成长来自于前期的认真准备和强大的一年级语文备课组!</h3><h3><br></h3> <h3> 精准的助力🎓</h3><h3> 李瑶课堂上总能透露出一丝灵气,精准的教材分析,让一(1)班的孩子在高效中成长,《青蛙写诗》从整体入手,认识了标点:逗号与句号;生字学习分组分层,目标明确并联系实物,让学生更轻松;快乐的朗读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h3> <h3> 亲切的问候👏</h3><h3> 大自然的声音是美妙的。听,倪国英老师带着三(6)班孩子走进《大自然的声音》,从总起段、总起句入手读懂课文,从写法读懂文字的美。而倪老师亲切语言,总能温暖孩子们的心,她的课堂总给孩子些许放心和安心,连他们的朗读都那么有温度!</h3> <h3> 美丽的遇见👊</h3><h3> 应艳老师执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动于她的教研热情,一次次的磨课,她总是带着谦卑与好学。每一次讨论中的亮点,她都为我所用,所以今天的课堂,我们在她身上找到智慧,在孩子回答中明白借景抒情,这不仅是思维的碰撞,还加深对叶老的了解!</h3> <h3> 智慧的对话👌</h3><h3> 周作人的书难懂,可是在朱颖萍老师的解读下,鲁迅先生与阿累的一次见面却变得简单了。外貌描写:整体到局部,从远处到近处,从轮廓到特写,一层层深入。不仅读懂外貌,更明白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h3> <h3> 快乐的联想👑</h3><h3> 陈晓庆老师的《月光曲》紧扣联想,带领孩子赏析月光曲的美,语言文字的美,联想的美。孩子们的联想被点燃,高举的手总有说不完的奇思妙想。而陈氏的霸气,也让每个老师佩服!</h3> <h3> 智慧的成长</h3><h3> 六堂不一样年段的课,两套现行教材,不一样的智慧解读,可是孩子们的进步是一样的。看,一年级孩子认真执着的眼神;三、四年级想象力的迸发;六年级学生的睿智表达,也融入一堂堂鲜活的课例中!</h3><h3><br></h3><h3><br></h3> <h3> 精准的鼓励</h3><h3> 本次精准教研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贾根阔、书记周浩霖、副校长吴慧萍、程琼放下手中的工作参与到每一堂课中,殷殷的鼓励,默默地赞赏,适时的点评,是每位开课老师最大的动力!</h3> <h3> 求知的眼神</h3><h3> 求知的不仅有孩子,还有与会听课的老师。有时奋笔,有时沉思,有时请教,眼神流露出的是学习的欲望。为了让弄明白三个为什么,老师们静静聆听,静静思考,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准精准的点,构架智慧的线”,让学生有一条精准的捷径!</h3> <h3> 高瞻远瞩的分析</h3><h3> 感动于应向红老师的孜孜不倦,每一堂课听得都那么认真,而她自己却笑笑说:“我不认真不行啊,得给你们作精准的分析,让你们有收获。”所以她每次的评课总是那么到位,有对老师们的鼓励,也有实际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一天的讲座,更为我们打开了统编教材的一扇窗,原来统编教材可以这么教,可以这么轻松地教!有了高瞻远瞩的分析,我们离精准也就不远了!</h3><h3> </h3> <h3> 课堂是门艺术,点滴积累就能穿石,聚沙便能成塔。这样的教学相长,于你,于我,于学生都有着莫大的收获!</h3><h3><br></h3><h3><br></h3><h3> 文:倪国英 图:陈丽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