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又一个周末,老师们相约上传精心撰写的评课稿,踏实、好学、上进的精神可嘉哦!娟娟老师关注到轩老师课堂中书写指导、朗读训练和学习方法渗透;廉洁老师认真研读教师用书,反观轩老师的课堂,总结出四个亮点:写字指导,读书指导,理解文意和迁移教学。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敬会老师重点关注了轩老师的朗读指导,也自己总结出了朗读指导的好方法。梦娇同样是关注点评轩老师的朗读指导。张洁老师重点聚焦了轩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袁老师关注了轩老师的朗读教学和学习方法的迁移。于老师肯定了轩老师阶梯式朗读指导的有效做法,也提出了自己总结的文言文需要三步朗读:读通、读懂、熟读成诵。</h3><h3> 精彩的课堂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相同感受!听课教师聚焦课堂亮点,表达的语言不尽相同!老师的评课都是静心感悟,用心思考的结晶!</h3> <h3> 学思并行的课堂</h3><h3> 开封市金耀小学 丁娟娟</h3><h3> 11月14日下午,我在集英小学聆听了轩丽丽老师讲授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司马光》。学生在轩老师的指导下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我感触深刻的地方有以下三点:</h3><h3> 一、指导书写,尊重个性</h3><h3> 字词教学在三年级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轩老师板书课题之后就提示“司”的书写,结构。在检查生字组词之后,让学生找出生字中哪些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准确地说出一些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点。轩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挑选出:“庭”“登”“弃”进行重点指导。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h3><h3> 二、反复朗读,熟读成诵</h3><h3> 除了让学生过好生字关之外,着重在读上下功夫。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是否流利朗读,正确断句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轩老师整节课以读贯穿始终。如:课件出示文言文后,轩老师先范读,然后,老师读半句,学生跟着读半句。之后加大难度,老师读整个句子,学生跟读。之后,学生自由读,让个别学生读,最后,齐读课文。人们常说“熟读成诵更要紧。”轩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大声朗读,直至闭眼背诵,这样有利于积累语言。</h3><h3> 三、教给方法,学以致用</h3><h3>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轩老师是这样指导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她抓住一个大问题: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让学生思考后,汇报交流并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借助注释理解句子。同时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老师引导后,学生明白还可以通过组词、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这样学生初步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h3><h3>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读中解,读中品,最后熟读成诵。既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又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h3> <h3> 领悟文言文艺术魅力,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h3><h3> 开封市杏花营小学 张廉洁</h3><h3> 2018年11月4日,初冬微寒,我赶赴开封市集英小学聆听轩丽丽执教的部编教材三年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司马光》这一课是小学阶段安排第一篇文言文。</h3><h3>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淘洗,积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被称为“渗进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如何让学生领悟文言文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成为了每一位语文老师长期研究的课题。在义务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第3页明确指出安排文言文《司马光》,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外老师要学生借助注释讲故事,而不是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或者全文翻译。在《教师参考用书》第191页单元说明中再次强调了《司马光》这一课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应该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该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针对文言文行文简练,言文分离的特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吃透教材,转化为趣至关重要,而集英不愧是汇集英才所在之地。通过轩丽丽老师执教《司马光》不仅展现了儿时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而且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h3><h3> 听学生用白话口语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掌握学情,奠定文言文学习基础。</h3><h3> 听学生诵读文章,从诵读中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与经典融合,与人物同呼吸。</h3><h3> 听教师的方法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h3><h3> 听教师教学迁移,举一反三。巩固学生文言文知识能力。</h3><h3> 听教师的教育理念,切实符合学生是语文学生的主人。</h3><h3> 四个闪光点:一、写字指导。二、读书指导。三、理解文意 。 四、迁移教学。</h3><h3> 在写字指导上轩老师采用了先读后教的方式。首先出示生字,让一名学生站起来读一个字一遍,其他同学读2遍;同样站起来的同学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跟读2遍。然后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识字、组词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那几个字你想提醒学生注意?通过生生交流,老师再出示“登”“弃”两个字书写时候应该注意的笔顺和笔画。通过学生书空、口述和手势,让学如何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生——生——师——生的互动模式体现了学生是语文的主人,必要时需要老师的引领。</h3><h3> 在文言文朗读指导上,老师首先确定的是读的要求1.注意字音,2.注意停顿。然后先老师引读,老师读半句,学生读半句。加大难度,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学生自由读一遍。老师出示划分符号再指名学生读一句,师生共同评价。轩老师的朗读指导设计非常的精巧,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和特点。</h3><h3> 在理解文意上先让学生说自己知道的理解文章的方法,然后在说学习文言文最方便的是看注释理解文言文。为学生自我理解,提出疑惑,共同解答做好一个巧妙的铺垫。学生在学生上有法可循,学习文言文就降低难度。通过文章意思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再次和文言文内容加以印证。让学生充分体会白话文和文言文在语言上的不同。铺垫、理解、生成、升华一气呵成。</h3><h3> 迁移教学环节中,轩老师精心准备了一篇行文简练的《道旁苦李》,让学生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理解《道旁苦李》。通过学生讲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h3><h3> 学字、学读、学讲、学用。教育智慧充盈课堂。有法、有情、有爱、有效,教育理念浸润人心。</h3><h3> 建议轩老师注意文章中的动词,在《教学参考用书》中193页“戏、登”描写和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尽情攀爬的样子和跌入瓮中惊险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来丰盈自己的课堂。</h3><h3> 建议轩老师在指导写字时,再进行细化,可以参考《教师参考用书》194页庭: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广要写的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超出横折折撇的第二横。登:上宽下窄,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笔从竖中线开始写,保持整个字的重心。通过细化写字指导进一步规范学生写字。</h3><h3> 寻找日月,用心灵的善良,感知秋叶的温度和脉搏的跳动。</h3><h3> 寻找方法,用睿智的头脑,感受文字的魅力和知识的深邃。 </h3><h3> </h3><h3> </h3> <h3> 好文不厌百回读</h3><h3> 开封市晋安小学 贺敬会</h3><h3>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2018年11月14日下午,有幸到美丽的集英小学聆听和学习轩丽丽老师执教的文言文《司马光》。</h3><h3> 轩老师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教学环节精巧,群情参与,跟进及时,评价恰当,教态自然。整堂课全体学生入情入境,心无旁骛,精彩纷呈。轩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扎实的语文课堂!</h3><h3> 轩老师在这节课上特别注重朗读。都说“好文不厌百百回读,熟熟成诵有收获”,读真的太有必要了。在轩老师这节课中处处可以听见朗朗读书声,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字,读文章,齐读、个别读……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逐渐理解文中的字、词、句子和文章的意思,逐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这一点做的特别好。</h3><h3> 其实,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h3><h3> 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h3><h3>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h3><h3>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h3><h3> 二、多形式朗读</h3><h3>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样,原本无生命的语言文字符号才能生动鲜活起来。</h3><h3> 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声情并茂的范读、抑扬顿挫的领读、慷慨激昂的齐读,字正腔圆的对读,还有跟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朗读方式。不管用何方式,注重读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流畅,学生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享受读书的快乐。书声琅琅中,浓浓的语文气息扑面而来。</h3><h3> 三、朗读指导要到位</h3><h3> 朗读指导要到位,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过硬的朗读能力。平时注重自身的朗读训练。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在指导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h3><h3> 1.字词读准字音做到读得正确。</h3><h3> 2.流利</h3><h3> 3.感情。有些学生读都读不流利,更别提什么感情了。</h3><h3> 四、读出感情</h3><h3> 如何让学生读出情来呢?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带着体会去读,读中想象,读中体会。当读到开心的时候,你也会随之兴奋,当读到伤心时,你也会随之落泪。那文章不就自然读通了吗?我们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其实是我们练习朗读的最好时机。然而我的指导并不到位,很多孩子朗读托音情况严重。朗读没有感受,没有思考,所以朗读没有什么活力。真正好的朗读应该是声情并茂的。</h3><h3> 以读为本,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朗读声,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的朗读声。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育之路漫漫,吾亦将上下求索。</h3> <h3> 让课堂因朗读而美丽</h3><h3> 开封市金明实验小学 岳梦娇</h3><h3>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说明了读的重要作用。11月14日,在集英小学听了轩丽丽老师的语文课后,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h3><h3> 轩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课堂上没有对文章进行逐句分析,而是通过朗读去感悟。轩老师的朗读指导很细致,从停顿、重音、节奏、语气到内容,细致到标点。朗读形式也很多样,老师读,学生读,集体读,单独读。在朗读中,学生领悟了课文内容。朗读就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反复朗读,使这种感性认识得到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质的飞跃,这时便获得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感知,所以我们要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读书,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文本内涵。通过朗读,学生对文本有了基本的感悟,然后老师稍作点拨,学生就会融会贯通,全面理解文本内涵。</h3><h3> 朗读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海洋尽情遨游,在森林的世界尽情呼吸。因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h3><h3>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内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美。</h3> <h3> 兴味盎然的古文课</h3><h3> 开封市魏都路小学 张洁</h3><h3> 古文,我们姑且简单的理解为文言文,它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套完整的语法要求和表达习惯,因距今年代久远而使今人倍感陌生。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当属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文言文独立的语言体系,更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尚在逐步发展中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这种文体,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不茫然、不排斥、不畏惧,而是满心欢喜地全然接受它,乐于读诵,乐于理解,乐于体会,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轩老师则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h3><h3> 轩老师的教学使学习文言文成为一种乐趣。文言文的用词极为凝练,很多字或词普遍存在古今异义的情况,并且在同一个义项下也有可能由特定语境生成略有差别的不同释义。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文言文重点词语和语句的含义应是教学上的一个重点。课堂上,轩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还放手将课堂交予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解决学生真正的疑难,还原学生对同一文本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的真实面貌。老师跟着学生走,由老师穿针引线,形成学生间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学习形式。这样的课堂会出现老师预设不到的突发问题,但正是这种学生间的互动、碰撞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文言文的学习也可以兴致盎然,积极活泼。</h3><h3> 轩老师的教学使理解文言文成为一种乐趣。文中的小司马光应该与学生们同龄吧,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无论古今。“群儿戏于庭”,该是一幅多么平常的生活画面。这其中偏有那最顽皮的孩子寻求刺激冒险的玩法——“登瓮”,其实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淘气的孩子要么跌落地面,要么跌落水中,他大概没想到自己会是后者的结果,竟然不幸地“足跌没水中”。意外发生后,与“众皆弃去”、哄然逃散的情景截然相反的是,小小的司马光不但没有抛弃他的小伙伴,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挽回了小伙伴的生命,并以他的沉着和聪慧被世人传颂了千百年。今天来看,在这样危急关头的砸缸行为也令我们啧啧称叹。轩老师引领学生重点品读了集中体现司马光形象的那句话——“光持石击瓮破之”,让我们重温了了不起的小司马光的形象。</h3><h3> 轩老师的教学使文言文的朗读成为一种乐趣。虽然课文节选的文言文篇幅和句式并不长,但需要注意停顿和节奏。轩老师在兼顾学情的同时,根据文言文朗读上的这一特点,先后安排了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跟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有方可依,层层深入。</h3><h3> 轩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欣然发现:我们完全不必谈古色变,只要方法得当、收放有度,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我相信,面对文言文,轩老师的循循善诱已经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播种下一颗乐于赏析的种子,使得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文言文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陌生,相反,细细品味,它竟然别有一番妙趣!</h3><h3> </h3> <h3> 返 璞 归 真 </h3><h3> -----让语文课堂回归于语言教学</h3><h3> 开封市金明实验小学 袁中瑞</h3><h3>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本周三随教研组聆听了集英小学轩丽丽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受益匪浅。</h3><h3> 轩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和学生互动十分融洽,能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既是对表现好的学生的肯定,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流畅且环环相扣,语言精炼并知识传达准确,朗读扎实不走形式,实属一节高效的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印象最深最值得学习的是轩老师的朗读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渗透,下面针对以上两点浅谈一些自己的感悟。</h3><h3> 一、 朗读教学</h3><h3> 首先,轩老师注重了“范读”。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融入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特别是文言文,虽然短小,却意蕴深厚。轩老师范读时“读之以情”,学生被老师的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感染,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文的朗读中,从而激发。</h3><h3> 其次,轩老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指导朗读有梯度地进行。师范读的基础上生跟读,由重了停顿,由易逐渐增加难度,有效地指导了朗读。在范读中突出了词、句停顿和重音,并要求学生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语速得当;在老师有效引领的基础上生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整节课书声琅琅,朗读教学扎实、有效。</h3><h3> 二、学习方法的迁移</h3><h3> 轩老师整节课的教学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听过这节课后感受学生受益颇丰。首先轩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非常巧妙,自学要求明确,如:课前司马光资料的准备,生在了解司马光相关故事的基础上,对司马光这一人物形象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课上交流,解决疑惑,有助于本节课准确地评价人物的品质。接着轩老师的“范读”的本身就是对学生“授之于法”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再次,三年级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怎样激发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兴趣非常关键,轩老师巧妙的肯定了一部分学生的做法,并将学习方法全班推广,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轩老师“授之于渔”的教学思想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的一个方向。</h3><h3> 总之,这节课轩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亮点,真是一节高效的语文课。</h3> <h3> 新教材 新挑战 新尝试</h3><h3> 开封新区教研室 赵冬梅 </h3><h3> 历经四年编写,经过反复修订,2016年获批准投入使用的统编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就是古诗文比例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三年级上册首次加入文言文,较以往的实验版课标教材五年级开始出现第一篇文言文,整整提前两年让小学生开始接触学习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让中年级学生接触简单的文言文,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h3><h3> 面对学生年龄小,文言文语言形式距离学生比较远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又该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中体会中华之智,感悟言语之妙呢?11月14日下午,集英小学的轩丽丽在区中心教研组执教的研讨课——《司马光》,是对新教材文言文教学进行的一次大胆的尝试,给大家作了很好的引领。</h3><h3> 一、链接经验,迁移学习</h3><h3> 《司马光》这个经典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大多数孩子来说应该不陌生,他们通过学前教育、课外阅读这些渠道已经了解了大致内容。开课前,轩老师通过出示《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图片,唤起学生记忆,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链接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关注到学生知识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奠定了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h3><h3> 二、前置学习,检查预习</h3><h3> 课前,轩老师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预习《司马光》一课的生字,关注重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同时给学生提供另一篇同样简短浅显的文言文——《道旁苦李》。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的提示,通过自主预习,完成学习任务单,扫清了生字障碍,节省了课堂学习时间,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好习惯。</h3><h3> 三、反复朗读,感悟文言 </h3><h3> “语感不是分析出来的,语感是在朗读中慢慢积累的。”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堂上轩老师通过范读,让学生跟读,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断句,让他们明白应怎样停顿,体味文言韵味。学生初识古文,刚刚读出古文的一点味道来,一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引导学生体会文言的精妙之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熟读背诵尤其适合低年级古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和文学审美力、激发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h3><h3> 四、教给方法,授之以渔</h3><h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重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课堂上,轩老师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注释、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以及借助插图的多种方法理解文言文大致意思。轩老师最后安排学生拓展阅读《道旁苦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使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巩固运用理解文言文的方法。</h3><h3> 全新的教材带给老师们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边学,一边教,一边思考,一边总结,在今后教学中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统编教材教学,力争使语文课堂注重实效,更加高效。 </h3> <h3> 以 读 促 讲</h3><h3> 开封市集英小学 于玉英</h3><h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文言文教学的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很多人不敢轻易去尝试。今天,有幸聆听了轩丽丽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轩老师深入研究文本,针对三年级孩子年龄小的特点,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一课,感受颇深。</h3><h3>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h3><h3> 为突破“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这个教学重点。本节课上,轩老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的,“读”的环节的设计恰到好处。她首先是领读短句,让学生跟读;接着领读长句,学生再跟读;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标出节奏,再次练读。这样一步步读下来,学生几乎熟读成诵。这种阶梯式的读的要求,降低了初学文言文“读”的难度,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h3><h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对于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来说是一个难点。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读应该分三步走。</h3><h3> 一、读通课文。读通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目标必须达到的“下限”,是文言文教学的“底线”。对小学生而言,给文言文断句是一个难点。教师最好引导着断句,然后让学生按节奏去读通课文。教师的范读也很重要,这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合作读,达到读通的目的。</h3><h3> 二、读懂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理解课文就是以读带讲,通过读,领悟字、词、句、段、篇的意思。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h3><h3> 三、熟读成诵。读通、读懂了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韵味、情味、品味已有了初步的感受,而要让学生透彻理解文言文丰富的内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言文熟读成诵。通过反复吟诵,诵出味道,获得新颖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好地走近文言文,培养发展语文综合能力。</h3> <h3> 兴趣激发潜能</h3><h3> 开封市梁苑小学 石嘉</h3><h3> 本周我有幸聆听了轩老师带给大家的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这也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听到古文教学。对于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却是开启学生接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步,因此格外重要。整堂课轩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按照学生的意愿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学得特别积极主动,聪明和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也促使学生对学习古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h3><h3> 其实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轩老师先通过范读来让学生感受古文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跟读、再到断句读,学生初识古文,初步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刚刚读出古文的一点味道来,一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考查一下学生是否能够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之处,一举两得。一步步层层递进,使学生对古文由陌生到熟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3><h3> 接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注释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理解内容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去扩展故事的情景,把古文的内容丰富起来,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会,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解古文内容,更是在今后中学习古文的方法,这也是对今后的古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所以,兴趣激发潜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会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创造出无限的可能!</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