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江苏省淮阴中学68届高中乙班毕业50周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纪 念 册</span><br></h3><h3> (实录集二)</h3><h3><br></h3><h3> 序 言</h3><h3></h3><h3></h3><h3><h3>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八年,江苏省淮阴中学“老三届”,在时代洪流中毕业离校。从此踏入相识而又陌生的社会,壮丽而又险峻的山山水水,广阔而又贫瘠的大地。十年间,在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境况中,苦心志,劳筋骨,饿肌肤,锤炼磨砺,求生存,求生活,求摆脱贫困,求国家富起来。千磨万击,不甘堕落,艰难前行。有的同学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才;有的同学凭着厚实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功底,后补替考,却取得警官学校考试好成绩;有的同学在地方苦干实干,赢得干部群众信任,被推荐到大学深造;恢复高考制度,放宽年龄限制,有些同学抓住机遇,参加高考,尽管有的仓促上阵,有的没有准备、陪别人一起参考,有的带病参加,但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圆了多年大学梦,显示了“老三届”不同凡响的实力和才智。</h3><h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班同学追随改革开放大潮,经济建设大潮,社会发展大潮,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一批同学耕耘在教育战线上,辛勤浇灌育桃李,培养国家有用人才;有的同学奋斗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服务人民;有的同学戍边守疆、保家卫国;有的同学埋名沙漠、参加核弹试验;有的同学坚守消防、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的同学在工厂、在企业,展示才华,成为领导者、技术骨干、专家工匠;有的同学奉献在医疗卫生岗位,救死扶伤;有的同学在农村默默带领带头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h3></h3><h3></h3><h3><h3> 二十一世纪之后,同学们陆续退出工作岗位,迎来了人生“万物霜天竞自由”的宽阔天地。服务子孙、服务家庭、服务老伴,成了家庭社会的主要职业,补偿以往未尽心愿,了却以往未尽职责。发挥余热,奉献社会,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写作摄影,养花栽草,唱歌跳舞,养生保健,旅游揽胜,所爱所好,所喜所乐,尽情所为,自由发挥,延伸和展示人生融入新时代里别样的辉煌!</h3><h3> 也正是在自己可以支配消费的时光里,为老师祝寿,同学欢聚,相互拜望,吟诗作赋,微信交流,都成为纪念册里不可或缺的篇章,成为半世纪淮中68届高中乙班所走过路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h3></h3><h3><br></h3><h3><br></h3><h3><br></h3> <h3>﹌﹌﹌﹌﹌﹌﹌﹌﹌﹌﹌﹌﹌﹌﹌﹌﹌﹌</h3> <h3> 第一篇 毕业照憾事</h3><h3><br></h3><h3> 毕业,是学生时代一个学业阶段最重要的事。毕业证书、毕业照片、毕业聚餐是每一位学子最值得留念、最不会忘记、最注重保存的三件宝。可因“文革”期间,时代的浪潮把班级的小舟击成碎块,同学们也成群成团抱着各自碎块,搏击在各自追求的旗帜下,短时间内很难凝结成整体。所以毕业时,毕业证书有了、聚餐搞了,唯独没有班级全体同学毕业照,只有自由组合的民间照。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有的现象。而那些“民间毕业照”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存照,成了历史的印记。 </h3> <h3>部分同学毕业时合影……1968.12</h3> <h3>朱宝君老师(中左1)、军代表、工宣队(中左2一5)和部分同学毕业时合影……1968.12</h3> <h3>全体女同学毕业时合影……1968.12.</h3> <h3>厉法权同学保存的毕业证书</h3> <h3>刘沂同学保存的学生证</h3> <h3>仲维权同学保存,由王树友同学刻印的毕业时班级通讯录</h3> <h3>﹌﹌﹌﹌﹌﹌﹌﹌﹌﹌﹌﹌﹌﹌﹌﹌﹌﹌</h3> <h3> 第二篇 师生情结</h3><h3><br></h3><h3>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无不打上时代烙印。六十年代师生之间,尽心尽力教与心无旁骛学是主要方面,很少掺杂权力攀附、利益追求、相互利用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所以,师生之间纯净、纯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不因是高干子弟高人一等,也不因农家穷孩受到歧视,平等对待,一视同仁。那时结下的师生情谊,确实是非同一般。我们高一乙班主要体现在班主任老师朱宝君和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上,表现在两次祝寿上。</h3> <h3> 1996年10月,高一乙班20位同学相聚于宿迁,庆贺朱老师60岁生日,祝愿朱老师健康长寿!</h3> <h3>2016.4.23,朱老师在洋河与部分同学聚会。</h3> <h3> 2016年7月11日,高一乙31位同学赴淮安富贵园酒店,庆祝朱老师八十华诞!同学代表向朱老师敬献《牡丹盛开》匾等寿礼,朱老师赠给37位同学37幅条幅 ,条幅由朱老师自创诗词、亲自挥毫,耗时20余天,请专门人士裱糊而成。白文广同学致祝寿辞,蒋理、吴以生等六位同学先后发言,共同祝朱老师晚年幸福、健康长寿!朱老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言!(详见《实录集一》)</h3> <h3>淮安富贵园酒店合影</h3> <h3>﹌﹌﹌﹌﹌﹌﹌﹌﹌﹌﹌﹌﹌﹌﹌﹌﹌﹌</h3> <h3> 第三篇 同学欢聚</h3><h3> 相见时难别也难。我们班同学相聚是从2016年开始的。是年,部分同学发起淮阴中学老三届50年探亲感恩联谊会活动,我们班借机行动起来,把蓄集半个世纪的愿望,珍藏五十年的思念之情,化为大联系、大寻找、大交流的集体行动,那份执着、那份热情、那份期盼、那份心愿,是那么强烈、那么难以遏制,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班44位同学,一个不差,都有了着落。这次大聚会之后,大家情绪高涨,在沭阳召开由各地代表参加的协商会议,讨论决定每年聚会一次的“五年计划”,以满足大家多年来未了情。</h3> <h3>一、感恩探母校 相聚叙衷情</h3><h3> 2016年7月12日,高一乙班31位同学参加淮阴中学老三届五十年聚会活动。<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午在新校区报告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加了联欢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合影留念;</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下午又参观了老校区和校史陈列室。(详见《实录集一》)</span></h3> <h3>淮中新校区合影</h3> <h3>淮中新校区体育场合影</h3> <h3>淮中新校区体育场看台合影</h3> <h3>参加老三届五十年聚会活动</h3> <h3>淮中老校区合影</h3> <h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h3> <h3>2017.4.21,部分同学相聚于<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沭阳大酒店,商讨班级聚会计划。</span></h3> <h3><h3>﹌﹌﹌﹌﹌﹌﹌﹌﹌﹌﹌﹌﹌﹌﹌﹌﹌﹌</h3></h3> <h3>二、泗水访妈祖 酒乡品佳酿</h3><h3></h3><h3> 2017.9.15~16,按照年初沭阳班级议事会确定的活动方案,由泗阳同学蒋理、叶宗正、翁正太、倪前梅、任珍美负责,淮阴中学一九六八届高中乙班班主任朱宝君老师、同学谢苏兵、吴以生、王翠兰、李崇模、朱鼎善、赵立法、朱金良、王崇育、孙国成、葛守高、厉发权、张士山、叶志祥、白文广、胡维荣夫妇、王乃友、仲伟全、刘沂等25人相聚于泗阳县城、洋河新区。</h3><h3> 15日下午6时,座谈会开始,翁正太同学主持并介绍了泗阳县的概况。班长蒋理同学致辞,热情欢迎老同学光临泗阳欢聚,回忆并赞扬了同学间深情厚谊。叶宗正同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h3><h3> 仲伟全、厉法权、李崇模、王乃友、张士山、王崇育、孙国成、王翠兰等同学先后作了发言。感谢泗阳同学的精心安排、热情接待;回忆往事,畅叙同窗友情。</h3><h3> 座谈会结束时,由谢苏兵、王翠兰领唱,全体同学合唱《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激昂嘹亮的歌声,使我们忘记了年龄,回到了美好的学生时代!心潮激荡,感慨万千!我们能相聚一堂,安度晚年,感恩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时代!</h3><h3> 16日早上7:30,乘车前往妈祖文化园参观,<span style="line-height: 1.8;">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到妈祖文化园前下车,沿中轴大道向前,两侧花团锦簇,十二生肖栩栩如生,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大家边走边看,赞叹不已!穿过雄伟壮观的山门、钟鼓楼,又穿过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妈祖殿、观音殿、福禄寿三星殿,来到立于广场中央的妈祖圣像前。从未见过如此高大雄伟、世界唯一的三面一体妈祖雕像,无论你在广场那一方向,都可见到她的尊容。令人称奇!</span></h3><h3> 广场三面环水,宽阔的运河之上舟楫竞渡,对岸可见泗水阁,泗阳大桥,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高楼群,构成一幅宛如海市蜃楼的美丽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h3><h3> 9时许,驱车往国家4A级风景区一一洋河酒文化旅游区参观,一路欢声笑语。忽觉酒香扑面而来,原来车已近洋河新区,不愧酒都之美誉,全镇酒香四溢,令人称颂,令人陶醉!</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来到洋河酒文化旅游区游客接待中心,由讲解员小姐带领,乘车驶入旅游区参观。</span></h3><h3> 先后参观:由8栋4层楼房,容纳陶坛3万余只、每坛容酒1吨的一号陶坛库;给人以视觉震撼的容量达10万余吨,整齐矗立的106个酒罐的酒罐库;存有价值120多万元一坛200斤酒的白酒银行;一望无垠的银白色万口窖池群的酿酒车间;酒香浓烈诱人的地下酒窖;景色秀丽的美人泉景观园;品尝了刚酿出的72度绵柔白酒和甘甜的美人泉泉水。</h3><h3> 参观洋河酒厂后来到酒店,见到了已到达的敬爱的朱老师,学生们纷纷上前问候老师,老师滿面笑容、精神矍铄、步履轻盈,令弟子们十分欣慰!</h3><h3> 筵席间同学们共同举杯,祝朱老师健康长寿!祝师生之情、同学之谊长青!</h3> <h3>泗阳意杨之乡酒店合影</h3> <h3>妈祖文化园合影</h3> <h3>洋河酒厂合影</h3> <h3>洋河酒店合影</h3> <h3> 蒋 理 同 学 致 辞</h3><h3><br></h3><h3>各位老同学:晚上好!</h3><h3> 今天晚上,淮阴中学六八届高中乙班部分同学在泗阳欢聚一堂,我们感到特别的高兴,对各位老同学的到来,我们泗阳同学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h3><h3> 光阴似箭,去年七、一二大聚会现在还记忆犹新,可是转眼就是一年有余,回想那次大聚会真是上符天心,下合人意。他是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的典範,是重温历史缅怀友情的典范,将载入淮中史册,永不磨灭。特别是我们班在聚会以后,互相思念之情大增,王乃友,白文广,刘沂同学辛勤努力,无私奉献,又成功地编印一本聚会实录集,一一发到各人手中,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h3><h3> 亲爱的同学们,人生易老,弹指间我们都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了。但是我们回望一路走来,我们也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也作了很多贡献。从政的经商的为民做了不少善事、实事。退下来了,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没有了功名利禄的诱惑。所以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安详、淡定,很真实、美好。所以大家要互相勉励,迈开双腿,出来走一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叙叙同学间的友情,唱唱心中的梦想,尽情的享受人生,这就是我们聚会目的所在。</h3><h3> 正<span style="line-height: 1.8;">如微信上所说的,“好日子还在100岁以后呢”。我们要好好善待自己,把我们的黄昏镀上一层五彩缤纷、绚丽的霞光。</span></h3> <h3> 翁正太介绍泗阳县概况</h3><h3><br></h3><h3>各位老同学,亲爱的兄弟姊妹们:</h3><h3> 大家晚上好!我谨以泗阳籍同学的名义,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与最诚挚的问候!现将泗阳的有关情况约略地向大家介绍一下。</h3><h3> 泗阳建制:泗阳置县久远,始于周,历经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迄今,名称殊多,凌县、泗水国、魏阳,桃源、淮滨、淮沭、泗沭等等都是泗阳的称谓。</h3><h3> 人口范围:现今泗阳人口一百零几万,面积137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420平方公里。</h3><h3> 游玩景点:泗阳四季分明,景致迷人,大小景点七十多处。著名的有奥林匹克生态园、运河风光带、妈祖园、锅底湖水上乐园、梵音寺等。</h3><h3> 人才方面:泗阳地杰人灵,英雄豪杰辈出,人文荟萃。秦朝秦嘉,並列陈胜吴广;宋代抗金名将刘世勋,当年威振华复;民国时期,孙中山爱将韩恢功劳卓著;中国地理学创始人张相文輝耀史册。当代各行各业精英才俊,更是不胜枚举。</h3><h3> 各位同学这次来泗,可能无暇细看,多闻。不过,来日方长,欢迎下次再来,泗阳籍同学一定会陪你们吃个秀,赏个夠,不思忘返心舒透!</h3> <h3> 叶宗正同学讲话</h3><h3><br></h3><h3> 各位老同学:大家晚上好!</h3><h3> 非常高兴又见到了各位兄弟姐妹,热烈欢迎你们来泗阳作客,游玩、交流。“五年计划,一年一聚”的决策十分好,我双手赞成,积极参与!又把首次聚会放在泗阳,更是激动。这是对我们的信赖。我们几个人不敢怠慢,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但由于受精力、能力、条件限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老同学见谅。此时我心情激动,特写几句顺口溜,给大家助兴;</h3><h3> 秋景怡人入眼帘,</h3><h3> 双鬓发白聚桃源,</h3><h3> 掏心话语难言尽,</h3><h3> 意绪浓浓比蜜甜。</h3><h3> 最后希望各位在泗阳一天里度过快乐激情的分分秒秒。</h3> <h3> 朱 老 师 书 面 讲 话 稿</h3><h3><br></h3><h3>同学们:大家好!</h3><h3> 我八十岁生日,你们为我举行了隆重的祝寿会,至今,我还是心潮澎湃!感概万千!浮想联篇!我再次表示感谢!</h3><h3> 我看到你们的毕业照片,使我想起不平凡的岁月,引起我复杂的回忆,淮中七年,酸甜苦辣都尝齐,经受了风雨,见了世面。好人坏人难分辨,唯有桃李我心疼!青红皂白分不清,大是大非没经验,随波逐流怎能行。劝阻你们回教室,讲清道理须冷静,头脑发热易冲动,走错道路难纠正。大家很听我的话,全校最后一个走出教室“闹革命”。</h3><h3> 我看到“春满人间,牡丹盛开”的剌绣匾,证明我选对了职业,弃教从政我不愿,甘愿做个孩子王;荣华富贵我不要,只图平静和安康。眼看幼苗天天长,很快都成了钻天的松柏。上至中央,下至工农一线,都有我的弟子扛大梁。我的精神得安慰,我的心态得平衡。我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欢度晚年!</h3><h3> 从《实录集》中看到你们的诗文,真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个个都比我强。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我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欣慰,怎能不自豪!</h3><h3> </h3><h3> 师生情谊叙不完,</h3><h3> 祝福感恩醉我心。</h3><h3> 但愿九十我还在,</h3><h3> 我请诸位来宿迁。</h3> <h3><br></h3><h3> 梧 桐 情 结</h3><h3> •王乃友•</h3><h3> </h3><h3> 我和梧桐第一次见面,是在1965年8月29日。当我一个农村孩子来到淮阴中学校园报到的时候,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梧桐树。他那嫩绿的、密密的、巴掌大的叶片,青白色的、挺拔的树干,站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边,青砖黛瓦、廊柱拱门、饱经沧桑的教学楼和教室前面,一排排,一行行,像主人一样,摆动着叶子,和迎接我们的同学一起,欢迎我们这些刚入校的新同学。当时觉得这种树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印象。但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因为,我的老家种的都是枣、柿、椿、楝、槐、柳等适用树种。</h3><h3> 之后,我从同学口中得知是梧桐树的时候,非常惊喜,原来这就是诗经中所描写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梧桐树呀!我悄悄摘下一片嫩叶,藏在包里书页间。从此,我和梧桐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清晨,我早早在梧桐树下石条长凳上读书困顿时,梧桐会洒下几滴露珠在我脸上,让我精神为之一振;中午,火热太阳下,或下雨天,走上饭堂的路上,梧桐撑起绿色的伞,为我遮阳挡雨;晚自习后,梧桐用它那唦唦的喉咙,哼着轻快的曲音,舒缓我一天学习的疲倦。</h3><h3> 淮阴中学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营造一流的学习氛围,培养一流素养的学生,这种办学理念和目标追求,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同学们奋发努力、释放潜能;像高速旋转的加速器,推动和激发着同学们争分夺秒、你追我赶。我一个农家的孩子,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我不自卑.就像梧桐树一样,要扎根大地,多吸收水分和阳光,就能长得快些。只要多看书,多问人,多做实验,以勤补拙、以勤补缺,相信总不会掉队的。这年寒假,我没有回家。一是想为家里省点钱,细算来去车费够一月伙食费,而寒假只半个月,可省半个月伙食费下来。二是想趁假期,到医院看看腿病,右腿初中患骨髓炎引发的流黄水的疮口,一直不愈合,医生说需住院做手术,想趁假期到地区医院看看有无住院床位。三是更想利用假期多看点书。白天还好,晚上万籁俱静,寒风敲窗,床上梧桐枝影,一楼仅我一人,那心境,那孤寂,唯有自己能咀嚼出那难言的滋味。尤其到了年三十晚上,零星飘落着雪花,我走出校门,到大街上走走,昏黄的路灯下,寂静的马路上,关闭的店铺,稀少的行人,只有断续的鞭炮声,机关单位挂起的红灯笼,贴上的红对联,显示出节日的气氛。这更触动了我思乡的念头,一家人在一起,吃的虽不丰盛,但有滋有味,有浓浓的亲情,有团圆的幸福感。尤其是哥哥姐姐、堂弟堂妹、左邻右舍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变鬼脸,玩小魔术,那热闹劲儿,那亲热劲儿,那开心劲儿,就像家庭小晚会。想到这些,情绪更加低落,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心情烦乱,随手从床头抓出一本书,是一本画册。那是爱画画的表哥去当兵时送我的。随手无意间翻到了《大梧桐树》,那是世界有名的荷兰画家梵高,到农村的一次写生。秋天,金色的阳光照射下,金色的梧桐叶,金色的土地,巨大的梧桐树群下,修路工人和村民在辛苦地劳动着。这意象瞬间使我受到了震撼,想到父母在家劳动的艰辛。为了让我上学,父亲眼睛白内障,看东西模糊,不能干农活,他就跟人学会了补锅手艺,六十多岁的老人,整天跌跌撞撞,走村串户吆喝,一个月也只能挣几块钱。母亲受封建礼教残害,裹的一双小脚,仍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坚持常年在生产队干活,收、种、锄、薅,样样农活都干,承受着比一般女性更多更重更痛苦的担当,目的是多挣点工分,多分点钱,好供我上学之用。离家时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期盼我好好用心学习的眼神,让我感到浑身发热。我从床上坐起来,思绪在翻腾着,我孤独吗?班主任朱宝君老师不是也没回家嘛,边防哨所的战士不是也不能回家吗,一些工厂里的工人坚守在岗位上不也难以回家么!居里夫人搞实验,在一个破棚子里连续干了四年,她感到孤独吗?这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环境可以消沉一个人,也可以激励一个人,还可以塑造一个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蕴意,此刻才多少有点领悟。于是,我站起来,走到窗前,向外看,风雪正紧,梧桐树静静地站立着,枝杈上粘着一层白雪,像是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是啊,梧桐树在看着我,父母亲在看着我,班主任老师在看着我,同学们也在看着我,我怎能让大家失望呢!从此时起,我暗下决心,收拢心性,清除干扰,集中精力,专注于探求新的知识。在淮阴中学度过的第一个寒假,陪朱宝君、贾硕梅两位老师到杨庄一带打过一次猎,到设在王营的地区医院看过一次腿病,偶尔到街上买点学习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就是在教室和宿舍里看书学习了。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深入进去后的峰回路转,咀嚼出已知新意的趣味,追求未知的渴望,让我乐此不疲。从而冲淡了生活上的单调,掩盖了思乡的离愁。</h3><h3>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1966年的几个月后,正当大家学习渐入佳境时,一场席卷全校、全地区、全国的政治风暴铺天盖地而来。在淮阴地区,淮阴中学首当其冲。安静的校园里,顿时沸腾喧闹起来,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一浪高过一浪;批斗,游斗,派斗,串联,联合,复课,一波接着一波。置身其中的我,困惑,迷茫,被动,不知所措。先被划为保守派,后被称为逍遥派,成了被大潮漩涡甩出的一滴水。苦闷,彷徨,无奈,齿咬着纯洁的心灵。我经常在渐高渐粗的梧桐树下徘徊,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学生不学习行么,国家要发展没有知识行么?为此,我常常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产生了要弄个明白的冲动。于是我大胆地,又是暗暗有意识地和老师、同学、工人、战士、农民等各种类型的人聊天、交谈、探讨,虽然迫于形势,大家不敢或不愿意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从心底里认为学生还是要以学习为主。这就坚定了我的认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学习知识不能放弃,学习知识不会无用。正是基于此,淮中三年,虽然背着逍遥派的包袱,但也使我有了更多的活动自由。无论在学校或是回家,有空我就会搜寻自己喜欢看的书看,尤其是文学、历史、汉语、诗词、格律类的书,借到或淘到的,多会认真阅读,有时也会记一点笔记。这对后来我的文字功底是有一定基础作用的。1968年12月,我们毕业了。大饭堂会餐,有的喝多了,有的喝醉了,有的说了一夜的絮叨活。那都是心醉了,情醉了,不能自已罢了。第二天,寒风萧萧,衣发飘飘,相聚时难别也难,男儿此时泪也弹。路两边的梧桐树,枝枝向上,迎风站立着,像在默默为我们送行。我从地上捡起一片金黄色的梧桐叶,小心夹在笔记本里,和班长蒋理等同学一起,告别同学,告别学校,踏上了回家的路,走向广阔的天地间。</h3><h3> 50年后的2016年7月12日,淮阴中学老三届回母校探亲团聚,我们高一乙班同学和班主任朱宝君老师一起,专门到老校区看一看,旧貌换新颜,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教学楼,新的教室,新的宿舍,新的礼堂,新的大门,新的道路,让人感到变化很大。我发现,只有路两旁的梧桐树,还是原来的。只不过长得又高又粗,“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显示出亲密、团结、友谊、包容。原先青白色光滑的树干,变得粗糙遒劲,虬结隆起,让人想起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诗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我用手摸着树干上的皮和结,感受到它的沧桑、坚韧和不屈。临离开时,大家在路边的梧桐树下照了像。我又摘下一片梧桐绿叶,放到纪念册里。又和大家一起,离开了难以忘却的母校老校区。这一去,不知何时再能回来相聚,再采一片梧桐叶呢?</h3> <h3> 西 江 月</h3><h3> (致应邀赴泗阳聚会同学)</h3><h3> * 翁正太 *</h3><h3> 问讯同班兄妹,</h3><h3> 相逢可是经年?</h3><h3> 公交车内笑声连,</h3><h3> 青少天真又见。</h3><h3> 往事翻浮沉淀,</h3><h3> 应邀泗水翩翩。</h3><h3> 美人泉冽嘬甘鲜,</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留下张张彩片。</h3> <h3><br></h3><h3>参观洋河酒厂感赋</h3><h3> 一翁正太一</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盏琼浆除浊念,</span><br></h3><h3>一杯泉水垢污冲。</h3><h3>千年古镇黄颜老,</h3><h3>百载藏金砥柱功。</h3><h3>朱子一班桃李盛,</h3><h3>文成武就尽心红。</h3><h3>谈笑风生若幼童。</h3><h3>洋城游览一车同,</h3> <h3>﹌﹌﹌﹌﹌﹌﹌﹌﹌﹌﹌﹌﹌﹌﹌﹌﹌﹌</h3> <h3>三、毕业五十载 花乡共庆祝</h3><h3> </h3><h3> 五十年前,我们从淮阴中学奔赴四面八方,投身社会大学堂,奋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舞台上!</h3><h3> 五十年后,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花乡沭阳,共庆毕业五十年,忆人生历程,叙同学情谊,歌时代心声!</h3><h3><br></h3><h3> 值毕业五十周年之际,淮阴中学六八届高中乙班1蒋 理、翁正太、倪前梅、王乃友、吴以生、谢苏兵、王翠兰、朱鼎善、张绍志、李崇模、赵立法、朱金良、孙国成、葛守高、王崇育、刘长青、薛业平、叶志祥、白文广、周连成、赵爱珍、仲伟全、刘 沂等23位同学于9.28--.29在花乡沭阳相聚!</h3><h3> 28日下午4:30联欢晚会开始,由刘沂同学主持,班长蒋理同学讲话,回忆五十年的艰辛历程和同学间的深情厚谊。王翠兰用悦耳动听的口风琴演奏了《茉莉花》、《梁祝》,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谢苏兵朗诵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用他那具有独特魅力的男高音为大家演唱了歌曲;蒋理同学朗诵了《老有老的骄傲》;白文广深情地演唱了《我的祝福你听到了吗》,深深的感染了同学们;王乃友为大家朗诵了新作诗《毕业歌》,引起大家共鸣!王翠兰还特为同学们献上一首祝福的歌;翁正太带来他新近创作的六首诗词,朱鼎善当场为其深情的朗诵了《五十年聚会感怀》;刘长青、王崇育……等同学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回顾五十年来的同学情和人生感悟。</h3><h3> 最后,晚会在谢苏兵同学的《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歌声中圆满结束!</h3><h3> 29日上午7:30 ,乘车往南湖公园、苏北花卉园、周圈古栗林、沭阳国际花木城参观游览。车外阳光明媚、气候宜人,车内欢声笑语、深情感人!</h3><h3> 来到南湖公园南门,合影留念后,参观了崇孝苑,浏览了碧波荡漾的湖面和风格独特的湖心岛等风景,一派恬静、优雅的生态美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h3><h3> 苏北花卉园彩旗招展、鲜花飘香,一派节日景象,正迎接第六届花木节在这里举办“花木发展高峰论坛”。</h3><h3> 张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公司展厅、科研机构和新研究的花卉温棚,并作了详细的讲解。然后,乘游览车观赏了3000亩花木基地的各种花木和沿途优美风景。不时看到老人们在休闲聊天,真是羡慕他们,有这世外桃园般休闲养生之地!张经理还告诉我们:习总书记于2009.4.2参观过的红枫叶现在绿了,待到4月才是红的。</h3><h3> 驱车来到新河镇周圈古栗林公园,正是栗子成熟的季节,村民们正在向游客推销栗子。同学们参观古栗树之余,也买了些这百年栗树结的果实,品尝其独特风味。</h3><h3> 随后,来到胡锦涛总书记于2004.5.2考察过的周圈”盆景长廊“,浏览了干姿百态的花卉盆景。</h3><h3> 中国·沭阳第六届花木节于9.29.上午10时许开幕。我们一行于11时许到达花木城,游览了开幕式场景、美食街、花卉市场、花卉盆景等。</h3><h3> 团聚是短暂的,下午2时许,同学们依依话别,互道珍重!</h3> <h3>沭阳汇嘉主题宾馆合影</h3> <h3>沭阳南湖公园合影</h3> <h3>苏北花卉园合影</h3> <h3>新河周圈古栗林合影</h3> <h3>沭阳国际花木城合影</h3> <h3> 刘 沂 同 学 的 发 言</h3><h3><br></h3><h3>各位老同学:晚上好!</h3><h3> 在这秋高气爽、花香四溢的迷人季节,恰逢我们毕业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迎来了各位老同学相聚沭阳,我们为能在家乡接待老同学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莫大的荣幸!</h3><h3> 首先,提议:在毕业五十周年之际,为逝去的王素华、沈锦兰、王承中、仲伟先、周立建、胡中华、王树友同学默哀一分钟,表示我们深深的思念和缅怀!</h3><h3> 各位老同学,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我们毕业已五十年过去了,但往事却历历在目:我们忘不了,五十年前在淮中求学的艰辛和结下的深情厚谊;忘不了“文革”中的激情与迷茫;忘不了响应毛主席“到农村去”的号召,离校时依依不舍的情境!五十年来,我们历经风雨,阅尽沧桑,砥砺前行!在各自的人生历程中,都取得了辉煌骄人的成绩!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h3><h3> 而今,我们都已年届古稀,步入人生的晚年,我们要珍爱自己,保重身体,健康快乐地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衷心祝愿各位老同学个个健健康康的参加庆祝毕业六十年、七十年、……百年的聚会!</h3><h3> 我们班主任朱老师因年高路远,未来参加聚会。我们共同敬祝朱老师幸福快乐、健康长寿!</h3><h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次对各位老同学光临沭阳,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也欢迎老同学们日后常来沭阳相聚、游玩!</h3><h3> 最后,祝各位老同学在沭期间玩得开心、舒心!</h3> <h3> 蒋 理 同 学 讲 话</h3><h3><br></h3><h3>各位老同学,晚上好!</h3><h3> 今天我们淮阴中学六八届高一乙班部分同学欢聚沭阳,庆祝毕业五十周年,我和大家心情一样,感到无比的激动。</h3><h3> 穿越了半个世纪,是一张录取通知书让我们来到了苏北名校淮阴中学。在那校风严谨,教师勤奋,学子刻苦的大环境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拼搏。各人都有崇高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清华、北大、南大,复旦我们都曾梦想过。一场文化大革命使我们都回到了原点。</h3><h3> 我们失望过,我们迷茫过。但凭淮中人的素质使我们很快清醒过来,不消沉,要奋斗。我们以不屈不挠的韧劲,愈挫愈勇的拼劲,不自暴自弃、不怨天怨人的倔劲,如老黄牛一样忍辱负重,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三百六十行,行行争做状元。我们给淮中增光添彩,创造了各自美好人生。</h3><h3> 五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到了古稀之年,回忆往事,真是感慨万千。今天的聚欢会就是寻找过去的思念,重温同学之间情缘。为了聚会,很多同学所做的事情确实令人感动。如白文广同学远在南京,过去不是号令三军,也是一呼百应,每次活动一次不缺,出资出力,并将一张张照片寄到各人手中。翁正太同学第一次聚会因住院未能参加,这次聚欢会又患面神经麻痹,还坚持到场。胡维荣这次因特殊不能参加,发了好几条微信向在坐的各位道歉。这种难于割舍的同学情谊,真是无法用文字表达。今天老同学重逢,又好像点燃了生命的火焰,觉得依然年轻。让我们再次握手,拥抱,问候,说一声保重,道一声长远,明年涟水再见!</h3> <h3> 毕 业 歌</h3><h3> * 王 乃 友 *</h3><h3><br></h3><h3> 公元1968年,江苏省淮阴中学“老三届”毕业离校,至今整50年。历经恢复高考丶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等重大历史性变革。回首峥嵘岁月,一路风雨一路歌。今年高一乙班沭阳相聚,感慨系之。</h3><h3> 离窠雏鸟叫长空,</h3><h3> 剪浪穿云搏击中。</h3><h3> 呐喊春风吹大地,</h3><h3> 敢迎潮涌卷苍穹。</h3><h3> 山河万里投身影,</h3><h3> 险阻千重展翅冲。</h3><h3> 夕照秋桐听雨打,</h3><h3> 初心不改晚霞红。</h3> <h3> 毕业五十年沭阳聚会感怀</h3><h3> *刘 沂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值毕业五十年之际,淮阴中学六八届高中乙班同学团聚于家乡沭阳,激动不已,万语千言道不尽同窗情谊!欣然命笔。</span><br></h3><h3> (一)</h3><h3>半世之年别母校,</h3><h3>今秋故里会诸君。</h3><h3>举杯畅叙情如海,</h3><h3>吟诵高歌暖似春。</h3><h3>览胜南湖观美景,</h3><h3>赏游新镇品希珍。</h3><h3>欢声笑语情更甚,</h3><h3>期盼来年再见君。</h3><h3> (二)</h3><h3>韶光荏苒水长流,</h3><h3>阅尽沧桑五秩秋。</h3><h3>散步梧桐谈理想,</h3><h3>读书池畔话遨游。</h3><h3>少时志向终成梦,</h3><h3>老去功名已有酬。</h3><h3>学友聚集须当醉,</h3><h3>夕阳艳照复何求!</h3> <h3>毕业五十年聚会感怀</h3><h3> * 一翁正太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夕阳晚照话西窗,</span><br></h3><h3>缘柳南池苦诵忙。</h3><h3>骤雨狂风园草乱,</h3><h3>梧桐惊鸟附云翔。</h3><h3>休言岁月无痕度,</h3><h3>添色河山亦栋梁。</h3><h3>莫道平生无建树,</h3><h3>晚霞璀璨梦常香。</h3><h3><br></h3><h3>沭阳南湖观感</h3><h3>* 翁正太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沭地南湖水色清,</span><br></h3><h3> 岸亭碑刻孝图明。</h3><h3> 鬰林花馥栖休境,</h3><h3> 原是黎民世代耕。</h3><h3><br></h3><h3>沭阳花木城观感</h3><h3> * 翁正太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奇花异木万千千,</span><br></h3><h3> 景簇宏观棚相连。</h3><h3> 顾客游人迷醉眼,</h3><h3> 荷锄妪叟虑工钱。</h3> <h3>﹌﹌﹌﹌﹌﹌﹌﹌﹌﹌﹌﹌﹌﹌﹌﹌﹌﹌</h3> <h3>第四篇 微信传递</h3><h3> 古人柳毅传书传为佳话。在今天信息社会里,相互传递信息就不会那么艰难费力了。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迅速快捷的方便之门,在大聚会的催动下,我们班建起了“淮中老三届高一乙班”微信群,大家所思所想所念,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迅捷交流,把定时相见 和及时沟通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其乐无穷。两年多来,微信群发挥了重要作用。内容涉及国家大事、政策传递、重要节日为老师祝福、同学之间及时交流、诗文研讨、健康养生、相互信息沟通、孤立点赞问好,等等,成了大家凝聚共识、交流感情、传递正能量的一方阵地。因其内容庞杂,不便用图片和一条一条信息加以表现,就发挥大家想象力,在意念中构建各自的微信篇美好画面和丰富内容吧。</h3> <h3>﹌﹌﹌﹌﹌﹌﹌﹌﹌﹌﹌﹌﹌﹌﹌﹌﹌﹌</h3> <h3>淮阴中学老三届高一乙班通讯录</h3><h3> </h3><h3>01蒋 理15161258382</h3><h3>02王素华(1949.3∽2010.4)</h3><h3>03沈锦兰( ? ∽2015.2)</h3><h3>04叶志祥15895430132(苏卅)</h3><h3> 13852123905(徐州)</h3><h3>05刘长青15950369848</h3><h3>06王承中(1948.4∽1990.4)</h3><h3>07叶宗震13951093995</h3><h3>08朱金良15252378149</h3><h3> 18936551138</h3><h3>09吴以生13511546055</h3><h3>10李崇模13915118018</h3><h3>11朱鼎善13852307209</h3><h3>12张绍志13952345890</h3><h3>13周立建(1948 ∽2016.3)</h3><h3>14王新之13016578153</h3><h3>15仲伟先( 1947 ∽ 2007 )</h3><h3>16刘 沂15896329921</h3><h3>17胡中华( 1948 ∽2011.3)</h3><h3>18赵军兵13951450689</h3><h3>19赵爱珍13812183415</h3><h3>20周连成18061367803</h3><h3>21倪前梅15850959016</h3><h3>22白文广13805183388</h3><h3>23储文国15152358125</h3><h3>24任珍美15151170082</h3><h3>25王翠兰18762025380</h3><h3>26翁正太13773970537</h3><h3>27柏玉珍15312323399</h3><h3>28葛守高15365464689</h3><h3>29孙国成18912186013</h3><h3>30王乃友13905248396</h3><h3>31张士山13365161170</h3><h3>32薛业平15952360649</h3><h3>33厉法权13625163081</h3><h3>34胡维荣13681731079</h3><h3>35王树友( 1949 ∽ 2006 )</h3><h3>36吴在干13151377566</h3><h3>37杨友华13961366618</h3><h3>38王崇育18936708518</h3><h3> 0518一88819588</h3><h3>39仲维全13951290383</h3><h3>40傅怀前15312882090</h3><h3>41赵立法13382318359</h3><h3>42谢苏兵13338918959</h3><h3>43朱明达15722470278</h3><h3>44王永楼15005244509</h3><h3>朱宝君老师15150762008</h3> <h3>﹌﹌﹌﹌﹌﹌﹌﹌﹌﹌﹌﹌﹌﹌﹌﹌﹌﹌</h3> <h3> 编 后 语</h3><h3> 今年恰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同学们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并为之奋斗过、贡献过。我们毕业50周年纪念,正处在历史的节点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从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视了时代发展对人们思想、行为、生活带来的变化,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还需一代一代坚持下去。我们编印的纪念册,就是要留下历史的痕迹和同学们的印记。所选材料,实录集中有的,尽量少用,既减少重复,又兼顾衔接。内容以之后活动为主。同时,因篇幅所限,有的图片、文字没有全放进去,也请大家谅解。</h3><h3> </h3> <h3><br></h3><h3>﹌﹌﹌﹌﹌﹌﹌﹌﹌﹌﹌﹌﹌﹌﹌﹌﹌﹌</h3><h3>策 划 仲伟全 </h3><h3>主 编 王乃友 刘 沂</h3><h3>编 辑 蒋 理 仲伟全 白文广</h3><h3>摄 像 白文广</h3><h3>﹌﹌﹌﹌﹌﹌﹌﹌﹌﹌﹌﹌﹌﹌﹌﹌﹌﹌</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