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知青总群快报·新43期】专访6:听知青回忆录的编辑们讲故事(一):访回忆录编辑组组长、执行主编——虞争鸣

飘雪郑雪薇

<h3>《那些年我们正年青——抺不去的知青记忆》收集了32位知青对当年岁月的回忆,记载着他们依存的山、河、大地和惜惜相依的村民们的关系;倾吐着那段青葱岁月的酸甜苦辣,回味其中的快乐与成长;映射着他们不为艰辛,勇于担当的顽强精神,许多文章感人至深。</h3> <h3></h3><h3>接受知青总群采访回忆录编辑组任务已是10月份 ,以至没有机会参加9月22日回忆录出版座谈会,聆听编辑、作者们的感言,执行主编之一的郭利萍女士已回了北京。值时,编辑组长、执行主编虞争鸣(因公出差未能出席首发式和座谈会)发表了一篇题为《那年 那人 那些事——难忘的知青岁月》美篇,讲述了这本回忆录的审编过程和他的感受,并引起了省内外青友的关注<br></h3> <h3></h3><h3> 以上图片为虞争鸣美篇的截屏</h3><h3>云南临沧本地老三届知青郭天顺 在美篇留言中说: “正面宣传知青上山下乡的文章不多,以某一个地区知青群体采取写回忆录出书的方式纪念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指示发表50周年更是全国仅此一家,也许多少年以后,此书将会编入正史,因为知青运动作为文革的一个重要事件,所有表述均是以伤痕文学方式出现的,你们的书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成为传世之作。”</h3> <h3> 图片摄于虞争鸣手机屏幕</h3><h3>我问虞争鸣:是什么原因,群主选你任回忆录编辑组长?</h3><h3>叶锦主编回答了我的问题 ,他说:虞局受命应急时期间!原编辑组长是金职院的杨艳女士,因其在职,公务繁忙,一直没有参与编辑组工作,由我代管。5月中旬,回忆录收稿已接近尾声,就等编辑审稿、定稿了,编审组长却到不了位。此时我在群里发现虞争鸣的名字,经了解,虞争鸣退休前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副局长,分管过知青档案管理部门且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初中时就参加县文学创作培训班),当即决定由他来接任回忆录的编辑组长。</h3> <h3></h3><h3> 图片右为金华知青群群主、回忆录主编 叶锦先生</h3><h3><br></h3><h3> 虞争鸣先生简介</h3><h3>74年2月高中毕业,74年4月下乡,76年12月入伍,任排长,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教育、宣传干事等职,88年转业至市监察局、市劳动人事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任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纪检组组长、副局长等职。曾从事部队和地方宣传、新闻、秘书等文字工作多年,发表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通讯、论文、摄影作品等百余篇。现已退休,目前在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任副秘书长。</h3><h3><br></h3> <h3></h3><h3> 虞争鸣近照</h3><h3>虞争鸣说,5月21日我第一次参加编辑组会议,会后我花了几乎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粗粗看完这本(158页的打印本)回忆录后,虽同为知青,但仍受到极大的震撼,以至数次泪眼朦胧……</h3> <h3>采访中,虞争鸣说:《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抺不去的知青记忆》说出了一段真实的故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不可磨灭的历史片断,更是我们知青的青春记忆,不是想抹就能抹掉的。追忆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真实还原那段历史,是留给后人的财富,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h3><h3>我想起本回忆录(代序)作者黄怒波先生所写的一段话,“这是一代人留给历史的资产,留给民族的祝福,留给儿孙们的传奇,也是对自己的品味:我们,没有被这个时代拉下。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大地之子。”</h3> <h3>虞争鸣接看说:看了这批回忆录,给我留下两个深刻印象。一是许多作者虽然在农村生活艰难,甚至不堪回首,但字里行间仍透出满满的正能量。</h3> <h3> 虞争鸣在编审会上发言</h3><h3>《青葱岁月难忘,理想依然年轻》的作者杨艳也许是目前唯一在位的仍忙得满天飞的领导了。她是1976年下乡的,下乡的缘由仅仅是因为语文老师说她文章写得好,需要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锻练,体验生活。于是,这位财政局局长的千金就义无反顾地当农民去了。看了她的红色曰记,当年真是思想激进,且激情满满!农村艰苦的生活她都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练,即便是因父亲受到冲击,政治上遭到莫名歧视,仍不气馁。正如她写道:记忆触摸到的知青生活,是印在脑海中的火热,留在心底里的感恩,刻在骨子里的坚强。因此,她成了法学博士、二级教授,现任金华职业学院副院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和怀卡托学院院长。直至今日,她的理想仍然年轻,激情仍在燃烧。因此我建议排在首篇,并强调了一些工作成果和成长经历,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她的经历也是许多知青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真实写照。</h3> <h3>比如,《知青往事一二三》的作者廖永革,原也是个娇弱的乖乖女,下乡时因不会烧饭,一天吃三顿粥。双抢时让她送个茶水,却气力不支打翻了,难过的哇哇哭。通过几年的锻练,23岁就担任了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妇联副主任。在正处级岗位上退休。</h3> <h3></h3><h3> 廖永革在回忆录出版座谈会上发言</h3><h3>《知青生活片断》的作者冯根胜是个读报迷,中学时就自费订报,到农村也是每天找报看。退休前,他是金华日报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并曾当选为中国工会十六大代表。</h3> <h3></h3><h3> 冯根胜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代表会上</h3><h3>《挑担的故事》作者张适秋,下乡后扎扎实实从挑担学起,以后什么农活都不在话下,一年用断三把锄头。回城后不改劳动本色,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曾任金华电业局党委书记,真正重担在肩了!</h3><h3>我在张适秋回忆录看到这么一段话“坚韧而务实,乐观而自强。苦不苦?实在苦;乐不乐?苦中有乐!可以说我是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人,熬其筋⻣,磨练意志,终身受益。”</h3><h3>在这本回忆录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h3> <h3></h3><h3>在谈到《历经磨难终有益》的作者程肇荣,虞争鸣说,他是1964年金华首批下乡的2000余名知青者之一,在农村整整待了15年,为了生存,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几次差点丢了性命,左手一节食指也被脱粒机碾成肉酱。犁耙耕耖,样样农活都拿得起来,是个十足的正劳力!他的知青经历确实是磨难重重,有许多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我为他的正直、顽强和坚韧而感动,也肯定他今后的人生会不凡的。事后我查了资料,正像他说的“乡居十五载,胜读百年书”,如今他虽已74岁了,发不白,眼不花,他的书画、篆刻颇有名气,也是《老金华的记忆,老童戏》一书的作者。</h3> <h3>虞争鸣特别说到两篇长文,一篇是编辑组成员周复明的《我的知青年代》。周复明是金华知<br></h3><h3>青五十周年大联欢晚会串台词的作者,可见其文字功底深厚。他的回忆录不但非常耐看,我还特别佩服他的记忆,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村里有多少户,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及大队领导,民兵连长、副连长姓甚名谁,是几队的,干活的地方是什么山什么坡什么畈什么塘等都记得一清二楚。并且他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比如拔秧、插秧、割稻、晒谷、掰栏粪等农活的描述简直像教科书一般。我们同在编辑组,我向他建议,鉴于回忆录的阅读对象,对农村的一般情况和农活的描写不宜过多过细。他自己已改了三稿,总感到下不了手,篇幅缩的不多。于是,我自诩旁观者清,便大刀阔斧把这类情节砍了三分之一。但事后我看了原稿,又觉得若不是篇幅限制,这些内容看看也蛮有意思的。</h3> <h3></h3><h3> </h3><h3>另一篇是郭利萍的《上山下乡,一段珍藏在心底的青春岁月》。因篇幅也比较长,拟精炼一些,结果我发现,这篇回忆录结构严谨,文笔老辣,立意也比旁人高,我看了几遍,竟感无从下手。我估计遇上高人了,后来一了解,果真!作者竟然是堂堂的国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副编审、主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差点班门弄斧了!于是……于是最后出书前关键的统审重任就落到了她的身上</h3> <h3></h3><h3> 郭利萍在知青联欢会上与青友合影</h3><h3>还有一个印象是真实。一是描述的画面真实。《知青生活二三事》的作者周伟良(他是知青群多才多艺的青友,也是网名为阿亮的群红)回忆道,“掰栏粪是最脏的农活,掰过一次粪,再怎么洗,让人恶心的臭味仍几天去不掉。隆冬季节,寒风刺骨,当一担冒着热气的猪粪过来,却是连忙把双手插入其中,先用以取暖。”他的描述让我这曾经的知青立即进入了当年的画面,真是一模一样,就如自己当年情景的重复,当冻的发红的双手插进直冒热气的猪粪时都不想再拨出来呀!</h3> <h3>  二是说的大实话。因文化程度,工作经历的不同,这批回忆录中有半数以上的文章的文字水平较低,有的似流水帐,有的上下不连贯,有的叙述不清表达不明,有的错别字众多,还有的通篇都是逗号就最后一个句号。我为之犯难。还是“大编”王基高点醒了我,既然是知青的作品,就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能看懂就行了。确实,这部分回忆录虽文字功底差些,但内容真实,情感真实,只要你能认真去看他三五遍,肯定能发现闪光点。</h3> <h3></h3><h3> 编辑组在审编会上</h3><h3>如宋秉宏因家庭成分不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活更显艰难,再怎么表现也不能入团入党。但他还是积极表现,工分底分从4.5分直到10分。8年间有5年被评为“五好社员”。他每次都向父母报喜,因为五好社员也是“员”,家里也有“员”了,全家为之开心!于是,我把他的回忆录标题改成《我是五年的“五好社员”》,再在文字上作了简单修改,感觉还是一篇非常有特色的回忆录!宋秉宏参加工作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得到过国家领导人接见。</h3> <h3></h3><h3> 宋秉宏在回忆录发行座谈会上发言</h3><h3>说到这,虞争鸣先生动情的说:当年农村生活的艰辛不是现在的人能够想象的,至今许多人回忆起来还稀嘘不已,但我们无愧于那个年代!其实,知青上山下乡当时对国家、家庭、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特别是知青本人,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平心而论,几乎每个在农村真心待过的知青都会有不堪回首的往事。比如我自己由于在农村饥一顿饱一顿,冷热随意,因此落下了严重的胃病,以至后来手术切除。《难以忘却的故事》的作者王哲平说,在农村虽然生活艰苦,却使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学会了坚强与隐忍,也学会了感恩与宽容。</h3><h3>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知青的岁月是一壶酒,在田野里酿造,磨难中发酵。饮下这壶酒,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走不了的道。知青的岁月更是一壶茶,在记忆中摘采,在时光中冲泡。喝了这盏茶,头脑永远明白,神志永远清醒!</h3><h3><br></h3><h3><br></h3> <h3> 回忆录出版座谈会全景</h3><h3>最后虞争鸣说“回忆录虽然出版了,但还是留有遗憾,由于参与面和时间的关系,很多感动的人和事未能入册,很是可惜。”听了他的话,我也有同感,回忆录的出资人梅玲女士就是典型一例。</h3> <h3>  虞争鸣和叶锦交流回忆录出版感受</h3><h3>梅玲是一位能吃苦、敢担当、满满爱心的好女人!她14岁下乡,什么脏活累活认真学抢着干,底分成了全村妇女最高分7分,挑担200斤不在话下,干的是男人的活。回城后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经营自己的企业后不忘回报社会,在得知建筑公司4位民工子女就学每人需交择校费4000元时,她二话没说就为他们交上16000;这次得知知青回忆录出版经费筹集有困难时,她定向资助2万元,解决了回忆录的出版费用</h3> <h3> 山花烂漫中的梅玲</h3><h3>当有青友向她表示感谢时,她说:应该感谢全体知青朋友,是他们让我有了感恩的平台!</h3><h3>梅玲:你虽未在回忆录中留言,但金华知青记着您!感谢您!!!</h3><h3><br></h3><h3><br></h3><h3>访谈(一)完</h3><h3>访谈(二)待续</h3><h3><br></h3><h3>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知青总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