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日本游记之四:我见识到的国宝武士刀

费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超越师傅的徒弟</font></h1><h3> 在东京,参观国立博物馆时,赶上了武士刀的专题展。展品不少,占据了半层楼的展厅。据说,光是国宝级的展品就有几十件。此外,还有很多是文化财产级的。在所有展览中,这个最火。来日本后,我们多次见到过排队,但主要是在一些有名的餐馆门外。这次,算是亲身体验到了。绝大多数人都静悄悄地排着;也有急性子,越过排队的人群直接走过去。但这些人都不好意思往展品跟前凑,只在别人后脑勺后面踮踮脚尖。</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东京国立博物馆之一</font></h3> <h3> 武士刀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是寒光闪闪,没有一丝的锈迹。武士刀成型于平安时期,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的兵器,就是几百年前的刀剑,放到现在,也不会这么亮。这说明,当时日本的冶炼技术,已经超越了中国。</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墓</font></h3> <h3> 应该承认,大和民族是一个擅长学习的民族。唐朝时,他们不断向中国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方方面面;还把鉴真这样的高僧请到日本,弘扬佛法。但是,到了唐朝的后期,日本就不再千里迢迢往中国派遣唐使了。理由是:中国唐朝该学的东西,他们已经学得差不多了。</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成川美术馆里展出的一副日本画:大雁塔</font></h3> <h3> 有一次,在京都车站,我们去找拉面小路,不知道怎么走。问路时,一个已经出站的小哥又返回车站,热情地把我们领到了电梯口。在和他的交流中才知道,日语中“拉面”的发音,原来和我们一模一样。可见,这味道很好吃的日本拉面,一定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说到保持传统,日本人比我们执着。比如,唐朝中国人喝的茶,是茶粉;日本人现在喝的抹茶,仍是茶叶研磨的粉末;唐朝没椅子,中国人席地而坐;日本人吃和餐,仍然跪坐在榻榻米上。唐朝人吃饭,都是分餐制;日本料理也保持了这种传统,分餐至今。如果说世界上仍有城市像中国的唐朝长安,那么这个城市一定不是今天的西安,而是日本的京都。</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京都一处街景</font></h3> <h3>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一个日本佛像雕刻大师的作品展。遗憾的是,因为展厅不能拍照,我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印象中,这几位大师是师徒关系,集中在镰仓时代,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南宋时期。他们雕刻的木质佛像,保存得都非常完好。给我印象深的,有两条:一是和中国同时期的佛像相比,他们的作品人体比例更接近正常人;二是佛像衣袂飘飘,更有质感。京都国立博物馆对面,就是著名景点三十三间房。在这里,看到的佛像更让人感到惊奇。这里展出的国宝金刚像,干脆就是个准肌肉男。从雕刻时期看,应该相当于中国的元朝吧。</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大阪天王寺里的金刚像。原雕塑在京都三十三间房内。</font></h3> <h3> 说到这儿,也就顺便说说日本人的个儿头。从三十三间房里的佛像上,其实是可以看出些端倪的。比如,平安时期,佛像的个头都在一米五五以下;到了镰仓时期,就长到了一米六上下。其中,金刚的个头最高,有一米六八。佛像的身高,应该不会比普通人低。据考证,从绳文时代到弥生时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都没有太大起伏,稳定在一米五八左右,之后还有上涨趋势,一度达到了一米六二。然而,在江户时期,日本人身高迅速落到了历史最低点,据从古代墓穴中发掘的人类大腿骨推断,江户时期男性平均身高为一米五五到一米五八;女性只有一米四五左右。与明朝万历皇帝老爹同岁的丰臣秀吉,身高其实只有一米四四。再往后,德川家庭历代将军的身高,都在一米五一到一米五九之间;只有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达到过一米六。但是现在,日本的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同龄人。数据显示:中国男性30至39岁组低于日本人0.69厘米,18至29岁组比日本人低1.04厘米;7至22岁所有年龄组男生的身高均低于日本男生,平均低1.96厘米,其中7至14岁低2.28厘米。在青少年中,我国女性身高也开始出现低于日本人的趋势。</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东京增上寺内的德川家庙</font></h3> <h3> 在上个世纪,日本国民身高增长了12厘米,其中1948年至1997年增长了7厘米。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日本战后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状况。</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允许拍照的一把太刀</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武士刀里的工匠精神</font></h1><h3> 博物馆里,参观武士刀展的,还是以年轻人居多。不可思议的是,姑娘比小伙子还要多。他们看得津津有味,看来是能看出很多门道。不像我们,匆匆扫描下来,只能按形状,分辨出太刀、打刀、胁差和短刀这几种。打刀与太刀最明显的不同,在于佩戴方式上。太刀是使用挂环佩戴在腰带下,刀刃向下。打刀则是斜插于腰带上,刀刃向上。太刀用于马上;打刀用于马下。武士出门,都带两把刀:一把打刀,一把胁差。当然,胁差也是短刀。</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太刀</font></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打刀</font></h3></h3> <h3> 我们参观的武士刀,都是手工制作的。回来做功课才知道,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日本仍然有一批靠手工制作武士刀吃饭的匠人存在。一把武士刀,就足以看出日本人的工匠精神。这里,就鹦鹉学舌,说说武士刀的手工制作流程吧。</h3><h3> 首先,精选的铁砂要在一千度左右的低温炉子炼出称为“玉钢”的粗钢来。这个过程是三天三夜,十个工匠要不休不眠。师傅要不借助任何工具,就凭两只耳朵听炉火的声音。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炼不出玉钢。即使没有任何问题,封炉之后,取出玉钢才能确定,它究竟能打武士刀,还是仅仅可以制作吃饭用的刀叉。能够打造武士刀的成品玉钢,价钱是普通钢的五十倍。</h3><h3><br></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传统的玉钢炉</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炼成的玉钢</h3></h3> <h3> 冶炼工匠选出的成品,要送到数百公里外的樱山。这里的月山家族,打造武士刀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玉钢到了月山匠人的手上,还要再次挑选。匠人能根据小钢外缘的碳化程度,判断玉钢的成色。接下来,师傅会用纸包住选出的玉钢块,给上面浇上水,撒上薄薄一层粘土和灰烬,以防钢块氧化。重新加热到一千三百度,他们就可以将许多的小钢块打成一块。打的时候,动作得快。因为温度一旦下降,钢块就无法合二为一了。锻打的过程,也会去除杂质。成品的重量,就只有原来钢块的一半。刀胚成形,还要不断地折叠、锻打。钢够硬,但是容易折断;铁较柔,却又不够锋利 。武士刀要的就是钢与铁这两种金属的精妙融合。这个环节,很像蒸馒头过程中的揉面。最后,每一厘米厚的钢,要有五千层之多。这些层次所形成的纹理,被称为“地肌”。整个锻造阶段,需要三个人工作整整三个月。</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烧红的钢要这样一层层折叠</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描绘“刀纹”</font></h3></h3> <h3> 完成锻打之后,匠人还要根据秘方混合粘土和木炭粉,涂在刀面上。描绘这条叫作“刀纹”的隔绝线,也是一种艺术。这条线可以让刀变得独一无二。在硬化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保护刀刃的各个部位。此后,匠人要把刀身插入炉火之中,保持八百度的温度。这个环节同样很重要,因为温度过高,钢会断裂;温度过低,又达不到应有的硬度。炉火的温度,匠人只能根据火苗的颜色来判断,同样不借助工具。当刀身烧到火红的时候,匠人拔出刀身,放进冷水中淬火。这时候,覆盖着薄粘土的部位就会急速降温,然后变得十分坚硬,这就是刀刃部分;刀的主体部分则会因为覆盖的粘土比较厚,降温较慢,保有较大的柔韧性。我们见到的武士刀都是弯曲的,其实,锻制过程它一直是直的。直到放进水里冷却时,刀的结构发生变化,它才会弯曲。</h3> <h3> 接下来,要对刀进行粗抛光。匠人要在磨刀石把刀磨光,在此过程中,也顺便检查刀的锻制是否存在暇疵。磨出来的武士刀已经寒光闪闪了,但它还得经过最后一道程序:由专业的抛光师傅进行抛光。<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不同的抛光石</font></h3></h3> <h3> 最好的抛光师傅是住在东京的。在他们的手里,不同的武士刀必须用不同的磨刀石来抛光。<h3> 说到这儿,实在是感慨日本人对器皿的偏执。在奈良酒店,吃了顿和式早餐。七道食物,涉及十八种食材。尽管每样东西都只有一点点,但瓶瓶罐罐可上了一堆。在京都吃怀石料理,那杯盘就更讲究了。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次,大阪的朋友晚上请吃饭,给我点了清酒。喝啤酒,还是喝清酒、烧酒,当然有必要选择一下;但是用什么杯子,不需要选吧?当然,喝清酒不会用啤酒杯的。可是,没想到,服务员端来了一个挺大的方筐,里面装的全是各种颜色、形状的酒壶、酒杯。也就是说,喝清酒之前,我们不仅要选择酒杯,还要选择酒壶呢。</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一只吃饭时我们自己挑选的清酒杯</font></h3></h3> <h3> 言归正传。话说抛光师傅的抛光石,有的一块要几千美金。因为他们的不同,武士刀才有了不同的流派。在根据刀的质地选择最合适的抛光石之后,师傅开始了长达十天的抛光过程。这之后,还需要用最小的抛光石、只有一粒米大小的地灵砥再磨。这是一个更需要全神贯注的环节。即使最好的师傅,一不小心也会划伤自己的手。最后,师傅还要将刀刃磨白,露出软硬两种钢交汇的那道线。到了磨刀尖的时候,就简直比女人化妆还要精细得多。<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磨刀尖</font></h3></h3> <h3> 一把这样手工打造的武士刀,可以卖到五万美金。对于匠人来说,钱都是次要的。他们更看重的,是荣誉。</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一号国宝“童子切安纲”</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源赖光用过的那把刀</font></h1><h3> 手游上有个名叫源赖光的人物,女性,大乳,身高一米七五,是一名职业军人。她统领着手下四天王,降妖除怪,持续保卫着京都的安宁。可是,虽为冷彻的武人,她又是个大美女;而且,这个被称为“奶光”、“金妈”的人,还是母爱的化身。为了儿子,她“可以与世界为敌”。</h3><h3><br></h3> <h3> 历史上,源赖光确有其人。不过,是个大老爷们。</h3><h3> 源赖光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员大将,和中国北宋的名相寇准是同时代的人。源赖光出身于贵族家族,父亲是大将军,母亲也出生于名门。二十来岁的时候,源赖光被父亲推荐到一个大臣手下做事。因勇武擅战,当了禁军统领,负责守卫皇宫。源赖光有把太刀,出自著名刀匠大原安纲之手。他手下确实有四员大将,号称“赖光四天王”,都很有名。</h3><h3> 传说有个叫酒吞童子的家伙,是个鬼怪首领。这厮在丹波大江山修筑铁皇宫,率众鬼大肆作乱,常于夜间潜入京城的贵族府邸偷窃珠宝钱财。日本人的刺身,不过是海鲜及鲜牛肉;而酒吞童子却喜欢吃人肉,而且只吃少女的。他常常化作英俊少年,专门勾引附近贵族家的公主。他这样的爱好,当然很快就震惊了整个京都。</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源赖光</font></h3> <h3> 这时候,又一位大臣家的女儿失踪了。大臣请来最权威的阴阳师占卜,给出的答案又一次指向了大江山的酒吞童子一伙。</h3><h3> 当时的天皇,名字像麻将,叫“一条”。一条天皇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命令源赖光与其麾下四天王等人,去讨伐酒吞童子等鬼怪。</h3><h3><br></h3> <h3> 在出发前,源赖光一行六人去了三处神社,祈求神助。途中,有上千名武者赶来要求相助,被源赖光回绝。他害怕人太多,动静一大,倒是把酒吞童子吓跑了。</h3><h3> 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开满了樱花的山脚,遇到了三位老人。老人送给他们两样宝物:鬼毒酒和星兜。老人说,但凡是鬼,都喜欢酒。它对人来说是妙药,而对鬼来说就是猛毒了。指点他们鬼所在的地方之后,三个老人就消失了。原来,他们就是那三个神社供奉的神灵。</h3><h3><br></h3> <h3> 来到鬼怪的住处,鬼怪们对不速之客十分怀疑。这时候,像杨子荣在威虎山掏出联络图一样,源赖光献上了神仙老头送他礼物:鬼毒酒!</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剧照</font></h3> <h3> 说到这儿,就忍不住想说说日本的居酒屋。一到东京,我们第一顿饭,就是在酒店楼下的一间啤酒屋里吃的。居酒屋里人不少,尽是些年轻人。喝饱喝足之后,我们出来,冒着毛毛雨,在周围走了几条街。这才发现,新宿这一带居酒屋简直遍地都是,生意还都挺好。京都、大阪也一样,一到晚上,居酒屋都是人头攒动。可是,不管是居酒屋里,还是大街上,我们都没见到过喝得酩酊大醉的人。大阪的朋友小孙跟我们说过一件事:他有个朋友,是位中国留学生。有一回,小孙有事儿找他,哥们儿却突然失联。手机再打通,这哥们儿交待,一周前,他喝多了,站在大街上尿了一泡。没想到,为这点事儿,他被抓起来,关了整整一周。这情形,和中国的酒驾处罚相类似了。撒泡野尿,怎么就正好被警察看见呢?我想,应该还是被人举报了吧。这种行为,在日本一定非常遭人痛恨。可见,神灵对鬼毒酒的解释没错。喝酒不过量,对人来说,就是妙药;如果过量,就是毒药,人就要变成鬼了。</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我们在东京新宿酒店楼下的啤酒屋</font></h3> <h3> 就像座山雕见了联络图一样,酒吞童子及其手下鬼怪们个个两眼放光,完全不能拒绝美酒的诱惑。源赖光一行人受到了盛情款待,甚至被迫吃下了人肉刺身。等鬼怪们酒劲儿发作、呼呼大睡之际,源赖光潜入酒吞童子的房间里。酒宴上的美男子酒吞童子,此时已经现出了原形。原来,这厮有三米多长的身子,火红的头发,头上还生有两只大角。其实,喝酒后显出原形的,何止这样一个魔鬼呢!</h3> <h3> 酒吞童子毕竟是鬼怪中的能者,在赖光拔刀的瞬间突然醒来。无奈,在神酒的药力下,他已经无法动弹。源赖光手起刀落,酒吞童子的头颅被他的安纲刀斩断。可能像有的人杀鸡一样,血流了一碗,鸡却不见死,还在拼命奔逃。这酒吞童子人是死了,头颅却不死,飞舞在空中向赖光袭来。这时,神灵送的另一件宝物派上了用场。源赖光用了星兜,得以脱险。此时,酒吞童子手下的鬼怪们也被赖光四天王等人一一解决。当然,还没有变成刺身的少女们也获得了解救。英雄们回到了京都,受到了天皇的重赏。</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足利义满作为别墅修建的金阁寺</font></h3> <h3> 源赖光的那把太刀也因斩下酒吞童子头颅而闻名,被改名为“童子切安纲”。在室町时代,此刀就被列为“天下五剑”之首。真实的源赖光活了七十三岁,在当时,绝对是长寿之人了。他这把刀,据说可以把六名重罪之人一刀劈死,是日本史上最强的刀。室町时代,这把刀为足利将军家收藏。把玩过这把刀的人,一定有那位传说中一再被一休小和尚戏弄的足利义持将军。再往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风云大佬,都曾收藏过这把刀。小个子丰臣秀吉简直就是个刀迷,我们看到的展品中,就有他收藏的一张很长的百刀图。丰臣秀吉死后,“童子切安纲”落到了德川家康手上。德川家族仍然代代相传。二战结束后,这把刀作为日本国宝级文物第一号,被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里。</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本能寺内的信长公庙</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大阪天守阁旁的丰臣秀吉像</font></h3> <h3> 这把“童子切安纲”,我敢肯定,绝对亲眼看到了。只可惜,当时并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踮着脚尖,从别人脑勺后面扫了两眼。这行为,是不是有点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了?</h3><h3></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东京国立博物馆一角</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