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忙”、“盲”、“茫”这仨字如果仅从读音上看,听上去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从字面上解读则有所不同。<br></h3> <h3> 现代汉语字典中对“忙”的诠释是:事情多,没得空闲;而“盲”,是,指的是看不见,对事物不能辨认;所谓“茫”,则是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的意思。</h3> <h3> 然而,在现实的工作或生活中这仨字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连,“手忙”、“眼盲”、“心茫”者,大有人在。<br> 为此,顺势思考,有感而发。</h3> <h3> 现如今,“手忙”就像一种流行病,传遍于全社会,起早摸黑、疲于应对、夜以继日、马不停蹄,问谁谁都忙忙碌碌,看谁谁都行色匆匆。<br> 可以说,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忙”的本意却是积极的、正面的,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存在感,说明了一个人正在创造价值。</h3> <h3> 手忙,才觉得时光珍贵;<br> 手忙,才觉得人生充实;<br> 手忙,生活才充满希望。<br> 倘若能为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而忙,即便苦一点、累一点,也自会甘之如饴,觉得“忙并快乐着”。</h3> <h3> 就我而言,在位时为了工作时常忙得“白加黑”、“5+2”,总觉得手里的活儿没完没了,当有人调侃地问我: “你这样要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便会反问自己“是啊,我该忙到何时了啊”。 <br> 其实,“手忙”则是我生活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如果忙得喜欢,且不肤浅,难道不应该持续下去吗?!</h3> <h3> 这些年,常去闻名遐迩的无锡灵山大佛游览,有时自行观赏,有时请个导游,几乎走遍每个角落,除耳闻一堆佛教文化知识外,并无太多的收获。<br> 每当我站在大佛脚下,俯瞰全貌时,却兀然体会到了灵山的“大气”,选址的精妙、布局的灵动,不禁连连惊叹。</h3> <h3> 多次看灵山的经历提示了我,退出画面看画,或许更能感受到其中的美。<br> 对美如此,对其他事物亦如此。</h3> <h3> 现实工作中,一些人便会觉得整天手忙脚乱,缺少创意,无法创新,其重要原因在于深陷在具体事物之中,不会转换视角看问题,不能站在高处看“全景”,是一种典型的“眼盲”现象。<br>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创新有时候就来自于视角一变,身在事中,心在事外,跳出事情本身,往往能更好地创造。<br> 切记,勿因“手忙”遮“眼盲”。</h3> <h3> 几年前,看过一篇题为《可以路“茫”,但别“心”茫》的文章,其中一段话令我至今不忘:<br> “茫”分为两种:一种是微观的,人生道路选择上的迷茫,简称“路茫”;一种是宏观的,人生价值观上的迷茫,简称“心茫”。</h3> <h3> 路可以阶段性的“茫”,而心永远都不要“茫”。<br> 所谓“茫”,即指茫然无计,对事理全无所知。我以为,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心明、心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br> 倘若“心茫”,贻误了自身不说,更为重要的是会贻误事业。</h3> <h3> 然而,现实中我们仍然会发觉有些人总是居功自傲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常常把自己看作一朵花,把别人看成豆腐渣;有些人则是过于自卑,放大缺点、缩小优点,从而自暴自弃。<br> 这些都当归于“心茫”,是极不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的。</h3> <h3> 可见,手、眼、心集于人之一身,紧密联系不可分割。<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如果一个人总是热衷于“手忙”,必然会导致“眼盲”,乃至“病”起“心茫”。<br></span> 故此,工作或生活中,一定得注重忌“手忙”、除“眼盲”、戒“心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