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宪治国,方能强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师走进西海岸"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会

夏至

<h3> 2018年11月18日,凉凉初冬,青岛西海岸初中道德与法治近二百位老师在这周末休息日带着满满热情来到了弘文学校,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理学博士李红勃专家带来的《通过宪法,走向法治》的精彩报告。我听取这场精彩报告后,对宪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足足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为此,诚心的感谢我们周老师精心组织的这场道德与法治三段引领式教学法的培训会。</h3> <h3>  这场精彩的报告,李教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做了具体讲解:(一)导论,(二)宪法是部什么法?(三)法治意味着什么?听了这三个方面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宪法的起源与发展,宪法的原则,法治的历史,法治的内涵等内容,充实了我们的法律知识,强化了我们的法治思想,这对我们能更好的把握八下的法律知识给了很好的指引。我们应该把这种法治思想与精神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中去。</h3> <h3>  在第一部分"导言"中,李教授从"我们当下的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跟我们做了探讨。在这一部分,李教授讲到在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一部宪法出台110周年的2018年,我们国家不断繁荣起来,富强起来,但在这繁荣富强的背后却存在着种种问题,李教授问一句"你对这个社会满意吗?",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我们生活在当今时代,我们充满焦虑,我们对教育,医疗,环境,政府等等充满着抱怨。环境问题,公民素质问题,政府管理能力问题等,都是我们今后必须要做出的努力。</h3> <h3>  在第二部分"宪法是一部什么法"中,李教授从古至今,从外到内,讲述了宪法的历史,宪法的原则,宪法是近代的产物,是以民主为基础的治国理政的总章。通过西方宪法与我国宪法的对比,我们了解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美国的宪法,更认识到无论古代还是现在,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不忘初心,为民治国,依宪治国!</h3> <h3> 李教授讲到了八二宪法,重点提到了它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原则,权利制约原则,依法治国原则,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八二宪法,也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现行宪法。我们老师只有深入的了解学习宪法才能给学生更精确的讲解宪法。</h3> <h3>  在第三部分"法治意味着什么",李教授跟我们探讨了法治的历史,从孔子柏拉图到古典的自然法,从古代人治国到近代法治国,以及黄炎培的问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治理国家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李教授从法律至上,良法之治,保障人权,约束公权,司法公正方面讲述了法治的内涵,特意提到司法公正,具体说明了它的含义,这对我们老师在讲解这一部分给了明确的指导。李教授还讲解了我们法治的条件是:民主法治,公民素养,司法公正,个体,社会,国家层面的内容,这正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要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法治,必须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h3> <h3>  李教授善于运用事例来讲解,在讲到我们繁荣的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时提到霸座现象,假疫苗案例,在讲到宪法约束公权力时用了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案例,在讲到法治社会人是平等的,用了美国的乞讨者不会用侮辱自己的身体人格来换得同情的案例,在讲到法治的意味时用了中国的獬豸和西方自由女神案例,这些案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们,让我们觉得法律内容也可以如此有趣味。李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这种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善用案例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道德与法治老师去学习的。把这些方法引用到我们自己的课堂上的,我们的法律课堂才不会不那么枯燥无味,我们的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法律的内容。</h3> <h3>  李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讲法,深厚渊博的知识,使得整场讲座精彩纷呈,深深吸引着老师们专注的学习,老师们听完也是意犹未尽。看,老师们都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的聆听着,生怕落下李教授说的一句话。</h3> <h3>  最后,周老师对李教授的报告做了精彩点评,还给我们明确了九年级中考的相关说明,周老师提出的三段引领式教学法在我们青岛西海岸早已落地,而这次的培训对我们这一方面的素养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感谢周老师在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道路上给予的方向指引。相信在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青西新区道德与法治的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h3> <h3>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把我们的道德与法律课堂打造成实效实用的精品课堂,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与法同行,做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