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根据“四新四大四构建”系列活动要求,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深入了解家乡灵口这一片有着深厚革命传统被无数烈士用鲜血染红的红色土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珍爱和平的情感,根据洛南县科教体局有关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要求,结合家乡地域特色、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灵口镇中心小学于11月21日组织我校五六年级64名学生通过集体旅行方式走出校园,带领学生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br></h3> <h3>活动方案</h3> <h3>本次活动申报文件</h3> <h3><br>整装待发!</h3> <h3>孩子们坐在车上唱着歌,面带笑容,迫不及待的想快点到达目的地。</h3> <h3>我们行进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h3> <h3> 王校长在纪念馆前的讲话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通过王校长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卢灵洛"县政府名字的由来.上寺店乡位于洛南县城东部,距县城59公里,东与河南灵宝市朱阳镇、卢氏县木桐乡相邻,西与灵口镇、庙台乡毗连,全乡面积87.6平方公里,境内山沟纵横,平均海拔都在800至1200米。</h3> <h3> 辅导员王建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曾经在这里指挥的李先念司令员的光荣事迹!</h3> <h3> 同学们正在文化长廊进行参观,孩子们边看边记,个个沉侵在战士们的光荣事迹中!</h3> <h3>王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读文化长廊中的《前言》。</h3> <h3> 观看戴绍斌烈士的事迹。 1946年,中原解放军北路突围主力在李先念司令员的率领下,按照毛主席与中央军委指示进入陕南,配合地方武装力量,创建以商洛地区为中心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同年8月,经中央军委及李先念和中原军区副政委任质斌批准,第四地委、行署决定,地委书记许子威在祖师庙宣布成立了卢灵洛县委、县政府。郭纶任县委书记,张威任副书记,陈韧任县长,曹志坚任副县长,霍俊亭任武装指挥长,陈振山任副指挥长。全县辖木桐沟、灵口、犁牛河、秦池、横间五区,后又在灵口成立区政府,辖上寺店、大庄、白脸河三个乡政府,分别任命傅育卿、冯春发、韩安稳为三乡乡长,荆坤山为上寺店副乡长,开始地方上的减租减息,动员群众支前和开展地方游击战争。 新政府成立不久,便遭遇了胡宗南与河南邓县、内乡、嵩县、卢氏等县保安团以及商洛清剿指挥谢辅三万余人发动的“清剿”行动。在豫鄂陕边区党委、行署和军区的统一指挥和地方游击武装的有力配合下,反“清剿”斗争取得了胜利。11月下旬,敌人又发动了二次“清剿”。二、四地委、分区遵照中央“化整为零,又善于化零为整”的指示,及时组织野战部队,牵敌于外线,配合内线反“清剿”斗争,掩护边区主力北渡黄河休整。县上的干部有的随主力北渡,有的就地化整为零,坚持斗争。中心县委领导遵照上级指示,率领洛北支队和地方游击队千余人,坚持反“清剿”斗争,掩护主力北渡,巩固革命根据地。傅育卿乡长则继续留守上寺店,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边区主力北渡后,卢灵洛形势再度恶化,敌十七师配合地方反动武装,对上寺店、庙台、丁塬、大庄、卢氏实行全面“清剿”,到处“封门堵窗”、“移民并村”,坚壁清野,对地方群众实行烧杀抢掠。在岔口、铁炉、草滩、阳阴、铁铜沟、牛蹄烧毁民房38座110余间,赶走牲畜100余头,群众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可上寺店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变得更加坚定,更加热爱党和人民军队,他们紧密配合人民解放军游击队,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在斗争中,上寺店村民苏俊华、王庭兰、孙玉印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区、乡及六团20多名干部、伤员安全转移,而第一中队指导员戴绍斌等一百多人也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牛蹄沟羊堂掩埋着的烈士忠骨,成为这场战斗的最好见证。</h3> <h3> 这位男孩在烈士肖兔娃事迹前久久不愿离去: 1946年初冬,突围进入陕南山区的中原部队战士还穿着单衣和无法上脚的烂鞋,长时间的跋山涉水使他们的脚肿裂得流血化脓。此时,解决部队过冬衣物已经上升为鼓舞战士革命斗志,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头等大事。驻扎上寺店乡的卢灵洛游击大队的领导经过了解,把编草鞋的任务交给了肖兔娃等人。 肖兔娃出生于洛南县上寺店乡牛蹄沟,自小学得一手编草鞋的手艺。中原部队突围到达陕南后,饱受压迫之苦的他毅然报名参军,并被编入第四军分区所属的卢灵洛游击大队第一中队。在战斗中,他十分勇敢,对组织分配的任务也从不含糊。可这次,听说让自己编草鞋,他很不高兴,噘着嘴巴站起来说:“指导员,我的身世你是知道的,六岁时父亲因还不起债被地主毒打致死,好不容易熬到今天,拿上了枪杆子,我就想多杀敌人为父亲报仇。可如今要编草鞋,咋报仇呀?”指导员语重心长地劝他说:“眼下正是大家行军打仗、建设根据地的关键时间,怎么能光着脚冲锋陷阵呢?”肖兔娃寻思了半天,终于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任务。 编草鞋需要稻草、破布、烂麻和葛条,而多年生的葛条最佳,可它们大都生长在石崖峭壁和灌木丛中,有的还像长蛇似地死死缠在树杆上。接到任务后,肖兔娃带着7名战士早出晚归,历尽千辛万苦把一根根葛条采集回来。一次,他背着上百斤的葛条从悬崖边经过时被绊倒,滚到了一丈多高的山崖下,幸得一棵大树挡住,虽全身多处挂伤,但侥幸捡回一条性命。草草包扎后,第二天他又和大家继续上山抽葛条。经过多日的努力,总算备齐了各种材料,可气温突变,雪花飞扬,河水开始上冻。为抢时间完成任务,他带领战友不分昼夜,冒着严寒,破冰堵水泡葛条。每次堵水,他总是第一个下水,一站就是半晌,出水时被冻得嘴唇发青,浑身颤抖。在接下来的20多天时间里,他们饿了啃冷馍,渴了喝冷水,通宵达旦地做成了300多双结实耐穿的草鞋。 鞋是编好了,可怎样才能送到战士们的手中?为了将这批支前物资安全送达前线,上寺店乡乡长傅育卿组织人员做成十几副担子,亲自带队运送。肖兔娃也带了一队战士随队护送。队伍行至犁起沟时,密林中突然窜出一支反动武装,肖兔娃带着战士立即投入战斗。他抱着机枪,隐蔽在树丛里,一阵扫射后,面前的敌人一个个滚下山坡。他趁势大喊:“同志们,冲呀,敌人被我们打败了。”可就在这时,一粒子弹从他的胸膛穿过,鲜血染红了周围的树丛,年仅十九岁的肖兔娃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山林里。</h3> <h3>革命战士曾经同敌人战斗的战壕</h3> <h3>孩子们感受在战壕中艰难的行走!</h3> <h3> 站在上面,眺望远方,感觉这一切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是啊,我们经过努力登上了革命烈士曾经战斗过的炮楼,看着属于自己努力成果的与众不同的风景,于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希望能去往更远的地方。</h3> <h3>炮楼中的战壕</h3> <h3>孩子们争先恐后的钻入炮楼,了解解放军战士当时与敌人顽强斗争的地方</h3> <h3>学生们谈参观感受:</h3> <h3> 储萌萌同学讲到自己的参观感受: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仿佛看到了人民解放军战士曾经同敌人战斗的画面,我知道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祖国!</h3> <h3>参观烈士纪念馆使我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同时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铭刻在我心中。</h3> <h3>纪念馆前合影留念</h3> <h3>吃过午饭之后,有些同学已经在整理自己的参观心得了,看孩子们写得多么认真!</h3> <h3>李佳怡老师为东风初小一二年级学生送教的一节美术课——《聪明的小狐狸》</h3> <h3>姐姐来教你!</h3> <h3>我的小狐狸</h3> <h3>我的火狐狸</h3> <h3>孩子们带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李嘉怡老师合影留念!</h3> <h3>郝军会老师为东风初小一二年级学生送教的一节音乐课——《国旗国旗真美丽》。</h3> <h3>老师正在给孩子叫乐理知识!</h3> <h3>唱的真棒,奖你一面小红旗!</h3> <h3> 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小男孩,班里的其他学生都唱了并得到了小红旗,他胆小不敢唱,在郝老师的鼓励下,他终于敢张口跟着琴声唱了,并且越唱声音越大,最后他也得到了一面小红旗。这句话印证了我曾经看过的一句话:鼓励是一股清泉,激活前进的动力。鼓励是一抹阳光,吹散迷惘的乌云。</h3> <h3> 郝老师告诉孩子们现在要努力学习,争取以后长大了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去观看场面壮大的升国旗仪式。</h3> <h3> 郝老师和孩子们一边挥舞着国旗,一边唱着《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结束了这节课。</h3> <h3>老师正在给孩子们戴上跳筷子舞的头饰!</h3> <h3>正在为孩子跳筷子舞!</h3> <h3>小演员们和初小的学生合影留念!</h3> <h3> 王亚军校长正在给东风小学的学生发放学习用品,并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h3> <h3>曾经在”卢灵洛“县政府人员照片</h3> <h3>年轻时的李先念司令</h3> <h3> 李先念1909年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共黄安县高桥区委书记、陂安南县委书记、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1年后,他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33团政委、第十一师政委、红三十军政委等职,是中共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高级领导人。1935年,李先念率部队参加长征;后参加西路军,西路军失败后,李先念率领西路军余部的左支队1000多人历尽艰险,于1937年4月底到达新疆东大门星星峡,抗战开始后返回延安。此后,李先念历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中原军区司令员等职;并在解放战争后期(刘邓挺进大别山后),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在中原地区进行军事和政治领导工作。<br></h3> <h3>解放后的李先念司令</h3> <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先念出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于1950年当选首任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即省长)。在湖北工作期间,李先念还曾兼任中共武汉市委书记、市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自1954年到1980年间,李先念一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期间曾先后兼任过财政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历经周恩来、华国锋两任国务院总理。在“文革”中,他成为周恩来在主持经济工作方面的主要助手。期间中国经济徘徊不前。自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后,李先念一直是中共最高领导机构的成员之一。在文革结束后,李先念在中共第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重新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的职务。李先念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当选时为74岁,成为继毛泽东、刘少奇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国家主席。在任职期间,他曾在1985年7月22日至31日访问美国。这是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到访美国。</h3> <h3>学生们的感受心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