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8)”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培下乡暨第三期“名师讲堂”沁源北片区(王和、 王陶)活动纪实

⊙∀⊙!

<h3> 为确保国培送教下乡活动顺利开展,从而进一步发挥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关要求。根据省、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沁源县作为国培项目县,王和镇中心学校又被定为北片区的乡镇一级学校。因此,根据县教科局文件精神和活动要求的安排,我中心学校窦主任牵头组织,精心安排,项目学校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2018年11月21日在王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县“送培下乡”活动。</h3><h3><br></h3><h3><br></h3> <h3><b>活动目的:</b></h3><h3> 以“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为载体,以我县“名师讲堂”为平台,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以“聚焦主页、增效课堂”为基准,为深化课程改革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课、互动研讨,从而提高促进我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优质教师资源,有效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和幅射作用;通过现场观摩、当堂点评、课例研磨等教学活动,突出典型,以点带面,提高我们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水平,从而全面提升我中心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建立骨干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长效活动机制。</h3><h3><br></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风采展示</font></b></h1> <h3>   冬日暖阳,希冀无限。由县教科局组织的2018年送培下乡活动在来自各县区的八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拉开了序幕,各个学校的业务领导、各学科教师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u>语文组</u></font></b></h1> <h3>  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伯牙绝弦》,在李玲丽老师的真情演绎,拔响了全体听课师生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h3><h3> 走进李老师的课堂,仿佛听到了伯牙优美的琴声,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离去喟然长叹的神情。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难求的那种渴望、失落得心境。李老师的课,之所以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与教师对文本的挖掘、领悟得深入、透彻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师巧设情境,精心构建教程的结果。</h3> <h3>  王彦芳老师紧紧围绕“爱” 这一主线来执教《卡罗那》这一课时, 从优美语句入手,紧扣主题引出母爱的珍贵,转折到卡罗纳这位失去母亲的可怜孩子身上。本堂课,教师重点从老师、同学们、我和“我的母亲”四个人物对卡罗纳给予的爱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安慰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并让学生联系生活感恩别人对自己的温暖安慰。</h3><h3><br></h3> <h3> 《学会看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情深。而宋凯老师的这堂课,让人感触颇深。</h3><h3> 首先,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抓住“残忍”这个词来俯视全文,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感受母亲别样的浓浓的爱子深情。其次,课堂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母亲的情感,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穿插在了交流情感体验中。即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吃透课文,更激发了学生的个体思维,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h3> <h3>  《慈母情深》是梁晓声小说《母亲》里的一片段,是一篇歌颂母亲的美文。耿秀莲老师执教的这堂课给我们留下总的印象是:这节课上出了语文味。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真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u>数学组</u></font></b></h1> <h3> 王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样让人感受很深。整节课来说,王老师很重视学生的自主动手探究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去割补平行四边形,再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王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非常优秀,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ー步步学到新知识,获得成长。</h3> <h3>   韩冠丽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韩老师这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并能渗透德育教育,整堂课取得了相应的效果。</h3> <h3>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张秀芝老师所教学的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了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h3> <h3>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教育,韩雅敏老师为我们老师做了《弘扬师德 铸就师魂》的专题讲座。韩老师从什么是“师德”讲起,又从师德红线、责任、礼仪、师爱、师能等几个方面培训大家如何践行师德,理论深入浅出,事例生动形象,激发了老师们的职业激情,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的职业道德水平。<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font></b></h1> <h3>  在聆听了专家讲座,观摩了几堂名师示范课后,进入了本次培训的 "研课、磨课"环节。全体学员到各班的分会场,分班分组进行研课,磨课,把存在的缺点和亮点进行了集体研讨,老师们认真地倾听并及时做笔记。</h3> <h3>  通过议课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授课老师的课前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案、课件,做到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思路清晰。尤其是她们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在教学的互动环节中,前来听课的老师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与专家教师进行了倾心交流。<br></h3> <h3> 最后,市教育局思政科李科长在县教科局人事股韩股长和进修校王校长的陪同下,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李科长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也真心希望这次的送培下乡活动能取得预期的效果。</h3><h3><br></h3> <h3>  此次送培下乡活动,既为校际间搭建了交流的桥梁,也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又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机会,特别是给我们青年教师在教学领域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