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与不会之间

随县 李周维

<h3>  人在什么时候最有学习的冲动呢?如果我们一直能创造这样的时候,那是不是就能让所有不太愿意学习的同学,对学习充满热情呢?找到这个学习冲动的开关,意义重大。</h3><h3> 孩子们上学的第一天的情景,那是怎样一种好奇向往和憧憬?可若干年后,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这份冲动早已消失殆尽。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怎样白白流逝的呢?没有人想得起来。或许有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己就慢慢的降低了,消退了。这是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可是专门研究自律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人生成长的本能式的规律,我们是需要控制和克服的。克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消退和迷失,使其永远旺盛亢奋。</h3><h3> 除了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之外。人在什么状态下最容易产生难以抑制的学习冲动呢?我们从小孩子的学习行为入手,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你送孩子一辆小自行车。当他不知道自行车怎样骑的时候,是没有学习冲动的。当他学会了骑自行车之后,自行车也如同“敝履”被抛弃,只剩下自行车在角落里,孤独的安享晚年。那什么时候对自行车最感兴趣呢?那就是介于会与不会之间的时候。完全不会,他没有骑自行车的信心,完全会骑自行车了,对他就再也没有吸引力了,因为自行车身上的奥秘被他探索完了。废寝忘食骑自行车的时候就是在会了一点儿,又不全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大脑皮层是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因为每一次试骑都会有进步。这是学习的内驱力。有进步,看到了学会的希望,就劲头越来越足。终于跨上自行车,自我感觉风驰电掣的呼啸而过,这种成功的体验,就像飘在云端,那浑身365个毛孔,没有一个不舒畅的。后来越来越熟练,从单手脱把到双手脱把,到最后再也没有花招和进步了。骑自行车的欲望就渐渐的萎缩了。</h3><h3> 由此观之,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索的美好,每天都沉浸在探索过程中进步一点点的喜悦里。当新知的奥秘,被孩子们吃透之后。马上更换探索内容,使学习欲望与冲动始终保持在探索的亢奋状态,引领孩子一点一点的发掘知识的魅力。这样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最大程度的守护,而不至于衰落萎缩,甚至对新知充满厌恶和仇恨。毋庸置疑,孩子对新知的向往与憧憬,对未来的期待与盼望就是教育最应该引领的。</h3><h3> 齐白石说中国画的奥秘在于“似于不似”间,“太似”媚俗,“不似”欺世。我说学习的冲动介于会与不会之间。教师的引领就是会与不会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必须让这座桥梁敦实坚固壮阔,因为这座桥梁守护着孩子的求知欲,更担负着孩子成长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