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去了一个逗号

吉玉先生

<h3>  由于要参加职评,只好请假。要中断在华师的学习,还真是万分难舍。十多天来,聆听了许多高屋建瓴的理论,涉及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发展、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策略、语文教学测量与评估、基于合作的有效教学策略、信息技术课堂的创新应用等等。一个个学术大咖轮番登场,提供了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变成了饕餮,整个儿吞下去,发现脑袋都大了好几倍!加之同一间教室里坐的又都是来自湖南各高中学校的牛人,一个个牛气冲天,感觉自己受到了挤压,要压出藏在风衣下面的“小”来。这一大一小,让我成了变形金刚,大概要十天半月才能恢复原形。 当然,我还是不敢说:迈入华师与迈出华师,我已判若两人!不是因为先生教得不好,而是徒弟愚拙。 一定要说出收获的话,从语文老师的角度看,我只是把一句话去了一个逗号。 这句话原来的表述叫:教师教,学生学。 这句话现在的表述叫:教师教学生学。 这就是我对“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理解。 陈珍国先生说: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并在环境中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系列行为和过程。 三个关键词:教师、环境、学生 教师要做的是创设情境,维持动机,指导方向,评价反馈。 创设的环境要求:身心安全,能够无拘束,无顾忌,自由地提出任何问题,自由地表达。 学生要做的是自主学习,经历、体验和感悟。 在这样的一个大数据时代,获得知识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很多东西已经不待老师教,老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而过去,包括鄙人在内的很多老师,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教”,生怕人家说自己不会“教”,或者“教”不好,一常课就按自己“教”的思路走下来,把PPT翻完了,就自鸣得意:我全教完了,没听懂,是你的事!至于学生会不会“学”,“学”得怎样,几个老师心中有数? 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似乎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甚至会显得有点木讷——他不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只需要引一引,点一点。相反,学生可能很热闹,各抒己见,讨论,争辩成为常态。外人看起来,会说,这堂课很乱!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要保持一点定力。 总之,教师激情澎湃学生兴味索然,教师一言堂学生万马齐喑,这样的课堂太out啦!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三多三少:教得少,学得多;刷题少,收获多;干预少,信任多,创设情境,教学生学,让学生的学力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