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最知秋

Geyoufa

<h3>秋天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黄金季节。今年10月在静安摄影协会沈静安老师的精心策划下,以及原上海市摄影家协会领导王榕屏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街道摄影班暨摄影沙龙的摄友们在二位张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太行山摄影基地进行为期五天“太行秋景及秋晒”的摄影创作之旅。这是一次摄友们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之旅,更是一次摄友们不怕辛苦团结向上的精神充分体现的难忘之旅。</h3><h3>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纵跨京、冀、晋、豫四省、市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线。从前太行山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行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有7条挂壁公路)的公路网和青山绿水的新太行。</h3> <h3>10月10日早晨,我们一行抵达河南安阳,由于接我们的大巴安排在下午,因此大家决定去“殷墟博物院”参观。</h3> <h3>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1928年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文明。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200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大家信心满满。</h3> <h3>青铜器时代第一鼎。</h3> <h3>石龟</h3> <h3>出土青铜车马坑展厅。</h3> <h3>天宁寺</h3> <h3>河南安阳天宁寺塔,又名“文峰塔”位于天宁寺内,塔建于后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最大的特征是上大下小呈伞形,塔内有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h3> <h3>傍晚我们乘大巴抵达地处南太行山脉中的林州市石板岩乡行政中心所在地石板岩镇。</h3><h3>石板岩乡位于林州市西北部,太行大峡谷之中,海拔800米~1736米,与山西平顺县为邻,境内群山环抱,到处悬崖绝壁。被列为摄影基地及全国美术院校的写生创作基地。</h3><h3><br></h3><h3>“仙客来”是我们这次行程下榻的民宿。</h3> <h3>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写生创作。</h3><h3>这不就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h3> <h3>学生们借助秋色写生创作。</h3> <h3>这些小馒头是纯手工制作的,个体结实,咬劲十足,有高粱、胡罗卜丝、玉米、菜丝等品种敞开吃,吃口这么好的馒头在上海已经很难看到了,因此本人宁可不吃大米饭几乎顿顿主食就是小米粥加小馒头。好爽哟!哈哈!</h3> <h3>老师在休息时讲解摄影技巧</h3> <h3>我们所下榻的民宿所在地石板岩镇的全景(鸟瞰图)。</h3> <h3>今天要赶赴山西平顺县天脊山拍摄“日出”,车要开近2个小时左右。因此凌晨4点不到就起床,4点30分带上早点就出发了。</h3><h3>到达目的地时天还没亮伸手不见五指,山顶上的气温应该是不会超过5度,等走到拍摄点架好相机,手指都冻僵了……。</h3><h3><br></h3> <h3>天渐渐放亮了,当太阳开始露头时周围只听见按动快门的嚓嚓声。</h3> <h3>太阳跳出了地平线。</h3> <h3>天脊山地处太行山腹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平顺县,海拔1886米。</h3><h3>在太阳没升起时,周围的景色都处在黑暗之中,当拍摄完日出后再看周围的景色,这些山景非常美,尤其在初升太阳光的照射下简直太美了……。</h3> <h3>一丝不苟,抓住最佳拍摄时光。</h3> <h3>这里风景独好</h3> <h3>观景点栈道的木栏杆在刚升起的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耀眼的反光,于是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相机。</h3> <h3>站得高拍得“远”。</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h3> <h3>看,连山顶上的大片石头也很具特色。</h3> <h3>哇!高兴的人都“飞”了起来。</h3> <h3>多像一只趴着的千年大龟</h3> <h3>下了天脊山后,就赶往“穽底挂壁公路”。</h3><h3><br></h3><h3>穽底隧道又称“穽底挂壁公路”,公路施工始于1999年初,2000年初通车,由于存在诸多问题,于2007年再次施工2008年底最后峻工。整条挂壁公路长1500米,公路完全悬在半山腰,共有39个窗洞,窗外风景美不胜收。</h3> <h3>穽底挂壁公路观景台</h3> <h3>挂壁公路外景。</h3> <h3>隧道内具有双向车道,一路上共有39个窗洞解决了隧道内的照明问题,同时这些窗洞又可供游客观景拍照。</h3> <h3>他在拍摄“窗外”的美景。</h3> <h3>她在调整焦距拍摄远处山顶上的“睡佛”。</h3> <h3>几个朋友结伴穿带着全套装备驾着大功率的摩托车进行自驾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噢。</h3> <h3>阳光照耀下的“穽底水库”显示出一种恬静的美。</h3> <h3>我们在王榕屏老师引领下将沿着公路欣赏路边风光。</h3> <h3>蜿蜒弯曲的公路就象一条撒落在大山里的“白飘带”。</h3> <h3>秋天的太行山特别美丽,这路边和山上的植物有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交叉相映,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h3> <h3>公路从悬崖峭壁下穿过。</h3> <h3>交叉的层层山峦构成了一幅美景。</h3> <h3>金秋十月,柿子熟了像挂在树上的小“红灯笼”若人喜爱。</h3> <h3>太行“秋韵”</h3> <h3>在太行山脉中由于平地很少,太行人民就因地制宜开垦出很多小型梯田,给太行风光增色不少。</h3> <h3>公路象一条玉带环绕着山坡上的梯田穿行而过煞是好看</h3> <h3>当你站在山顶望着这蜿蜒曲折的山谷发呆时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h3> <h3>山谷的全景</h3> <h3>悬崖上的摄影爱好者</h3> <h3>太行山之行,拍摄村落、农家、秋晒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h3> <h3>坐落在山脚下的一个村落。</h3><h3><br></h3> <h3>太行山民居都是“石板房”,即房屋是用石块垒起来再用石板充当瓦盖顶的一种房屋建筑。</h3><h3>在河南林州地区,人们选好片层岩石,往岩石缘四周打进钢钎,插入铁棍,便撬起一块一丈长、三尺宽、一寸厚的石片,将石片当瓦盖房顶。这种石片因溜水快不会积水,因此房屋结构木料不易腐烂使房屋坚固耐用,一般可住二百来年。</h3><h3>在石板岩乡,村庄绝大部分是石板房组成掩映在绿树丛中。堪称河南民居一绝。</h3> <h3>10月是山楂的收获季节,这位村民摘滿两篮山楂刚从山上挑下来。</h3> <h3>村民在挑拣收摘的山楂,然后切成片,再晒成干。</h3> <h3>当下的季节每家每户都晒着玉米和山楂片,红黄相间,真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h3><h3>看这位老人家忙得不亦乐乎。</h3> <h3>老乡在翻晒山楂片。</h3> <h3>村民们办法好多吔,把石板房的屋顶也当晒场用上了。</h3><h3><br></h3> <h3>今天中午饭,在村民的家中吃原汁原味的“手檊面”。</h3><h3>手擀面顾名思义就是纯人工用手擀出来的面条,没有任何添加剂,水煮不烂,吃口硬质滑爽,盛上一碗面再加上浇头,嘿!好吃极了。</h3> <h3>为了防止飞鸟偷吃晒的玉米,村民在玉米堆的上方盖布块。</h3> <h3>把死鸟悬挂在粮食上方来阻吓活鸟偷食。据村民介绍这是太行山区一种原始的驱鸟办法。</h3> <h3>太行山农村把高粱、苞谷挂在门前,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h3> <h3>美校学生在山村写生创作。</h3> <h3>村民空闲时聊天的“凉亭”。</h3> <h3>沉思</h3> <h3>神气的大黑羊</h3> <h3>大石碾</h3> <h3>哇!我有这么多好吃的。</h3> <h3>桃花谷是一条谷中之谷,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3.5公里,海拔800~1736米,高低差近1千米。谷内奇峰突兀,峭拔雄壮,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峡谷。</h3><h3><br></h3> <h3>弯曲凹凸的几何形状给山体增添了不少美色。</h3> <h3>太行“天路”全长25公里,是连接桃花谷景区和王相岩景区的观光道路。</h3> <h3>天路沿山势而建,蜿蜒曲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似一条白色的飘带夺人眼球。</h3> <h3>悬崖上的村庄</h3> <h3>太行秋色</h3> <h3>太行平河即“南谷洞水库”位于石板岩乡北部,是太行大峡谷河流“露水河”的拦河蓄水工程,是红旗渠的补源工程。</h3><h3>太行平河四周青山叠翠,一望无垠的水面波光粼粼,如镶嵌在深山中的一面巨大宝镜。</h3> <h3>《秋摄》</h3> <h3>漫步在充滿了诗情画意的秋色中。</h3> <h3>即将离开太行山了,临行前我们又来到太行滑翔基地再次体验拍摄日出。</h3> <h3>老师在现场指导拍摄“日出”的要领。</h3> <h3>太行晨曦</h3> <h3>太行之行圆滿结束了,五天的太行金秋采风,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太行的秋色,不仅保存在照片中,而且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h3><h3>为此特别感谢静安摄协沈静安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王榕屏老师的精心安排,感谢张海文、张强华二位老师的精心指导。祝太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活一年比一年好。</h3><h3>再见了石板岩乡!再见了太行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