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1月20日,为期一天半的小学数学教材结构化“整合”课堂研训活动在湖师附小教育集团西山漾校区举行。<br> </h3> <h3> 织里实验小学褚琴琴老师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四部电影入手,选择哪一部电影播放比较好呢?一组接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二年级的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统计的意义,显得有趣而又生动。</h3> <h3> 织里实验小学吴满堂老师带来的《条形统计图》别出心栽。吴老师将教材进行整合,用“不同时间段车流量”和“学生上学交通方式”两组数据整合着来教学。吴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适切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了每一位老师。</h3> <h3> 湖师附小教育集团计一祎老师带来的《平均数》满满都是数学味道。在师生一番番对话、问答中引出了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数学从生活中来,也运用到生活中去,计老师带来孩子感受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h3> <h3>三节课后,上课老师进行了说课,谈了自己和团队在整个磨课过程中的许多思考。</h3> <h3>专家点评更是为这次活动增添了分量和深度。特级教师朱国平老师、区教研员陈国权老师、附小副校长宋健泳老师也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和建议。三节结构化整合课精彩纷呈,让每位学生都发生了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受数学之美。</h3> <h3> 第二天,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郭含姣老师带来的《认识更多的四边形》别样风趣。先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入手,认识到边和角的特点,再慢慢顺着学生的思路去认识其他的四边形特点。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加深对不同四边形的认识,在对比分析中感受每种四边形的特点。</h3> <h3>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卢洁平老师的《周长》设计新颖。整堂课由一组结构化的图形材料贯穿首尾,教学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尽显教学智慧。环环相扣,牵引着学生渐渐深入,不断生成,深刻理解掌握了周长的相关知识。</h3> <h3>紧接着,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副校长宋健泳老师带来的《周长拓展课》真是令人赞不绝口。整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周长的相关知识后,展开的一节拓展课,既要关注学生起点和教材内容,又要立新意、拔新高。</h3> <h3>宋老师就用了一组12个小正方形材料,几个关键问题带着孩子们探究了一节课的周长问题,感受了小正方形的取舍中,图形周长的不变、变大、变小。形式新颖,创意无限,孩子们到最后都舍不得下课了。</h3> <h3>随后,三位上课老师就自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意图进行了说课。</h3> <h3><br>下午,湖州市新世纪学校王诗云老师带来的《认识负数》也是别开生面。王老师精简的语言、简洁的教学方式,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最后,市教研员杨海荣老师就“小学数学结构化整合课题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介绍,课题实施三年以来,由湖州团队牵头,斯老师辅助把脉,整个团队踏踏实实做整合,玩数学,完成一至六年级全套课程整合与拓展的案例编写任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