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续前)</h3><h3>人生既然有约,理当奋力践行!上次完成了老城城墙之行,十天后我又再次开始我的城墙跑马。对象主要是原新城和鸡翼城。上次是完全步行,感觉耗时费力,“走餐死”,所以今天我改进了,用上共享单车助力。</h3><h3>今天的城墙跑马,我选择是从今日文明路越秀南路囗,也就是当年新城城墙起点开始。这分别是1910年旧地图和今天的百度地图。</h3> <h3>来到文明路越秀南路囗,可能你会奇怪:越秀中路(老城东城墙)与越秀南路(新城东城墙)不在一条直线上衔接,而是错位了,越秀中路和文明路(老城南城墙)有一个转角位,越秀中路先转弯入文明路,然后再转弯入越秀南路,这样是越秀南路和文明路形成一个“T”字形。这也是当年城墙的实际情形,它们就是这样衔接的。</h3> <h3>这是从文明路看正对着的越秀南路。</h3> <h3>这是从越秀南路回头看文明路。文明路有栏杆的地方是省立中山图书馆。</h3> <h3><br></h3><h3></h3><h3>这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郭棐等《广东通志》(下简称郭志)《广东省城图》局部,它显示了新城部分,也是我们目前能读到的第一张有新城的地图。郭志是继嘉靖戴璟《广东通志稿》、黄佐《广东通志》后的明代第三部广东通志。</h3><h3>据郭志记载,新城是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修筑的。据专家考证,六千年以前冰后期海侵时期今广州老城区至黄埔一带仍为一东西向的溺谷湾。二、三千年前,海浪仍可直到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纪念堂附近。宋代时广州城下的珠江仍称小海。从明代开始,珠三角水陆面积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海退的速度明显加快,至清代嘉庆(1797~1820年)和道光(1821~1850年)年间,海水已退至顺德以南一带,随后以每年70~130米的速度退出。原来的浅海溺谷湾环境也逐渐消失,演变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条河道,西、北两江的干流也不再经广州出海,海岸线已移至距离广州城50公里的南沙一带。这种地理变化也影响着广州城的发展改变,最明显莫过于母亲河“珠江”(前身“珠海”)北岸线不断南移,提供新的土地,广州城不断向南扩展。原本在明初,城墙已到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一线。但从《永乐大典》地图看,紧挨城墙的南城濠(即玉带濠)南面已出现连片的沙洲,开始是五块沙洲,称为“五洲”,由于泥沙淤积,到明朝时,五洲合而为一,成为靠近珠江北岸的一个沙洲,称“太平沙”。而据说早在宋开庆元年(1259年),经略谢子强城外筑雁翅城,城下隙壤植以木栅,翼而到海。而到了明中期,情况更加突出,首先是城南的这块土地与明初《永乐大典》上的地图比较,面积大多了;其次繁华了,历史上广州城主要是靠水运与外面联系,临江必然享有地利,成为商业活跃地区,据当时文献记述:“民廛稠聚,海舶鳞凑,富商异货,咸萃于斯。”(何彦《总督吴公筑省外城序》)。可见修城加以保护是必要的。而恰在这时候,又发生了柘林兵变,使修新城成为很迫切要解决的事。<br></h3><h3>柘林是广东省“东大门”饶平县东南部沿海的一个小镇,今为潮州市所属饶平县辖下,明初是防御倭寇的海防要地,设有柘林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三月,广东饶平县柘林寨水兵闹饷,会合海贼扬帆直抵广州城外,大肆掠夺没有城墙保护的沿江繁华商业区。至五月才告平息。之后两广提督吴桂芳平痛定思痛,经朝廷批准加筑新城。</h3> <h3>这条越秀南路,原为新城城墙,1918年拆城墙后成为马路,因在越秀坊旁边,故名。</h3> <h3>1835年地图上的越秀坊。</h3> <h3>越秀南路玉带濠巷口。昔日玉带濠不是一条巷,而是老城的护城河,东起东濠涌,西至西濠。今玉带濠巳为巷,这里成为巷的东端起头。</h3> <h3>越秀南丽水坊巷囗。巷内今仍有无着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比丘尼道场,明末清初高僧天然和尚之妹来机禅师创建建于康熙六年(1667),原名“无着地”,由天然和尚题,盖取清静无染着之意。</h3> <h3>越秀南永安东街囗,在马路丽水坊对面,接小东门桥。以此可知,今越秀南路该巷对着的位置便是永安门故址,永安门为新城唯一东门,又称“小东门”。</h3> <h3>走进永安东街,见到小东门桥头,上面是东濠涌高架路。</h3> <h3>1912年广州市图局部。地图上的永安街就是现在的永安东街。</h3> <h3>1982年广州市街道详图局部,永安东街和小东门桥。</h3> <h3>今小东门桥原名“永安桥”,在永安门外正对永安门跨东濠涌,故名。坊间有说该桥始建于宋代,原名“东高桥”,由巨石筑,明代改名“永安桥”。但未知所据?按理宋代南城墙在文明路,这里是不是巳有?有也应该很郊吧,有没有必要用到巨石筑桥?我认为说法可疑。</h3><h3>又据记载,民国25年(1936年),永安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但仍保存了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这是目前唯一保存的护城河桥,2003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东濠涌是目前唯一保存的护城河。<br></h3> <h3>小东门桥上看桥西的永安东街,即越秀南路巷口方向。也有人告知我小东门桥西至越秀南路这段很短的巷其实是叫“永安西街”,桥头那恒大药店的门牌号就是永安西街,过了桥才是永安东街,但我在现场找不到西街的任何标示。</h3> <h3>从小东桥上看今天的东濠涌。</h3> <h3>走下桥,从远处的涌边看小东门桥。</h3> <h3>永安东街。</h3> <h3>这里东濠涌边的一条大街,在旧地图上叫“糙米栏”,历史上是涌出河囗,因此曾是米市(以前米靠水运输),故名。又称”小东糙米栏”,可能是为了区别其他地方的“糙米栏”,例如新沙(今太平沙西面)的糙米栏。广人称专门市场为“栏”。不过现城市变化好大,糙米栏已找不到成条街巷,现在这里的门牌几乎全是永安东街的,标糙米栏的仅有两栋。</h3> <h3>沿涌边转角标“糙米栏”的建筑,不过也“昙花一现”,接着马上就变成“永安横街”了。永安横街接下来还会介绍。</h3> <h3>返回到小东门桥,离去沿越秀南路南行,很快到万福路囗。万福路与越秀南路在这路囗汇成一个“T”字形,原有城墙在这里,其中万福路为新城南城墙,越秀南路则以万福路囗为界,以北为新城城墙,以南是鸡翼城城墙。</h3><h3>鸡翼城是清代顺四年(1647年)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主持修筑。当时明清交替,清年第一次占领广州城,反清势力在四周激烈反抗,多次策划修复广州城。修鸡翼城是适应这种形势所需,目的是加强广州城的防御能力。城墙是由明新城东西两侧伸出,直抵江边。因为时间仓促和财力有限,只筑建东翼城和西翼城,各长20余丈,而以珠江为屏障,没有筑南城墙。东、西鸡翼城各设一门。这是历史上广州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筑城墙,其后除维修倒塌的城墙外,再没有筑新城墙了。广州的城墙修筑史至此告一段落。</h3> <h3>这是万福路,是站在越秀南路上看万福路。</h3> <h3>因为鸡翼城城墙不长,所以我选择先沿今越秀南路走旧鸡翼城墙,看完后再返回去再沿万福路看新城城墙。</h3> <h3>说鸡翼城城墙不长,有何依据?它到底有多长?今天我想有个交代。首先点古籍记载长20丈,也就是换算成60米。问题是到今天具体哪?我先是查新旧地图(1900、1912和1982),认为地图结合实地,是可以知道它有多长,它所处的环境、到了大概现在的什么地方。1900年和1912年地图,鸡翼城城墙都还在,从1900年地图看,其时的鸡翼城墙离开珠江(建时是抵江边的),但也不是很远,但1912年地图变化就大了,地图上可以看出,离珠江有相当距离了,但仍可以看到这一片曾是东濠涌出河囗而留下的痕迹,很多地名仍带“龙”字,例如“镇龙坊”、“镇龙南约”、“镇龙西约”等,以前东濠涌出河口又称“川龙口”。1982年地图城墙早已消失,但街巷情况反映了近年城市大变化之前,也仍有点接近现在,也可以和现在对得上,因此用参照意义。此地图此处河囗痕迹大大消失,但仍有“镇龙上街”“镇龙下街”“镇龙西街”。</h3> <h3>再用1912和1982年两张地图来比较城墙位置,以附近街巷做参照物,应该更清楚些。从1912年地图看,城墙止处,东边可供参照是东濠涌东岸的永安横街水步,员在同一水平线上,西边是镇龙坊以北末到镇龙坊。这情形套到1982年地图上,情况也比较清楚:大约如所标示的,城墙是在镇龙下街以北,不远。</h3> <h3>来到现场了。发现原万福路与越秀南路西南转角巳变成了一大片工地,工地一直到谭公后街,进后街,里面仍见谭公直街、沙尾、广济也就是说,原本鸡翼城内可作城墙参照物的很多街巷都没了,为发展欢呼之余,也为历史记忆深感遗憾,也怪自己来迟了。可以肯定,城墙到止处不过此工地。</h3><h3><br></h3><h3>有不少内街巷,可作鸡翼城城墙参照得知其延伸到那里,不过现巳变为一建筑工地了。不过从工地南边今为谭公后街、直街、广济街等,可以判断出昔日城墙未超过此工地</h3> <h3>今紧贴工地的谭公后街街囗,在全总旧址纪念馆北面,从这里进去,会看到谭公直街、沙尾直街、后街、广济街等。按旧地图,这些都是镇龙坊和下街南面的街巷,都是巳过了鸡翼城城墙的。</h3> <h3>还好东面参照物永安横街今还在。街口有新建“永安桥”跨涌通出越秀南路。桥囗对着就是万福路转越秀南路角位的那边工地,昔口鸡翼城城墙包括便门就在工地对开的那段马路上。而且很有可能,桥口正对就是昔囗的便门,城墙止处就在稍微往南的地方,具体的就在今越秀区笫二中医院(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正对马路位置。</h3> <h3>从今越秀南路上看过去(全总旧址纪念馆位置往北看),越秀区第二中医院对开马路有个小弯位,原本越秀南路从万福路囗开始是往东南走,这里小弯后变成往南,这也是我做判断的一个依据,因为按地图,鸡翼城城墙基本成直线。</h3> <h3>对越秀南路鸡翼城墙故址的垛访完后,返回万福路,再继续走新城城墙,沿万福路走。</h3> <h3>到了德政南路与万福路交汇,这是原新城永兴门所在处。</h3> <h3>从德政南路转入珠光路。珠光路东西走向,与万福路平行,非旧城墙。我目的是“寻根”,找出万福桥和万福庙,拆城墙开马路,此条马路命名“万福路”,是与这桥和庙有关,因之前有万福里,为城墙根下紧贴城墙逶迤的一条街巷,而万福里正是直接得名于万福桥和万福里。</h3> <h3>先看旧地图(1835、1907、1912),首先是桥,万福桥是永兴门南附近的跨涌桥,但它不是正对永兴门的,与永兴门错位西边,这点上1912年地图标示准确,1835年地图不够精准,1907年地图则其实是没标位置。凭什么说1912年地图准确而1835年地图错误?因为如果是桥与门正对,惯例门就应该叫“万福门”或桥叫“永兴桥”,而桥的位置也好找,就在德政南路上。事实上不是,还挺难找的。其次是涌,既然桥是跨涌的,找出涌在哪也很重要。涌的名字只有1835年有说法,写着“玉带河”,其它地图上都没有写成了一条无名涌,甚至后来到了当地问老街坊都说涌是没名的。那么涌在哪?起初我怀疑是珠光路,因为水涌虽然消失但一般都会成为通道的,上会不会有建筑物。于是就从珠光路找起。结果以为珠光路过去是涌是错的,但从珠光路找起是对的!</h3><h3>但一走进珠光路,感觉就告诉自己了,珠光路不可能是涌,都说“水过留痕”,但在这里不见任何痕迹。加上之前也从旧地图和《广州城坊志》知道有珠光里,只是不肯定两者有等号。</h3><h3>其实珠光路是另有来头,它前身就是珠光里,名字源自该处一座名为珠光殿的文昌宫(也可能是文昌宫内有珠光殿)。根据《广州城坊志》记载,珠光殿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相传在上梁之夕,有珠大如碗,其光竟天,因此得名。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举人谢元介等又于殿后建阁,奉斗魁于上,阁后二百余步为文昌里、文昌桥。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年),贡生钟亮等曾重修珠光殿,但至此之后,再无关于珠光殿的文字记载,珠光殿的旧址更是消失于坊间。上世纪20年代珠光里被辟为马路,取名珠光路。</h3> <h3>这条巷叫“红庙横”,在珠光里南侧。红庙是在红庙横东面,应该是”洪庙”,即洪圣庙,祭南海神,1835年地图上有标洪庙且与万福桥不太远,1912年地图有洪圣庙前街,也和它有关。这是我在这里找到第一个地理坐标。</h3><h3>这里说起庙,顺便说这地方的庙很多,仅1912年旧地图上看,就有城南祖庙(在德秀坊附近)、金花庙(在长兴大街)、三界庙(在石基里)、万福庙(万福桥旁边)、林公庙(在洪圣庙前二巷附近涌边),另有三圣宫街,应该附近原有三圣宫。1835年地图上有标北帝庙和洪庙。</h3><h3>如此多的庙应该和居民来源较杂及地理环境有关。这里河口,受水影响多些,所以和水有关的庙也多坐。</h3><h3>此外,该地区今有祖庙前街,这祖庙多解释是“吕祖庙”,括旧地图,应该是“城南祖庙”。除1912年旧地图有标城南祖庙外,1929年地图有标“城南祖庙街”。</h3> <h3>这条叫“长兴直街”,1835年地图有长兴街,1912年地图有长庆(兴)大街,南北向,在新福直街西面并平行着,是南北向大街,因此我也把它视为坐称,至少证明万福桥就在附近。据说历史上这里原是八旗军水师的操场,后才渐成街巷。</h3> <h3>但最令我兴奋是找到这条“新福直街”,我感觉万福桥巳经“近在咫尺”,因为从1912年地图看,万福桥直通的那条街叫“新福街”,而1835年地图则显示,万福桥南旁边有巷叫“新福里”。</h3> <h3>果然几经周折,终于从一位资深老住户的囗中打听到新福里还在,东西走向与珠光路平行,在路的北侧。由新福直街过了珠光路的一端直入可达。它是东西走向,西接通正巷,东出德政南路。原万福桥位置就在新福里与通正巷的接口。</h3><h3>这便是珠光路北侧的新福直街入囗,街口左边(西边)是珠光路小学。</h3> <h3>新福里离新福直街口不远,这里有热心街坊告诉我,昔日的万福桥就在这放着两块钢板的位置,之前原有水涌的。这里也是今新福里与新福直街相交位,照片正前方马路就是刚才由此进来的珠光路。</h3> <h3>这便是新福里,很短,东西走向,通出德政南路。</h3> <h3>这是通正巷,东西走向,东接新福里,西接文德南路,原本是涌,也就是1835年地图上的玉带河。不过我一说它原本叫玉带河,居民们都一致否认,说玉带河是在北边,不在这里。我明白他们其实是说是玉带濠,他们也不是搞历史的,不知道有玉带河不同于玉带濠也正常。</h3> <h3>在这里还有一个意外收获,而且是大收获。我说万福桥时顺便说起了万福庙,问居民知否?结果居民们是如数家珍,告诉我原万福庙位置就在豆杆巷。以前我写《广州城旧地图解读》,搞不清这万福庙干什么的,这里的居民告之是土地庙,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但原本还留有不少碑石的,后来也不知去哪了,都觉得可惜。交谈间我感觉人民群众的文保意识越来越高了。如是,这座万福庙很靠近今万福路和德政南路。这真补了我的“脑白”。</h3> <h3>基督救主堂位于越秀区万福路184号,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广州创建的一所教堂。</h3><h3>1903年,圣公会港粤教区的英国主教派华人牧师莫寿增到广州,1904年在租屋设立事务所,先后在海珠区岐兴南约、东横街、南关福安里落脚,附设设提多学校。到1912年,正式购地建造救主堂。</h3> <h3>万福路也是一条有特色的骑楼街。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是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后十九世纪初又运用到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而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的骑楼。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10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从香港得知骑楼的功用,便参考香港的经验,建议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1912年,广东都督陈炯明将广州城的骑楼正式列为城市管理条例之中。在1912年颁布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第14条有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这是“骑楼”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上。1918年,广州政府开始鼓励兴建骑楼。短短10年间,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h3> <h3>沿今万福路西行,直走到万福路与北京路交汇处,昔日新城永清门在此,并且门下有永清大街。永清门是新城6个南城门之一,“永清”之名始于何时?流行于坊间的说法点清代,“永远是大清”的意思,也因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民国肇始,“永清”立即改“永汉”,似也坐实这说法。其实这都是受意识形态主导的说法和做法,未必事实!取名“永清”有可能只是吉祥用词,毕竟除了“永清”外,还有“永兴”“永安”等门,成系列的,也没什么记载证实清代之前不叫永清。</h3><h3>永清门由于是在古代广州城中轴线上,和老城大南门连线,所以也是十分重要的,门南面附近有天字码头、接官亭等,仅听名字就已经可以感觉意义非凡了。而事实也真是大有来的。</h3><h3>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天字码头建日近亭(接官亭前身)之前,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当时,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由于它具有如此显赫的特殊身份,所以称为天字码头。亦有人认为:原来古人编排号码多用《千字文》作顺序,其开头是:“天地玄黄……”即是第一号码头,亦是说最好、规模最大的码头。注意,上面《广州府志》这条记载也只是说接官亭始建于明代,而码头已有,它的始建及何时始作官码头都是没说的,也许都巳无从查考了。历史是要严谨考证的,没依据的都是妄语,那些传说故事只能做茶余饭后的话题。</h3><h3>如果说到名字反映时代,紧跟政治风云,也莫过于此处了,除民初改名永汉大街,开马路后是“永汉路”,后纪念民国元老胡汉民又改名“汉民路”,新中国后恢复“永汉路”,文革期间又改名“北京路”至今。</h3><h3>就说最近一次改名北京路也是很有趣的:1966年,文革破四旧狂潮席卷广州,8月23日,中山大学哲学系一年级红卫兵发出倡议:</h3><h3>一、立即取缔广州市的一切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色彩的街道的名称、商店字号、学校名称,并根据广大革命群众的愿望和意见,换上具有毛泽东时代色彩和革命内容的名称、字号。二、我们建议,把海珠广场改为东方红广场(跟着党中央、毛主席永远干革命),把永汉路改为北京路(身居广州心向北京),把新堤、西堤大马路改为援越路(援越抗美,永远和兄弟越南战斗在一起<br></h3><h3>仅仅两天之后,8月25日,永汉路就正式改名为北京路了,《广州日报》在第二天有这样的报道:<br></h3><h3>昨天(25日)下午4时许,当新命名的“北京路”钉上了第一块新路牌时,汇集在这条马路上共庆“北京路”诞生的人们,激动的情绪达到了新的高潮。这时,锣鼓声、鞭炮声、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毛主席万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倡议把“永汉路”改名为“北京路”的中山大学哲学系一年级的“红卫兵”们也赶来了,他们激动地说:“党的英明决定,大长革命人民的志气,大灭资产阶级的威风,这是我们的大喜事!”。<br></h3> <h3>这个北京路口也是万福路与泰康路的交接点,泰康路也原是新城城墙。因篇幅所限,城墙跑马先讲到这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