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篇 <h3>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是一次新的遇见,不变的依旧是我们心中那份执着的教育理想!成长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坚持比努力更重要!</h3><h3><br></h3><h3></h3> <h3> 我们在跟岗实践的第三周,终于迎来了宝鸡的艳阳天!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我们走进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在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及对学校情况的介绍中开启了新一阶段的跟岗研修。</h3> <h3> 按照学校安排,研修团队的两位老师代表国培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本次跟岗中做交流课的展示,经班委商议,分别有城关一小刘艳,城关二小刘迎萍两位老师承担做课任务。</h3> <h3> 接到任务后,因为教材版本的不同,学情的不同,给备课造成很大困扰。但刘迎萍老师克服重重困难,抓紧一切时间,熟悉教材,研读课标,构思设计,进行课前准备!</h3> <h3> 研修班的数学老师们临时组建数学组团队,就刘老师的教学内容一起设计、研磨。大家群策群力,不仅集合了教育智慧,更是发挥了团队精神!在这里,宿舍是休息的地方,更是研讨的场所!</h3> <h3> 正式做课前一天,刘老师与所做课的四年级(1)班学生见面,刘老师给学生提出上课要求:坐的端正,看的仔细,听的认真,说的清楚。</h3> <h3> 课前谈话,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刘老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慈爱的眼神深受孩子们的喜欢!</h3> <h3> 根据刘迎萍老师与学生见面了解的学情,小组团队成员及时碰头讨论,调整设计方案。</h3> <h3> 经过精心准备,11月20日,在三迪小学会议室,正式拉开了交流课的序幕。第一节由城关一小刘艳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圆圆的沙粒》,第二节由城关二小刘迎萍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h3> <h3> 在数学课前,刘迎萍老师以一曲《走咧走咧去宁夏》做为课前暖场,即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又很好地宣传了宁夏,教书又育人的教育本色在课堂上完美呈现!</h3> <h3> 利用课前热身,进行思维训练!</h3> <h3> 课堂上,刘迎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和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刘老师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h3> <h3>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h3> <h3> 课堂上,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h3> <h3> 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h3> <h3> 三迪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和国培班全体学员参与了听课!</h3> <h3> 及时进行课后自我反思</h3> <h3> 下午,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评课研讨</h3> <h3> 先由刘迎萍老师说课并做自我反思</h3> <h3> </h3><h3><br></h3> <h3> 参与听课的老师就听刘老师这节课的感受积极发言,各抒己见!</h3> <h3> 评课中,大家对刘老师在不熟悉教材,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能呈现这么精彩的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h3> <h3> 平罗县教研室教研员郭仕萍老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点评,郭老师首先就三迪小学为我们本次研修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表示感谢,然后就刘老师本节课结合数学课标及教材教法给予了指导性意见,让全体教师受益匪浅。最后,郭老师希望我们全体学员都能通过学习研修,交流研讨,让自己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好!</h3> <h3> 虽然只有一节课的师生缘分,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和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会成为彼此永远的记忆!</h3> <h3> 两位做课教师在今天的做课交流展示中,用良好的教学素养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展现了平罗县“名师”的风采,也为本次国培研修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h3> <h3> 我们享受着课堂中思维的碰撞,犹如在泥土里的踏实,犹如在云端的轻盈,犹如在林间的灵动!语文有诗篇的韵味,数学有生活的妙趣,多么美妙!多彩亦有诗意!</h3> <h3> 教学的精彩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演绎;教师的价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体现;教育的意义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后懂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