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h3><h3> </h3><h3> (一)</h3><h3> </h3><h3> 二哥高中没毕业,随同学们一起“插队”到农村,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回城被分配在镇上的粮食系统工作,端着铁饭碗。领导让他当粮站装卸工。二哥长得精悍,加上有在农村锻炼的经历,曾经还随当地的老拳师学过武术,有力气,卸大米时,他常常一肩扛两个麻袋,一车大米卸完,脸都不带红的。同事们特别佩服他。</h3><h3> 二哥口袋中有工资收入,人生有阅历,身上有劲,镇上的小弟兄们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弄弄把式。完了,二哥拍着小弟兄们的肩膀,一起到馄饨店坐下来,为每人要一碗热馄饨。小弟兄们嘴上沾着猪油,对二哥说,以后遇到事,“说一声”。他们叫二哥时把“二”字的声音拉得很长,让人听起来是“阿哥”。大家也都觉得这样的叫法特亲切。</h3><h3> </h3><h3> (二)</h3><h3> </h3><h3> 后来粮食系统改制搞劳动服务公司,做议价粮生意,经营大米白面买卖,让阿哥当业务员。阿哥农村里有朋友,城市里有人脉,懂粮食行情,把服务公司粮食进销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大家提议提拔二哥当服务公司的经理,进入镇粮食系统领导班子。可是,个别主要领导不知怎么想的,迟迟不表态。</h3><h3> 日子久了,大家也就不再提阿哥升官的事了。阿哥还是阿哥,在大家的心目中阿哥已是无冕之王。阿哥工作热情一点没减,他口才好,与客户谈生意,陪客户喝酒,都行。经过历练,阿哥总结了:“身在江湖,与人为善。对不讲理的人用讲理的方法对待,事半功倍。”</h3><h3> 不到几年的工夫,服务公司积累了不小一笔资金。那时,国家推动小城镇建设,鼓励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搞“三产”。镇粮食系统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用阿哥和同事赚的钱,一万五千元一间,买下了三间门面房,搞出租。</h3><h3> 后来,全国粮食营销彻底放开,镇粮食系统利用靠近铁路货运专线的条件,大搞粮食生意,阿哥作为骨干,全国各地跑,一出去就是三四个月,把家都撂给了二嫂。为镇上粮食系统死亡前回光返照立下了汗马功劳。</h3><h3> 再后来,各地都在做粮食生意,一场史无前例的商业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打响,镇粮食系统的员工渐渐发不上工资了。领导们没有扭转乾坤的本事,只好打职工的主意,让职工签约下岗再就业。</h3><h3> 一日,领导通知阿哥到办公室来,对他说,给他3000块钱,让他“买断”,而今迈步从头越,创业发大财。</h3><h3> 阿哥问,领导们也买断回家吗?领导说,按上级指示精神,他们要留下来继续为人民服务。阿哥说:”领导看着下岗发财的机会都不要,好品格,我要向领导看齐,留下来陪领导们一起为人民服务。”</h3><h3> 阿哥没要那3000块的下岗补助,并且让他的同事们也不要签约下岗。可是,领导不发他们的工资,不为他们缴劳动保险。领导们早就把自己的退路计划好了,变卖固定资产、收租金发工资、缴劳保。阿哥和他的同事们就像不会下水的鸭子,眼巴巴地站在河岸上看着领导们吃鱼吃虾。</h3><h3> 阿哥想:人哪能被尿憋死呢?一日,他带上几个小弟兄,到沿街的门面房子里将租房子人家的锅碗瓢盆全部搬到屋外。租房子的人说他们的租期还没完。阿哥让他拿出租批,租家拿不出来,不敢和阿哥论理,只好捏着鼻子离开了出租屋。</h3><h3> 单位领导来找阿哥的事,让阿哥交出出租房。阿哥对领导说:“那好,你们把单位的房子交出来,我就交出出租房。”在阿哥一句话面前,领导不敢惹是生非,心中虽然不服,可是,拿阿哥没办法。</h3><h3> 阿哥和粮食是有感情的,民以食为天,他将房子收拾干净,和同样在粮食系统下岗的二嫂开了一家“阿哥面馆”。</h3><h3> </h3><h3> (三)</h3><h3> </h3><h3> 阿哥所在的镇子原来是区政府所在地,后来因为撤区,企事业机关向市区核心区域靠拢,镇上人口锐减。饭店酒馆吃不饱,明中暗里抢生意,竞争激烈。阿哥、二嫂起早贪黑,面馆生意不温不火,收入仅仅够阿哥这个大厨师和服务员二嫂两人维持生活和培养孩子用。原来打算生意做好了,带着那几个同事一起干的理想,一直没能实现,阿哥有时想一想,觉得有愧。</h3><h3> 夏天,阿哥发现二嫂干活的动作不麻利,常常对二嫂发脾气,再后来发现二嫂拿起这个忘记那个,目光呆滞。阿哥这才低声地问二嫂怎么回事?二嫂就是不说话,目光看着这个世间感觉一切都陌生。阿哥带二嫂到医院一查,原来二嫂得了小脑萎缩症,病情比一般的小脑萎缩患者要严重的多。医生残酷地为二嫂给出了在世间喘气的时间。</h3><h3> 阿哥从来都是一个刚强的汉子,想当年,做生意,什么困难都吓不倒他。镇子上那些爱惹事的小罗罗们见到阿哥都要点头哈腰,个别的小罗罗酒后无德在大街上撒尿,一旦遇到阿哥竖起来的眉毛,要赶紧把那个还没放完骚水的东西缩回去,将尿尿在裤当里。现在,阿哥得知二嫂得了绝症,脸上的志气一下子失去了许多。看着二嫂迷迷糊糊的样子,想起自己与二嫂一起生活快四十年,平时对二嫂说话总是大声大气的,特别后悔。</h3><h3> 阿哥脸上的浪折子一天一天多起来,就像河上的风越刮越大,水面上的波浪一层一层,越来越深。孩子让阿哥那个面馆不要再开了,专门伺候二嫂。可是,没钱不好过日子,没有钱不好为二嫂治病。阿哥把面馆包给了一个河南女人。那女人在“阿哥面馆”的基础上开了一个“兰州拉面馆”。</h3><h3> 二嫂从大医院回来,阿哥每天起早用自行车推着她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伺候二嫂吃过早饭,阿哥再到菜市场挑选一些二嫂年轻时喜欢吃的蔬菜、鱼肉,回来亲手为二嫂做好吃的,逗二嫂开心。二嫂始终在梦中享受着阿哥的温情。第二年秋天,二嫂悄悄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阿哥。</h3><h3> 失去了二嫂的阿哥从此脸上笑容不欢。孩子已经成家立业,阿哥还没退休,靠出租房的收入一个人过日子,每天早上到“兰州拉面馆”吃顿早餐,原先喜欢喝几口的他,把酒也戒了,烟也戒了。</h3><h3> 近两年来一直光顾着伺候二嫂,包出去的店几乎没有时间光顾,这下子有时间了。看着面馆老板娘忙忙碌碌的身影,阿哥就会有许多想法。这个河南娘们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她生下第二个孩子时,丈夫在外打工过年回家发生交通事故丢了性命。家里人劝她重找一个人家。因为太爱自己的男人,她执意今生今世不再嫁人。为避免家人好意的劝告骚扰,图个清静,她带着两个孩子,坐上陇海铁路东去的列车,来到连云港,靠手艺某生。</h3><h3> 同病相惜,二哥得知河南娘们的身世,每天都到面馆吃早餐,有时还招呼三朋四友来面馆吃面,他买单,暗暗照顾河南娘们的生意。</h3><h3>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人说,总有一天,阿哥要和河南娘们搞到一块去。阿哥耳朵扫到这样的风声时,不言语,笑容有些生动。每吃一碗面,都想多给老板娘一些钱。可是,娘们的心早已铁定了,来的都是客,全凭面一碗。对谁都热情,对谁一分钱不少收,对谁一分钱不多要。</h3><h3> </h3><h3> (四)</h3><h3> </h3><h3> 阿哥心里怎么想的,谁都知道谁也不知道,每天照例过来吃面。一天早上,二哥又是第一个来到面馆,坐到面馆的桌子面前,朝老板娘要了一碗宽面,刚要伸筷子挑面,他看到店里走进一位顾客,穿戴干净,胖白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假斯文的样子。阿哥认出来了,这个人是他们单位的领导。年龄比阿哥大不了多少,可是,不见老,看来日子过的不错。</h3><h3> 这个胖眼镜,就是当年阻碍阿哥进入单位领导层、后来让阿哥交出出租房子的那人。阿哥向领导点点头,表示礼貌和绅士风度,低头快速吃面。领导也向老板娘要了一碗宽面,阿哥听他和老板娘说话的口气就像老板娘是他的媳妇似的。一碗面捞完了,阿哥端起碗,咕咚咕咚喝面汤,用眼睛的余光扫一下还在慢条细理吃面的胖眼镜。</h3><h3> 面汤下肚,二哥打了一个饱疙,到柜台前付款,给老板娘一个微笑,打个手势,说声“拜拜”,转身时,脸和领导的脸对上了墙,眼睛和领导的眼睛对上了钉子。二哥说:“领导好,面钱我给您付过了。”还没等领导向他说谢,阿哥已撩开面馆的门帘,走出面馆,身影消失在街面人群里。</h3><h3> 领导仍然慢条细理地吃面,那动作是在让老板娘看,让老板娘知道:小镇上最酷的人物阿哥都要给他的面子。</h3><h3> 这时,店里已经大量上客,领导吃完面,慢慢地站起身,朝老板娘再望一眼,想和老板娘再碰撞一下目光。可是老板娘特别忙,没时间搭理他,他只好转身,在撩起门帘的手刚要放下,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时,老板娘追过来,火辣地喊:“喂,领导,你怎么吃完面不给钱就走呢!”</h3><h3> 领导站在门肚里,对老板娘说:“钱不是有人帮我付了吗?”老板娘大声说话:“没有的事!”这时,店里顾客的目光一下子全部看向胖眼镜,店外也有人围过来看热闹。胖眼镜的脑门冒汗了,回转身,摘下眼镜子,慌忙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放到了老板娘的手上,迅速离开了面馆,离开了老板娘的目光。</h3><h3> (五)</h3><h3> </h3><h3> 旧城改造势在必行,小镇拆迁工作顺利开展,许多人家成为了“拆迁富”。据说镇粮食系统那些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早在多年前就被领导们和领导们的亲戚朋友们收购了。利益面前,领导们总是优先。</h3><h3> 被阿哥占下用以维持生活的门面房成为小镇话题的热点。拆迁办的同志通知拉面馆的老板娘搬家,老板娘说房子是租用阿哥的。拆迁办的同志找到阿哥,告诉他,那三间房子是集体资产。粮食部门的那个胖眼镜领导给拆迁办同志提供了房产证,要二哥退出。</h3><h3> 阿哥通知那些领导让下岗没签字的同事都过来,又让拆迁办的同志通知粮食领导过来,把一份请示报告放在“兰州拉面馆”的桌面上,说:“门面房当初是我们服务公司几个人苦的钱买的,拆迁补偿款首先要用来为大家补发工资、补交劳保。还有,现在的老板娘是我招聘的员工,她也在分享红利之列。”否则,一天24小时,我们不会离开房子半步。</h3><h3> 胖眼镜领导只好在“请示报告”上签了字。拆迁办作为第三方,也在“报告”上签了字、盖了章。</h3><h3> 2018.11.1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