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看你之挪威奥斯陆一一维京人的前世今生

晓明

<h3>昨日结束松恩峡湾的观光离开弗洛姆小镇后,行车4个多小时赶往挪威首都奥斯陆住店。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很短,短的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了。今天已是30日,我们出行也12天了。</h3><h3>奥斯陆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为古老的都城,始建于1048年,1814年起成为挪威首都。据说,奥斯陆意为“上帝的山谷”。城市濒临曲折迂回的奥斯陆湾,背倚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苍山绿海相辉映,既有海滨都市的旖旎风光,又有依托高山密林所成就的雄浑气势。</h3><h3>晨起,我们首先来到坐落在奥斯陆西北角的维格朗雕塑公园。公园是以挪威著名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朗的名字命名的,以表彰他对人类学雕塑艺术史所作出的贡献。占地50公顷的公园内,繁花似锦,绿地如茵,到处矗立着造型优美的人体雕塑。</h3><h3>维格朗公园有192座雕塑,总计有650个人物雕像。这些由铜、铁和花崗石制成的雕像,是维格朗先生20多年心血的结晶。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错落有致,多而不乱。园内设计了一条长达850米的中轴线,从正门开始,石桥、喷泉、圆台阶、生命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公园里所有雕像的主题表现了人从出生至死的各个时期经历的情况,给观者以许多有关人生的启迪,因而人称之为“人生旅途公园”。</h3> <h3>维格朗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以雕塑作品的形式与现实主义的手法,严肃表达了生命的演变,热情的讴歌了生命的意义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h3><h3>整个雕塑共分为四大组合,我们首先踏上《生命之桥》。石桥两边的桥栏上对称的安置有58座裸体青铜雕像,着重展现了人们相互间的亲情和爱情,人们能从这里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再现了自己曾经的喜怒哀乐。</h3> <h3>爷孙情深</h3> <h3>热恋</h3> <h3>女儿受欺,无奈母亲的怒视。</h3> <h3>仰望和憧憬</h3> <h3>欢快的少年</h3> <h3>愤怒的男孩。</h3><h3>据说这座雕像是维格朗亲为,他把小男孩因不如意发脾气而大怒、大哭、挥拳、顿足的神态刻划得维妙维肖。</h3> <h3>看到对面愤怒的男孩捧腹大笑的女孩</h3> <h3>据说摸了他的手会带来好运呵!</h3> <h3>维格朗的人物雕像,全部采用裸体形式,既表达了人类应该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的理念,又充分体现了男人阳刚体健,女人阴柔丰腴,孩童稚嫩,老人衰弱的生理特点。</h3> <h3>第二组:《生命之树》</h3><h3>中央是托盘群雕,喷泉四角,各有5幅树丛雕。在喷泉池的中间有6个健壮男子鼎力托起硕大的水盆,清澈的泉水从盆中溢出,不断流淌而形成薄薄的水幕,寓意生命之泉永不枯竭。</h3><h3>四角树丛雕,一角是天真烂漫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辛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之年的老年,从人生4个层面展示人生旅途的全过程。</h3> <h3>树丛雕群雕</h3> <h3>同学友谊</h3> <h3>树上的少年</h3> <h3>第三组:生命之柱</h3><h3>公园的最高处,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平台中间又有一个方形的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17米高,重270吨的花崗岩石柱,这就是著名的“生命之柱”。柱子上层层叠叠的人体雕像象征着人生循环轮回的过程,揭示了人性的善恶。</h3><h3>生死柱上刻着121个裸体男女浮雕,自下而上有夭折的婴儿、瘦骨如柴的老者、不幸的青年、清醒理智者、疯狂痴迷者,组成了一个盘旋上升的生死图腾,描述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努力向天堂攀登时,互相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h3> <h3>平台前铁艺屏风的设计别具匠心,屏风上缕空的裸体人物与后面的生命之柱相互呼应,这种虚实相衬的手法体现了雕塑家卓越的的艺术想象力。</h3> <h3>生命之柱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是雕塑的艺术技巧,还是思想内容,都算得上是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h3> <h3>生命之柱的周围分布着36座石雕,展现了人们从婴幼儿开始的到垂暮之年的人生百态图,表现了不同年令性别人与人之间的喜怒哀乐,是整个公园中塑造人物情感最真实、最细腻,生命力表现最强的雕塑群,每个参观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相似的人生故事。</h3> <h3>呵护</h3> <h3>母爱无边</h3> <h3>爱的结晶</h3> <h3>责子</h3> <h3>嬉戏</h3> <h3>第4组:生命之环</h3><h3>4个成年人和3个孩子手脚相连的形体构成一个圆形环状的雕像造型寓意深刻,既展示了人类之间的依存关系,又表达了生命新老交替的永恒规律。</h3> <h3>维格朗雕塑公园以雕塑的方式,用独特的艺术风格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人生的全部过程。意味深长的雕塑群在三维空间艺术中尽显人体之美、人性之美,极具视觉冲击力。</h3> <h3>繁花似锦</h3> <h3>从雕塑公园出来,大巴直奔奥斯陆市区,首先观光挪威皇宫。挪威皇宫地处一片高地,正对着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卡尔约翰大街,环绕皇宫的是大片林地和公园。</h3><h3>因为低调,很多人对这个国家比较陌生,其实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人均GDP一直位列世界第三。但你走在奥斯陆的街头找不到奢华高端的建筑,连皇宫外观都是这么朴实无华。</h3> <h3>皇宫前广场正中耸立着国王卡尔.约翰十四世的铜像,这位仁兄同时也是瑞典的国王,出生法国的卡尔约翰在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当过元帅,还真是一个有奇特经历的人物。</h3> <h3>挪威皇宫是现在王室的居所和办公场所,1825年由国王卡尔.约翰奠基建造,1849年正式使用。皇宫门前,头戴马尾巴璎珞装饰礼帽的士兵英俊潇洒。</h3> <h3>挪威皇宫,一座没有冰冷铁栅栏的皇宫,一座游人可以随意观看的皇宫,外观简朴和周围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皇宫。凸显一个很亲民,不张扬,务实的王室。</h3><h3>挪威是1905年才从瑞-挪联盟中独立出来的,在瑞-挪联盟之前挪威还被丹麦统治过四百多年,历史上受过“大哥哥”欺侮,而后经过不懈的奋斗才获得独立的“小弟弟”国家。挪威由于山地多,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挪威还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北海油田的发现使挪威一夜巨富,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在许多方面现在的“小弟弟”已变成“大哥哥”。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挪威一直排第一,幸福指数位居前列,但是从王室到普通挪威人低调简朴的传统没有丢。</h3> <h3>奥斯陆大学建于1811年,是挪威规模最大、国际声誉最高、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曾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拥有诺贝尔奖颁奖资格的大学。1947到1987年,每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大学的学术中庭举行。</h3><h3>究竟什么原因,诺贝尔要将诺贝尔和平奖单独放到挪威的奥斯陆,让挪威议会来评选和颁发和平奖,至今仍是个谜,世人至今还是搞不清楚。也许诺贝尔认为挪威这个小弟弟长期受到北欧其它大哥哥的欺侮而还他一个公道,也许是对挪威人坚韧不拔坚守民族自尊的赞赏,我就是瞎猜了。</h3> <h3>国家老歌剧院,左侧的雕塑是著名的挪威戏剧家、文学家易卜生。</h3> <h3>歌剧院侧面,一场精彩的歌剧正在上演。</h3> <h3>位于市中心的奥斯陆市政厅是一座红砖的双塔建筑。它为庆祝奥斯陆建城九百年而建,于1950年建成。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每年总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和挪威奥斯陆市政厅如期举行。</h3><h3>奥斯陆市政厅为凹字型布局的建筑,北面朝向广场,南侧面对大海。有着典型扁平塔的市政厅,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曾被誉为当今欧洲土木工程最具代表性的设计。</h3> <h3>北门入口处前立着一个八棱锥台造型的三级流水泉,台顶部立着一对天鹅正引颈高歌的优美雕塑。在翩翩起舞的天鹅脚下,池中的泉水像姑娘缕缕长发,飘飘洒洒落入下面的二级水池中。流水泉北是流淌着湛蓝泉水的多级小瀑布水池。水池两侧坡地各有一条平坦的道路直达市政厅入口,远远看去,门前景观与双塔市政厅非常协调美观。</h3> <h3>大门装饰设计富有简约质朴的民族风格,让人一开始就感到这个国家厚重的文化积淀。</h3> <h3>走进市政厅,宽敞的一楼大厅让人联想起每年12月10日那个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时的盛大场景。大厅四面是反映挪威历史时刻画面的大型壁画。</h3> <h3>大理石楼梯大气典雅</h3> <h3>每个房间都有不同侧重的展示,让参观者感受到其历史的氛围,感悟其中的过往和变迁。</h3> <h3>庄重但不奢侈</h3> <h3>从二楼可以看到海湾的风景</h3> <h3>二楼俯看大厅记载历史时刻的巨幅壁画</h3> <h3>一楼大厅全景</h3> <h3>议事厅(二楼设有旁听席位,体现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公开)</h3> <h3>议事厅议长席</h3> <h3>一楼走廊上装祯的磁盘画壁挂</h3> <h3>传说中的挪威民间故事组图</h3> <h3>市政厅北面的一侧是一座弧形的大楼,楼前的露天咖啡座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h3> <h3>市政厅南侧广场,广场中心的喷泉池里耸立着由一对夫妇和二个孩童牵手围成一圈的雕塑,表达了挪威人幸福祥和的生活景象。</h3> <h3>奥斯陆老城区街景</h3> <h3>位于奥斯陆老城区的奥斯陆大教堂建于公元1694年,挪威国教一一福音路德派,就以此大教堂为中心。</h3> <h3>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雕像,奥斯陆今日的城市规模便是他打下的基础。</h3> <h3>奥斯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这座挪威议会大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整体三层,外观朴素不张扬,建筑风格融合了法国和意大利灵感。</h3> <h3>议会大楼右侧的这尊雕塑是挪威画家ChristianKrong(1852~1925),他的名画《1893年5月17日》深植于挪威人心中。</h3><h3>1814年5月17日挪威人勇敢地自己订立了《挪威宪法》,宣布挪威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当时挪威的主权还握在丹麦王国手中,而且数月后,挪威从丹麦手中分割给了瑞典。但挪威人要求独立的呼声从未停止,虽然当时瑞典国王禁止,每年的5月17日挪威人都会举行宪法日游行,画家用他的画笔描绘了1893年5月17日,成千上万的民众高举旗帜冒雨涌上街头的盛况,用他的画唤起民众牢记《5月17日》,勇敢地去把握住挪威民族的命运。</h3><h3>1905年挪威独立后,5月17日成为挪威的国庆节。</h3> <h3>市中心公共花园,花园的一头是老歌剧院,另一头是议会大楼。</h3> <h3>花园一角</h3> <h3>离开奥斯陆,我们赶往瑞典的哥德堡住店,第二天搭船去丹麦。时间尚早,导游安排了哥德堡的观光。哥德堡是瑞典的第二大城市,是瑞典西南部海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位于卡特加特海峡,约塔运河畔,与丹麦北端隔海相望。</h3><h3>我们步行先去市中心广场,首先看到哥德堡老市政厅和最高法院,简朴平常到你简直不可相信。</h3> <h3>市政厅广场也叫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是哥德堡的中心广场,广场中矗立着哥德堡的创建者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雕像。广场后面正在全面维修,据说是哥德堡新市政厅和市政府办公楼的建筑不见庐山真面目。哥德堡地处瑞典、丹麦、挪威三国首都的中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瑞典人在此屡建城池,均毁于战火。1619年,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下令在约塔河口建城,以防侵扰。因而在市政厅广场建立他的雕像。国王右手食指向下,好象在宣示这里就是我的土地,不容觊觎。</h3><h3>我们到达时,雕像下坐着三位青年,一付无所事事的样子。</h3> <h3>从穿着外貌来看,这几个游手好闲之徒应该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临到哥德堡之前,导游一再叮嘱:注意安全,背包要放在胸前,注意手机,晚上尽量不要上街,远离闲杂人等。</h3><h3>北欧人没有性别歧视、没有种族歧视、没有身份歧视本是一种境界,上千年的基督教传统使然没有错。当一些人唱着“自由、平等、博爱”的高调,就容忍接纳了大批中东等地难民。随着大量难民的涌入,万万没有想到的问题接踵而来,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文明受到冲撞已岌岌可危。面对现状束手无策,北欧人只得饱尝自酿的苦酒。</h3> <h3>哥德堡街头这样的闲人比比皆是,眼前又是这么一大拨,整日浪荡,看了心里顿生寒意。</h3><h3>文明有它的界限,有的不是仁慈能感化得了的,况且文明与野蛮是天然的水火不相容,事已至此奈之何。</h3> <h3>约塔运河</h3> <h3>哥德堡市中心哥塔广场,广场中间喷水池中矗立着希腊神话海神波赛东的雕像,是瑞典和哥德堡这个港口城市海上霸权和航海时代的象征。瑞典著名雕塑家米勒斯1931年创作的雕像采用了典型北欧人高大粗壮的形象,不同于欧洲其它城市波赛东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h3><h3>雕塑背面的哥德堡艺术博物馆是北欧最为精致的艺术收藏馆之一。</h3> <h3>哥塔广场是哥德堡市的文化艺术中心,市剧院,音乐厅都汇聚在广场周围。</h3> <h3>运河对岸哥德堡著名的“鱼教堂”可不是真的教堂,而是美食爱好者的心仪之地,这座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内其实隐藏着一个热闹的海鲜市场。鱼市场陡峭的巨大屋顶和哥特式窗户的外观酷似教堂,让这里成为了摄影控的圣地。</h3> <h3>老城区边的哈加大教堂</h3> <h3>哈加地区是哥德堡市内最古老的城区,街道两侧林立着17世纪的古典建筑,走在铺着鹅卵石的路上,时光倒流恍惚中来到中世纪的场景。</h3> <h3>幽静的小巷透着温馨,不由我忆起童年时苏州的小巷,那时的小巷一样的静谧,一样的安祥。可惜回不去了,回不去的童年年少,回不去的童年时光。</h3> <h3>Vasa教堂,建于1909年。是一座新罗马式教堂,外观简约不事雕琢,显得古朴庄重。</h3> <h3>内部装饰也是极其简练的北欧风格</h3> <h3>伊斯兰教在这里已根深叶茂。</h3><h3>去年的西班牙之行,才了解西班牙从公元8世纪开始,曾经被摩尔人统治近八百年,直至1492年,方在伊莎贝拉女王手里光复的历史,所见大量的历史遗存在这里似曾相识。</h3> <h3>年代久远的军火库</h3><h3>今天就宿于哥德堡,明天一早将要去那个童话般的世界,去看看安徒生笔下的国度里不一样的风景。</h3> <h3>在去丹麦途中服务区偶遇出行的北欧人,小汽车后挂了外貌奇特的的拖车。任你怎么猜,你都猜不出。</h3> <h3>外貌和顺,装扮朴素的母女俩並不讨厌我们的围观。语言虽不通,我们能感觉到她们的真诚。</h3> <h3>原来是它。幸福观大相径庭,我们追求高、大、上,追求奢华,她们崇尚回归自然,追求闲适贴近生活,在观念上差距顿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