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b>具有文化底蕴和文学魅力的语文教学</b><br>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 董明实</font></h1> <h3> 语文内容庞杂,体量巨大,网罗古今,囊括中外,更兼文史哲美、儒释道法……如此之大,足令人望洋兴叹!又有文学与工具孰为先后之争,教学法孰优孰劣之论;十数年来,教坛英才辈出,各领风骚,一时流派纷出,模式纷出,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更使中学语文教师无所措其手足。我认为制约语文教学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而非教学方法,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教学法从来都不应该是过于关注的问题,个性化越强的课学生越喜欢,效果也越好。语文教学的问题追根溯源应从教师文化素养入手,不只片面地看学历,也不是片面地看老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才能拯救语文。</h3><h3> 现在很多语文课上得很花,乍一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隔一段时间回味,却发现没有语文的特质,所谓“春梦了无痕”,究其因,教师文化底蕴欠缺,人丑妆来补,课丑技来补,包括在全国层面的比赛上,也不乏这种课。</h3><h3> 语文课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课程,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创造出无数灿烂的经典作品。溯游而上,寻其根本,以文化为底色,以文学精神为内核,以创造力为基本驱动力,才能回归语文正途,既与核心素养之时代要求吻合,又滋养出无限生机,让语文课成为滋养青年一代性命的不朽泉源。</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h3><h3> 文化底蕴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底色。文者,“纹”也,饰纹也。人若无文则鄙陋;化者化也,潜移默化之谓也。语文课有灵魂在师之有灵魂,师之灵魂在有“道”之追求,“道”生于文化。语文课的第一要求是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原因有三:</h3><h3>一、文化是民族的基因特征。</h3><h3> 千百年来,人类的发展演进无不是紧紧围绕文化而展开的,经济、军事都只是外在显现,其实质则是文化之争。《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从古到今,文化之争都是民族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诗经》中说“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人在这个时代就以文化的概念超越了种族民族的概念,这是很了不起的观念。在这一点上我们远远高于西方文化,西方人包括受他们文化影响的日本,到今天还仄陋地时时高举种族民族的大棒,以表现自己的优越,国人不察,或受其蛊惑,流毒不浅。中华文化肇高峻于远古,越千载而弥彰,当今世界,我们一提起中国元素,无非是由传统文化构建起的这些文化元素。无论是服饰、建筑、器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还是诗歌、绘画、音乐、哲学等上层建筑,这些都表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特征。</h3><h3> 语文课首先必须是民族的,讲授民族历史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之光,培养民族语言习惯,传承东方哲学审美,在此基础上,灌输现代文明,培养现代公民,才能使之有根,觉醒其魂。使新时代的强健的文化与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命脉续接,接骨连脉,则古今贯通,有根有华,表里无碍,郁郁其文。</h3><h3> 中国历经近代祸乱,生灵涂炭,国家衰败,如此衰象深深刺伤国人,于是俊杰蜂起,欲救亡图存,而后中国共产党率亿兆人民,横扫群丑,外攘暴寇,内安神州,于今近七十载。清季以来,国人颇疑自身之文化,于是争相效学西方之科技文化,于彼之文化莫不交口称誉,甚而至于凡洋则嘉,遇中则贬,文化之自虐心态至今尚有余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大增,复兴中华之梦想昭然可见,如此之时代,则需要为中国培养有中国气质兼有世界胸怀的下一代,这一代必须有文化之根,必须有中华之魂。否则,国虽富,只能曰大,而不能名之为强。</h3><h3> 中小学语文虽为中学众多课程之一,本不应自彰其位,但语文课所承担的国民精神的塑造、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肩的。因此语文教学是重大的事情,不能有丝毫马虎。过去的数十年间,语文教学做过很多尝试,但世人虽多受益,然亦多有诟病,究其因,育化能力不足。今天,教育改革深入探索,“核心素养”成为热门词汇,于此时倡导以教师增强文化底蕴,以文学魅力引导学生的语文课堂,正值其时!</h3> <h3>二、文化是语文教学之灵魂。</h3><h3> 语文者,一国之语言与文化也。语文教材的编写其虑也全,如开一百货铺,针头线脑,无不全备,故有诗有文、有中有外、有古有今,儒释道并举、巴鲁茅同在。苏轼曾有教作文之法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推而演之,语文教学亦如此,教材之大之全备矣,然须教师以一物统摄之,然后经史子集、文物典章可为我所用,此物者,文化也。孔子曾在教学之后感慨说:“吾道一以贯之”,此道者,忠恕之道也,仁之道也。韩愈《师说》开篇即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道亦仁之道也。举凡文章,创作者为表情达意而作,教者须领会其意而敷演之。领会“其意”,则须知历史、环境、心理等要素。如讲《烛之武退秦师》,若只着眼于巧为辞辩,而不了解“骊姬作乱”“重耳之亡”等发生在晋国的历史,就不理解秦晋何以围郑,没有了大国之间战略的纵横捭阖,没有了为国家的深谋远虑,这样的文章教学就徒长青年浮华巧辩之心。要理解《归去来兮辞》,就得了解“五胡乱华”后东晋的社会现状和当时士人的心理状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用贴标签的方式理解陶渊明的“淡泊名利”,如果我们没有对先秦以来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有深入了解的话,我们就会把诗人肤浅化,解读出一个甜腻腻、轻飘飘的陶渊明。不了解中国士文化,就很难真正理解知识分子的心理,也就很难讲清楚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雾一样迷茫的愁绪。</h3><h3> 所谓文化,是要着眼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母体,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理解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所传递的基本思维模式、认知方式、伦理体系、价值认同,梳理清楚中华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源流,体认我们存在于这片土地的生活方式,尝试寻找到流淌于我们血脉中的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我所谓统摄教材的“文化”者,正是积极入世、家国情怀、尊道守身、和合大美等等的中国精神,有此精神,不仅讲中国的文章可脉络清晰,就是讲外国作品,亦能为我所用,既能晓彼精神,亦可打通中西,使学生明白中西无二理,明白人类精神之共同之处,如此,中学之体彰,民族之魂立。</h3><h3> 文化底蕴的缺失造成了语文教师的缺钙,是造成语文课贫血的重要原因。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语文,是没有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没有感应到文化的召唤,找不学习语文的方向,也不知道学习语文的方法。</h3><h3>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年龄,一生之机要树立于此时,若不能以中华文化熏染之,则一生无根,易被移性。君不见当今青少年,追逐时尚,喜过洋节,喜用洋名,更不加分辨其文化内涵,究其因,无民族根性也。而学校老师亦不能纠正,正是因为老师亦无从知晓中华文化精神之大端,亦迷茫于中西文化之去取。我曾经说,中华文化灿烂无比,留给后世一个巨大的宝柜,然后世子孙依然精神贫乏,是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柜子中有怎样的宝藏,甚至没有人有能力打开这个柜子。这是语文人的悲哀!我们作语文老师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我们要能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这柜子的钥匙,这是我们的使命。</h3> <h3>三、文化是新时代的需要。</h3><h3> 今日所倡导之“核心素养”有四大要,其一曰“语言建构与运用”,其二曰“思维发展与提升”,其三曰“审美鉴赏与创造”,其四曰“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往的课堂,教师的教授往往将语言抽离语境,进行片面的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搞不清来龙去脉,陷入知识迷阵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学者无趣,教者乏味。孰不知,天下绝无无文化之语言,亦无无文化之思维方式,更无无文化之表达方式。我从二十年前走上讲台始,就痛感当时语文教学的精神贫乏,课堂毫无生气,学生对语文课几无兴趣。痛心数千年文明几乎断于一代,大多数语文老师莫说传道,就是语文知识的教授也是支离破碎、一鳞半爪,能讲清楚“艺术手法”与“表现手法”差别的人寥若晨星,能把“比喻”这样一种最简单的修辞讲精讲透的少而又少,遑论其他!</h3><h3> 核心素养之说所提出的“四翼”正是切中要害,语言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语言而逻辑而思维而审美,这个序列,由浅到深,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过去的语文课没有语言建构的过程,十年下来,学生很少有形成思维能力的,我们或归咎学生不阅读、或指责学生课堂参与少,皆不中其要。学生阅读少,并非完全因为作业多没时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阅读能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课没有真正的语言建构过程,而语文建构的基本动力正是来自文化基因的传承。</h3><h3> 今天,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全球一体,多元文明剧烈碰撞的世界。如此时代,更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青年人,他们既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人格和体魄;既要有走遍世界的勇气,又要有不失自己身份认同的根基;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他们既要能传承人类的精神遗产,又有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创造我们所不知道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创造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外人赐予的,正是来源于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的传统。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周易·系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这种精神气质正是要从小培养,用语言去建构精神,形成逻辑,最后形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h3><h3> 中学语文是学生接触文学的基本途径,文学是人生启蒙的最初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文学向人们展示的是宽广或逼仄、复杂或纯粹的人生,是永恒而多变、柔弱却刚强的人性,是波澜壮阔也同样世事无情的社会,文学让人成熟,让人看到自己所不见,前有古人成败遗迹与谆谆告诫,中有时代风云与大潮所向,后有未来展望与人类梦想。或现实,或梦幻,无不寄托着人类对自身的美好期待,无不寄寓着人类对自身问题的深刻反省。青年人乍开蒙昧,初涉人事,读诗与小说,既可获取很高级的审美体验,又能开拓视野,涤荡心胸,促进内在人格的成长,是收益良多的事。文学本来就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迷人的魅力。文学可以让我们深入认识人生,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深刻地理解历史,理解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切,进而建构起生命存在于世间的意义。文学对于人格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接触文学,会让孩子开阔眼界,因此,我以为中学语文课能给学生展示文学魅力者有三:一曰以人为本。二曰以情动人。三曰建构精神世界。人为万事之本,为万物之长。《道德经》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尊重人,尊重人性则是社会进步的标识;相反,践踏人,污蔑人性则是时代反动的象征,以此教人,则青年人有健康之人性。崇尚金钱与权力则为拜物,人陷于物欲之中,则不啻于物,太史公曾云“士节不可不勉励也”,青年人有了人格上的勉励,才能于成人后有担当,成大器。</h3><h3> 文学的魅力在于人本主义,激发学生重视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的不懈的追求。通过文学的教授,让学生领会每一篇课文独特的风味。《小狗包弟》《囚绿记》让我们反省暴力之下人性的扭曲,看见人性的美好;《陈焕生上城》能引导学生关注农民问题。一个半数以上国民为农业人口的国家,如果不引导青年人关注农民问题,这种教育是不道德的。《祝福》除了意识到礼教杀人外,还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走向衰落时的颓废与堕落。我们不应该只着眼于追问是谁杀了祥林嫂,而是要问一问为什么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得那么懦弱与自私。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们也要问一问为什么杜十娘会有一个百宝箱,如果她没有百宝箱呢?这一刻,我们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岸上的看客,只关心百宝箱,而忘记了杜十娘?</h3><h3> 纵观近代中国之落后,恰因文学精神丧失,国民精神颓废,没有审美能力,缺少精神追求,而最终堕入物欲(权力与金钱)的深渊。从《诗经》的年代算起,中国人就有良好的文学追求,当世界还在荒昧时期,中国人已经创造出了精美的文学作品,彰显着崇高的追求。近世以来,政治的野蛮与外敌的入侵严重地侵蚀了中国人的精神,贫穷与没落使我们失去了诗,也失去了文学精神。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用文学精神启蒙青少年,塑造知美健壮的人格,用文学精神诠释时代的要求,承载新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诉求,这是最能入心的教育。这也是这个时代语文课最应发出的声音。</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h3><h3> 文化底蕴与文学魅力理应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每一堂课变成涤荡心灵的圣所,让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续接,把文化之苗深扎进每一个年青的心田。然而,现实是不尽如人意的。抛开那些平庸的课堂不说,就拿在全国各类大赛上见到的优秀的课例来说,这种课无疑是精心设计过的,讲得很精彩,教师煞费苦心,台上台下很忙活,学生配合也积极,但这样的课,怎么听也觉得别扭,没有文化味,少了文学气。精心设计的课堂说白了是在为教师如何“好上”设计,而不是为学生如何“学到”设计,这里只有教的逻辑,而没有学的逻辑。由单纯的知识来构建,课堂便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们普遍认为,枯燥无味的修辞语法不知学来何用,充满浪漫诗意的作品只不过是些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洋溢在文章中的爱国之情又过于“矫情”。他们摸不到语文的魂,在困惑与迷茫中送走了一节又一节语文课。</h3><h3> 文化底蕴是水,文学魅力是桨,至于怎样划船,我以为是次要的事。没有了水,无疑是旱地划船,徒费气力;没有了桨,动力不足,原地打转。教师应循本溯源,从自身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上下功夫,博览群书,建构起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用这一人格去影响学生,做一个“天堂路上的掌灯人”。颜子赞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他形象地比喻说:“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入的变革,那就不能成其为教育。”</h3><h3> 语文教育道为体,术为用。所谓“道”者,文化、人格、理想也;所谓“术”者,讲授技巧、知识体系也。道体能立,则术用自生;文化品格树立,则知识体系自备,更无求术之精也,何途径不可达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h3><h3> 我于2004年至2005年作为新疆选派的骨干教师赴北大进修学习,其间,萌生了在新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想法,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学生学习语文。2005年回来后,我先在我任教的昌吉市一中开始了我的传播之路,在这里,我向校方申请开设了校本课程“国学选粹”,这是新疆最早的校本课程了。后来,我调至乌鲁木齐市一中工作,继续接掌了学校的博达学社的工作,利用国学社的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一中的十年,每周社团活动的日子我都会精心准备一个关于国学知识的讲座,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还开设了《孔孟儒学》的选修课,组织学生开展晨读《论语》,晚读《孟子》的活动。从2006年至今,我利用在大学讲课的机会,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华文化概论》一课。先后利用“国培”“西部计划”等项目上课的机会向各族教师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儒家、道家、禅宗、心学等领域的哲学思想,还开设了“汉字训诂”、“先秦科技与文化”、“琴棋书画”、《牡丹亭》、《红楼梦》、《周易》、《诗经》、《汉乐府及古诗十九首》、“《史记》中的悲剧英雄”、“魏晋风流”、“陶渊明的‘饮酒诗’”、“苏轼诗词选讲”、“唐宋八大家”、纳兰词等专题,还旁涉中国近现代诗歌、朦胧诗、西方经典诗歌、莎士比亚戏剧、白朗宁夫人十四行抒情诗等。年复一年,我不知疲倦地上课,一节课一节课地上,整整上了十九年,十九年来,成千上万的人听了我的课,各个民族的人都有,光是中学老师就有五千人以上,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老师因为听了我的课而喜欢上了汉文化,迷上了读《论语》,迷上了学汉语。我还利用其他一切机会向社会各界人士宣讲,担任乌鲁木齐晨报的阅读推广专家。后来做了自治区教科院的一名教研员后,我更是利用工作便利,走遍了新疆的角角落落,每到一处,我都会不辞辛苦地开讲座,义务培训老师。我觉得,培训好老师是推广文化最好最有高效的手段,老师就是基地,只要他们从心底喜欢中华文化,他们就一定能通过讲台,把中华文化传播到成千上万的学生心里。短短三年里,我已经讲了近百场讲座。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夏令营参加交流时,受到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辛意云教授的高度赞扬。</h3><h3> 当然,我所主张的文化引领的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文化自觉,有使命感,有担当意识。迎风击水三千丈,不与流俗论短长。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的强音共振,能守一张书桌之寂寞,才能独享三尺讲台之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