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

秋薇

<h1>原平邑四中,位于平邑县南部的郑城镇,父亲自1959年到1969年在这所学校里工作,语文教师,学校教导主任。父亲把他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这所学校,把全部的热忱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h1> <h1>1961年5月平邑四中的全体教职员工的合影,前排右三是我的父亲。</h1><h1>当时学校条件简陋,办公条件比较艰苦,简单的校舍,不算宽阔的操场,两棵木棒架起的篮球架。</h1> <h1>1962年6月,与初一级一班的同学在校园里合影</h1><h1>前排右四是父亲😊</h1> <h1>1963年夏天,参加征兵体检工作的教职员和参加验兵的学生合影留念,第二排右四是父亲</h1> <h1>1963年5月,父亲(第二排右二)和初三级一班女同学的合影,当年能考上初中的女生都是佼佼者</h1> <h1>和初中毕业考入师范学校的两位学生的合影,父亲在前排中间,为学有所成的学生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h1> <h1>父亲(右)与他的恩师于化龙老师的合影。</h1><h1>父亲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临沂师范,与于老师多年保持密切联系。</h1> <h1>父亲与爷爷在校园里合影。</h1><h1>1961年春天,爷爷步行70多里的山路到平邑四中看望父亲。</h1><h1><br></h1> <h1>  我曾经在66年,68年两次去过平邑四中与父亲共处几天,学校的校容校貌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h1><h1> 时隔五十年,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一直有着再次去平邑四中看看的愿望。</h1><h1>2018年9月2号,约了三位好友,兴致勃勃的一同驱车前往平邑县郑城镇,去寻访我印象中的平邑四中,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h1><h1> 行驶几十公里的山路,几经问路,终于找到了原来的平邑四中,心中很是兴奋。</h1><h1> 看!如今的学校名称: 郑城镇一中</h1><h1>五十年过去,学校早已改变了模样,印象中的平邑四中已经无有踪影。</h1><p class="ql-block"><br></p> <h1>站在校园里,父亲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让我思绪万千</h1> <h1>走进学校大门迎面矗立着一座教学楼,侧面是综合办公楼</h1> <h1>高高树立的标语:爱学校,爱家乡,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h1><h1>谁不说俺家乡好,郑城镇是有名的“金银花之乡”,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h1> <h1>教学楼一角</h1> <h1>高大宽敞的学生餐厅,让我回想起当年的学校食堂,设施简陋的几间瓦房</h1> <h1>宽敞明亮的女生公寓,男生公寓,想必学生们有着这么优越的住宿条件,定会舒适无比,倍加努力学习</h1> <h1>女生公寓一角。由于第二天暑假开学上课,教职员工正在开会,学生们下午到校,所以校园里静悄悄</h1> <h1>回望如今的郑城镇一中,回想印象中的平邑四中,使我感慨万千。</h1><h1>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这片校园依然烂漫!</h1><h1>这里留下了父亲工作生活的足迹;这里一代代的像父亲一样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仍在辛勤耕耘;这里走出了一批批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h1><h1><br></h1> <h1>衷心祝愿这座美丽的校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满园的桃李更加芬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