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育人当教书旅顺口区举行“从体验反思式活动看育人”专题培训

文华孟涵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聚焦立德树人,不断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是当前旅顺口区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紧扣市、区“师德建设年”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旅顺口区中小学全面构建“以生为本”德育新体系实施指导方案》落小、落细、落实,实施隐性有效德育,力促我区教育质量提升,近日,旅顺口区教师进修学校特邀请大连市教育学院赵彧博士在伯阳小学做了题为“别把育人当教书——‘从体验反思式’活动看育人”专题培训,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100余人参加了培训。</span><br></h3><h3> 培训中,赵彧博士从“何为体验反思式班会”问题切入,现场播放了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怀揣气球的班会课”,视频中,孩子们分别体验了怀揣气球跳跃、伏案、弯腰捡拾东西等环节,每一个体验环节后谈感受,孩子们发言踊跃,一个女同学说:“我体会到了妈妈在怀我的时候是那样的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境中,赵彧博士自然引出体验反思式班会课的定义及意义,就是让学生在“道德情境+开放式对话+反思性表达”等一系列班会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分享、理解,从而达到教育学生,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目的。</h3><h3> 关于体验反思式班会怎么上,赵彧博士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真”、“实”、“活动+体验+反思+引导”的流程,并结合“说说我们的垃圾”真心话大冒险、“校园不文明现象面面观”、“学会合作”、“老人跌倒了,扶不扶”等发生在校园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而设置的班会课案例对各流程逐一予以说明,鲜活、生动而深刻。</h3><h3> 关于真,强调切忌反复排练,坚决避免傀儡式班会;真问题,一定是基于班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h3><h3> 关于实,强调班会要打“点”,不要打“面”。</h3><h3> 关于活动,强调主动完成活动的需要,是推动学生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决定性力量,而不是外在的说教。</h3><h3> 关于体验,结合正反例做鲜明对比,强调教学环节要简化,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通过播放影视片段强调提供多种感官刺激、营造浓烈的道德情感氛围来深化体验的魅力;通过沉思反省来深化体验以及利用对比来强化体验等。</h3><h3> 关于反思,强调注重挖掘心理感受,通过个体反思带动集体反思,通过追加性提问,进一步提升反思水平。</h3><h3> 关于引导:涉及价值观引领、更涉及学以致用,赵彧博士特别强调,教师首先必须明辨是非,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对道德问题理解的模糊之处、谬误之处,并作出适时的反映,这其中要有耐心,让学生把话说完;帮助学生澄清他所要讲的意思;特别是对于自己不会的,坦率承认,让学生讨论。为了实现德育有效性的落实,教师还要培养德育点挖掘力、行动引导力,使班会课成为与学生生活、班级生活、校园文化紧密融合、富有生命力的课程。</h3><h3> 此次培训是在旅顺口区教育局全面下发《旅顺口区中小学全面构建“以生为本”德育新体系实施指导方案》,各学校经过六个多月深入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常规德育活动外隐性有效德育——班会课开发而设的专家培训, 整个培训,针对性强、专业性高,引发了参加培训者的深入思考,对于育人、对于德育如何更加有效,洞开新的维度,有力地推动了旅顺口区以生为本德育新体系构建。</h3><h3>&nbsp;&nbsp;&nbsp;&nbsp;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