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文化顺序

ZJX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考古学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考古学文化都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中,出土文物数量较多、文化标识价值较高的几个新石器时代文化:</span></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裴李岗文化</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裴李岗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中游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原地区发现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综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对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的年代结果,裴李岗文化的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制作精致,其中带锯齿刃石镰、长条形扁平的双弧刃石铲和鞋底形四足石磨盘(附磨棒)最为典型,也有打制的刮削器等。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均为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多素面,有少量磨光或饰以篦点纹。典型的器形是三足钵和半月形双耳壶。</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鞋底形四足石磨盘和磨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红陶小口折肩环底双耳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足陶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贾湖文化是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类型,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源头。年代范围为BC7000—BC5800年,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支流沙河和洪河流域,最北可达颍河、汝河流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贾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前期遗存,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其七声音阶贾湖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家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1986-1987年间出土的20多支骨笛,分别有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大地湾文化</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大地湾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是一处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遗址。第1—3文化层形成于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层中仅发现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层距今20000至13000年,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开始出现,但在遗物总体数量上处于从属地位;第5文化层距今13000——7000年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第6文化层距今7000——约5000年,主要文化遗物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地湾的陶器,从装饰色彩来看,有红陶、灰陶、彩陶;从质料来看,有泥质陶、夹砂陶;器型有罐、盆、瓶、杯、尊等。陶器上的纹饰有绳纹、线纹、附加堆纹、乳钉纹、凹凸弦纹等;彩陶的纹饰有宽带纹、弧线纹、三角纹、勾叶纹、条纹、变体鱼纹、鸟纹、蛙纹以及由圆点、条线、弧线等组成的几何图形等。有的陶器有紫红色、黑色、白色的彩绘,其中以人头形口彩陶瓶、圜底鱼纹彩陶盆、三人浮雕型器口最为罕见和珍贵。在少数陶器上还发现有刻划符号,这为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增添了新的资料。</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头形器口彩陶瓶。&nbsp;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仰韶文化</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仰韶文化划分为8个类型: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庙底沟类型 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西王村类型 以山西芮城西王村遗址的上层为代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秦王寨类型 或另称大河村类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5、后冈类型 以安阳后冈遗址下层为代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6、大司空村类型 因安阳大司空村遗址而得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7、下王岗类型 以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早一、早二期遗存为代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8、史家类型 以陕西渭南史家遗址为代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不少出土的彩陶器为艺术珍品,如水鸟啄鱼纹船形壶、人面纹彩陶盆、鱼蛙纹彩陶盆、鹳衔鱼纹彩陶缸等。陶塑艺术品也很精彩,有附饰在陶器上的各种动物塑像,如隼形饰、羊头器钮、鸟形盖把、人面头像、壁虎及鹰等,皆栩栩如生。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在濮阳西水坡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span></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人面鱼纹彩陶盆,中国彩陶的代表作之一。画上的人面戴着一尖顶饰物、圆脸、三角形鼻子,嘴上还衔着两条小鱼。</p><p><br></p><p><br></p><p><br></p> <p>另一个人面鱼纹彩陶盆。目前为止,中国共有四处遗址都发现了人面鱼纹盆,分别是西安半坡遗址(7件)、临潼姜寨遗址(3件)、宝鸡北首岭遗址(1残片)和西乡何家湾遗址(1残片)。四处遗址同属于仰韶文化中的半坡类型。陕西历史博物馆目前就陈列着姜寨遗址的人面鱼纹盆,距今约6700年。</p><p><br></p><p><br></p><p><br></p> <p>鹳鱼石斧纹彩陶缸,一九七八年在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阎村出土。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器高47公分、口径32.7公分、底径19.5公分。器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绘有《鹳鱼石斧图》(或称鸟鱼石斧)。</p><p>《鹳鱼石斧图》分为两个部分。器的左边画了一只圆眼、长嘴、两腿直撑的水鸟,它昂首,身躯微微后倾,嘴上衔一条大鱼。在器物的右边竖立着一把装有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石斧在先民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鸟、兽、斧的组合并非偶然。图中鹳与鱼面对石斧,寓意着先民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与对劳动工具的崇拜,以祈求工具保佑人们吉祥、平安和丰收的生活。图中的鹳直接用色彩平涂形体,而鱼、斧则根据不同的审美需求用粗浓的线条勾勒轮廓,转折、起伏、刚柔互用的绘制,以表现物的形态与神情,达到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p><p><br></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彩陶鲵鱼纹瓶。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器物。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纹案就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还有学者分析图案是人首蛇身,可能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人认为是龙的原始图形,鲵鱼的脸似人形,两眼有神,身躯卷曲,所以他们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龙图。</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br></p> <p>彩陶盆,泥质红陶,敛口平沿,圆唇鼓腹,腹下部分向内斜收,平底。口沿饰黑彩,肩、腹部用黑彩绘玫瑰花卉图案。为新石器时期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文物。</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彩陶船形壶,高15.6厘米,长24.8厘米。设计以船为形,腹两面以褐黑色彩绘出网纹,似反映当时人们驾船撒网捕鱼的生活,是半坡类型彩陶中的艺术珍品。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span></p><p><br></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陶鹰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span></p><p><br></p><p><br></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高庙文化</b></p><p><br></p><p><br></p><p><br></p><p><br></p><p>高庙遗址位于湖南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一贝丘遗址。通过大面积发掘,在揭示了高庙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祭祀场所,出土了中国年代最早的装饰有凤鸟、兽面和八角星等神像图案的陶器(距今约7800年左右),出土了中国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在高庙上层遗存中,出土了部落首领级的夫妻并穴墓和四人合葬墓等重要遗迹。发现了为建立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关键性遗存。</p><p><br></p><p><br></p><p><br></p> <p>洪江高庙出土的白陶上的神鸟双飞。</p><p><br></p><p>陶器装饰艺术是高庙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绳纹是高庙文化陶器器腹上的主要装饰,但在器物肩、颈部的装饰手法则有时间早晚的变化。在高庙文化的最早阶段,常见由双线或单线刻划纹构成如网格、带状大方格填叉、鸟头、鸟翅、以及兽面和八角星等不同的图案,图像都很简化;从中期开始及其往后,开始盛行用戳印篦点纹组成各种图案,最具代表性者为形态各异的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另见有平行带状纹、连线波折纹、连续梯形纹和垂幛纹和圈点纹等。同时,还出现了朱红色或黑色的矿物颜料的彩绘,填彩艺术和彩绘图像。特别是那些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质地都比较好,制作相当的精细,器类与器型都相对的固定。这些陶器很可能是当是用于陈设用的祭器而非实用器。</p><p><br></p><p><br></p><p><br></p> <p>桂阳千家坪出土的白陶壶上的神鸟图案。</p><p><br></p><p><br></p><p><br></p> <p>辰溪松溪出土的白陶罐上的神鸟图案。</p><p><br></p><p><br></p><p><br></p> <p>白陶罐上的神鸟图案。</p><p><br></p><p><br></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龙虬文化</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一部分,属于龙虬文化的遗址有: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龙虬庄遗址从1993年开始发掘,总面积4万多平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二千余件。这些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即“龙虬文化”。</span></p><p><br></p><p><br></p><p><br></p> <p>甲骨文系统的古文字。在一片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内壁上发现有4个似鸟似鱼的图画,对应每一个图画有4个文字。这片陶片在全国展览时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现在认定,高邮龙虬庄陶文与甲骨文是同一系统的文字,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文字的发生和使用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迈进文明门槛的里程碑,由此可见龙虬庄遗址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p><p><br></p><p><br></p><p><br></p> <p>有大量精细加工的骨角器。大多用当地的水兽麋鹿骨角制成,既有大型的生产工具斧、镐和小型的生产工具叉、齿、锥、刀、匕首,也有纺织用的纺纶、针,装饰用的笄、坠。在骨角器的制作上,不仅使用了切割、磨制、打磨、刻划等工艺,还出现了刳空技术,尤其是发明了可以重复换装尖刃的复合型生产工具镐,制作技术的精良令人惊叹,无疑是当时骨角器制作和使用的最高水平。</p><p><br></p><p><br></p><p><br></p> <p>黑陶。在不同的文化层(4、5、6、8)都发现了泥质黑陶,黑陶的制作技术复杂,在烧至摄氏1000度时要封窑减少空气进入,使氧化铁的红色还原成灰色的二价铁,加上未燃烧的炭黑使陶粒填塞陶体中的细孔隙,有利于陶体坚固耐用。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人懂得通过矿石的还原熔炼以获取铜金属。因此,考古学上曾认为黑陶是青铜器的前身。</p><p><br></p><p><br></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河姆渡文化</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中国浙江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区至舟山群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到5000年之前,因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发掘最早,故称作河姆渡文化。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span></p><p><br></p><p><br></p><p><br></p> <p>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夹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出土陶器是夹炭末的黑陶,质地单一,火候较低,胎壁较厚,全系手制。造型简单,厚度不匀,色泽不均,弧度不一,显示出当时制陶的原始性,主要器皿有釜、钵、罐、盆、盘等五种,并出土有陶猪玩具。装饰技法有刻划,捏塑和堆贴三种。图案有各种几何形纹和动植物纹,其中以较写实的猪、鱼、虫、鸟和花草一类的装饰最具代表性。</p><p><br></p><p><br></p><p><br></p> <p>  彩陶片,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纵:11.2厘米 横:9.8厘米,余姚河姆渡。为近口沿部分腹片。彩陶描绘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较细的直线及 回纹组成纹带,下部分为浓重彩的粗线(竖方向)。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p><p><br></p><p><br></p><p><br></p> <p>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食器,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口径10.6×9.2厘米、高 5.7厘米、底径7.6×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现藏浙江省博物馆。</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夹砂灰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现藏浙江省博物馆。</span></p><p><br></p><p><br></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双鸟朝阳纹牙雕,1977、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现存于浙江省博物馆,是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又被称作“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新石器时代罕见的牙雕,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具有极珍贵的历史价值。反映了河姆渡人对鸟的喜爱和对太阳的崇拜。</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该牙雕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图案刻于象牙上,打磨光滑。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间为一组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太阳纹,外围周边刻着炽烈蓬勃的火焰纹,象征太阳光芒。两侧对称刻出一钩喙双鸟(鸡),面向太阳,成对称形,似在引吭啼鸣。蝶形器的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除了鸟(鸡)和太阳纹中心以圆锥浅钻之外,两鸟(鸡)两侧各对称钻通三个圆孔。蝶形器共有六个圆孔,上四下二。</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骨器</span></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红山文化</b></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细石器工具发达,刮削器、石刃、石镞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陶器中的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的盆、钵、罐、瓮等各有自身的装饰纹样,而横“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红山文化具有特征的纹饰。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磨制加工制作,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据考古统计,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红山出土玉器数量较大,是迄今为止公认的中国最古老的玉器,标志性的器型主要有玉猪龙、C形龙、太阳神、勾云器、箍形器、丫形器、玉鴞、玉凤、玉人、玉鳖、玉璧、玉玦、玉管等等,有些器型又可以分成多种样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玉猪龙。我国古代对发现于红山等地的一种玉器的称呼,又名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但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对于该玉器定义为猪还是龙争议颇多,还有人认为这是熊。其用途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宗教礼器。</p><p>此外,大量红山玉器的造型反映出很多很多动物如蝉,鸟。鸭嘴兽,鱼,龟,及四肢动物均和玉猪龙共同出现,如此表达出玉猪龙是各种动物的最早期胚胎,包括人类,即人和动物最早期胚胎。也就是说玉猪龙是胚胎而且非某种特定动物。</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玉龙的重心位置有一孔,用绳吊起首尾水平,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p><p><br></p><p><br></p><p><br></p> <p>玉龟壳</p><p><br></p><p><br></p><p><br></p> <p>双熊头三孔玉器</p><p><br></p><p><br></p><p><br></p> <p>勾云形玉器</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3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出土。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该女神像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span></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大汶口文化</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龙山文化的源头。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肩壶、实足鬹、袋足鬹、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4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堪称我国彩陶艺术珍品,高29.5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侈口,折沿,深腹,喇叭形高圈足。通体磨光,器表施红色陶衣,并用黑彩、白彩绘制八角纹、对弧线等。八角星纹饰具有大汶口文化特有的装饰图案。此器造型秀美,纹饰简洁,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大汶口文化彩陶中的精品。</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象牙梳,大汶口文化手工艺品。1959年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宁阳县堡头村)出土。象牙皮制成,竖长方形,有十六个细密梳齿,齿端较薄,把面稍厚,其上镂刻由三道平行条孔组成“8”字形,内填“T”字形的图案;近顶端有三圆孔,顶端刻四豁口;高16.7厘米。是罕见的史前手工艺珍品,反映出大汶口文化牙雕工艺的高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良渚文化</b></p><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出土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出土了最早的龙形玉饰件,一条是"抬头龙",脖子往上抬,另一条则是"俯首龙",龙头往下弯。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良渚“玉琮王”,黄白色,有不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迂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p><p>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与兽面复合的图像,共八个,系首次发现。单个图像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这一种人与兽面复合图像为良渚人崇拜的神徽。</p><p>这件玉琮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头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国务院规定的六十四件禁止出国文物之一。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之首,故称“玉琮王”。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良渚玉龙。1993年4月在常熟西北练塘罗墩村的一处大型良渚文化高台墓地出土。距今为5250±300年,属良渚文化早期玉器,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良渚文化中最早而且是最为传神的龙的形象,因此被称之为“良渚第一龙”。整件饰品采用了双龙合一体的对称艺术。器物的一半为龙头相对并连接,嘴唇合用,另一半自然合为双龙的龙体,构思异常巧妙。</p><p>1986年浙江省曾发现8件形制基本相同的良渚中期玉龙,距今约4500年。</p><p><br></p><p><br></p><p><br></p> <p>刻符黑陶罐,余杭南湖采集。良渚博物院藏。夹砂黑皮陶,因出土于河沙中,故器表面多呈锈红色。烧制成后,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图亦文的12个符号。</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神人兽面纹玉钺的钺冠饰为白玉,一侧有紫褐色瑕斑,钺端饰亦为白玉。另一侧同样有紫褐色瑕斑。钺身通长17.9厘米,上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厚0.8厘米,为青玉制成,有少量褐斑,玉材优良,具有透光性,抛磨精良,光洁闪亮。近顶部中央有一小孔,其直径仅为0.5厘米,小孔上方有捆扎的擦痕。在两面刃的上部各雕有浅浮雕神人兽面纹。该玉钺制作精致,有纹饰的玉钺目前仅此一件,对了解此类器物的用途和定名等问题有重要的价值。</span></p><p><br></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马家窑文化</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制陶业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裸体浮雕彩陶壶,融浮雕和绘画的艺术手法于一身,在数以万计的彩陶器皿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稀世珍宝。特殊的图案装饰表明它不是生活用具,而是礼器或专门制作的葬具,一般认为这是一个集男、女为一体的两性人,是一种男女同体的崇拜物,与远古时期的萨满有关。此外,关于人像也有单一女性或男性的不同说法,分别寓意女性崇拜、生殖崇拜或父权制度下男性崇拜的象征。如今这件裸体人像彩陶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呈橙红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三组舞蹈图。此物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span></p><p><br></p><p><br></p> <p>半山类型菱格纹彩陶罐。高18.4厘米,口径16.2厘米, 底径8.5厘米。征收于康乐县流川乡范家村,泥质橙黄陶,敞口,短束颈,溜肩,垂腹,平底,有对称双肩耳,施黑红彩,口沿内饰垂弧纹,颈饰一周宽锯齿纹,肩腹饰繁密的菱形,其间饰黑红相间的锯齿纹。</p><p><br></p><p><br></p><p><br></p><p><br></p> <p>几何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马厂期,高16.5腹径16.3 口径11.2厘米,撇口,束颈,鼓腹,平底,双板耳从口沿至肩部。壶体上部以黑色彩绘几何纹图案。</p><p><br></p><p><br></p><p><br></p> <p>折线纹彩陶简状杯,高13.4公分、口径6公分、底径6.1公分。马厂类型、1973年永昌县鸳鸯池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p><p><br></p><p><br></p><p><br></p> <p>双口旋纹瓶</p> <p>中国最早青铜刀</p><p><br></p><p><br></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三星堆文化</b></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二期起连续几期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年代上限距今4500±150年,大致延续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相当中原夏、商时期。遗址出土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以及数千枚海贝,加上后来发现的三星堆古城址,这些重大考古新发现使学术界最终认识到,三星堆文化(不包括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是一个拥有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灿烂的古代文明。</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星堆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众多青铜造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三件奇特的“千里眼、顺风耳”塑像,体型庞大,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唇吻三重嘴角上翘,呈微笑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铜神树,也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以及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span></p><p><br></p><p><br></p><p><br></p> <p>青铜纵目人面像,出土于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是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最为典型的文物之一,是三星堆青铜雕塑品中之精品。耳、眼采用嵌铸法铸造。方颐,倒八字形刀眉,眼球呈圆筒状向前伸出。鹰钩鼻,鼻翼呈旋涡状,阔口,口缝深长,舌尖外露,下颌略向前伸。大兽耳向两侧展开。在额正中及耳前上下各有一錾凿形成的方孔。此器不仅为中华青铜文化所稀有,而且在世界青铜艺术品中极为罕见。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代文物群中最早、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为宏伟壮观的青铜人面像,被誉为“面具之王”。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金沙遗址</b></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土文物风格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极其相似,可见金沙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金沙文化在考古年代比三星堆文化晚500年左右,从时间是看不排除金沙文化就是古蜀人创造三星堆文化以后创造的。</span></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龙山文化</b></p><p><br></p><p><br></p><p><br></p><p>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0年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第3072号墓,现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彩绘蟠龙纹陶盘,通高9厘米,直径40.7厘米,底径15厘米,腹深7.8厘米。胎呈褐色,器表为灰褐色。盘的外壁着绳纹,内壁施黑色陶衣并经磨光,唇沿及内壁上缘一周涂成朱红色,内壁施黑陶衣为地,并用朱红彩绘制出一蟠龙纹,龙的尾部已经漫漶不清。此器物造型朴质,图案精美,颜色浓艳得体,光泽细腻。是龙山文化中彩陶制品的代表。</span></p><p><br></p><p><br></p> <p><br></p><p>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为直立式,粗柄高足,柄部镂空,质地为磨光黑陶,有轮制痕迹,系典型的山东龙山文化遗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p><p><br></p><p><br></p><p><br></p> <p>三足黑陶鼎,龙山文化,高16厘米,口径26.6厘米,1936年山东日照县两城镇出土,南京博物院藏。泥质黑陶,并施黑衣,磨光。盆形鼎,敞口,直壁,圆底。腹中段加一道凸弦纹。底部有三足,为三角形鸟头状,中间竖一道齿状加堆纹,两侧各有一圆孔,犹如双眼。器身轮制,器形完整,造型稳重大方,纯朴美观。</p><p><br></p><p><br></p><p><br></p> <p>龙山黑陶三足鬶。此器整体形态敦厚、大器,打磨痕迹明显,为龙山时期生活器具。现收藏于郑州城外城陶瓷艺术博物馆。</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