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来过法国,走的是都市巴黎一条线,小时候了解的第一座国外城市,就是巴黎,凯旋门、圣母院、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几乎是整个西欧的名片。</p><p class="ql-block"> 巴黎是一本书,是一部电影,最后才是一座城市。从法国南部沿地中海一直向西,是向往已久的另一条旅行线路,尼斯、戛纳、摩纳哥、安道尔、西班牙、葡萄牙,沿着地中海岸线走。</p><p class="ql-block"> 在塞万提斯的笔下,欧洲的古老文化犹如透着阳光的土制酒,谜一般醉人的混合物,在恍惚中令人心驰目眩。</p><p class="ql-block"> 云朵在飘呢,我们也应该从蚁穴里爬出来,去一个遥远的地方看看了。搭乘卡塔尔航空飞行十六小时,转道多哈,我们来到了法国南部城市尼斯。</p><p class="ql-block"> 和朋友结伴而行,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历史上一直都是皇亲贵族与商贾名流的度假胜地,俗称“富人区”。</p><p class="ql-block"> 当中欧、北欧的人们在秋冬燃起壁炉,尼斯城内的游客却依旧穿着鲜艳的泳装,在鹅卵石铺就的海岸边嬉戏打闹,好似生活里只有阳光,寒风永远不会吹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蔚蓝的海岸,清澈的空气,豪车、游艇,甚至空气中都让人觉得充满甜蜜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最负盛名当属天使湾,她是法国蔚蓝海岸最绚烂的一段。海湾的大圆弧比画的还要完美,两边的尖端遥遥相对,犹如天使两扇羽翼拥抱大海,浪漫的法国人为她取了最好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海水很蓝,岸线很长,独特的是,这里没有柔软的沙滩,与海水接壤的是黑色带白线花斑的鹅卵石,海浪拍来,白沫黑石跳跃隐现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阳光下,人们光着膀子躺在鹅卵石上日光浴,老夫妻小恋人一个样,恣意横七竖八。阳光洒落,波光潋滟,微风吹拂,伞花摇曳。</p><p class="ql-block"> 沿海岸线长达3公里的昂格鲁大街布满鲜花和地中海棕榈,天光影影绰绰,云影与人共徘徊。秋日阳光并不灼人,海风佛面,心旷神怡。走在鲜花大道上,风情裹挟咖啡香,幽幽的。沿街对坐,一枝烟,一杯酒,不紧不慢,或对视或低语。</p> <p class="ql-block"> 尼斯是仅次于巴黎的富人区,相连的彩色小楼,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面向地中海。隐藏在一片棕榈树丛中的则是贵族们的私宅,现在多为酒店和餐厅,寒冷季节多有富人来尼斯避寒度假,享受地中海阳光。</p><p class="ql-block"> 尼斯人天生傲气,就像上海人时时不忘谦虚,但骨子里的傲气很难掩饰。路人绝无打伞遮阳的,不论男女把皮肤晒成棕色最是时髦。看法国女郎的气质,高挑小脸,金发碧眼,小蛮腰沙漏身材——搭配棕色皮肤,完美。</p> <p class="ql-block"> 尼斯和整个蔚蓝海岸被人视为天堂,但不是每个人都手握钥匙。</p><p class="ql-block"> 尼斯老城规模不大,弹丸之地开着几百家酒吧、咖啡馆和餐厅,密密麻麻摆放着面向大街的桌椅,是路人难以抵挡的诱惑。选择在转角处小坐,端一杯咖啡让思绪走一程,美丽的斑驳昏黄与手风琴的悠扬,或许属于自己的故事有了开头。巴洛克式的建筑,黄色和暗红交错的墙体,天空般湛蓝的窗棂,厚重的大门,窗台外各色鲜花,扑棱飞过的鸽子,让人感觉好像在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蓝色海岸大区还有一个好去处——格拉斯小镇,法国香水之都,玫瑰茉莉薰衣草各色鲜花把小镇熏染成世界最香的地方,花田风光誉为“上帝的小营地”,闻名于世的雪奈儿5号就诞生于此。</p><p class="ql-block"> 说来有趣,香水的起源竟缘于恶臭,相传法国国王不愿洗澡,久而久之体臭难掩,为了掩饰难堪,宫廷御师从鲜花中提取香料演变至今成为时尚,发育成为巨大产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鲜花如何变为香水的全过程,一滴香水,百道工序,千瓣花叶,万般风情——这座城市——尼斯——格拉斯。</p> <p class="ql-block"> 居住法国南部城市的人,比如尼斯、戛纳、普罗旺斯大区,都愿意去一个地方,反复往来乐此不疲,这个地方就是摩纳哥。</p><p class="ql-block"> 此摩纳哥不是彼摩洛哥,一个欧洲,一个北非,摩纳哥的风情在于蒙特卡洛,摩洛哥的极致在于卡萨布兰卡。摩纳哥是欧洲的又一个袖珍小国,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南北最窄的地方只有两百米,人口7.5万,本地人口只有八千。</p> <p class="ql-block"> 人们说起摩纳哥,随口“摩纳哥这个城市”,没有说“摩纳哥这个国家”的,是为小。但是千万不要小觑哦,这个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8万美元,而且不征个税,赚多少都是自己的,令世人羡艳不已。有钱人把钱存在这里,更是繁荣了该国的银行业。</p><p class="ql-block"> 从尼斯出发不到半小时车程就到达摩纳哥,盘山公路上凡呼啸而过的尽是短牌照的摩纳哥豪车,品牌应有尽有。或年代久远唯我独尊的老爷车,通常都是老夫妇驾驶,笃笃悠悠。</p><p class="ql-block"> 去摩纳哥买便宜货的法国人,自嘲座驾雷诺雪铁龙“垃圾车”。虽然车没有他们好,可法国人怎么看摩纳哥也是一个小弟弟,从古到今都这样,历史也是这么明白无误写着,所以法国人走一趟摩纳哥就像逛自家后花园一样。</p> <p class="ql-block"> 摩纳哥大美,狭长的地形三面坐在法国怀里,一面拥抱地中海,F1最美的赛道在蒙特卡洛,地中海风光尽收眼底,当车辆行驶在陡峭山路,如同走在云端,拐过山角,顿时一片蔚蓝,海天一色云水相连,无边无沿。传说当年舒马赫 塞纳在此赛道之所以没出好成绩,盖因迷上了此段地中海的无限风光,丢了冠军收了美景。</p><p class="ql-block"> 旅游,赌场,银行高端服务业是摩纳哥的经济支柱,冬暖夏凉的气候吸引如候鸟般的人们趋之若鹜。港湾平静的像一面镜子,装满蓝如丝绒的海水,白色游艇镶嵌,远看星星点点。精致的海湾,优雅的游艇,湛蓝的海水是摩纳哥的精气神,亦是上帝的馈赠。偶遇一对新婚夫妇正在市政厅门前(昔日皇宫)拍婚纱照,不由像他(她)们表示由衷的祝福相机里留下他们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 一个迷你国家任你走,没有警察,没有喧闹,只有山和水,格外低调。他曾经投靠西班牙,西班牙不义吞并了他。他不服,站起来要独立。审时度势痛定思痛,决心融入欧洲跟定法国服务法国,与法国经济防务一体化,在欧洲大家庭中成为一个乖巧的小弟弟。</p><p class="ql-block"> 国中之小国,终于赢来了独立。当今很多富裕的中小国家走的也是这条路,何尝不是国际政治的另一种诠释?!</p> <p class="ql-block"> 穿过摩纳哥这个迷一样的袖珍小国,又进入法国,迎接我们的是风光城市戛纳。戛纳离尼斯不远,属蓝色海岸大区,濒临地中海之滨,是南欧三大度假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国人知道戛纳大概因为戛纳电影节,每年五月开幕时常有中国电影和影人来到这里,庆贺世界电影文化盛会。高卢公鸡就是有个性,1939年,为了抵制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愤而创办,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p> <p class="ql-block"> 城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酒馆和咖啡厅,喝着茴香酒的男士嘬着咖啡发呆的女士,偶有城市中最不羁的歌舞者,疯一样装束,风一样飘过,自行其是却若无其事。</p><p class="ql-block"> 戛纳街头的酒馆和咖啡厅,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那些画面,置身其中又似虚幻,迷离恍惚中透着风情精致。</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时光故事的深邃小巷,感慨旅行如同拍电影,生活于“生活之外”,是极为浪漫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坐在戛纳路边木椅上看着人来车往,想感受戛纳的文化高雅,思想的穿透感悟并不是华丽包装,在于心底的共鸣共生。</p><p class="ql-block">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别问剧情是什么,因为剧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的祖师爷的祖师爷,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史上第一部电影,取景地就在戛纳拉西约塔(La Ciotat)火车站。它不似当今的东方明珠环球中心大剧院,特殊地位不可动摇。</p><p class="ql-block"> 此行必须到达!</p> <p class="ql-block"> 马赛是个伟大的城市,1792年的法国大革命马赛人高唱《莱茵河战歌》进军巴黎,鼓舞人们为自由而战。这首歌后来成为法国国歌《马赛曲》。拉兹洛在影片《卡萨布兰卡》中,曾在咖啡馆引领众人齐唱《马赛曲》,抗议德国对法国的占领。</p><p class="ql-block"> 踏着马赛曲的旋律,走进这个色彩斑斓的城市。当代马赛文化多元,异国气氛浓重,各种肤色的他乡人都有居住,北非人犹太人居多。</p><p class="ql-block"> 从老港坐船可达伊夫岛,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中,基督山伯爵被关押的地方便是伊夫岛上的伊夫堡。地中海的Calanques卡朗格峡湾,从马赛一直到卡西斯这一段分布着10多个大大小小的峡湾,景色都很美,毫不逊色挪威的冷峡湾。但是这般美景轻易不得见,需要徒步抵达,很辛苦。</p><p class="ql-block"> 老港的喧嚣就像无穷大的市场,依稀可见当年港口贸易的繁忙,新港建成后这里成为游艇码头和游人观赏地。无数的游艇无数的桅杆遮天蔽地,竟然看不到海水,偶见一条水道供船只进出,恍觉这是一片港湾。</p><p class="ql-block"> 曾有家人小住马赛,问起对马赛的印象首提老港,她若有所思的说,讲不清,但必须去,白天一个样,晚上一个样,去了就知道。</p> <p class="ql-block"> 是否与一座城市契合,眼缘很重要,看着不远处湛蓝闪烁的海面、密密麻麻的游艇,成群从圣母院飞向伊夫岛的海鸥,碧蓝的天空,空气清澈得仿佛是冒着气泡的苏打水,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作为典型的地中海城市,马赛有着岁月洗练的沧桑,色彩是这座城市的语言,古拙粗放,老城区如调色盘般艳丽,随处一角,便可坐足整个下午。几位北非、阿拉伯人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抽着卷烟,一语不发。凝成一幅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城市轮廓修饰的天际线被夕阳晕红,桅杆上的小旗帜摇摇晃晃,夜幕还没完全落下,华灯已经点亮。</p><p class="ql-block"> 不知源头在哪里,熙熙攘攘的人流开始涌动,各种肤色,各色装束,男男女女,三五成群,结帮成伙,打情骂俏……</p><p class="ql-block"> 一个异乡人,马赛城的外国人,此时此刻不知所措——你最好在路边坐下,要一杯咖啡,看这港口城市的万花筒,千变万化,灯红酒绿,俊男靓女,摇曳生辉……这个夜晚,只需夏日海风,由外到内,静静抚慰这座基于激情浪漫而建立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沿地中海向西南走,途经罗讷河畔的小城阿维尼翁。这个小城连接法国南方和北方要道,陆路往来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是法国南部东西方向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p><p class="ql-block"> 14世纪罗马教皇曾有七位教宗居住于此,欧洲宗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09年,毕加索创作了标志着他未来现代派开端的作品《阿维尼翁的少女》,开辟了崭新的绘画语言。</p> <p class="ql-block"> 匆匆告别大风城,行车一小时,到达尼姆,一个位于历史与人际交往的十字道口的城市,一座令人同时体味历史与未来的优美城市。</p><p class="ql-block"> 建于公园一世纪的加尔水道桥依然屹立,奥古斯都大帝的神殿,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竞技场………</p> <p class="ql-block"> 法国西南城市图卢兹,很多人并不知晓,可是说满天飞的欧洲空中客车,超音速巨无霸喷气客机“协和”你就知道了。没错,空客总部就在图卢兹,这是一个科技和工程为灵魂的城市,遍布大学和工程学院。</p><p class="ql-block"> 这个城市黎明时它是玫瑰色的,正午时它是淡紫色的,黄昏时它是红色的,和他的历史一样五彩缤纷。称为玫瑰之城并不因为盛产玫瑰,而是城市的古建筑均为各种颜色砖结构。教堂,鲜花,洋葱,咖啡……街区深巷,入眼的,闻到的,都是这些………要离开法国了,似有不舍,神秘的安道尔正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欧洲袖珍国安道尔,一个小极了的国家,横亘在高卢雄鸡和西班大牙中间,特别安详安静。</p><p class="ql-block"> 这个国家中世纪历经两大国战乱蹂躏,战后并不图谋崛起,她就像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抹暗香,扑倒在法国西班牙的怀里,醉倒了法兰西总统,迷死了加泰罗尼亚大主教,心甘情愿当上了安道尔的共同元首。</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当上了”还是“上当了”,元首每年年薪象征性仅一欧元。安道尔的国旗国徽融入了法国西班牙元素,蓝黄红,不偏不倚,正如安道尔人的性格,温厚善良与世无争。</p><p class="ql-block"> 一到安道尔就喜欢上一样东西,喜欢这个城市的颜色,深褐色。建筑外立面采用自然石材,切割成各等几何面,石材一定深色。酒店,橱窗,楼道,蜿蜒的山道公路及至山体无一例外,让人感到沉静稳定安全。</p> <p class="ql-block"> 安道尔全国高山、湖泊遍布,冬日白雪皑皑、夏季芳草萋萋,春秋景色别有韵味,风光极为绚丽,天然滑雪场和狩猎场吸引专业运动员和游客前往,旺季一房难求。</p><p class="ql-block"> 安道尔的公路盘山蜿蜒,很少有超过两百米的直路,公路平滑,车行刷刷声响,就像溜过镜面。公路两边最多的就是加油站,一拐弯就有一座且油价便宜,西班牙开车来的游客回程必定灌满油箱,装满免税商品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很有意思的是,安道尔这个国家没有几十个警察,大街上很少撞见。这次就让我们稀罕上了,和蔼可亲就像邻家大哥。</p> <p class="ql-block"> 欧洲大陆有三大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安道尔、西班牙、葡萄牙。</p><p class="ql-block"> 从安道尔出境进入西班牙,边境检查重点看客人是否大量携带货品,安道尔免税,物价奇低,游客一般会大量购物。我们乘坐的大巴驾驶员是西班牙人,长发飘飘,一个俊朗的美男,开车技术一流。他跟边检大声咕噜了几句,一扬手,我们就进入西班牙了。领队乐着解释他跟边检的对话……他说这些客人来自中国上海,那个城市了不得,满地钱任人捡,他们就是花钱在安道尔睡了一觉,看不上这里的东西不想买,这就走了……我是暗自窃笑千里迢迢坐着灰机敢情就是来睡一觉的,还不知我们烧了多少钱装了多少心仪的货,捣浆糊了,全车大笑。</p> <p class="ql-block"> 大巴行驶在窄窄的公路上,一路上都是漫无边际的荒野,金黄的土地上种满了灰绿的橄榄树。突然想起这里或许属于三毛的土地。她流浪过的遥远的故乡就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 巴塞罗那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地位如同上海之于中国,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高迪、米罗等人都曾在此居住留下传世经典。</p><p class="ql-block"> 兰布拉大街的尽头高高耸立着哥伦布纪念塔,以纪念这位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的热那亚航海家,这一发现标志着西班牙对南美殖民统治的开始。哥伦布手指当年远航出海口直至未开垦的大陆处女地,目光炯炯。湛蓝的海水停泊着哥伦布出海时的“拉尼亚”号帆船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吸引男人眼球的天堂,可不是泰国巴西,而是巴塞罗那。夏日里挤满比基尼女郎的海滩最最让人留恋,加泰罗尼亚姑娘天生具有所有女性的美,身材、肤色、披肩长发、脸庞以及加泰民族特有的热烈奔放,火辣辣毫无矜持拘束。</p> <p class="ql-block">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最成功的一届盛会广获世界好评,极大地促进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改造和建设。</p><p class="ql-block"> 奥运主会场就在海滩边上,国人应当记着张山,她以223中的成绩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在飞碟射击混合比赛中夺冠的女运动员,创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奇迹,成为打破欧洲选手对这一项目垄断的第一位中国女性,震惊国际射击界。</p> <p class="ql-block"> 大西洋的落日,把整个港湾染成了金黄,白色的城市,是送给大自然最原始的一块画布,任暖阳余晖尽情挥洒,只为了迎接这温柔的夜。紫红色的海岸边,传来阵阵激烈的鼓点,热烈而骄傲,天空下,夜色正慢慢晕开。</p> <p class="ql-block"> 恰恰这个城市也是现代西班牙国内政治的尴尬。我们10月27日到达巴塞罗那,正好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单方面宣布独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虽然中央政府接管了加泰自治政权,其领导人流亡在外,但是埋藏在加泰人心底的独立执念从未泯灭。</p><p class="ql-block"> 巴塞罗那市政厅广场,我拍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西班牙国旗,另一张是加泰罗尼亚区旗,两府两门相对,似乎加泰旗帜更张扬。有意思的是,作为西班牙国粹的斗牛节以及和斗牛相关的活动,巴塞罗那一概抵制,理由冠冕堂皇,“血腥不牛道”,真实原因西班牙大叔都知道。</p> <p class="ql-block"> 到了巴塞罗那就会听到一个响亮的名字,“高迪”,而他的名字又和世界级建筑设计杰作“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圣家族大教堂”、“奎尔公园”等六个作品联系在一起。他的所有建筑设计外观没有一根直线,呈不规则曲线,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高迪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建筑设计和技术贡献了杰出的创意,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对他之后花园雕塑以及所有装饰艺术和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入内参观圣家族大教堂和奎尔公园奇思妙想如同精灵一般,宗教庄重的雕塑又让你肃然起敬。高迪自诩“疯子”,因为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时代杂志评价他的作品“感性、神圣、异想天开、生机勃勃”。乔治·奥威尔则将圣家堂称作“世界上最狰狞的建筑之一”。似乎成了巴塞罗那的象征,每年大量游客到访,为了看一眼世上真正的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 然而高迪之死却令人唏嘘不已,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全城喜庆,装饰着鲜花的电车在欢快乐曲声和掌声中开动了……突然,电车把一位老人撞倒了!没人知道他就是高迪,当时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活脱一个糟老头子,送医后不久去世。当草草掩埋之时,一位老太太竟然认出这个老头就是安东尼奥·高迪。天哪,他可是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和最杰出的公民,整个西班牙的骄傲啊!高迪一生无妻无女,唯独钟情设计,几近疯癫。“兴致阑珊处,心情正好时”,一代大师却绝尘而去。出殡那天,巴塞罗那全城为他送葬、致哀!</p> <p class="ql-block"> 蒙特塞拉山,是西班牙北部60公里处的加泰罗尼亚圣山,海拔1236米,是巴塞罗那最高的山也是国家公园,“蒙特塞拉”在当地语言中是锯齿状山的意思。远眺大山,峰峦叠嶂云遮雾罩,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建筑大师高迪被这里的山峦美妙轮廓深深吸引,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于是产生设计修建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尖塔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一路南行,始终没离开地中海岸线,半小时左右车程我们从巴塞罗那来到了海边小镇锡切斯。有人把这里称为“艺术之城”,也有称为“彩虹城”的,这里是艺术家集聚的地方亦是同性恋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作为旅行者,入眼小镇的一刹那蹦出两个字,“精致”。看大海,蓝色;看建筑,白黄两色,纯。一座玫瑰色的教堂坐落于蜿蜒的海角上,被雪白的小屋簇拥似漂浮海面,守望着美丽的小镇和住民。</p> <p class="ql-block"> 沿着小路慢慢行走,缓缓呼吸,不需要寻找什么,无所谓奢求,就是石板路,小酒馆,咖啡屋,棕榈树,小镇深处路边小坐一会儿,空气柔柔的,树影婆娑,不知名的小花小草装饰着橱窗,能看出主人的品味,小街市弥漫着好闻的花草气,淡淡的咖啡醉。</p><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小镇清静了,咖啡屋的女主说,二三月份的烟火节,七八月份的度假季我们忙的没有说话的时间,很辛苦很开心,那个季节你们再来,还要来我店里请你们喝咖啡!美丽可亲至诚的女主,心地和大海一样宽敞纯净。清静何尝不是人文小镇的精义所在,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人,一样让你陶醉。</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有一个令人癫狂的西红柿节,西红柿大战,国内电视里有所见。</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酒店就在瓦伦西亚尼奥尔小镇,西红柿大战发源地,可惜看不到,大战每年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举办。相传1944年有个大学生恶作剧向嘉年华游行队伍扔西红柿引起骚动,集市中的西红柿成了互相投掷的唯一武器,警局处理后,涉事者约定明年再来,年少轻狂无意之举引来天作美意,形成了今天小镇居民的欢乐节日并吸引了世界各地有兴趣的游客参加。要扔掉多少西红柿知道吗?150吨!一片红!就在这里住下了。</p> <p class="ql-block"> 去往格拉纳达途中经过特拉维哈粉红湖,其实它是托雷维耶哈盐田,可能地理位置奇特以及湖水的化学元素成分,湖内生长大量藻类,多种因素让湖水变成粉红色,阳光折射下不断变幻色彩。</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同行的朋友们对欧洲小镇情有独钟,不约而同选择了这趟行程,走对了路,约对了人,别提多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从马拉加出发旅行车沿太阳海岸行驶在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公路上,蜿蜒的盘山路绕绕弯弯,时高时低,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矮矮的橄榄树长满山野之间郁郁葱葱,这种油橄榄就是西班牙橄榄油的原料,冷榨油畅销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托斯卡纳是温柔,普罗旺斯是浪漫,那安达卢西亚就是忧愁,带着诗意的忧愁。每一棵橄榄树,每一处荒草,每一片黄色的荒漠,每一座突然出现的白色小屋,都孤独得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南部小镇米哈斯和龙达,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米哈斯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山下是米哈斯海岸,山上绿荫环抱的是米哈斯小镇,一个典型的盛开鲜花的纯白小镇。纯白是地中海风格标志之一,比如希腊的圣托里尼,房屋白,海水蓝,简洁精致之美,令人惊叹!小镇建筑群依山错落而建,碧海蓝天映衬,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巷、每一株花木、每一个装饰,行走在其间的每一个人,各领一抹亮色,生香活色,如诗如画。露台庭院被热爱生活的主人用花卉和瓷砖打扮的盎然情趣,你若远眺,分明是一幅写意画,美在镜头中,意在自然中。</p><p class="ql-block"> 佩尔圣母礼拜堂是16世纪修道士在山岩上凿出的洞窟,供奉着小镇的守护圣母佩尔圣母像。欧洲很多小镇都有居民信奉的守护神,人神之间约定了“诚实守信善良”,不可违背。这也是一小时就能走遍的小镇为什么如此静谧安详悠闲的缘由吧。</p> <p class="ql-block"> 诞生于罗马时代的龙达小镇却令人亢奋,公元前一批旅人风尘仆仆爬上七百多公尺的峭壁,发现这里地势险要,河流丰沛,食物丰美,于是安营扎寨,建造了第一座房子,经年累月,繁衍繁荣今日龙达。</p><p class="ql-block"> 龙达名声大噪,何由?一是斗牛士;二是流寇,三是卡门,色彩帜烈艳美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你想私奔就去龙达,这一说缘于海明威在他的小说《逝世在午后》中:“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话,龙达是最适合的地方,全部城市目之所及都是浪漫的风景……如果在龙达度蜜月或私奔都不胜利的话,那最好去巴黎,各奔前程、另觅新欢好了”。“私奔之城”——海明威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龙达奇特的地势无可复制,一幢幢白色小屋矗立于青山之巅,脚下便是如同刀砍斧削的万丈深渊。沿街而行,拾级而上,商铺到处出售西班牙大公牛纪念品和斗牛士塑像。13世纪仪式般宰杀公牛是宫廷祭祀活动的高潮,演变成今日西班牙国粹斗牛节奔牛节狂欢。</p><p class="ql-block"> 龙达是斗牛节的故乡,龙达人的骄傲。你勇敢吗?即使你斗不了大公牛,但是你可以去奔牛,在极度恐惧和兴奋中狂奔!一定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 虽说卡门故事耳熟能详,在这个小镇却能真实触摸到温度,擦肩而过的女郎热辣辣直视着你,迎面走来的或者就是“卡门”!但凡有吉普赛女郎的地方,一定和“狂野、率性、自由与爱、敢作敢为”有关。在这样的小镇入住,一生能有几多?!</p> <p class="ql-block"> 塞维利亚是西班牙南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排第四位,历史文化工商业具有相当地位。</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看到兼具伊斯兰清真寺和天主教教堂风格的钟楼;14世纪佩德罗一世改建的具有阿拉伯、穆德哈尔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王宫;大而不凡的西班牙广场,1929年举办了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1992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p><p class="ql-block"> 在塞维利亚了却了一个心愿,观赏了弗拉明戈歌舞。和斗牛一样,弗拉明戈同是西班牙国粹,享有很高的国际地位。他的起源地就在塞维利亚吉卜赛区特里亚纳, 如今成为弗拉明戈艺术发展中心。在这里看一场演出只有四个字形容“原汁原味”。</p><p class="ql-block"> 塞维利亚给我最好的礼物就是“弗拉明戈”。</p> <p class="ql-block"> 我之迷恋佛拉明戈纯属偶然,前些年国内音乐网站“云村”推荐了一个专辑,《极致浪漫——佛朗明戈古典吉他》,入耳就熟了,激越、缠绵、欢快、哀伤,扣人心弦的响板和踢踏……不知听了多少遍,从此一直惦记着,至今收藏着这个专辑。</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国家歌舞团来上海演出佛拉明戈歌舞,仿佛有了过节的感觉,早早在网上订了票。这回来到西班牙游览是带了这份心思的,在歌舞之乡欣赏一场佛拉明戈歌舞,了却心愿。</p><p class="ql-block"> 场子不必大,有气氛就好,当地人说观众不超过100人效果最佳。</p> <p class="ql-block"> 落座大幕拉开,清晰可见舞者的表情,夸张的妆容,旋转的裙摆裹夹着风。</p><p class="ql-block"> 舞者,弗拉明戈舞中的女子最富魅惑。不似芭蕾纯洁端庄,不似国标热情高贵,出场往往一个人,耸肩抬头,眼神或落寞或远眺,若有所思。</p><p class="ql-block"> 双人舞中,女舞者和男舞者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当舞起风来时,她冷漠的表情甚至说得上痛苦,肢体动作却充满了热情,恍若冰火两重天,手中的响板追随着舞步铿锵点点,似乎在述说沧桑往事,想到杜拉斯那句已被用滥的名言:“我更爱你那饱受岁月摧残的容颜”。 性感有了注解。</p> <p class="ql-block"> 一出出爱恨离合,通过舞步、击掌完成,女子面带沧桑的容颜称不上好看,但那是极具魅力的人性在生活里最自然、最性格的表达。也是原始弗拉明戈的精义所在,不矫揉造作,干脆利落,沧桑而原始。</p> <p class="ql-block"> 弗拉明戈舞的撼动力,还来自于悲切急促、明快热情的吉他、响板和舞步,深切表达了吉普赛人长久离乡背井,四处流浪内心的悲凉与哀怨。</p><p class="ql-block"> 爱恨情愁悲欢离合的情绪,像排浪一波又一波,感染你推动你,轻易掳获在场观众的心,直到旋律舞步戛然而止,掌声响起,心潮久久不能平息!连当地人都说“只有吉普赛人才能真正跳好弗拉明戈舞”,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今天,弗拉明戈这个词,不仅是一种特定舞蹈的名称,亦为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慷慨、狂热、豪放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散场了,意犹未尽的人们在场外又旋起了舞步,俨然又是一个大舞台。</p><p class="ql-block"> 三毛说过,在世界上的这些角落,我们人类最原始的文化,能够被人如此享受、热爱和传承,手舞之,足蹈之,唱起底层人民对生活的感悟,是多么美的赤子之心。人性的光辉,总是缺少不了苦难,更少不了在这之后的欢乐和忍耐。</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最后一站——首都马德里。</p><p class="ql-block"> 通常首都乏味,政治中心,更多象征意义,马德里也一样。马德里所处地理位置很重要,西班牙中部,伊比利亚半岛梅塞塔高原中部,南下可与非洲大陆一水为限的直布罗陀海峡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欧洲腹地,历史上因战略位置重要有“欧洲之门”之称。</p> <p class="ql-block"> 欧洲多教堂文化,历史贯穿其中,因此了解该国历史教堂是重要的开门钥匙。</p><p class="ql-block"> 托莱多大教堂,圣洛伦索修道院等,掩藏着16世纪以来西班牙历史风云变幻以及历史人物沉浮的足迹。毫无疑问,无论命运如何,极盛时期的西班牙成为世界“日不落帝国”,都和这些先驱相关。正所谓“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东方宫是现任国王费利佩六世的宫殿,它与法国凡尔赛宫和奥地利美泉宫被称为欧洲三大皇宫。可惜当天因为王室有外事活动,所有入内参观活动均停止。</p> <p class="ql-block"> 皇家马德里主场伯纳乌,在那里留影,曾经球迷呼喊排山倒海欲将球场屋顶掀翻。明天就去葡萄牙了——欧洲大陆的尽头,期待!</p> <p class="ql-block">要离开西班牙了,说说在西班牙吃到的海鲜饭。伊比利亚海鲜饭让人回味,除了味美还有米粒的半生不熟,这是真的。西班牙海鲜饭历史悠久,据说海港货工们习惯在篝火上架起大锅,将大米、肉和海鲜丢进锅内烧煮,煮熟后用木勺直接从锅中取食。现代厨师认为,烹饪海鲜饭,各种食材汁水烧至基本收干时海鲜为最佳食用状态,米粒是半生的,这样既可以尝到生米原味又可尝到海产鲜味,全部煮熟的海鲜饭则并不正宗。生活在江南的我们,偏偏讲究稻米质量和烹煮时限,要的是香糯口感。半熟的米粒还真适应不了,无论配料如何鲜美。</p> <p class="ql-block"> 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到葡萄牙里斯本,车行450公里。一路尽情领略南欧地中海温带气候养育的丰厚植被。</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蓝天白云似乎并不遥远,阳光直射还是有热辣辣的感觉,相比北欧,这里的太阳热情多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大半程为我们开车的司机是马德里人,临近马德里时明显的话也多了。一个汉子说起老婆和女儿,声音也变得柔柔的了,那么真切!他在马德里下班了,我们和他相拥分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有点落寞。</p> <p class="ql-block"> 葡萄牙这个国家在现代国际政治版图中并不显眼,处于欧洲大陆的西南尽头,但是16世纪到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影响世界的最强大帝国,在大航海时代扮演活跃角色,成为重要的海上强国。它是殖民历史最悠久、殖民国众多的国家,殖民历史长达600年,澳门是其中一个。难怪葡萄牙语成为2.4亿人的共同母语世界第八大语言。</p><p class="ql-block"> 厉害了,不要小看大陆尽头的这颗葡萄牙,各领风骚数百年!</p> <p class="ql-block"> 里斯本的标志——贝伦塔,16世纪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航海时代这里是启航和归航的终点,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每当涨潮时分,顶部的塔楼浮在河面上,似漂浮不定,异常奇美。</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金门大桥的姊妹桥里斯本“4月25日大桥”为纪念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人民的“丁香革命”建立民主政权而建造。</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7座山丘上的里斯本号称“七丘之城”,整个城市随着山丘起伏如大西洋的海浪,狭窄的鹅卵石路引着百年古建筑蜿蜒成一首悠然的长诗,耐读耐看。</p><p class="ql-block"> 这座小城是用来俯瞰的,登上圣乔治城堡凭栏临风,你油然而生敬畏。人在大自然中何其渺小,而人创造的伟大建筑和精神内在却顶天立地。唯有浩瀚的大西洋见证这一切,叙述着宇宙真理,人间正道是沧桑!</p><p class="ql-block"> 放眼里斯本,依山而建的楼宇错落成彩色积木,此起彼伏的各色屋顶阳光下熠熠生辉。登上奥古斯塔凯旋门,向南是商业广场和浩荡的特茹河,北望是里斯本迷人的庞巴尔下城。抑或登上发现纪念碑,俯瞰贝伦港全景,感受百年前麦哲伦从这里扬帆出海的豪情。</p> <p class="ql-block"> 吃上全世界最好的蛋挞,在里斯本不算奢望,去往贝伦蛋挞店,最早开业的蛋挞店铺,一张古方传承了200多年。你问什么味道?“米道嗲极了”,最好自己来品尝。</p><p class="ql-block"> 走在斑斓光滑鹅卵石小路上你甚至想莫名踢踏几下,想起澳门街市的小径和市政布局,何其相像。下得山来,车水马龙,已是华灯初上,很想就此坐下,融入这个刚入夜马上就要沸腾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埃维拉——静谧小镇,葡萄牙中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此行的最后一个欧洲小镇,因此格外留恋。</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埃维拉,古老的教堂、鹅卵石蜿蜒小径、拱门和回廊,阳光柔柔地洒下来,幽静而有韵味。 埃维拉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纵然风雨岁月,小镇依然保留了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不同风格建筑,是葡萄牙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镇,被誉为葡萄牙的城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埃维拉,有这样一句话,“everything is a story”(一切都是故事),不知道这斑驳的墙体,破旧的门窗后面有着怎样的往事。岁月轮棹,星转斗移,意外给人一种世代沧桑之美。</p><p class="ql-block"> 让人怦然心动的是小镇居民看似恬淡的生活却处处充满温馨和情趣,诗情画意溢于言表。 一条小巷,古老的街灯,拱门墙上有情调的装饰品,生活一点都不苟且 。徜徉在中世纪小镇,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一回头一侧目,一幅画一首歌。</p><p class="ql-block"> 你想忘却时间、你想远离喧嚣鼎沸、你想抛却爱恨情仇,请来这个清静之地,或许你有顿悟。</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余晖消失,霞光渐收,鸽灰色的天空逐渐转换为蓝宝石的清澈,远处屋宇有回旋的风刮来,城市渐次亮起灯火,星星点点蔓延到很远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 欧洲大陆尽头在哪里?就在脚下,罗卡角——不可不去。</p><p class="ql-block"> 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名句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刻在面向大西洋的十字架上,一座灯塔建在山崖上,无数航海人心中的灯,茫茫黑夜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你无法想象远航归来的浪子冒出海平面看到灯塔的喜悦和悲切、定然海水和泪水模糊双眼。</p> <p class="ql-block"> 罗卡角是欧亚大陆的“天涯海角”,海拔140米突兀陡峭。</p><p class="ql-block"> 放眼大西洋海天一色,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站在崖顶岩石边上,人就像一片轻盈的叶子,移动双腿找不到根,即使你扶着栏杆也怕被海风吹起,不由攥紧双手。突然脑子里蹦出两个字,“谋杀”,那无遮无挡的风就是最令人生疑的杀手,活见鬼,真是无厘头!</p><p class="ql-block"> 那些远看平静,其实激情满怀的海浪,撞在礁石上翡翠般碎裂,碎银一般。壮哉伟哉——罗卡角。站在巨石上,面向大西洋,头顶湛蓝苍穹,感觉到突然失重。</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自然,渺小的人类!</p><p class="ql-block"> 行程止于此,行走始于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