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书和其它

冯嘉年

<h3>照片清楚吗?色彩准确吗?纸张手感好吗?装钉规整吗?(诸位要比我早半年看到。)</h3><h3>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高兴的是,到货时间如其所述,没有迟延。</h3><h3>无论如何,我们现在有了个纸本的班级相片书了。作为回忆的载体,可供查找,可供参考。<br /></h3><h3>"有一本,总比没有一本好。" 这是低标准。</h3><h3>"要编,就要编本十全十美的。" 这是高标准。</h3><h3>实际拿到手的这个本本,处于低标准和高标准之间,距低标准近一些。</h3><h3><br /></h3><h3><br /></h3> <h3>编写这本相片书,比较取巧。</h3><h3>1)有刘新、鲁方英、杨永先等人收集的照片积累。</h3><h3>2)从一开始就主动去掉了耗时、而可能有争议的文字部分。</h3><h3>3)设了一个时限,是好是坏,到时交工。</h3><h3>原设想是取最好的(人多,光线好,像素高)100张照片,放得大一些。</h3><h3>真正交工的成品是40页,140张大小照片。</h3><h3>主要原因是不忍割舍,又照顾到时段和人群复盖,所以照片选多了,造成页面比较拥挤,有的照片较小。为了让人像大一些,有时把背景剪除,人物被切得从肩膀到肩膀,真是抱歉。</h3><h3>编写的过程,也是回忆的过程,欣赏的过程。</h3><h3>那时的诸位学友,个个精神抖擞、朴素可爱,"兰天白云彩","一排排白杨要成材",阵容又齐整,处于一生中最有希望、最好看的时候。</h3><h3>编写工作的最后一天,根据刘瑞平、齐小平,纠正了一些照片标注的时间地点。增添了林天胤提供的一张合影。因为我没有参加多数的聚会,加注肯定还会有错误。另外有的聚会、好照片也会漏选。例如同学们在北海,在琼岛春荫的照片,我就没有看到。</h3><h3>相片书定名为"少小共读东窗下",是12月云水山庄聚会时段永基诗句。全诗在相片书最后一页,嵌在一块山石上。</h3> <h3>后续还有电子版,刘新等同学已经投进去了不少精力。</h3><h3>电子版应当好得多,值得我们期待,还可以改进出第二版、第三版。</h3><h3>我想,电子版应当是个"功能导向型的工程",不必讲究大、全、尽善尽美,目标不是办成严肃的档案馆。有的小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就&quot;奈何以不了了之&quot;。"七全八美",或者"六全七美",就是高标准了。早些出来,使用方便,便是大功徳。</h3><h3>毕竟编者最耗不起的,就是宝贵的时间。陈慧的逝去,也惊醒我们,作为电子版读者群的同学们,正在无可逆转地逐年雕零。</h3> <h3>相片书,有相片,无文字,是个大缺憾。我想"抖胆"再一次提倡文字版的班级书。</h3><h3>中国古代,有文字,无相片,少图画,历史传承下来了。印度、尼泊尔、柬埔寨,有丰富的艺术形象,无文字,结果历史完全不清楚,还要靠玄奘、靠中国使臣的记载来重新发现自己民族的历史。</h3><h3>如果没有文字,相片上的那一张张人脸,並没有什么特别。一个人知道的故事,别人並不知道。即使是熟悉的人,时间久了也就忘却了。</h3><h3>为什么高624班对同学们的吸引力,历经50年而经久不衰?为什么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间亲如家人?聚会时,彼此都很兴奋。找回一位同学时,恨不马上见面。兴奋之余,何不把所想的、所说的,把"回归高624的诚意"化作文字?</h3><h3>这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一个人写一篇,就换来了全群28篇的大丰收。</h3><h3>是诗,是文,形式不拘。是在校的回忆,是毕业后的经历,是重聚,是小故事,是画作,是攝影,内容不限。或长或短,文责自负,各说各话,多元化,不必追求统一。</h3><h3>用1个小时,最多半天,写篇自由命题的作文,从网上把电子稿件发出,这样作者、编辑都没有多少额外的工作量。</h3><h3>其实,凭我的记忆,就见过不少同学的原創作品,例如:</h3><h3>1)王运春(?),诗,附中百年校庆文集。</h3><h3>2)段永基,诗,12月云水山庄聚会。</h3><h3>3)王文明,邀请信,第一次全班大聚会。</h3><h3>4)李曼丽,重回鄂尔多斯,人人网(?)。</h3><h3>5)曹慈惠,与老师傅学员同去呼伦贝尔草原,班群。</h3><h3>6)夏生智,游记美篇。</h3><h3>7)冯嘉年,"我的清华附中,我的高624班"。</h3><h3>8)张冠忠,"早春体院游泳遇险" (约稿)。</h3><h3>9)刘瑞平,"我和红楼梦"(约稿)。</h3><h3>10)苏亚娟,上次倡议时,就积极表示愿写。</h3><h3>11)……</h3><h3>怎么样?</h3><h3>50年后,我们仍然是一个有感召力、行动力的整体?</h3><h3>全班同学,凑在一起再做一件事?</h3><h3><br /></h3> <h3>几次进京,老师同学们热情相待,放开肚皮吃喝,欠了一屁股友情债。这次照片书的编写和印刷,算是给我一次反哺的机会吧。为班上的事,出些力,出些銭。钱的事,就此打住。句号。</h3><h3>有同学提出,为可延续性计,愿意付出些钱,也有道理。</h3><h3>例如上次云水山庄花费,段老板包了,但往返大巴是由班上租用的。这次部分相片书的赠送、邮寄,班上也要化銭。</h3><h3>班上的基金,要有些储备,不好总由组织者出。</h3><h3>交銭的事,由"军调三人小组"说了算。出多出少,反正收取的羊毛,织成毛衣,还是要回到羊身上的。是吧?</h3><h3>祝圆明园重聚快乐!</h3><h3>告知相片书中发现的错误,虽然原书已不能改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