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清视角百姓视角

<h3>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h3><h3> 目标是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快速浏览,从糙糠中过滤营养谷核。</h3><h3>略读的建议:</h3><h3>(1)先看书名,再看序。</h3><h3>副标题,相关说明或宗旨,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对这本书的主题有个概念,归类为哪个特定类型,此类型中包含哪些书。</h3><h3>(2)研究目录页。对该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理解,就像旅行前看地图。纲要目录,卷章小节,标题,题旨。</h3><h3>(3)如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h3><h3>快速评估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范围,提到的书籍种类、作者等等。如果发现列举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你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这本书的关键点——或者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辨认一些重要词目,比如,词目底下所列被引用页数的多寡。</h3><h3>(4)如果是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宣传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主旨摘要。这些努力不应被忽略。</h3><h3>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已有足够资讯,判断是想要还是不想继续仔细读下去了。</h3><h3>(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阅读这些说明。</h3><h3>(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h3><h3>用这样的方法把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h3><h3>现在你已经很有系统地略读过一本书了,完成了第一种形态的检视阅读,花了几分钟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也应该更清楚,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需要时好作参考。</h3><h3>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精神不够灵活集中,就没法做到检视阅读。</h3><h3>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h3><h3>1.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只注意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暂时没法立即理解的东西而停顿。</h3><h3>2.阅读的速度。</h3><h3>所谓阅读的速度,不只是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不一样的目标,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读。无论多么难读的书,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可读快点,困难内容地方慢慢读。大多数书连略读都不值得,一些书快速读过就可以了,只有极少数书需要放慢速度理解来读。一本只需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速度来读,就是浪费时间。</h3><h3>3.逗留与倒退</h3><h3>头脑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只要眼睛能够提供足够的资讯。</h3><h3>矫正阅读时的“逗留”和“倒退”,手指合并做成指针,一行行向下移动,速度比眼睛感觉的还要稍快,强迫眼睛跟着手指移动读句(正确地说,是用大脑映像摄像不出声地看——照相)。</h3><h3>4.理解的问题</h3><h3>手势阅读不只增进你阅读速度,也能帮助你专注于所阅读的东西上,一旦跟随自己的手指指向,很难瞌睡白日梦,胡思乱想。 专心致志是主动阅读的另一种称呼,一个优秀阅读者的必备素质与能力。</h3><h3> 5.检视阅读的摘要</h3><h3> (1).阅读的速度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知道在阅读某种读物时该用什么样的速度。超快的速读法是引人怀疑的一种成就,那只是表现你在阅读一种根本不值得读的读物。</h3><h3>(2).略读或粗读一本书总是个好主意。尤其当你并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必须先略读一下。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h3><h3> (3)最后,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这也是检视阅读的基本概念。不要害怕担忧自己似乎读得很肤浅。</h3><h3>检视阅读的两个步骤可当作是分析阅读之前的预备动作 。</h3><h3>第一个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作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就是准备了解本书的架构。</h3><h3>第二个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之为粗浅的阅读, 帮助阅读者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h3> <h3>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h3><h3>一,主动阅读的核心:那就是,你在阅读时一定要提出问题来。</h3><h3>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h3><h3>(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h3><h3>你一定要想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关键议题来。</h3><h3>(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h3><h3>你一定要想法找出作者的主要想法 、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表达的特殊讯息。</h3><h3>(3)这本书 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h3><h3>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道理之前,你必须先要了解整本书说了些什么才行。</h3><h3>(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h3><h3>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会觉得 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h3><h3>如果这本书不只是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h3><h3>这四个问题是阅读的基本规则。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于,你要 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再努力去寻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或忘的原则。这也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h3><h3>这四个问题,概括了一个阅读者的责任。这个原则适用于任何一种读物——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个广告。尤其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可能是主题阅读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h3><h3>(二)如何让一本好书真正属于你自己?笔记不可或缺。</h3><h3>笔记,各式各样,多姿多彩:</h3><h3>(1)画底线 重要句子下画线。</h3><h3>(2)底线太长,整段外再加上一个记号。已经画线部分再强调。</h3><h3>(3)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折角,夹书签,用来强调书中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随时书架取下,打开记号处,唤醒记忆。</h3><h3>(4)空白处编号。某论点发展出的一连串重要称述,做顺序编号。</h3><h3>(5)空白处记录其他页码。强调作者书中其他地方也有过的同样论点,相关要点,或与此处不同观点的地方,这样做,能把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h3><h3>(6)将关键词,句子圈起来。——这跟画底线同样功能。</h3><h3>(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章节的问题或答案,或复杂论点的简化说明,或记下全书的所有论点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录下来。前面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大纲,前后篇章秩序。这是你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h3><h3>(三)三种做笔记的方法</h3><h3>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h3><h3>(四)培养阅读的习惯(依照规则顺序来阅读)</h3><h3>(五)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h3> <h3>透视一本书</h3><h3> </h3><h3> </h3><h3>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主要目的:掌握列出框架结构内容纲要)</h3><h3> —— 运用之前先做好检视阅读</h3><h3><br></h3><h3>分析阅读规则 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说出书的类型,无论书还是知识概念分类越清楚,认识越明确。)</h3><h3><br></h3><h3>分析阅读规则 二:用一个句子,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整体上说的是什么”。</h3><h3><br></h3><h3>分析阅读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骨架)。 </h3><h3><br></h3><h3>分析阅读规则四: 找出整本书作者提出和想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一连串问题:主要问题,次要问题,理论问题,实用问题。不只掌握答案,还要整合出先后顺序。</h3><h3><br></h3><h3> 以上分析阅读四个规则,是一个整体,同一个目标,就是提供读者对一本书内容架构纲要的认识。它们共同构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h3><h3><br></h3><h3><br></h3><h3>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主要目的:诠释作者意图,诠释作品内容,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h3><h3> ——包括诠释阅读的四个规则(以论说性作品为主)</h3><h3><br></h3><h3>规则五 :找出重要关键字词短语,与作者达成共识。</h3><h3><br></h3><h3>找出共通的词义。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词,与作者达成共识。这是与文字、词义有关的规则。</h3><h3><br></h3><h3>第二阶段所有规则,目标不同于第一阶段列出一本书的架构纲要,而是诠释内容与讯息。你需要采取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处理语言的问题。第二个步骤超越语言,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找出重要关键字词,确认每个字词不同意义的转换,找出与作者共通的词义,达成共识。习惯的小改变,效果无比宏大</h3><h3><br></h3><h3><br></h3><h3>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起来,找出其中的主旨。</h3><h3>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这是与句子提案有关的规则。</h3><h3><br></h3><h3><br></h3><h3>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h3><h3><br></h3><h3>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这个规则的逻辑单位是“论述”,论述可以是句组,段落,几个分散的段落。——你这就明白这个规则中,为什么这里不用段落字样了?</h3><h3><br></h3><h3>一个困难点:在任何一本书中都有许多段落根本没有任何论述,可能只是一些说明证据细节,或者如何收集证据的句子,这些不当忽略。因此——</h3><h3><br></h3><h3>规则七的另一个表述公式:</h3><h3><br></h3><h3>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h3><h3><br></h3><h3>把一些排序而读的句子,书页空白编号记号,排序标示出来。</h3><h3><br></h3><h3><br></h3><h3>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h3><h3><br></h3><h3>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h3> <h3>阅读一本书,你一定要提的四个基本问题:</h3><h3>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h3><h3>(想法找出主题,是如何依次发展,逐步分解从属关键议题)</h3><h3>2.作者细部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h3><h3>(想法找出主要想法声明论点,这些是组合作者成传达的特殊讯息)</h3><h3>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h3><h3>(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h3><h3>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找出它能给你的相关更深含意、建议,以获得启示。)</h3><h3><br></h3><h3><br></h3><h3> 分析阅读的三阶段(总结)</h3><h3><br></h3><h3>我们把分析阅读所有的规则按适当的次序,用合宜的标题写出来:</h3><h3><br></h3><h3>一、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h3><h3>(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h3><h3>(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h3><h3>(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h3><h3>(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h3><h3><br></h3><h3>二、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内容的规则</h3><h3>(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h3><h3>(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h3><h3>(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编号,排序,整理,架构)</h3><h3>(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h3><h3><br></h3><h3>三、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h3><h3><br></h3><h3>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h3><h3>(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h3><h3>(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h3><h3>(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h3><h3><br></h3><h3>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h3><h3>(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h3><h3>(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h3><h3>(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h3><h3>(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h3><h3><br></h3><h3>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h3><h3><br></h3><h3>分析阅读第一阶段四规则,帮助你回答对一本书提出来的一个基本向题:“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在谈些什么?”</h3><h3><br></h3><h3>分析阅读第二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四规则帮助你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也是你一定会问的问题:“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h3><h3><br></h3><h3>分析阅读第三阶段的七个阅读规则(评论的智慧礼节、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帮助你回答第三与第四个基本问题:“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h3> <h3>阅读的最终目标:主题阅读精华摘要</h3><h3><br></h3><h3>主题阅读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让我们复习一下这些不同的步骤:</h3><h3><br></h3><h3>一、 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h3><h3>(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h3><h3>(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h3><h3><br></h3><h3>二、 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h3><h3><br></h3><h3>(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h3><h3><br></h3><h3>(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h3><h3><br></h3><h3>(3)厘清问题。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h3><h3><br></h3><h3>(4)界定议题。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h3><h3><br></h3><h3>(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h3><h3><br></h3><h3>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h3> <h3>阅读论说性作品的三组规则,</h3><h3><br></h3><h3>第一组是找出作品的整体及部分结构,</h3><h3><br></h3><h3>第二组是定义与诠释书中的共识、主旨与论述。</h3><h3><br></h3><h3>第三组是评论作者的学说,以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完成我们对他的作品的理解。</h3><h3><br></h3><h3>这三组规则为架构性、诠释性与评论性的。同样,在阅读诗、小说与戏剧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类似的规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