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回首2018年初,与市教研员刘淑琴,刘虹老师,区教研员宋谊,王辉等数十名教师奔赴山西太原进行第一次的学习的事仿佛就在昨天。那一次的学习已经让我茅塞顿开。而今,不到一年时间,市教研院的领导们又把山西中考改革的专家们请进来,让我一样的教师再学习,让不了解中考改的教师们能来学习,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幸运。人总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创新自己,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培养出更出色的与时俱进的人才。我就本次培训感悟到了几点想与大家分享。</h3> <h3>一、智商+情商+创商=核心素养</h3><h3>山西省“六个维度”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精神。以往我们的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智力水平上的对所学知识的僵化套用,僵化记忆,缺少思考,缺少探究,缺少灵性。现在的教育模式显然滞后于时代,特别是被功利绑架的应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升级版,核心素养正是解决应试顽症的良方。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解放出来,中考的考题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包含了知识以外教师渗透给学生的在忘却知识本身沉淀在学生身上的东西</h3><h3>——核心素养。</h3> <h3>二、除去考试说明的中考才是自由</h3><h3>考试说明就好像是一只鸟笼,老师和学生就罩在笼子里,学生们飞来飞去天空就是那么大。而今,我们没有了考试说明,我们一样教飞行,可是原本学生以为的天空就是那么大,今天他们会发现天空是无边无际,只要学会飞行煽动翅膀就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翱翔。而学会飞行,就将是学生忘记我们教授飞行步骤后沉淀在他们身上的东西。</h3> <h3>三、由教书本转变为用书本教</h3><h3>原本我们拿到教材,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限定了我们限定了学生。学来学去,学最多的是语言知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我们往往只让学生学会的是记忆与理解。应用评价与创新几乎没有。学生以为天就是笼子那么大,于是当有一天笼子去掉的时候,学生也飞不远,因为习惯了。习惯了填鸭,习惯了被告诉,习惯了单纯的记忆、记忆和记忆。所以,当我们以课本为载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授课,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h3> <h3>四、 “考改促课改”</h3><h3>以往我们会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马老师告诉我们的是考试不要拘泥某种题型,宋谊老师告诉我们教师要广泛收集材料,张华老师告诉我们教师要会出题,出有价值的题,魏老师告诉我们教师要会重建教材,最后,刘虹教研员启示我们课程标准与英语核心素养中有个突出不同那就是——思维品质。所以,我们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在点滴间,在生活中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h3> <h3>总之,尽管这个周末我们是寒冷的,忙碌的但我们有了收获得到了启发,中考改革会使我们痛并快乐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