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2018年11月14日-2018年11月22日,我们有幸参加“区培计划2018”——玉林市中小学专兼职语文教研员培训。14日早上,我们怀揣着共同的梦想,相聚在桃源厅进行了区内短短的三天学习培训。三天里,既有资深专家的专题讲座,更有课例现场展示。这是一次高规格,高层次,针对性强的培训,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收获可谓是十分的丰厚。</h3><h3>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南宁教科所教研员卢耀珍的《作为教研员,如何评好课》;江南区教研室副主任雷秋带的《做最好的自己,提升职业幸福感》;江南区教研室教研员梁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研员如何开展教学调研与教学指导》;广西教改优秀教研员罗海峰的《教学诊断策略》;南宁市政协委员谷宜阳的《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等五个专题培训学习内容,下面谈谈我的收获:</h3><h3>1.首先听了卢耀珍老师的《如何评好课》专题讲座,收获非浅。以前评课缺乏理论指导,评课评的也不少,但听课到底听啥,评课从哪方面去评,怎样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听评课讲座顿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首先,我明白了评课应关注以下几方面:一看教学目标,二看教学的重难点的确立,三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次是我对听评课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从新审视自己作为一名教研员感觉到还有许多欠缺和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总之,通过专题学习,评课的目标更明确了,评课的思路更清晰了,对一节好课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h3><h3>2.幸福是什么?教研员成长到底为谁而成长?雷秋带老师用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教研事例,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清楚认识到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人生的信念。教师成长是为自己的成长而成长。</h3><h3>3.梁红教研员,她围绕《如何开展教学调研和指导》这个主题进行讲座。她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让我们倍感温暖;认真钻研,严谨治学的精神也让我们十分钦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h3><h3>4.罗海峰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策略》讲座,虽然内容容量大,但他采取充分互动的方式和我们交流,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也给我们专兼职教研员指明了三道:要肯定他人之道,体谅他人之道、成就他人之道。</h3><h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虽然区内培训已告一段落,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让我们借着教研员研修的强劲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位老师的讲座与实践相结合。扩大了我的视野,为我以后做好教师培训和学科教科研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引领和实践借鉴。我会认真对照自己的工作特点,把所学所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快乐自己,感染他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