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11月4日至2018年11月18日,刘启洪、黄凯等9位学员有幸参加了广东省许书华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许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教研活动,在两周的跟岗学习中,聆听大师报告,目睹名师风采,感受到高效课堂和许书华老师对数学研究的执着。</font></h3> <h3>11月5日,广东省许书华名师工作室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跟岗开班仪式。</h3> <h3><font color="#010101">一、工作室学习内容丰富,学员受益匪浅。 1.聆听高校数学大家报告,提高数学理论水平。11月5日许书华老师邀请了深圳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张文俊教授(二级教授)作专题讲座《不变量与不变性》。报告首先通过指纹与DNA,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字游戏的互动,引出报告的主题。张教授就“数学关注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数学是研究数与形、模式与秩序的科学,从生活抽象到数学,数学关注的是一种事物的本质、多种事物的共性、不同事物的联系以及系列事物的规律,而这四者皆反映出“不变性”这一概念。紧接着,张文俊教授针对“本质与不变性”、“共性与不变性”、“规律与不变性”、“联系与不变性”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来说明不变性。在此过程中,张文俊教授结合数学中常见的定义、定理、法则,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本质、共性、规律、联系与不变性的关系,揭示了数学的本质。“七桥问题”及“对称性定义”案例体现了由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后所反映的本质即为不变性;“欧拉公式”及“三角形内角和”案例则从几何的角度反映出共性与不变形的关系;“斐波那契数列”及“杨辉三角”等案例则说明了规律与联系中皆蕴含着不变性。最后,张文俊教授对本次报告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数学关注本质、共性、规律、联系,深挖下去,这些都归结为不变性,而不变性从数的观点来看,就是不变量。</font></h3> <h3>11月15日,许老师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数科院何小亚教授作题为《基于数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标准和案例》专题讲座。何教授激情昂扬、抑扬顿挫、妙语连珠,让听者深入数学世界,大呼过瘾。“要做好事情先找好标准”,何教授的这句话给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思索。在平时的数学备课中,是否按照三维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若是,您的标准是什么?教学多年,教学设计无数,但是否认真思考过?目标内涵外延不清楚、目标串位、目标层次要求不清楚、目标空洞无物、目标与内容不协调、目标与学生实际不符……何教授举例说明的这些不正是我们平时教学的硬伤吗?听何教授的讲座收获颇丰。<br></h3> <h3>许书华老师为何小亚教授颁发聘书。</h3> <h3>2.邀请四位来自一线的正高级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获教育真谛。</h3><div>许书华老师先后组织我们先后听了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二级教授、正高级教师林伟校长的报告《高效教研活动凝聚教育智慧》,深圳市教科院高中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李志敏老师作题为《基于核心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深圳市科学高中校长、二级教授、正高级教师尚强校长作题为《如何抓好高三教学质量--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正高级教师郭慧清老师作题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提高了对教育、教学、教研的认识。</div> <h3>二级教援、正高级教师林伟校长为我们作报告。</h3> <h3>正高级教师李智敏老师为我们作报告。</h3> <h3>二级教授、正高级教师尚强校长为我们作报告。</h3> <h3>正高级教师郭慧清老师为我们作报告。</h3> <h3>广东省第二师范的曹俊飞副教授、童乾副教授到广东省许书华名师工作室指导跟岗学员完善课题中期报告。</h3> <h3><br></h3><div>观摩高效课堂,感受高效课堂。跟岗的两周,先后观摩了许书华老师的复习课、概念课、新授课、试卷讲评课,林国炜老师的高三复习课。同时,每位学员均在许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对《任意角》、《弧度制》、《任意角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线》及试卷评讲课进行同课同构活动,体验了许书华老师倡导的高效课堂。</div> <h3>许书华老师是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曾获首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比赛全国一等奖,四次获得省级优秀课讲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效显著。2018年高考,许老师做班主任的班有屏蔽生、裸分考上清华6人、北大3人、港大2人、港科大3人、港中文9人、复旦4人、上海交大2人、浙大3人、中科大4人,理科数学平均分137.5分。</h3> <h3>许书华老师高效的复习示范课,其板书非常条理、规范。</h3> <h3>学员观摩许老师《函数概念》课后的体会。</h3> <h3>许老师在规范方面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数学笔记做得非常工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h3> <h3>学员观摩林国炜老师高三复习示范课。</h3> <h3>许老师带领学员认真听课。</h3> <h3><font color="#010101">学员们研讨后写的评课记录。</font></h3> <h3><br></h3><div>许书华名师工作室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高学员业务水平。跟岗期间,学员们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教学反思,并组织各类评课和学习交流活动等。大家深入了解、积极实践深圳数学教学的先进理念,提高了师德水平、业务素养和研究能力,增进了对省内各地区教育及数学教学教研的相互了解,实现了工作室成员、研修人员以及参加活动老师们的共同发展。</div> <h3>许书华老师的著作《高中数学实验指南》</h3> <h3>许书华老师赠书仪式</h3> <h3>许书华老师指导学员如何上好概念课。</h3> <h3>许书华老师为学员做专题讲座。</h3> <h3><br></h3><div>二、工作室科学合理规划,跟岗学习顺利开展。</div><div> 1.感受许书华老师高尚人格魅力。许书华老师不仅学识渊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高,而且为人诚恳、热情、很有责任感,对我们14天的安排细致周到。短短14天相处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思想方法,还有他工作的热情和严谨,做人的低调实在。在许老师的带动下,工作室成员和跟岗学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促进。</div><div>2.感受工作室服务学员的理念。许老师的工作室高度重视我们这次学习,开班前一周,许书华老师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许老师利用在上海学习期间规划了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并安排好所有学员的食宿,可以说没有许老师工作室的鼎立支持就没有我们这次学习的顺利结业。</div><div>3.学员共享理论大餐。14天的学习许老师共给我们开了三个专题讲座从教育理想到概念课论文的撰写再到听课、说课、评课这些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起眼”的事情经许老师一讲,真是茅塞顿开。此时真是感到平日太不注重教研工作了,其实要把教学当成自己终生的事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div><div>4.拜读许老师著作,感受大师风采。14天的学习,认真拜读了许老师的所著《高中数学实验指南》。读完后不仅感叹名师除了上课外还必须要深入的做教育教学研究,理论和实践同行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人们常说:做好一件事儿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试问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教育战线上又有几人能一直保持高昂的热情、潜心专研教育教学且别无他求。许老师真是用心教书、用心在工作,这样的人堪称时代的楷模。</div><div>5.学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跟岗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九位学员中在学习上、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充满压力、和谐包容的两周时间里,我们一起备课,一起磨课、一起研讨、一起完成日志,一起忙中偷乐,一起品茶…两周,满是欢笑!友谊的种子已经在我们彼此心中生根、发芽。离别之际,我们还相约:有机会,常聚聚。 </div> <h3>学员在认真磨课。</h3> <h3>学员们课堂精彩的一瞬间。</h3> <h3>来自南海石门中学的柳洪恩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汕尾华侨管理区中学的何绍华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罗定中学的刘启洪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河源高级中学的黄智平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英德第一中学的林吉娟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肇庆市百花中学的黄均涛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连州二中的何翠珍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四会中学的黄凯老师在上课。</h3> <h3>来自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的袁永坚老师在上课。</h3> <h3>除了在校内研修学习,许老师还带学员到省内名校惠州一中交流学习。</h3> <h3>三、通过培训及实践交流,学员从中收获颇丰,感慨良多。</h3><div> 刘启洪学员:两周的跟岗学习,深刻感受到许书华老师高效的课堂效能,跟岗期间,许老师指导我们如何上复习课、如何上概念课、如何上新授课、如何上试卷评讲课,纠正了我以前上课当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陈旧的教学理念。在学员之间同课异构环节,许书华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例题练习的精选、课件制作、几何画板的使用等多方面指导我们,让我对课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div><div>柳洪恩学员:在跟岗期间,许书华老师为我们制定了详尽的跟岗学习方案,现场跟踪指导,我们受益匪浅。</div><div>在教学实践方面,我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上课一节。听了深圳外国语学校许书华老师的课,感觉许老师上课的水平确实高,每节课知识引入非常自然,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讲解追求来龙去脉,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同时,许老师还邀请了5为专家和教授为我们指点迷津,不但丰富了我们的学习内容,而且开拓了我们的视野。</div><div>非常感谢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外国语学校、许书华老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我定将本次跟岗所学、所得运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中。</div><div>何绍华学员:在我上完《任意角》这一节课后,许老师对我们的课进行指正,从创设情境----建构数学----应用数学这三个方面教我们如何上好概念课。教我们如何设计教案,如何设计例题。</div><div>通过许老师的指导,我受益匪浅,在以前,我备课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大概按课本讲完也就完了。听了许老师的讲评,有上概念的操作模式,不会无从下手了。而且这种操作模式比较简单。容易学习。 </div><div><br></div> <h3>黄均涛学员:这次跟岗,自己感到收获最大的是许老师把他的任教的两个班交给我们,让我们上课。作为深圳外国语学校这一类名校,能够放手让我们上课,这是很难得的。曾记得,未来之前,内心非常忐忑,认为自己所任教的学校是全省的薄弱学校,自己有何能力可以上好深圳四大名校之一的深外的课呢?但许老师对我们说:“放手上,体验一下不同学校的学生,这是你的一个教学经历,是非常宝贵的。以后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让你来深外上这一节课的我。”真的,当我经历过一次的上课后,使我认识到,深外的老师很优秀,深外的学生很包容,感谢许老师!感谢深外!</h3><div> 何翠珍学员:跟岗学习两周,开班仪式后我们就走进了许老师的课堂《复习课》,之后我们观摩了许老师的两节新授课《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一节《试卷讲评课》,许老师的课堂朴实、自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发展。感叹许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深入钻研,多学习,多观察,多动脑,多积累。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许老师给了我机会在深外高一(4)班上了一节试卷讲评课,在许老师和跟岗同学的帮助下优化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顺利完成汇报课。</div><div> 林吉娟学员:跟岗期间,我观摩了许书华老师的课堂教学,许老师以强大的亲和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敬佩感,学生自觉不知觉地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通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许老师高尚的品质和对教学认真的态度,收益良多。从专家们富有启迪的话语,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证,全新的理念,引领着我对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灵魂在净化,视野在敞亮,内心更走向了澄明,给予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一次有活力的血液……</div><div> 黄智平学员:跟岗期间,我们还先后观摩了许书华老师的课堂教学,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收益良多。评课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妙语连珠,充分挖掘课堂的优点,也敢正视教学的不足,有时甚至对教学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让我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加学到许老师高尚的品质和对教学认真的态度。对我们这群一线教师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好课标准”,但或多或少都是不够全面的、粗糙的,间或带有些主观的东西。通过对多节课例的观摩,大家的讨论交流,听取导师的点评、指导,我对“好课”的理解、认识达到了一个较深的层次。</div><div> 袁永坚学员:跟岗期间,我们分别听取了深圳大学张文俊《不变行与不变量》;深圳第二实验中学林伟校长《高校教研活动,凝聚教育智慧》;许书华老师《高考研究,成就优秀》,《我的课堂,我的追求》;深圳市李志敏教研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深圳市科学高中肖强校长《科高如何抓高三教学质量》;深圳中学郭慧清正高的《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华南师范何小亚教授《基于数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标准和案例》共8个讲座,在讲座中,专家们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证,全新的理念,无不使我震撼;专家们的学识、儒雅无不使我敬畏,他们引领我对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灵魂在净化,视野在敞亮,内心更走向了澄明,给予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一次有活力的血液……</div><div> 黄凯学员:跟岗期间,认真听取了所有同学的汇报课,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相同的是,大家都是经过多年的教学磨练,都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和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大家都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佼佼者。在同学们的课堂里,我仿佛走进了“百家课堂”,领略了百家风范;也品味“同课异构”的奇思妙想,匠心独具的教学风格。</div> <h3>学员们向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许书华老师赠送纪念品。</h3> <h3>四、通过培训及实践交流,让我们更加坚定今后努力的方向。</h3><div>1.作为教师,必须有着一个永远的追求: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要树立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因此要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心态,就是要不断提升高层次心态的比例,使得我们的心态结构更加合理、和谐。</div><div>2.当我们在枯燥的教书生涯中心生厌烦时,就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需要做好“三乐”体验,即工作中自得其乐,生活中知足常乐,对同志助人为乐。我们觉得所言极是,因为“苦”与“乐”只是相对的概念,并无绝对的标准;在当今温饱无虞的情况下,所谓的苦与乐,多半是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感受。</div><div>3.一个人能不能做个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修炼,一定要做到有底气、有眼界、有根基。许老师告诉我们做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学科视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从经师到能师再到人师的转变。</div><div>通过本次的跟岗学习,学员们在思想、教育教学、终身学习等方面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学员们将大胆的在课堂中引进新思路、新方法解决课上的问题。并表示,争取早日成为名师。</div><div><br></div> <h3>广东省许书华名师工作室跟岗学员刘启洪、黄凯、柳洪恩、黄均涛、何翠珍、林吉娟、袁永坚、黄智平 、何绍华合作编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