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城昆明,匆匆路过,一直觉得这里仅仅是云南旅行的中转站。</h3> <h3>铁骑兵团出发,一路奔向洱海边</h3> <h3>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曾经是对大理最美的诠释,如今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这座被过度开发的新移民城市正在发生蜕变。</h3> <p class="ql-block">候鸟在每年这个季节开始飞来越冬</p> <h3>大理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四季气候宜人,早在盛唐时期这里就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先后孕育了南诏和大理的独特文明,并形成今天白族聚居地的核心文化圈,元明之后她被纳入华夏版图。</h3> <h3>南城楼又称承恩楼,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古城的南北城楼是在一条直线上,东西城楼却是错开的。</h3> <h3>在客栈楼顶看日出</h3> <h3>一轮红日将阳光洒向古城的角角落落</h3> <h3>这里就是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而在和顺古镇,这个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集地却保留下来了数百年的汉文化,所以和顺也被誉为“极边汉书”。</h3> <h3>同时和顺还是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和顺人有上万之多,大部分都在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这也造就了和顺的宗祠文化,著名的有八大宗祠,每年都有旅居海外的和顺人回乡祭祖。</h3> <h3>和顺图书馆也被誉为中国第一乡村图书馆,有前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的题字“民智泉源”和北大校长胡适的题字“和顺图书馆”,可见这所图书馆的地位不一般。</h3> <h3>入住有着两百多年光阴的花大门古民宿</h3> <h3>这所百年老宅雕梁画栋,墙上挂着西洋挂钟,不光老宅子处处透露出历史的痕迹,还有百年的老桩兰花。</h3> <h3>凑巧的是“柬爱”剧组正好在此拍外景,只是没有机会客串一次群演。😂😂</h3> <h3>在老宅自己动手,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聚会一样,满满的祥和</h3> <h3>走进和顺,您可能会误以为来到了烟雨江南。四面青山环抱,一湾河水绕镇而过,洗衣亭和石拱桥掩映其间,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派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h3> <h3>两百年的古宅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记忆,早起的爷孙俩静坐在石阶上,老爷子抽起了水烟,小孙子依靠在旁,画面如此温馨。</h3> <h3>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个秋风飒爽的季节,固东银杏村是打卡必选地。</h3> <h3>银杏树下慢慢的品上一盅普洱</h3> <h3>和黑龙江的五大连池一样,腾冲也有着丰富的火山地热资源,据说火山就有九十九座。</h3> <h3>国殇墓园,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h3> <h3>第二次来到女儿国--泸沽湖,感觉变化太多,越来越商业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安逸之感。</h3> <h3>泛舟泸沽湖</h3> <h3>清澈的湖水可以直接饮用,甘甜</h3> <h3>月圆泸沽湖</h3> <h3>早起,云层太厚,再次错过泸沽湖日出</h3> <h3>束河古镇--九鼎龙潭的泉水清澈甘冽,都来自来自玉龙雪山的融水,一直流淌到大研古镇。</h3> <h3>第二次把这里作为落脚点,这个被誉为艳遇的城市,现在有的只是太多的嘈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