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甘西……行河西走廓2018.9.1

红花绿叶

从甘南结束行程,连夜乘火车去敦煌开始我走西口之路……<h3>因动车延误二个多小时,第二天10点多才到达莫高窟的数字大厅……</h3> <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h3> <h3>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我于下午三点到了那里</h3> <h3>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h3> <h3>鸣沙山的月牙泉</h3> <h3>我背着脚架,爬上沙坡,很想拍下夕阳下的鸣沙山,和夜幕下的敦煌,那天风大,凭我的烂技,无法拍出自己满意片子,但我也己看到了,直至晚上八点才下山</h3> <h3>这是敦煌的有名特色菜</h3> <h3>这是影视拍摄基地……敦煌古城</h3> <h3>汉长城遗址……断壁残垣的汉长城是用沙土和血汗堆出来的,文革摧毁了大多数古物的精髓,而这里是少有的原汁原味。</h3> <h3>汉长城遗址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年),止于太初四年(前101年)。西起今敦煌市西端的湾窑墩,沿疏勒河经后坑子、玉门关、大月牙湖,由三个墩人安西,过西湖、望火堡、布隆吉、桥湾,穿玉门市北石河沿岸,进金塔后沿弱水北通居延。另一路从金塔顺黑河经高台、临泽、张掖、山丹,过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地,渡黄河人宁夏。在甘肃境内全长1 000余公里。 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h3> <h3>雅丹地貌魔鬼城</h3> <h3>嘉裕关</h3> <h3>万里长城第一墩</h3> <h3>乘上地铁赶去张掖</h3> <h3>因那天到张掖时太晚了,无缘进入大佛寺,只能在外面留个影</h3> <h3>吃过晚饭,夕阳很美就去了张掖的湿地花湖公园</h3> <h3>平山湖是个冷门的景点,游玩的人不多,但风景很别致,很壮观。沿着游览车道,一边是类似雅丹地貌的地形,一边是连绵的祁连山脉,层次感很鲜明。这边的雅丹地貌与敦煌的雅丹是异曲同工的,区别在于形成的原因和土质有所不同。张掖是红色黏土,是由水流和风吹形成,而敦煌是沙石,由风吹形成。</h3> <h3>一</h3> <h3>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h3> <h3>因时间的仓促,我遗憾没去看冰沟丹霞,连夜乘火车从张掖返回兰州,结束了我这次难忘的环游甘肃之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