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规律是求真的结果,价值是求善的追求,涵养是求美的积淀。教育就是唤醒人的生命价值感,不断求真、求善、求美,积淀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br> 好的教育,是顺应自然本性“以艺求道”的过程,是生命在场的教育,是大生态环境下的人文教育。这种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发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顺应人的自然禀赋,去唤醒、去鼓舞、去激励,亲近自然、家庭,融入社区、社会,让学生在自然、学校、社会大的生态环境中去经历、感悟、体验。</h5> <h3><b><font color="#167efb">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文素养</font></b></h3><h5> 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浸润与扎根。种子只有扎根于土壤,才拥有了生命成长的根基。教育的土壤是什么?是当下的现实、眼下的生活、未来的社会。真正的教育,是精神浸润与扎根,不是直接把种子从土壤里拔出来,而是为他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唤醒并赋予其内在的生长力,让灵魂的种子沐浴阳光和雨露自己生长。这样长出来的灵魂,没有压制、灌输、斫削,才会具有厚实的生活体验和丰盈的成长经历;这样成长的生命,才会拥有坚韧的生命质感和强大的内在力量;这样的教育,才能赋予受教育者以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回归到教育教学的原点——人的培育,才能找到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关注点;必须回到教学的本质,才能找到有效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让孩子们学得主动、生动和灵动。</h5><h5> 教学不是教育的全部,成绩更不是衡量学生和老师的全部。分数重要,仅是教育教学的副产品,“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教学,究竟去向何方,要不断拷问灵魂,反思教育行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安身立命”,强调向里用力,强调反省自责,反躬己身,强调克己忍让,强调勤奋自励。古今中外无数贤哲,都对教育教学的取向进行过理性、深刻的思辨,核心要义是:智育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看一看时下的主流教学,就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其他皆空,唯此为实。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意蕴被化简了,压缩了,使一场场内涵丰富、有滋有味的的风味大餐变成了一块块经过压缩后的饼干,缺乏原汁原味。学生生活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他们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他们没有了精神的放牧。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培养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h5><h5> 康德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他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人是目的。人的成长、发展、权利、尊严等基本人性,就是人类社会全部进步事业的目的。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将这向上之心,根植于普通人的寻常生命、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人能自新其德,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这样说,教育一旦丧失人文精神的积淀,就可能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的活性,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性中情感的弱化而危及道德人格的生成。</h5> <h3><br></h3> <h5> 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根源在社会,或者说在于教育体制,在于教育评价。社会、家长的功利化取向与评价,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要义,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内涵,把学校和教师逼到了功利化的“悬崖绝境”,无法选择,无处逃避,忽略对“人的培养”,只见分数不见人,作为人的“核心素养”——“道德养成、学识积淀、能力培育”成为次要,甚至不要。可以说,“考点掌握的高效率”“教学时间的高利用”“成绩升学的高效益”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终极价值追求,基于此开展“效果”辨析、过程控制、评价考核都是确保课堂“考点生效”,打造向“成绩高效”汇合的闭合型课堂结构。高效课堂的先天缺陷就潜藏其中。这是整个社会的错,却被归结为学校和教师的过。不能不说,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对高效课堂的科学建构形成了一种“原点”意义上的制约。</h5> <h5> 我们有多少人,在正义与邪恶、坚守与背叛、理性与看客中选择了后者,甚至推波助澜、助纣为虐!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深刻有力地唤醒人的灵魂,让其产生自我生长的力量,那它还不是真正的教育。</h5> <h3><b><font color="#167efb">二、高效课堂必然注重人文精神的积淀</font></b></h3><h5> 为什么刻意强调人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的内心秩序的和谐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即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h5><h5> 《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三大维度、六项要求、18个基本点。早在1972年发表的《富尔报告》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并特别强调“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两个基本观念。这两个观念影响了世界教育的发展。1996年发表的《德洛尔报告》,在教育上提出“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在多样化世界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h5><h5>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文化的传承、人格的养成以及能力的培育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群落、生态系统。深入实践生态教育理念,致力于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克服道德缺失、违反教育心理科学规律的功利性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追求“科学素养树魂、人文素养立根”,以学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独特教育理念,就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播撒作为人处世立命的“种子”—— “道德”、“能力”、“情意”。<br> </h5> <h3><b><font color="#167efb">三、培养“核心素养”,要找到教育回家的路</font></b></h3><h5> 寻找教育回家的路,我们需要回到育人看教育;寻找高效课堂的真谛,我们同样需要回到育人看课堂。回归,意味着教育需要反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拿别人的痛苦与绝望寻欢作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为了一己之私肆无忌惮地制假售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决绝地分裂人格、撕裂亲情、背离人伦?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培养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br> 今天社会出现的种种违背“人类共同利益”的无底线、无原则、无道义的现象,种种违背“公序良俗”的不良、不雅、不善、不真的现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应该反思。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对生命缺乏敬畏与尊重,戕害生命或者自我了断;没有梦想和追求,自己不知道去向何方,魂归何处,庸庸无为或者胡作非为,甚至为所欲为;缺乏环境伦理的基本操守,不懂得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肆意破坏或践踏环境;不懂得保护自己,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和鉴别能力,高学历依然自害或害人;无法与别人共处共享,缺乏理解、感恩与包容,偏执狭隘,位高权重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升入重点学校,考入名牌大学又能怎么样?有人说,今天的中学生有百分之二十一的患有抑郁症。台上站着一批大神经病,台下坐着一批小神经病。没有了鲜活的生命,没有了本真的梦想,没有了托底的自尊,没有了分享和宽容,无疑是自断手足,自毁双翼,既走不远,也飞不高,所做的一切,就成了自残短视!</h5><h5> 有人说,上述种种皆是社会造成。那么,社会是谁构成的?雪崩的时候,每片雪花都觉得不是自己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构成社会群体的因子,一切问题都要拷问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实,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责任担当的缺位。</h5> <h5> 回到教育的原点看教育、看高效课堂,最根本的是要走出升学教育与育人为本相对立的陈旧思维模式。高效课堂,应当是学生全维度发展的课堂,而非纯知识课堂。今天高效课堂建构多样化的背后透射着极端功利化,考察所谓的“课改名校”“高考名校”,大都过分地突出“知识传递与升学应试的高效率”,却忽视了“能力养成和人文积淀的高效益”,高度的纪律性、行为的规范性、流程的统一性、答案的标准性和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就成了必然趋势,找不到教育教学新的生长点和着力点,个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缺失。由于可以度量和复制,这种趋势又演变成一场名为课堂效率的扭曲竞争,今天崇尚技术和操作的课堂,正不断滑向危险的“效率崇拜”中,正在误导着教育走向,销蚀着教育的灵魂,扭曲着教育的本质,也正在催生着灾难性的后果。</h5> <h5> 提到“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是教育的觉醒与救赎。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观念本身在发生变化。爱因斯坦说,“信息不是知识”。按照爱因斯坦的标准,今天学校里传授的大多是“不是知识的知识”(仅仅是“信息”),与以思考、理智、判断为特点的“智识”相去甚远。因此,基础教育是着眼于自由人、全人的教育(即“人文教”),而不是单纯的专业或技能知识传授。施特劳斯(Leo Strauss)在《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这是一种以注重公共对话与理性思考为特点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方式,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判断,并能就公共事务进行理性论辩的能力。其实,人文教育并非排除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培育”和“心灵触碰”,是从“知识到智识”;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思考、判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是普通人而不是精英的教育。</h5><h5> 只有树立人文生态教育的理念,实现全维度、高效益育人,引导孩子首先学会做人,使其向善、向上、向美,才能回归教育的目的、本质和正途。如果只看到“分数、人数和钱数”,教育就不会是健康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利益就不会得到保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