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带着回望南疆的热切向往,带着祭奠英烈的迫切希望,原27军80师高炮团一行约40人,于11月11日至16日,在时任付团长、参谋长的组织领导下,踏上了离别30年的老山前线、开始了“重返老山行,重温老山情”的情感之旅。</h3> <h1>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友相约在昆明集合</h1> <h3>战友相见格外亲,第一时间合个影。</h3> <h3>欢聚的晚餐在下榻的酒店举行,吕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激情满怀的祝酒词。</h3> <h3>酒逢知己千杯少。鬓虽霜又何妨,喝酒个个赛儿郎。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h3> <h1>当年团司令部的三个参谋干一杯</h1> <h3>与当年的两个营的通讯员合个影。他俩个都事业有成,我为他们骄傲和自豪。</h3> <h1> 此行的第一站是寻找战前训练驻地。1986年11月11日,我团参战先遣分队出发,真是“别梦依稀咒逝川,老山(故园)三十二年前”。当年轮战部队的战前训练就在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境内,我们部队驻地在砚山县的小石寨村附近,如今寻寻觅觅,难寻当年地物地貌,只能找个大概位置,明显地标物就是当年驻地附近的听湖,战友们只能在美丽的湖畔合影留念。</h1> <h1> 麻栗坡烈士陵园共安放着957名烈士遗体,其中有在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战斗中牺牲的632名烈士。这些英烈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在南疆的土地上。他们的英名与日同辉与江河同在,他们的辉煌功绩千古永垂!</h1> <h1>此次“重返老山行”的老兵们在这里举行了祭奠仪式,向长眠在南疆的英烈们敬献了鲜花和花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h1> <h1>参加“重返老山行”的全体成员向长眠在南疆土地上的英烈们默哀致敬!</h1> <h1>四川广安的黄廷军战友,在烈士陵园众多的墓碑中找到84年在收复老山战斗中牺牲的同村老乡、发小黄必华烈士。给同乡敬上一杯酒,给发小点上一支烟,让烈士安息!</h1> <h1> 在老山轮战纪念馆前合影留念</h1> <h3> 八十年代全国闻名的老山前线实际上有老山战区和八里河东山战区组成,我们参加轮战的八十师的防御阵地就是东山战区,这次再走东山路也是此行的重要目标。如今的东山之路已全部水泥硬化,但山高路窄,弯多坡陡,大客车无法通行。从麻栗坡出发,我们换乘四辆小中巴车,直接开到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山下。</h3> <h3>当年我和团长、二营长在上甘岭之路碑前的合影</h3> <h3>我部虽然是高炮部队,虽然那场战争没有发生空战,因为战争的制空权牢牢掌握在我军一方,也因此使高炮部队在参加轮战时部分改变了兵种。我们团两个营,二营也就是五七炮营全部改为军工,为一线部队运送给养和弹药,辛苦和危险可想而知,他们被誉为“老山骆驼”。我们一营的三个连,一连和三连坚守炮兵阵地,二连主阵地是守卫通往八里河东山的白石岩大桥,他们每天站岗放哨,过往盘查,以确保大桥的安全和畅通。</h3> <h1> 这是残存的当年的上甘岭之路,号称1001个台阶,军工战士们靠肩扛背驼,把军需物资送到八十年代的上甘岭阵地。</h1> <h1>当年的“老山骆驼”,向你们致敬!</h1> <h1>如今的上甘岭之路已重新修筑,今后可能会成为红色旅游景点。</h1> <h1>当年的一连连长和指导员在主峰合影留念。</h1> <h1>1987年和团长、政委、二营营长的合影</h1> <h3> 上甘岭主峰合影</h3> <h1>二连当年守卫的白石岩大桥原貌</h1> <h1>二连连长和时任27集团军军长钱国梁在白石岩桥的合影</h1> <h1> 如今的白石岩桥</h1><h3></h3> <h1>当年部队的参谋长和守桥连长、指导员这次再相逢,有纪念意义的留影。</h1> <h3> 白石岩桥是我们此行八里河东山的必经之路,是当年东山前线参战部队的交通要道,也是我们此行祭奠英烈之处。1987年4月30日夜晚,我部刚接防阵地不到一周,敌方特工偷袭了大桥阵地,激烈的战斗之后,二连四川籍战士沈昆明英勇牺牲,另有四名干部和战士不同程度受伤。31年过去,战友们念念不忘牺牲的战友,特别是二连生死之交的战友们更是常常梦牵魂绕。</h3><h3> 在白石岩桥上,在烈士牺牲的地方,我们向我团唯一牺牲的战士沈昆明烈士举行祭奠仪式。祖国不会忘记,战友们更不会忘记!沈昆明安息!</h3> <h1> 时任连长散雄庆在祭奠沈昆明时泪流满面,多数战友都哽咽在喉,大家为怀念战友而流泪,向烈士默哀致敬!祝愿天国的小沈一路走好!</h1> <h1> 亲爱的战友,你牺牲前说想吃两个西红柿我给你带来了,也带来了全连战友对你的思念。也曾负伤的指导员邢琦如是说。</h1> <h3>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救护伤员、关键时刻救死扶伤的决军医也在大桥上和战友们一块祭奠烈士。</h3> <h1> 二连的几位战友</h1> <h1>军工战友卞超找到了当年驻守的猫耳洞,如今已杂草丛生,物是人非。</h1> <h1>轮战部队为边境群众建的帐篷小学,当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如今这个样子,无法形容。</h1> <h3>坪寨是我们80师师部所在地,也是当年八里河东山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热情的司机师傅非要拉我们来看一看,因天色已晚,只能看到这个明显标示物了。</h3> <h1>途经中央军委命名的“边防钢七连”营地,大家又一次合影留念。</h1> <h1>一路同行的女士们在钢七连门口用手机抓拍合影</h1> <h1>寻找一连阵地,在哪里?</h1> <h1>当年一连的炮阵地</h1> <h1>在如今一连阵地上合影留念</h1> <h3>三连的阵地如今已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居住地,是国家扶贫政策让山上的群众搬迁到了这里。</h3> <h1>寻找一营营部驻地</h1> <h1>当年一营营部驻守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上</h1> <h1>在当地群众的帮助指引下,终于找到了旧址。</h1> <h1> 和团座在一营部原驻地合个影</h1><h3></h3> <h1>营部战友和一连连长指导员合影留念</h1> <h1>当年团前指驻地</h1> <h1>在如今团前指原址上合影留念</h1> <h3></h3><h3> 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老山作战地区,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与越南河宣省接壤。这个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险要,地形复杂,为山岳丛林地,山高坡陡,沟深林密,雾大雨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h3> <h3>在一年多的轮战时间里,由于我部防御阵地属东山战区,因此虽然我们是老山前线参战部队,但真正到过老山主峰的除防守老山的官兵之外,应该是很少的。三十年了,我们今天终于登上了老山主峰,观看了当年的军事阵地,仿佛枪炮声就在耳边响起。老山一一英雄的山,军人因您而骄傲,战争因您而闻名。向夺取老山、守卫老山的英雄们致敬!</h3> <h3>在老山脚下的广场上,在八十年代参战部队唱响的红歌碑前,大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共同高歌一曲“血染的风采”,仿佛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区。军歌依然嘹亮,军魂永在心中!</h3> <h3>战友们在老山主峰上留影</h3> <h3> 这里高山巍峨,云雾缭绕</h3> <h3>三天的重走老山路结束了,第四天从麻栗坡返回昆明途中顺路游玩了石林和滇池景区,大家从英勇悲壮的地方走进了歌舞升平、风景如画的景区,就像从战争走向了和平。</h3> <h1>争拍秀丽风光的镜头</h1> <h3>石林合影留念</h3> <h1> 滇池风光</h1> <h3>重返老山行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意义深远,记忆会永远。它会使你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更应该让全社会明白,岁月静好,因为有军人的牺牲,没有军人的流血牺牲那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国和人民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我们生活战斗在南疆红土地上的曾经的军人更不会忘记,我们要宣传弘扬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让流血的军人不再流泪。 </h3><h3> 因为我们是曾经参过战的军人,我们的青春值得怀念和自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