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聚老山再忆芳华。

吕守豹

<h3>11月11号这一天,无论是被调侃成男人的光棍节,还是女人剁手党的购物节,对于我们这些曾经卫国戎边的军人来说,从来都不去理会,可32年前的今天,却是我们一生的记忆,它是我们27军、80师高炮团赴老山轮战,第一梯队出发的日子。于是我和战友们一起又赴老山路再聚战友情,重新去寻找那战火中的芳华。</h3> <h1>我的思绪随着镜头飞往云南,又闻南疆红土那熟悉的气息。</h1> <h1>不知道我是如何利用光影的魔术手,竟然无意在空中拍到这“海市蜃楼”的。</h1> <h3>向八里河东山开进,穿越边关朦胧的山雾,走进曾经血与火的战场,让镜头剪下一帧帧生与死的回忆,留下一幕幕瞬间的永恒。</h3> <h3>八里河东山与老山对峙而立于盘龙江的东西两岸,这里有被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的最前沿的主要阵地,我团二营军工连就驻扎在这里。</h3> <p class="ql-block">平均近四十度陡坡约一千四百多个台阶的上甘岭之路,如今已不能“越雷池半步”。</p> <h3>当年即使是到前线慰问的战地记者,也只能是在这上甘岭之路的底端留个影儿。</h3> <p>如今我们都是作为旅游者上山的。</p> <h3>这是当年被誉为老山骆驼的二营军工,他们用血肉模糊的臂膀驼扶弹药、运送伤员,冒着越军猛烈的炮火,运动在以汗水混合着血水铸就的生死线上。</h3> <h3>那时我也体验了一把上甘岭之路,空手走了不足一半儿就已汗如雨下气喘吁吁。</h3> <h3>如今,上甘岭的脚下要被开发为东山战场旅游区了,我坐在这空旷的红土地上迟迟不肯离去。</h3> <h3>寻找当年一营炮阵地。</h3> <h3>确认炮阵地和营连位置。</h3> <p>这是当年我团一营的炮阵地。</p> <h3>如今我和营连长们,站在炮阵地原址思绪万千。</h3> <h3>这当年的炮阵地,也有军嫂们日夜思念的“一半”。</h3> <h3>这是当年二连守卫的白石岩大桥,它是通往一线阵地的要塞。</h3> <h3>这是轮战期间,原27军军长钱国梁与守卫大桥的连长合影。</h3> <h3>我当年也在此留一小照儿,不过毕竟是在轮战期间,真的没有一点儿“到此一游”的心劲儿。</h3> <h3>白石岩大桥是我团在老山轮战期间,唯一有战斗人员负伤和牺牲的地方。</h3> <p>悼念牺牲的沈昆明战友:</p><p>多少年,你的音容笑貌浮眼前,稚嫩的脸庞梦里留。</p><p>你热爱生活朝气蓬勃,更不乏战士的刚强与追求。</p><p>你投笔请缨气概豪迈,挥戈疆场,尽显男儿风流。</p><p>怎奈英魂壮志未酬,却血染春秋。</p><p>送战友多少知心的话,欲诉说衷肠同交流。</p><p>只是肝肠寸断满腔悲愁,让我几度哽咽在心头……。</p><p>安息吧!我挚爱的兄弟,亲密的战友。</p><p>你的英名将万古长青,永垂不朽!</p> <h3>时任指导员的邢琦,在保卫白石岩大桥的战斗中也身负重伤,这是在战士牺牲的地点烧香祭奠烈士。</h3> <h3>祭奠战友时,时任二连的连长已是泣不成声。</h3> <h3>一个过早流逝的英名,悄然化作一缕孤烟直上云端。</h3> <h3>在东山,我们用脚丈量每一寸浸透着鲜血的红土地,寻找用生命和青春铸就的军魂。</h3> <h3>岁月不断冲刷当年战争的伤痕和足迹,但那茂密的丛林与阴暗潮湿的猫耳洞,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天那经过血火炉冶的故事。</h3> <h3>残酷的战争不乏浪漫主义色彩,时常会回忆那雷场的相思树和浸透着浓浓思意的木棉花。</h3> <h3>军人,意为着无私的奉献,他们永远披着常青的橄榄绿,放飞雪白的和平鸽。</h3> <h3>啊,老山!你是英雄的山、悲壮的山。你解析着关于战争的所有诡秘,你是具有军人铁血基因的精神高地,是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