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留学百年求索之思考

老A

<h3>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在江湾茸梅路附近。乘坐上海9号线轨道交通,到江湾大学城站。换松江7路公交坐三站。民间创办的博物馆。</h3> <h3>  回廊尽头的白墙墙壁用水泥砌成的牌匾,上面书写"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口口第一眼望去,感觉象是进了江南书画院一般。</h3> <h3>  竹林掩蔽的小院通道,展馆入口很不起眼,口口怀疑是否走错了院子。 虽无小桥流水,却也曲径通幽有种与世隔绝般感觉。门卫挂电话通知来领游人。"这里。来参观的人。不多"。保安特意兩处断开一句地解释说。</h3> <h3>  "书院"之院廊充分利用,有"留学"一词解释。口口偷个懒,不记笔记了。</h3> <h3>  博物馆前言称:"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部留学生历史。" 在介绍展馆之前,口口也归纳总结-下心得:在"学贯列国报恩故里"留学文化熏陶下,一百多年以来,中华大地一代又一代留洋学子,"怀揣兴邦,天下归心"抱负走出去又回来,"推动东方文明古国摆脱落后封闭,推翻封建王朝,开创宪政民国,传播马克思共产主义,创建人民民主专政之新中国。</h3><h3> 这间民办的留学生博物馆,2004年开馆。是国内唯一的留学生历史综合馆。其聚集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这一历史跨度, 展示了三代国人留洋的历史影像资料。</h3> <h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痛定思痛。一代学生"探索中国向何处去",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是青年人追求,留学西洋成为兴邦之必经之路。第一次出国大潮来势汹汹。这批弄潮儿远赴欧美,东渡扶桑,无论是庚款留学,勤工俭学,还是国费出国,自费留洋,学子发奋读书,追梦兴邦。</h3> <h3><font color="#ed2308">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的历史由来</font></h3><h3><b>晚清的留学运动起自民间</b></h3><h3> 留学綠由与传教士不无关糸。1841年1月3日,马里逊学校校长布朗携容闳、黄宽、黄胜三人,赴美留学。1841年4月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孟达学校就读。1848年秋,黄胜因病不得不返回中国;1850年,黄宽和容闳顺利毕业。做为近代留学先行者,三人注定是孤独的。但留学这一创举,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不仅开留学教育之先河,也或多或少地对近代发展起到了一定影响。</h3><h3>图为三人进入的孟达学校。</h3> <h3><b>容闳</b>(1828-1912) 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村(珠海南屏镇)人。被后人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h3><h3> 同年,容闳进入耶鲁大学。1854年,容闳获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1857年郁鲁大学授予容闳法学博士学位。他的画像''悬挂在校园里,与同样毕业于该校的布什、克林顿等政界人物肖像并列。一起接受历届学生瞻仰。</h3><h3> 1854年,容闳学成归国代回的不仅仅是张文凭,他还带回了一个梦想。以后影响几代中国青年命运和中国历史进程的梦想。"在大学最后一年,我己初步想好我将做什么。"容闳晚年回忆道,"我坚信下一代中国青年能有机会受到象我受到的教育,通过西方教育,中国或许可以再生。变得文明而强大。这一目标的实现己经为我一生事业雄心之所在。"正是这个伟大梦想,日后才促成了中国首次官派留学生出国。成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奠基人。</h3> <h3>黄宽 (1828-1878) 字绰卿 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 中国近代可考证的首位留英学生。</h3><h3> 1850年,黄宽前往英国爱丁堡攻读医科。1855年获医科学士学位,185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华人留学,掌握西医全科技术,获取医学证书第一人。185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黄宽开始了他一生为中国医学事业服务。为当时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人才。由于黄宽等人的主导,使包括医院制度、医术医药、医疗科研和医疗宣传一整套医疔体糸在中国传播。</h3> <h3>黄胜 (1827-1902) 字平甫。广东香山(中山市)人。黄胜幼年就读于伦敦传道会创办的马里逊纪念学校。后与容闳三人获选赴美留学。1848年因病返国。曾任职《德华西报》和英华书院印刷所从事印刷和翻译工作,曾参与创办《中外日报》《华字日报》《循环日报》,与王韬合作编译《火器合略》一书。黄胜是香港首位获政府认为陪审员的华人。1870年创办东华医院。后曾协助清廷率领第二批学童赴美留学。1883年12月黄胜被任为首位太平绅士。1884-1890年获委为定例局(法规局)非官方守议员。是历史上第二位华人议员。后获委任为洁净局(后称市政局)非官方华人守议员。</h3><h3><b>参观笔记重点 </b>晚清官派留学生之前,容闳、黄宽、黄胜留洋先行者,值得尊敬并铭记。</h3> <h3><b>晚清官派留学生的前前后后</b></h3><h3> 开放留洋教育,走出去师之西学。民间呼声渐起。当时朝廷听不见呼声。于是清朝大臣李鸿章闻知此事,即替上下奔走呼吁开放留学教育的容闳,上奏折恳请清廷派遣赴美留学生。</h3> <h3>1868年,清末出国考察团在浦安臣(中立者)陪同下访问美国。中美签署《中美续增条约》,承诺中国人到美留学可获优惠待遇。</h3> <h3>  1872年,清政府终于奏准。筛选首批官方派遣赴美留学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总局门前合影。距1841年容闳三人赴美民间留学,官派留学整整相差了31年。</h3><h3> 1872年,8月11日,上海。30名9-15岁孩子从这里出发,远赴美国。开始他们长达15年的留学生涯。1872-1875年,清政府按照条约每年派遣30名这样的幼童赴美,先后派遣四批,共计120人。他们平约年龄为12岁。分别进入美国哈佛,哥伦比亚、耶鲁、麻省理工大学,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h3> <h3> 首批官派留美学生,在外有个通俗称谓-'留美幼童。曾国藩和李鸿章几封上奏折子中称其为"驻洋幼童"。</h3> <h3><h3>  据资料记载,这些官派的幼童都是清贫人家子弟,无一人有官二代背景。出国前幼童曾与清政府签了"生死状"。"幼童选定后,具年貌籍贯,暨亲属甘结收据注册"。"亲属甘结"即为每位幼童签下生死状。其代表人物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甘结"内容为"具结人詹兴洪今与具结事,兹有子天佑情愿宪局带往花旗国肆业。学习机艺之事,听从中国派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h3></h3><h3> 1881年,耶鲁大学雪斐科学院毕业生合影。第四排中坐者为詹天佑。</h3> <h3><h3>  清政府安排这些子女留学初衷是学习西方水师兵法。以"学夷之长以制夷"。然而,在美国新英格兰工业重镇机器轰鸣声中,在马克·吐温小说陪伴下,这群孩子的心灵象小鸟一般自由了。曾在封建帝国受到沉重压抑下放空而去。所思所想均与清政府旧教育极不合拍。</h3><h3> 嘿。这群孩子剪掉辫子,脱去长袍厚靴,换上西装,穿上运动装。他们学会了划船,滑冰,跳舞,唱歌,野营。日甚一日地爱上了异国文化习俗……</h3></h3><h3>1878年,由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东方人棒球队,在中华教育事务总部前合影。</h3> <h3>  这一切在大清官员眼中就是大逆不道。于是,这些幼童受到了强烈遣责。《申报》写道:国家不惜经费浩繁,遣诸学徒出洋,孰知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族世家,巨商大贾之子弟,应募而来多为推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鉴于此,原定长达15年官派留学西洋一事中途夭折,幼童被召回国。</h3><h3>部分留美幼童,1881年被召回国前留影。</h3> <h3>中途夭折的留学教育,虽然令人可惜,但幼童仍然为中国带回了新技术、新思想。这些幼童回国后,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教育界各领域。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冶炼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一个个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人物。那些令社会上担忧的,"因西化而忘本",则是杞人忧天。</h3> <h3>  回国后担任外交大臣的幼童梁敦彦的孙子梁世平所概括相当精彩:" 他们是双重人。他们穿上西服,就有一套标准的西方礼仪;而穿上长衫,作揖,请安,比谁都地道。" </h3> <h3><font color="#ed2308">留学美国造就一批现代科技奠基人</font></h3><h3><b> </b>1899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曹福亘、施肇祥赴美留学。被20世纪留美生视为晚清"第二期先锋"。1900年,南洋公学又派二人赴美留学,从此,20世纪前十余年,随着鼓励出国留学新政出台,中断多年的官派留美教育重新出现,并渐成为留学热点。</h3> <h3>胡先啸与胡适</h3><h3> 这一时期公费留学生渠道呈多样化。有中央和地方的各类官派生、游学会费生、奖学金生、庚款生等等。除官费如公费,自费生人数也不少。据统计20世纪初前十余年间,留美学生超1000人。</h3><h3> 这拨留美热,在1909年重启庚款留学热中达到新高潮。庚款,留学美国是中国政府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有计划、大规模派遣留学生。1908年,美国基于长远的国家利益,为培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答应退还超收的庚子赔款,用以资助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中美商定从1909年起,每年派遣留学生赴美,直至庚款退还完为止。</h3><h3> 1909年10月,第一批庚款留美学47名学生赴美(另外赴美又加了3名贵族子弟,共计50人)。他们中有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后来在中国科技界极有建树的专家。1910年,第二批70名庚款留美学生赴美深造。其中就有胡适、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专家竺可桢等</h3><h3>。1911年,第三批庚款留美学生63人赴美。同年利用庚款专门培养留学生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成立。录取70名预备生进入学校学习。此后十年间录取预备生达1000人。</h3> <h3>美国的庚款留学教育计划,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爱国人士。至1929年,直接由庚款派遣或间接由庚款津贴出国的留学生己达1800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新创建的许多新学科,大都来自这批留学生。同时这批有成就的名人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了后来者。</h3><h3></h3><h3> 1911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合影的全美中国留学生总会。从照片上的旗帜可见,此时的留学生足迹己遍布各大学。距1872年大清官派幼童赴美留学,又过去了40年。</h3> <h3>许金訇(左) 1884年留学美国。入俄亥俄州威斯利安大学学习。是福建省首位女留学生。1910年,俄亥俄州威斯利安大学授予地理硕士学位。</h3><h3><b>金雅姝</b>(右) 1870年求学日本,1881年留学美国。入纽约医学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对中国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h3> <h3>1912年,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手执青龙旗合影。这是晚清灭亡、青龙旗消失前之绝照。此时正值清廷灭亡前夜,大清王朝万万沒想到,派出西洋留学和东渡扶桑学子,学成回国后,竟成为了埋葬大清王朝的掘墓人!</h3><h3>最后一排正中为胡适。</h3> <h3>1916年自费留学美国卫斯理学院的宋美龄(右)</h3><h3>谢婉莹(笔名冰心) 穿日本和服戏装,1924年摄于美国卫斯理学院(左)。</h3><h3><br></h3> <h3>1940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h3> <h3><font color="#ed2308">留学欧洲-偷师学夷兵船火炮建筑</font></h3><h3>福州马尾造船所外观</h3> <h3>福州船政局创倡办者-沈葆祯。</h3><h3>注:当年与北洋水师重臣李鸿章唱对台戏,收回沪宁铁路后下令拆了铁轨的南洋水师重臣。上奏折请愿官方派遣幼童留学倒是一致。福州船政向英德派遣留学生,接收铁甲兵舰,委托培训水师管带,学习船务造船……</h3> <h3>187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团体学生照。图中的中国留学生为福州船政局所派遣。</h3> <h3>1890年,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埃森梅射击场发射280毫米克虏伯火炮。口口在辽宁营口炮台遗址参观,就见过炮台遗址德国克虏伯大炮安装调试历史照片。与这旅照片如此相象。</h3> <h3>  福州船政学堂的严复(前坐)、叶祖硅(左)、 萨镇冰(右)</h3> <h3>1916年,詹天佑获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h3> <h3>留学欧洲,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设计师林徽因(右)与同学合影。</h3> <h3>留法学习归国的蔡锷(中立者)与护国军将领。</h3> <h3><font color="#ed2308">留学日本-造就一代革命先行者</font></h3><h3>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在世界留学史极为罕见的赴日留学热潮现象。这批留日学生把向中国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做为自己神圣责任。</h3> <h3>李大钊(前排左三)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学合影</h3><h3> 甲午战败后,1895年又签《中日马关条约》,使-部分国人明白,必须要维新,必须学西方才能救中国。日本学西方而崛起,留学日本在地理、经费、空间上比赴美留学更有优势。</h3><h3> 1896年,唐宝锷、朱忠光第13人被日驻公使派往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习,成为最早赴日的留学生。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发出到日本去留学的号召。被日本学生称之"留学日本的宣言书"。留学日本之风渐盛。1903年,留日学生己增至1000多人。1905年达到高峰,1907年留日学生己达6325人。此后逐渐呈下降之趋势。</h3> <h3>1905年中国留学生(后站者)与监督员合影。</h3><h3>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切断了传统人士入仕途之路。许多读书人下得不谍谋求他途。政策鼓励,仕途诱惑。赴日留学戍为年轻人当时混前途的最佳选择。秋谨也在给大哥写信时说"若能出洋留学数年,谋事较易。赴东方……不虚掷青年也"。</h3><h3> 口口沒拍摄秋谨留学穿和服的历史照片。</h3> <h3>1905年8月20 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在革命思潮影响下,首批加盟者大都是中国留日学生。同盟会成立三年,其会员可考证者379人,留学生占到90%以上。 </h3><h3> 1906年,黄兴(中坐者)与留日学生合影。前排右一为章士钊;右二为陈天华;后排左一为宋教仁。这些留日学生后来都是孙中山发起的同盟会复兴社的原老。成为推翻滿清,光复中华建立民国的骨干。</h3> <h3>1908年,蒋中正(左立者)赴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与于肄业期间与同学合影。</h3><h3> 口口查资料,当时同盟会领导人除总理孙中山之外,大都是留学生。黄兴、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廖仲凯、秋谨等学成回国后,均成为革命的中坚分子。</h3><h3> 口口以前不曾知晓周恩来青年时代也曾留学日本。博物馆有记载,1979年4月16日,《周恩来诗碑》在日本京都岚山揭幕。那年是周题诗整整60周年。1919年4月5日,周恩来游京都岚山,曾题诗《雨中岚山-日本京都》。日京都岚山特修建一座诗碑,碑刻字迹是由廖承志书写。</h3> <h3>1914年,郭沫若就读的日本第一高中门景</h3> <h3>1920年3月,李大钊(右一)与胡适、蔡元培、蒋梦鳞在一起。</h3> <h3>1933年,日本专修大学中华民国留学生合影。</h3> <h3>1936年12月,中国在日留学生正在阅读"西安事变"的号外新闻。</h3> <h3>抗战爆发后,大批留日学生返回祖国。1937年,上海留日学生救亡会在上海码头,欢迎一批返回的留日学生。</h3> <h3><font color="#ed2308">留法留苏-造就一大批中共领导人</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中国共产党的创史人都有留学经历。陈独秀、李大钊留学日本,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留欧;刘少奇、瞿秋白等留学苏联。毛泽东因特殊情况虽然沒出国留学,但其对留法勤工俭学十分支持。与留学生保持密切联糸。在中共创立发展过程中,留学生作用非同小可。在留学国接受和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指导在中国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留学生功不可沒。20年代中共领导人,留法勤工俭学的比例甚高。30年代以后,中共领导层大多是留学苏联归国的。</font></h3> <h3>五四运动期间,中国青年受新文化运动启蒙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纷纷赴法国留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如周恩来、蔡和森、聂荣臻、邓小平、陈毅等都曾留学法国。在勤工俭学中开始走职业革命家道路的。</h3><h3> 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稚晖、张继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时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极力赞助,蔡和森、毛泽东奔走联络筹集经费。1919-1920年间,先后20批,共100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h3><h3> 在这些留法学生中,周恩来……蔡和森开始研究工人运动、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在巴黎成立旅法中国少年共产党(共青团性质)。同年,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大批革命者先后奉调回国,成为中国革命一支重要力量。</h3> <h3>  1920年7月,勤工俭学的"新民会"会员在法国康尼达城召开会议,讨论改造中国的问题。</h3><h3> 旅法勤工俭学活动,造就了大批共产党人。后来在中共旅欧支部广泛宣传下,大批的青年留学生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h3> <h3>  青年学子在河北保定育德中学实习。为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做预备。</h3> <h3>  1921年春,周恩来(中间者)在法国与天津"觉悟社"成员合影。这张照片口口曾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看到过。是在建党之前,介绍各地筹办的共产主义小组之一。</h3> <h3>1924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部分成员在巴黎合影。前排左一为聂荣臻,左四为周恩来,最后排右三邓小平。</h3> <h3>1920年,在法国蒙达尼女子公学补习法语的勤工俭学生与法国女老师合影。</h3> <h3>展厅有一组统计资料</h3> <h3>《留美学生指南》</h3> <h3>《胡适留学日记》</h3> <h3><font color="#ed2308">留学苏联-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接见留学生说的这番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发奋努力,追求理想,学成归来,报效国家。</font></h3> <h3>1921年,王一飞被派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h3> <h3>  1923年4月,中国留学生任弼时(左1)、罗亦农(左2)离开莫斯科东方大学前与同学合影</h3> <h3>  1948年9月2日,21名留学生登上从滿州里开往苏联的列车,孕育中的新中国即开始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60年代间,中国有计划的向苏联派出約万余名留学生。向东欧国家派遣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以后,又向与我建交的欧美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这批留苏学生成为中国一个特殊昀文化历史符号,而1949年以前留欧留美学生这批归国人员与留苏学生一道,均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中坚骨干力量。为經济发展国防建设做出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h3> <h3><font color="#ed2308">学成归来-为个人圆梦报效祖国</font></h3><h3> 周恩来总理一直积极争取留学生归国。1949年底,国家成立"办理留学生归国事务委员会",对留学生采取"一般的号召,在自愿的基础上早日学成回国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想方设法滿足在外留学人员回国愿望,并解决回国后的工作问题。</h3><h3> 1950年夏,在美英法日国家高等学校的留学生(包括一些教授和专门人才)约有5000多人,响应国家召唤,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冲破层层阻挠,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回到祖国怀抱,迅速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普及文化教育。至60年代中期,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华罗庚等2500余名旅居国外的专家学者,优秀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怀抱。并成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国防装备研制国防建设的奠基人。</h3> <h3>  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等100佘名旅居美国的专家教授、留学人员搭乘"威尔逊总统号"海轮,历经24个昼夜,横跨大西洋回到中国。</h3><h3>图片为归国人员在"威尔逊总统号"甲板合影。</h3> <h3>乘坐"威尔逊总统号"17次航程回国的,全体留学生名录。</h3> <h3>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归国留学生携带的物品</h3> <h3>艾国英、陆子敬二人,第17次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国,留美学生介绍信、行李证明。</h3> <h3>左:1939年钱学森获博士学位照</h3><h3>右:王希季在国外火箭发射场</h3> <h3>左:程开甲在核试验基地查看胶片</h3><h3>右:吴自良</h3> <h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复出,小平同志于1984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李政道。向其询问美国科技发展情况后,沉思了良久说了句"我们方方面面又落后了……"会见中邓公听取李政道的建议,下决心选派公费生赴美。从而再次开启中国现代大规模官派赴美留学之路。这一次开放赴美留学,距晚清1872年首次官遣留学生赴美相隔整整112年……</h3><h3>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重温近代、现代留学历史,口口感到格外亲切。口口庆幸没白跑这么远的路,收获颇丰!</h3> <h3>  走出博物馆展厅,出口处建筑豁然开阔且气派。与展厅小开间小格局截然不同。大厅正中央放置有一根雕。口口突然醒悟原来是"根"。莫非故意设计,从古老传统的江南小庭院一路参观走出去,滿眼现代西式建筑……喻意太棒了!</h3> <h3>  这个博物馆创意很不简单。一路参观浏览做笔记,熟悉了百多年的留洋历史,仿佛跟随上个世纪之先贤,求知兴邦图强的先辈走出东方古国,追随前辈革命青年的足迹,放眼世界先进的经济、文化、政体,师从"德先生"和"赛先生,学西方列强之现代文明,请来西方"大胡子"马克思的"幽灵"救亡救国……</h3> <h3>耶鲁大学印有"孔子"字样的瓷器</h3><h3> 公元前469年,孔子周游列国。开启了留学文化先河。2500年后的2004年,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开馆。2500年留学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近代留学生寻梦、追梦、圆梦。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推翻封建王朝改朝换代、为追赶西方列強,建立民主宪政,治国兴邦,其画卷波澜壮阔、气吞山河,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惊天动地的历史大戏。</h3><h3></h3> <h3>  曾留学美国的中国近代知名历史学家冯友兰说:"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展览结语总结道"以1949年以前出国的知名留学人物为点,以近现代留学生历史文脉为线,展示留学历史,弘扬留学精神,其目的只有一个:旧邦新命。" </h3> <h3><font color="#ed2308">历届知名留学生名录墙前的思考</font></h3><h3> 口口走出博物馆,整理思绪,梳理笔记。发现历史规律:每一代留学归来学子,都从西方带回来新文化传播一些新思想,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变革,旧的上层建筑被打破,解放了生产力。大清、民国、新中国无一不是。中国近代历史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与留学西洋息息相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借鉴西方政体经验,构建改革完善适应中国特色的现代政体,依法治国又赋予新一代留洋学子更加艰巨任务。</h3><h3> 游子学成归来兮,报效祖国圆梦矣……</h3>